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勤奮分兩種,“低品質勤奮”和“高品質勤奮”,因為懶于深度思考,太多人掉入“低品質勤奮”的坑里。我們一起來學習關于勤奮的企業文化。
1
一個普通“勤奮者”的模糊肖像
如果你足夠勤奮,你多半會按照被這個時代所鼓勵的方式去生活——熱愛學習,擁抱變化,走在快速成長的風口上——或者至少你是這么認為的:
●首先,你會耳濡目染相當數量的缺乏實現路徑的勵志故事,相信天道必然酬勤,在地鐵上也不忘用一本《創業維艱》或者《窮爸爸富爸爸》來配合自己的定位;
●然后,你對潮流的走向也相當敏銳,羅輯思維的語音一天不落,忙于穿梭于各互聯網創業訓練營,一言不合就用微信來掃一掃,自以為與各種大咖建立了連接;
●當然,作為崛起的中產階級一份子,你對于旅游也持有支持的態度,說走就走的事情也不是沒干過,體驗不同的生活固然是一個很文藝的說辭,然而下面往往才是重點——用美顏相機精心地采集好你“生活在別處”的證據,發布到社交網絡等待別人的贊揚。
可是問題是:你做完了以上所有事,你會如愿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嗎?或者你有認真考慮過結果嗎?
是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討論的絕不是“勤奮的姿勢”,而是“勤奮所帶來的結果”。
2
表演“勤奮”,還是想把事情搞定?
大概很少人會拒絕“成功來自勤奮”這種說法。
就像大多數人擁有夢想的人一樣,說不定凌晨四點,你就踏上了一天的征途,去迎接一整天的忙忙碌碌和東奔西走,好不容易處理好一天的工作,顧不上身體被掏空,又趕著最后一班地鐵回家。
我相信,你這么一復一日地努力,無非想結果更好一些,離成功更近一點,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時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舍晝夜地消逝。
不經意間小半年過去了,接著一年又沒了,直到你盤點收獲時,才尷尬地發現以下事實:
1、之前計劃好的雅思沒有準備好,只得棄考或者硬著頭皮裸考,導致無法出國;
2、一直想提高的演講和寫作技能也沒大長進,所以那次難得的公眾表達機會就這么白白溜走;
3、甚至你一直期待的“減肥成功后,自信滿滿地向女神大膽表白”這樣的美好畫面也沒有出現,原因想必大家都了解。
這所有的一切,都與你制定目標時的雄心壯志想去甚遠,壓迫著你的神經,以至于你會顯得忿忿不平:我投入了這么多時間,卻沒有收到預期的回報,實在是不公平!
事實上,我認為“說時間不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進一步解釋,時間甚至是絕無僅有跨越國籍限制、打破階級邊界、罔顧古今之別的神奇資源,它被無差別地分配到了每一個人手中。
而具體到用相同的時間資源產生大不同的結果,原因也是有的,即每個人對時間的感知能力和利用效率不同。
這一點李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里已經詳細剖析過了——不同的心智水平會讓同樣的時間資源在不同人那里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在我看來,這種優秀的心智能力更多的是一種策略利好,它會對你的實踐起到“思維工具性質”的幫助。
但是,如果讓我拿一輛法拉利跑車為例,如果一名老司機想要真正發揮其威力,那除了“跑車足夠新、司機足夠老”之外,還有一點不可或缺——油箱里必須有足夠的油。
所以,我質疑的從來不是“勤奮有沒有用”,而是認為“表演勤奮”的這種行為沒有價值,這種看似勤奮的行為實質上是一個人“思維懶惰”的保護色。
用一句流傳甚廣的話來概括:這根本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表面上你很勤奮,實際上卻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難卻更有價值的部分——而這種“思維懶惰”的行為最終會導致你成為了文章開頭中所提及的“低品質勤奮者”。
還是結合文章開頭的場景來談:
你聽完羅輯思維的語音后,一時心血來潮地下單了很多書,卻從來不看——不難理解,畢竟買書的行為容易,看書則要困難得多;而更加困難的是,你完全沒有思考過你應該系統地讀哪些書來更好地解決你的實際問題,哪些書對你的幫助最大。
