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下面的幾點方法與技巧教你如何提高成功率?歡迎大家閱讀!
招聘流程是指從人員看到企業的招聘信息,直到勝任應聘職位的全過程管理,而不只是面試和入職。通常分為:
吸引:人才吸引和申請過程
招聘:招聘甄選過程
適職:入職至勝任職位的過程
在這三個階段中,任何失誤,甚至一句不經意的話,都可能導致招聘的失敗,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一個好的招聘流程應該是吸引、招聘和適職的全過程管理,三個環節緊密融合,而非隔裂的狀態。各環節的人員都明確知道自己應該承擔的任務、負有的責任、擁有支配相應資源的權利,并清楚地知道公司對人才的定義、人才的評估標準、公司的用人理念。當一切都很明晰、透明,招聘的運營效率就會提升。
如果招聘效率低下且成功率較低,就應該考慮招聘業務流程是否存在問題,并著手再造招聘業務流程。這并非難事,只需把握幾個流程的關鍵元素,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就可以設計出一套穩健并行之有效的招聘業務流程。
吸引階段
人才的定義、雇主品牌包裝、公關策略等吸引手段,招聘外包、校園招聘、獵頭和招聘網站等招聘渠道的設計,應聘者的簡歷申請均屬于人才吸引階段需要關注的內容。許多招聘經理認為通過三大網站發布招聘廣告就夠了,事實上這遠遠解決不了人才吸引的問題,應該從如下幾個角度分析在吸引階段的業務流程問題。
1.準確定義企業所需的“人才”
許多企業在招聘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聘用獵頭公司,投入幾百個小時進行簡歷篩選與面試,但他們不肯花一個下午的時間,詳細了解職位對人員的要求。招聘經理會要求上級主管提供職位描述及要求,但得到的資料可能只花費了業務主管十分鐘的時間。
許多高管并未意識到:如果船長定義了錯誤的航行路線,修正錯誤帶來的成本遠大于航行本身。在碰到的案例中,至少有30%是由于未準確定義人才導致招聘失敗的。
在人才定義時,企業需要考慮自己所處行業的人才競爭情況、企業的文化價值觀、職位的要求,列出理想人選應具備的能力和技能、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需要幾年工作經驗?例如:某職位需要有7年以上的計算機編程經驗,具備團隊合作能力,可以和團隊成員在高強度的項目中合作。
2.將人才吸引看成營銷過程,而非只是招聘
中國已進入名副其實的“人才爭奪”時代,如果期望自己在搶人大戰中脫穎而出,就要將人才的吸引看成一個營銷過程,思考我們能給人才提供的價值,建立獨特的人才價值主張。
有了獨特的人才價值主張,才可以使人力資源、市場、公關和高管層圍繞一個主題緊密協作,通過適當的雇主品牌設計、公關策略、校園招聘活動、互聯網推廣等營銷手段,將人才價值主張傳遞給目標人群,在人才吸引戰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3.拓展多樣化的招聘渠道
許多招聘主管只有兩個招聘渠道:招聘網站和獵頭,而實際上并未解決業務部門的人才需求問題。其實除此之外,許多企業都在建立自己企業的招聘門戶、內部推薦體系、儲備人才庫。
企業的網上職位申請系統,稱為“網申系統”。應聘者可以通過該系統申請職位,提交簡歷。網申系統使關注企業的人很容易地了解企業招聘信息,對知名度較高的企業是很有效的人才吸引方式。
從收取簡歷量的角度看,目前企業收取簡歷主要依托于外部招聘網站,對招聘門戶和內部推薦的開發不足。然而,內部推薦的簡歷通過率遠高于老牌求職網站。
“直復營銷”的理念也可應用于人才吸引。首先收集投遞到本公司的簡歷,篩選后形成企業的人才庫,再通過短信、電子郵件定期將公司的最新消息、招聘職位推送給人才。這種方式可以吸引潛在目標人員,有效提升雇主品牌。
招聘階段
業務主管通常專注于業務,對招聘過程中的問題和招聘面試技術則一知半解,招聘主管很難從業務的視角看待真正需要的人才。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但招聘工作需要業務主管與招聘主管進行協作,問題就變復雜了。溝通與協作看上去困難了許多,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招聘失敗。所以一個系統化的、評價標準統一的業務流程對解決上述問題至關重要。
1.建立標準化的招聘流程
招聘主管經常面臨來自于業務部門的壓力,業務主管希望快速填補職位空缺,而招聘主管非常清楚為一個職位物色到合適人選需要時間和原則。但一句“你們昨天就應該找到人選”經常讓招聘主管無言以對,自己承受招聘失敗的壓力。
這是典型的“招聘流程缺失癥”,如果沒有一套標準的招聘流程,問題出現時,所有矛頭都指向招聘主管。應該從人員的需求分析、人員規劃、職位發布、人員面試甄選、評估和決策等各層面,建立統一的流程與標準,準確定義各方的職責及協作的流程。
