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樂學氛圍教育理論論文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深入發展,電教媒體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起到了越來越明顯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向學生展開教學情境提供豐富的感知對象,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使教學達到最優化,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淺談近幾年運用電教媒體的點滴體會:
一、電教媒體可為課堂教學營造濃厚的氛圍
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維。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電教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背景,能把學生帶進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為課堂教學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以此撥動學生的心弦,點燃思維的火花,使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學習,如教《鳥的天堂》一課,引入課文時,可利用電教媒體再現課文的情境:那眾鳥紛飛、百鳥爭鳴的生動場景,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進入一個有聲有色的動感畫面,仿佛置身于“鳥的天堂”。這樣,情隨境生,學習的興趣立刻激發起來。又如教學《黃果樹聽瀑》一課,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播放錄像,屏幕上那瀑布的聲響氣勢和壯觀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的積極反應,不少學生翹首凝望,不約而同地發出驚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油然而生。這樣,電教媒體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于最興奮的狀態,對課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自然地步入積極思維狀態。
二、電教媒體可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如《畫楊桃》一文中“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的樣子也各不相同”這話比較抽象是教學難點,如用電教媒體的動畫功能對楊桃的各個不同角度進行翻轉、定格,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從不同角度反復觀察,改變以教師分析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同時,課文的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
三、電教媒體可為學生朗讀激發豐富的情感
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鳴的作用。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指導朗讀,在情感的調動、情境的營造、意境的復現等方面都難以調動學生入情入景。電教媒體可使課文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聲音,讓課文中的語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滲透到學生心里去,從而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教學《迷人的青海湖》,屏幕上的日月山、倒淌河、阡陌縱橫、煙波浩渺的湖面、伸手可摸的蔚藍天空、一望無際的油茶花……我因勢利導,以境引情,引導學生帶著青海湖的贊美之情朗讀課文。
四、電教媒體可為思維創新帶來無限遐想
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已成為首要任務之一。因此,課堂教學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展開豐富想象的機會。電教媒體進入課堂,使教學環境煥然一新。教學中,可以把課堂時空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感性材料和空間,喚起學生的興趣,萌發學生創新意識,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積極地開展,產生創新的火花。古詩詞的語言非常精煉概括,具有跳躍性,給人留有一個馳騁想象的廣闊空間。教師可抓住契機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詞內容,充分領會詩詞的美感,并盡情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教李清照的《如夢令》,第一、二句“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我利用電教媒體展示畫面,并配上一段格調明朗、節奏歡快的音樂,讓學生聆聽老師誦讀,并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讓學生進行口頭描述,學生的創造性充分顯現出來。有的學生這樣描繪:傍晚,太陽慢慢地從西邊落下去,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山、近水、亭子、樹木,都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中,一切都顯得那么美麗和幽靜,多么富有詩情畫意!有的說:詞人與朋友一邊欣賞著美景,一邊飲酒一邊聊天。第三、四句“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我再次引導學生觀察屏幕上的畫面,理解詞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描述畫面。有的學生回答:詞人與朋友因盡興而晚回,有說有笑,不知不覺中把船劃到了荷花深處。教學最后兩句“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時,又播放“一灘鷗鷺”圖,很多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詞人與朋友爭著把船往回劃,喊叫聲、劃船聲,驚起了在沙灘休憩的鷗鷺,許多鷗鷺紛紛沖上天幕,劃破了夜的上空,場面壯觀驚醒了喝醉的詞人。通過想象,詞情畫意了然于胸。
可見,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關鍵看教師是否善于利用有利因素來激發學生思維,以達到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學習興趣。
【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樂學氛圍教育理論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