你下了血本,花了大幾千塊去聽風頭正勁的某大咖演講,哪怕他標價¥38 的書里所闡述的思想完全一樣——這也好理解,畢竟聽演講這個行為有逼格又輕松,況且還可以勾搭上大咖;
而相對讓人不那么愉悅的還是埋頭看書這件事了,至于能否勾搭上大咖,我認為唯一靠譜的判斷標準就是你的咖是不是夠大,但是思維懶惰者總會有自欺欺人的理由。
至于“旅游去體驗生活”這件事,我很認同其價值,不過我認為其美好特質依然與思維懶惰者無緣。
我問過好多朋友:你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令我吃驚的是,雖然答案五花八門,但是好像沒幾個人能真正說出一個讓他們自己滿意的答案。
當然,有一個女生想得比較清楚,她認為“旅行是一種讓自己從例行公事般日常脫離,去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機會”,也許正是她的這種認真思考所帶來的對于旅行的認同感,讓她分外珍惜每次旅行的機會——往返機票和住宿的預訂、裝備行李的配置,以及記錄心情的旅行札記——無一例外的精心規劃。
我幾乎能想象出這種積極的準備態度會讓她擁有怎樣高品質的旅行經歷。
以上行為的價值有高有低,但毫無例外,你很有可能就選擇了價值更低的那種。在此聲明,雖然我用的代詞是“你”,實際上也是“我”,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思維傾向。
事實上,一旦我們選擇了“思維懶惰”,我們也就選擇了做一名“低品質勤奮者”,同時也就選擇了低價值的行為和由此而來的低價值結果。
到這里,我有了這么個初步結論:“思維懶惰”所帶來的“低認知水平”才是“低品質勤奮者”產生的原因。
不過依然困擾著我的是:費這么大勁,苦也沒少吃,福卻沒多享,從經濟學角度看,“低品質勤奮者”的勤奮行為性價比極低,完全不具備投資價值,那為什么包括自己在內的這么多人還樂此不疲地投入其中?也許美團王興的一句話道破了天機。
3
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愣了半天,我想如果你初次看到這句話,并且足夠走心,多半也會被震撼到。這句話的力量在于它放棄了自我欺騙,毫不留情地拒絕了任何尋找借口的可能。
所以,經濟學上解釋不通的事情,就這樣在心理學上找到了突破口。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在進化史上絕對長的時間內,人類都沒有被賦予過多深度思考的任務,原因很簡單,光是應激反應就足以解決掉過去95%以上的問題了。但是讓基因萬萬沒想到的是,人類的進化速度竟然是如此之快!
事實上,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與慢》中對此有過精妙描述。他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
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反應快速,但很容易上當。
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并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卻很懶惰,經常走捷徑采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處理方式——面對于變化緩慢的環境,基因采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不存在任何問題。
●一方面,它做出了一個大概率靠譜的決定來應對環境的緩慢變化;
●另一方面,懶惰地走捷徑也讓基因節約了能量,這對于遠古時期食物獲取成本極高的人類而言意義非凡。
所以,當我們談到為什么人會“思維懶惰”、或者為什么不習慣于“深度思考”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是在通過向基因施壓,讓其減少對于“條件反射”這種救命神器的能量分配,轉而向“深度思考”這種奢侈品傾斜。
這對從遠古穿越而來的基因而言,無異于降低基因攜帶者的生存概率。簡單來概括,深度思考在基因層面是反人性的。
讓我們從遠古穿越到現在,那么目力所及,現在社會究竟是什么樣的存在?
變化,急劇的變化,非常急劇的變化!
