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才地圖建立是人才管理體系的基礎性工作。制定人才地圖就是要通過對企業內部和外部人才供求的分析,明確人才缺口,形成人才地圖。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淺析構建企業的人才戰略與人才地圖,歡迎大家閱讀!
"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人才!"這句話已成了人所共知的共識。企業的競爭力實質是所擁有的人力資源素質與能力以及企業吸納人才能力的競爭力。但許多企業對人才的概念還比較模糊,往往認為自己比較缺的人或高層次的人才是人才,其實并不是這樣。因為人才是與價值創造、崗位適配與支出成本相關的。
因此,企業主要有四類人才:
第一類,能帶來新突破新價值的創新類人才;
這類人才往往是企業可求與不可及的,因為這類人才往往能給企業帶來突破性的變化。這類人才主要有以下三種:
1、有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性人才。這類人才往往會在產品上有發明創造或革新,引領企業產品創新的水平,給企業帶來新的產品增長點。這種人才往往需要通過某個特殊人才的帶動形成創新性的人才群體,會對企業有更持久的價值。
2、有創新能力的營銷性人才。這類人才往往在營銷策略、模式與方法等方面有創新性思路和做法,給企業帶來業績的增長。這類人才永遠需要!
3、有創新變革能力的領導性人才。這種人才往往在企業需要突破瓶頸、現有模式或某部門、系統需要打破,以建立新模式時特別需要。
第二類,能帶團隊將戰略目標與規劃轉化為結果的管理人才;
這類人才就是指企業中各層級的管理干部隊伍。目前哪個企業都有中高層干部,但并一定是勝任的。勝任的管理人才要具備"管理事"和"領導人"的能力,即具有根據戰略目標制定規劃與行動策略及措施,以及領導團隊將目標轉換為結果的能力。
對管理人才的培養需要企業對內部人才進行甄選,識別有潛質的人才,建立至少兩層級即現有干部層和后備層的隊伍。
第三類,能解決問題與增值的專業性能手性人才;
這是企業內部各崗位具有的專業性能手人才。企業中必須要有專業性人才,這是解決企業中各類問題,提升效率與效益的關鍵。在許多企業中會有一些崗位自發形成的專業能手,但往往沒形成整體效應。因此,企業一方面要提倡和建立培養崗位專家的意識,另一方面要制定相關的培養計劃。
第四類,是指能勝任及完成崗位價值的薪崗適配的人才。這指的是企業中基礎的、能具體完成工作任務及崗位要求的員工,而且為其支付的薪酬是合適的。
在企業中有兩種任務:一是結構化任務,二是創造性任務。結構化任務是指通過工作分解結構轉化為簡單的任務,這也是對工作進行標準化的過程。而對工作進行標準化后,就變得對人的能力要求清晰,也會降低對人的綜合能力的要求,企業就可以選擇合適的人以降低不必要的人力成本,避免用高端人才做哪些本來用低端人才就能做的事情。但現在有許多企業忽略在任務分解與工作標準化方面的工作,致使內部工作不好傳承、轉化、培訓、崗位招聘與考核等,多是靠人來運作。因此,企業越致力于建立任務分解體系,在任務系統層面花的功夫越大,對操作層面的人力資源水準要求越低,對組織越有利。
而對于創造性任務則需要創造性人才和知識群組來承擔,但其工作并非不可固化,創造性任務的成果也可以轉化為管理性任務,并通過管理性任務轉化為標準化任務,也就與結構化任務進行合流。所以,企業要不斷的對任務進行結構化的工作。
因此,從這個方面說,企業中所有能勝任崗位工作而且薪酬適合的員工都可以視為企業中的人才,這是企業運作的基礎。
再如,蓋洛普的《首先,打破一切常規》中有一個故事:一家大型連鎖餐館雇用了一個叫賈尼斯的智障員工,她的任務是把雞包裝拆開,將雞塊小心地放入油炸機,在計時器響的時候把炸好的雞塊都撈出來。賈尼斯完全能夠理解這個職位的要求,并且能把每道工序都做得很完美。但是她不會數數。油炸機一次只能炸六個雞塊,而賈尼斯卻時常裝得過滿,以至每塊都炸不透。公司沒有放棄她,而是發明了一個簡單的支持系統來避開她的弱點:他們請雞塊供應商按每包六塊送貨。這樣賈尼斯就不必數數,而只需把每包里的東西倒入油炸機,F在,沒有人在意賈尼斯不會數數這件事。也沒有人比賈尼斯更適合這份工作。
由此,企業在重視高層次人才的同時也要注重基礎人才的選擇和任用。在基礎崗位人才上高能低用會增加人力成本、員工滿意度低和人員流動性,而低能低用也會使崗位價值得不到,低能高用更會增加用人風險,只有適能適用才是重要的。
所以,企業要想持續的發展,必須要根據企業發展戰略與目標以及企業發展階段,建立企業人才管理體系和人才地圖。
所謂人才管理體系即是指從企業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出發,通過人才標準界定、人才測評、人才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手段,對人才進行系統的甄別、評價和培養,從而使人才不斷涌現,滿足企業未來發展的需求。企業在建設人才管理體系時必須要思考:
1、首先確定企業現階段及滿足下一步戰略目標的人才要求,即:
哪些人才是企業發展所急需的?滿足什么標準的員工可以被稱為“人才”?
