- 相關推薦
城鎮化建設中的文化保護與傳承
內容摘要:我國的城鎮化建設是城鄉統籌發展的核心,是工業化和產業化進一步擴張的載體。城鎮化建設中存在著結構雷同、布局雷同、建筑雷同等問題,使其失去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傳統。因此,城鎮化建設應以優秀的文化思想為先導,以繼承保護優秀文化傳統和特色為支點,在規劃和建設上體現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城鎮化建設與其地域特色、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特定資源的關聯度,注重文化特色建設促進城鎮化發展! £P鍵詞:城鎮化建設 文化特色 繼承保護我國的城鎮化建設是城鄉統籌發展的核心,是工業化和產業化進一步擴張的載體。城鎮化建設要樹立以人為本和空間均衡的理念,創新發展模式,體現和突出城鎮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文化特色建設促進城鎮化建設健康發展。
城鎮化建設與農村經濟的關系
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進程中,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政策和措施之一就是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城鎮化是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和動力。
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就是要建立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的市場體系、城鄉經濟良性互動的有效體制、城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共同發展的運行機制,努力消除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城鄉共同發展是縮小城鄉之間經濟社會各種差距的重要前提和治本之策,也是當前和今后解決城鄉之間矛盾和問題的最佳選擇。按照城鄉統籌思路,應以“三化”帶“三農”:即以工業化帶動農民收入提高,以城鎮化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以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業經濟效益增長。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是辨證的統一體。工業化居于主導地位,是城鎮化和產業化的核心;城鎮化是工業化和產業化進一步擴張的載體。農村工業化不能停留在承受城市工業擴散、與城市工業配套,以及以勞動力密集型中小型工業、傳統工業為主的分工階段,應提到國家新型工業化層面整合并軌,使鄉鎮企業與傳統工業分離,轉變為“現代工業部門”;使從業人員與傳統農業分離,成為一支現代產業隊伍。農村城市化不要盲目反對大城市發展戰略,也不要把小城鎮戰略過于理想化,而應采取多元化、低成本發展戰略,實現城市城鎮全面發展,實現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城鎮轉移的低成本和城市、城鎮建設的低成本,以便大批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
實行城鄉統籌的最終目標是城鄉一體化。這是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高級階段,是城鄉互相吸收先進和健康因素、擯棄落后病態、相互融合、雙向演進的過程。在發展中要注意到,城鄉是不同的空間區域,必然有不同的特點和各自的優勢。差別是永恒的,是無法消滅的。因此,城鄉一體化不是鄉村都變為城市,更不是城市鄉村化,它將在保留城鄉各自特點的基礎上,創造平等統一的新型城鄉關系,營造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氛圍和城鄉生態相互適應的環境。
以文化特色促進城鎮化建設
經濟發展、制度變革、社會變遷,在最高層次上都要受文化思想的制衡。這里所指的制衡有二方面含義:一方面,要合乎民族文化傳統。另一方面,文化思想是改變傳統的先導。城鎮化建設要以優秀的文化思想為先導,體現優秀文化思想,在規劃上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建設上體現傳統文化特色,產業上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用優秀文化思想和地域文化特色促進城鎮化建設,使城鎮化建設獲得長久的歷史生命力。
目前,在城鎮化建設中存在一種誤區,認為城鎮化就是蓋洋房、建工廠,結果是走遍一鄉又一鄉,鄉鄉都是一個樣,處處都是水泥房,城鎮化建設結構、布局、建筑雷同,使得城鎮化建設失去了民族特色。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歷史的深厚積淀,支配著民族精神的走向。體現著民族的特殊品性,構成民族的文化記憶。文化特色把現代人們和本民族的久遠歷史連接起來,使文化傳統得以傳承,而文化傳承之根在于言傳身教和總體文化環境的熏陶。結構、布局、建筑等文化傳統和符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人們感受和傳承傳統文化的一種環境。城鎮化建設必須突出和強化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與傳統。
城鎮化建設在宏觀發展上要以科學發展觀、經濟結構理論和區域經濟理論、城市分布理論為理論指南,運用集聚和擴散發展戰略思維,形成科學、理性和創新的發展思路,規劃城鎮化建設。要以功能培育為基礎,以文化特色為支點,以工業化為動力,以區域城鎮群建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為基本模式做好規劃,按照循序漸進、節約用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走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道路。在實踐層面上,城鎮化建設要特別重視文化傳統的繼承和體現,要以開放的觀念倡導建立以顯現獨特性為特點的建設發展觀,構建一個建設發展與文化和諧共處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民族文化的獨特性與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等觀念日益興起的時代,更要注重通過城鎮化建設體現獨特文化和悠久歷史。防止片面的“現代化觀念”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沖擊,使城市近郊、平原、農村區域、山林地帶的城鎮保持各自的風格,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這種地域特色與其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特定資源相關聯。將城市與森林、環保、體育休閑、文化融為一體,將傳統文化和綠色自然資源作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點實施城鎮化建設中,對于不同城鎮的寶貴文化資源,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地區要注意通過城鎮化建設繼承和保護自己的獨特文化,向外界介紹、推介自己的獨特文化,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世界我們擁有什么寶藏是一種更為積極主動的策略,進一步擴大城鎮化建設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在城鎮化建設和繼承保護文化特色上,要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城鎮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歷史需要;繼承保護優秀文化傳統和特色是中華民族長久發展與復興的要求。被建筑學家稱之為“匯江南河北之大成”的晉商古建民居民宅,成為當代旅游最具特色的景點,正是前人在建設與繼承上智慧的體現。中國文化是以漢文化為主的多種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城鎮化建設要善于容納不同文化和多種民族的文化,也要發揚和繼承自己的優秀文化。城鎮化建設中更要注意強化這種意識,處理好建設發展與繼承保護的關系。
一個區域內城鎮化建設的鮮明地域文化特色,與其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特定資源相關聯。由于各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社會經濟發展的條件、機遇、程度各不相同,區域內的產業結構、產品品種、質量,工業的強項與弱項,經濟的支柱與潛力,區位的優勢與劣勢等不同,因此,特色就是“比較優勢”,就有可能發展為特色經濟。城鎮化建設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如此,首先要找準特色經濟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所在,特色文化能做到多大,特色能否轉變為經濟,能否轉化為城鎮化建設上的地域文化特色等等,都需要廣泛調查,深入論證,這是發展特色經濟和城鎮地域文化特色的前提;其次要全力壯大特色,要搞規模經營,擴大規模,提高效益和影響力,使之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新支柱;第三要在城鎮經營上下真功夫,在做大特色的同時,把其推向縣外市外,推向全省全國全球。這是城鎮化建設的潛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實現城鎮化建設“跨越式”發展的有效途徑。
【城鎮化建設中的文化保護與傳承】相關文章:
從旅游展演視角看民俗文化生態旅游中的文化保護與傳承12-07
文化旅游業態創新與城鎮化建設03-05
在加強文化建設中打造企業品牌03-20
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11-29
研究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03-19
淺談文化自覺視域下的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12-10
談承德皮影戲的保護與傳承03-06
錫劇文化的傳承與市場價值開發05-27
試論武術教學中武術文化的傳承12-04
新農村建設中民俗文化的價值定位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