事實上,變化早已經成為了我們彼此心知肚明的共識,這種越來越快的變化所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信息的指數級發展,從信息的承載方式上亦可見一斑——從甲骨、竹簡、羊皮卷、印刷紙,一直到理論上無限大的虛擬存儲空間。
對于這種信息瘋狂蔓延所引發的知識洪荒,每個人可憐的認知能力顯得是那樣微不足道,認知能力取代了知識信息儲備成為了更為稀缺的資源,構建起人與人之間新的壁壘。
如果此時還順從頑固不化的基因,繼續思維懶惰下去,避免反人性的深度思考,會導致什么結果?
我想結果大概也很容易預測——我們將無法享受到知識增長和環境改變所帶來的好處,至多維持目前水平的生活質量,甚至被淹死在信息的洪荒之中,焦慮無助、不知所措。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想得到與過去不同的結果,就必須做一些與過去不同的事情,而這些不一樣首先要體現在認知層面。
4
深度思考才能帶來認知升級,從而成為高品質勤奮者
談到“深度思考”,愛因斯坦說過這么一段話,讓我印象尤為深刻: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么,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死生亦大矣,這段話用事關生死的極端描述強調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很有說服力。
而事實上,在真正生死命懸一線的戰爭場景中,“深度思考”這種特質的地位不僅沒有因為兵荒馬亂的緊迫性而被削弱,反而是因為沙場嗜血的殘酷特質被大大提升了。
我們都知道《孫子兵法》,在這部被譽為“兵學圣典”一書的“軍行篇”中有這么一句: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
意思是說,在兩軍短兵相接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努力收集一切渠道的信息,充分評估當下態勢,殫精竭慮地質問己方一切的隱患和可能發生的問題,然后在腦海里推測、模擬戰爭可能的走勢,利用現存資源來精心籌劃出解決方案。
等到這所有工作都就緒,雙方真正踏上戰場的時候,才能將一切了然于心而胸有成竹,這仗才會有勝算。
由此可見,對于精心準備的一方,戰爭的大部分工作在戰前就在深度思考的頭腦里完成了,上戰場打仗只不過是一個例行公事般的存在,勝負的天平早已傾斜。
說到戰爭,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也我個人欣賞的戰爭天才。
作為被毛澤東評價為“無以倫比的常勝元帥”、被蔣介石贊賞為“黃埔最優秀將軍”的林彪,之所以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靠的絕非簡簡單單的“狹路相逢勇者勝”,而是“深度思考”得出的對戰場局勢勝人一籌的認知水平。
江湖上關于林的戰爭傳聞很多,最有傳奇色彩的可能要數“他利用大數據活捉廖耀湘”這件事。
自1948年遼沈戰役,每天深夜林彪都在東北野戰軍前線指揮所里聽取軍情匯報,由值班參謀讀出下屬各個縱隊、師、團用電臺報告的當日戰況和繳獲情況,而林彪則認真細致地記錄著大數據。
在一次關于“胡家窩棚那個戰斗的繳獲”中,林彪敏銳地從一個數據的微小變化中察覺到了異樣,面對一臉懵逼的吃瓜部下,林彪用三個疑問確定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為什么那里繳獲的短槍與長槍的比例比其它戰斗略高?”
“為什么那里繳獲和擊毀的小車與大車的比例比其它戰斗略高?”
“為什么在那里俘虜和擊斃的軍官與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戰斗略高?”
沒等大家反應過來,林彪大步走向掛滿軍用地圖的墻壁,指著地圖上的那個點說:“我斷定敵人的指揮所就在這里!”
