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招聘的真正價值在于,通過與社交網絡用戶的互動,人才招聘雙方可以獲得更多更全面更真實的信息。求職者可以了解企業的文化、需求偏向、實時動態等,可以更加準確的判斷企業需求與自身條件是否匹配。用人單位通過求職者在社交網絡上的活動可以獲得全面、真實的求職者信息,而不再局限于一張簡歷,這樣才能招到更高質量、更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
未來的發展趨勢:大數據精準招聘
當然,最新的技術不是社交網絡了,而是大數據,這個技術趨勢將會再次徹底商業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方式,F在是一個電子設備和虛擬網絡的時代,每個人都會接觸網絡,并在網絡上留下自己的痕跡,這些痕跡其實就是數據,這些數據記錄了你的喜好,記錄了你的經歷,記錄了你的思維水平,記錄了你的社交網絡,記錄了你的行為風格,當這些數據越來越多時,它就能預測你的可能性,這些數據將會充滿智慧。
招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要通過簡歷和面試來預測你是否適合崗位的要求,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自帶一個數據包,這個數據包里是自己過往的一切經歷(當然是不可更改的),雇主通過數學模型構建了一個人和崗位的匹配算法,你一旦將數據包分發給公司用來測試,也許幾分鐘的時間就能得到你和這個崗位的匹配度分數。以后HR也許就不會再面試了,直接通過調用各個申請人的數據包去匹配崗位的需求模型,得分最高的那個人就是最合適的,選他應該沒什么問題。
舉兩個具體的例子:
案例一、全球客服的呼叫中心Transcom,由于公司的人員流動率過高,在2012年下半年使用大數據進行員工行為分析。在分析“誠實”這一品質時,員工會被問到,是否能夠進行簡單的快捷鍵操作,如復制粘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將會被要求在鍵盤上進行實際操作。結果,負責收集和分析數據的Evolv公司發現,哪些在“誠實”方面得分高的員工,穩定性會比其他員工高20%-30%。因此,Transcom改變了招聘管理的策略,優先雇傭這些有著同類型“特質”的員工,這讓他們雇傭員工的數量下降20%,因為團隊的穩定性更高,也節省了培訓新員工的成本(新員工培訓成本約為1500美元/人)。
案例二、去年,IBM還用13億美元收購了Kenexa,一個線上的招聘培訓服務機構,它的問卷調查每年能夠覆蓋4000萬的工作申請者和管理者。紐約時報分享了其中一個細節,IBM發現,一個成功銷售員的特質并不在于他的外向內向性格,而在于自我鼓勵的強度,也就是被拒絕后繼續堅持的品質。而其他公司,如甲骨文,SAP也正在跟進大數據人才招聘這個領域的服務。
是不是還是覺得匪夷所思,但是未來就是一種可能性,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人才招聘形式的4個發展階段及未來趨勢》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