例如:業務主管需要提前半年制訂人員的需求計劃,在招聘主管的輔助下,明確對招聘人員的詳細要求,就會迫使業務主管更早地思考用人需求。問題的出現也會促使業務主管考慮,是否前期規劃不足導致人員沒有及時招聘到位。
此外,誰篩選簡歷、誰做出最終的招聘決策、各面試官的信息如何流轉、如何協調業務主管的面試時間、如何保障業務主管的面試能力等,均是招聘流程的業務范疇。
一個提前精心準備的招聘流程,不但解決了招聘部門的協作困境,也解決了業務部門的用人困境。雖然流程初看上去有困難,但確實不應該成為業務部門不執行的借口。
2.引入評價技術,建立統一的人員評價標準
我們通;诿嬖嚰皯刚叩谋尘皝頉Q定是否聘用。事實上,面試是可以經過訓練的,應聘者的背景也是可以美化的。在面試過程中,缺少面試經驗的業務主管往往會“拍腦袋”決定是否錄用一個人,由招聘主管去承擔招聘失敗的責任。
招聘主管應該考慮引入人才評價技術,例如:人才測評、結構化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等。并對業務主管進行人才評價技術的培訓,使業務主管理解:成功招聘靠的不是“直覺”,而是需要一整套流程與方法來保障。
接下來,招聘主管可以與業務主管將評價技術應用于具體職位,這就需要清楚定義招聘職位的評價標準。這一過程會促使業務主管反思:我是否想清楚了應該雇傭什么樣的人才?
一旦有了明確的人才定義與評價標準及評價技術,來源于不同業務單元的面試官就能以統一的方式面試、溝通,大幅提升協作的效率。
3.一套招聘管理系統必不可少
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都會擁有一支不小的招聘團隊,往往是人力資源部最大、最苦、最累卻最不容易出成績的團隊。他們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篩選簡歷、協調業務主管和應聘者的時間來安排面試、通知應聘者招聘進展等,大量的事務性工作使本來繁重的招聘工作幾乎成為一場災難。
建立一套從簡歷申請至應聘者入職的招聘管理系統,將徹底改變這一局面。該系統將自動整合來自于招聘網站、企業招聘門戶、獵頭、內部推薦的簡歷,利用郵件、短信功能有效提升與求職者、面試官的溝通協作效率,分類匯總應聘者信息、測評報告、面試記錄、不同考官評價等信息。大幅簡化招聘的流程,節省大量時間。
適職階段
在大部分公司里,員工入職就是領取電腦、賬戶密碼、辦公桌,余下事情就沒有了。其實這也是本文開頭Mike離職的原因,公司根本沒有適職(On Boarding)的過程管理。事實上,我們發現,國內一些HR根本沒聽過“On Boarding”這個詞。
也許你不肯相信:因為員工沒有很好地理解工作本身,美國和英國每年要為此浪費大約370億美元成本(這來自IDC的一項研究白皮書)。
On Boarding是指整合并加速新員工融入組織的過程,為其提供工具、資源和知識,使其更加成功和高效。這其實是指新員工從接受Offer到勝任工作的整個過程。
一名新員工融入企業的挑戰很大,失敗機率極高,這也往往成為招聘戰役的“滑鐵盧”。這種由于員工錯誤地理解,或員工沒有理解公司的政策、商業流程、工作職責而采取不恰當行為所造成的隱形損失不可估量。忽視這一過程的管理,極有可能使HR的招聘努力付之東流,而且要重新開始。
建立一個“適職”的流程并不復雜,下圖是一個On Boarding的流程圖:
一個精心設計的“適職流程”能降低新員工失敗的機率、提高學習效率、增加新員工對公司的貢獻,也能幫助員工從新職位中發現價值,邁向成功。“溝通”在這一過程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業務主管應該清楚自己需要承擔的“溝通職責”,向新人表達他們的“期望”,理解新人的“期望”,尤其是知識型員工。
企業人才管理的使命和結果是員工成功,招聘亦如是。招聘完成再好,若不能讓員工適應工作,取得職業生涯上的成功,也終究不能長久。因此,要讓招聘成功,留得住新員工,有效鞏固如今越來越昂貴的招聘成果,就要追求人才成功。否則招來人才,用心培養后卻離職了,白白浪費了大筆招聘成本。
招聘管理流程再造妙招
當招聘經理看到這里時,也許有些彷徨不安,因為人才吸引與適職的過程似乎已超出其工作范圍。所謂的招聘流程再造也是霧里看花,說說而已,實現起來太困難。
化繁為簡、分階段實施、持續改善,就可以大幅降低招聘管理流程再造的壓力。一旦業務主管與公司高管認識到價值,就會積極地投入到招聘管理流程再造的工作中。
另外,招聘管理系統是招聘流程再造的最好武器。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9.內部招聘公告范文
10.企業招聘人才的七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