事實上,林彪可以如此篤定,正是得益于他高品質的勤奮——拒絕思維懶惰,堅持深度思考——長期的數據記錄和分析,讓這些枯燥的數字在林彪腦中形成了系統化的數據庫,所以一旦出現偏差,他便可以及時發現不同,推理出準確信息,找出關鍵價值所在。
在林彪推理出情報的幫助下,新六軍的指揮所很快就被連鍋端了。
新六軍軍長廖耀湘,這位出身黃埔并留學法國著名的圣西爾軍校、參加過滇緬戰役的名將,想不到自己精心隱蔽的精悍野戰司令部這么快就被滅掉,輸的不甘心,認為這是一個偶然事件。
而當他得知林彪是如何得出判斷之后,他說:“我服了,敗在他手下,不丟人。”
除了重視數據,林彪的勤奮細節還體現在他尤為重視調查,作為“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平型關大捷的總指揮,他在戰前三次到平型關喬溝一帶進行實地勘察:
●第一次是他帶著參謀人員和電臺去的。首先到平型關關口,爬上關口北側山嶺,對著地圖觀察平型關以東的山勢、河溝、村莊和道路。然后下山沿西跑池、東跑池公路到喬溝至東河南,察看峽谷公路兩側的地形地貌;
●第二次是他化裝去偵察的。重點勘察了老爺廟前的地形和喬溝南側山地地貌,一個完整的伏擊戰計劃在林彪腦海里基本形成;
●第三次是在上寨動員會后,林彪和聶榮臻帶著旅長、團長們去偵查的,并在現場向各團指定了埋伏地點,明確了師、旅、團指揮所的位置。
戰爭的籌備工作歷來繁雜,在戰爭開始前三天,基于各種局勢下的戰斗模擬就沒有停過,這還不包括對于戰時的部隊部署,以及戰前對于全師連以上干部的動員工作。
誠然,戰爭勝利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少,林彪在戰前基于“深度思考”的勤奮準備對于平型關大捷的結果功不可沒。
我有一個習慣,如果我覺得一個人與眾不同,我會去分析他的思維方式,而了解一個人思維方式的最好方法莫過于聽他自己怎么講。
林彪自己在《怎樣當好一名師長》一文中就分述九點,把他自己的工作方法進行了細致的總結。
文章網上可以找到,看上去樸實無華卻內含寸勁,條條直達要害。
在我看來,估計很少有人能按這九條來落實,原因是太耗心力——至少有四條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來“深度思考”,其中第五條的要求是這樣的,因為太過經典,我原封不動引用出來:
5
要把各方面的問題想夠想透
每一次戰役、戰斗的組織,要讓大家提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要讓大家來找答案,而且要從最壞的最嚴重的情況來找答案。
把所有提出來的問題都回答了,再沒有問題沒有回答的了,這樣,打起仗來才不會犯大錯誤,萬一犯了錯誤,也比較容易糾正。
沒有得到答案的問題,不能因為想了很久想不出來就把它丟開,留下一個疙瘩。如果這樣,是很危險的,在緊要關頭,這個疙瘩很可能冒出來,就會使你們心中無數,措手不及。
當然,在戰爭環境中,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個戰役、戰斗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和不斷回答問題的過程。有時腦子很疲勞,有的問題可能立即回答不了。
這時,除了好好地和別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覺,睡好了,睡醒了,頭腦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開竅,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決了。
總之,對每一個問題不能含糊了事。問題回答完了,戰役、戰斗的組織才算完成。
這里必須要說實話,起初我看完林彪這篇文章,居然相當緊張,直冒一身冷汗。
因為遑論真刀真槍地上沙場,僅僅看完這九條,就發現居然有如此多不達標之處,可見通過“深度思考”讓自己的“認知升級”,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同時也松了一口氣,甚至略有欣喜——好歹已經知道了方法,也算上了道。
寫到這里,我基本上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勤奮很重要,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它是優秀結果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那么如何讓它變得充分必要?
我給出的答案是——拒絕思維懶惰,習慣于深度思考,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而至于如何深度思考,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嘗試著給出自己的答案,我也會在今后的文章中就這一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文章寫完,于我而言卻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我清醒地知道“拒絕思維懶惰,習慣于深度思考”其實是在同人性抗爭,必須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同時,我也希望每一位真正勤奮的人都能撕掉“低品質”的標簽,過上配得上你努力程度的高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