2、盤點、篩選和評估現有人才,即:
企業目前的人才現狀(數量、素質、潛力)怎樣?企業的人才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要求有怎樣的差距?是否滿足要求?
3、尋求解決人才數量和能力差距的方法,即:
如何解決人才的數量問題?如何提升人才的質量?如何制定人才戰略、人才管理體系、人才地圖和人才培養規劃?
在人才培養規劃制定中要考慮企業自身發展戰略需要與階段特點,要考慮人力資源相關體系建立及管理推動等相關工作,而且以上四類人才的分類不是絕對的,在具體實踐中往往是結合的。
如我們在為某銀行設計、實施與輔導"醒獅行動-百名支行長培養計劃"中就將第二、三類人才培養進行了整合。再如我們在為某大型制造企業設計和實施"專業化人才培養體系"就同步進行了職業通道設計等相關工作。還有我們曾為某日資制藥企業連續兩年實施"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其中就充分考慮了現有人力資源特點、日本企業人才培養要求、本企業所定義的國際化與制藥行業發展的要求等。
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有其不同的人才管理策略。在創業期,技術型或創新型公司中除營銷人才外,技術人員是核心人才,銷售型公司自然是營銷人才是核心;在成長期,能帶營銷團隊攻城掠地或帶團隊工作的管理人才即成為核心人才之一;在成熟穩定期,企業就需要構建以內部為主的多層次的穩定的多面化的人才隊伍,也包括精細化改善和創新的人才;而在衰退期,就非常需要能突破、創新、變革的管理人才。
在亞洲金融危機后,三星集團為了保證企業變革戰略的實施以及革新的不間斷地推行,李健熙組織制定了人才培養規劃,在強調教育重要性的同時,通過各個進修項目,實行體制化的人才管理革新。例如將核心職員分為S(Super,高級)級和H(High Potential,高潛力)級,技術也分為基礎、尖端、革新、未來等四類,以配合各階段人才培養項目的運行。同時為培養“5-10年后養活三星電子的土壤”。2001年,三星設立了“職業規劃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為留住優秀人才,三星果斷實行人事組織管理制度,為提高個人生產效率,三星投入大量資金對員工進行再教育——每年達500億韓元,人均每年達100萬韓元。李健熙一直主張:“企業不培養人才是一種失職行為。一個企業沒有優秀人才就不可能成為一流企業,企業領導也不會意識到人才缺失。”同時李健熙強調,確保優秀人才是企業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戰略。S級人才是指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中工作,并獲得高度評價和特級待遇的人才。這些人不僅具備能力、崇高品質和智慧,還擁有眾多人脈。吸收這類優秀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我們要從世界各地吸收專業技能(如汽車、設計、軟件等)人才,以及有個性、有創意的天才和奇才。李健熙喜歡從中國、俄羅斯、越南、西班牙這些國家吸收有能力的人才,F如今,三星擁有500多名海外人才,其人才戰略取得了巨大成效。
人才地圖建立是人才管理體系的基礎性工作。制定人才地圖就是要通過對企業內部和外部人才供求的分析,明確人才缺口,形成人才地圖;并根據人才缺口,建議各種人才地圖的應用策略。也即將關鍵人才定位到不同的關鍵崗位層次和類型上,并通過人才測評的結果對形成的企業內的關鍵人才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包括對不同層級關鍵人才優弱勢整合分析,明確人才隊伍現狀,形成企業人才階梯隊伍構建的客觀、有序的依據。
人才地圖可以幫助企業明確關鍵人才發展的現狀,了解關鍵人才的整體優勢、弱勢,指明人才使用和發展的路徑,量化人才的缺口,使得公司能精確掌握人才分布,清楚的知道公司最迫切需求的人才類型,從而使企業據此構建培訓和發展體系,并在內外部招聘和選拔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有的放矢,為企業人才梯隊的建設奠定基礎。
企業之所以要建設人才管理體系,其目的一是從組織層面能夠使人才發展與企業發展相匹配,人員能力與崗位價值相匹配,使人才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其次從員工層面能夠使人才明確自己的職業道路和發展方向,員工能自我決定是否留下來爭取公司提供給他們的機會。當然,企業實施人才管理,則要求企業的HR要更懂得戰略、更具前瞻性和預見能力,并且逐漸由事務工作轉向戰略思考工作,從服務于企業戰略轉變成為構建企業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