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企業是否民主樂園呢,衡量人才價值的標準是業績第一?還是老板與人才的心理距離第一?也就是老板對人才的評價更傾向于業績還心理感受?口頭說遵從業績標準者居多,而實際操作上照顧心理感受者也在有人在。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機構,如果不以業績標準評價人才與回報人才的貢獻,以后不會有人才為企業創造價值,沒有造血功能的企業,即使圍聚著一幫可換心的人才,又能如何?
持相反觀點者也慷慨陳詞,盡管有時業績突出的人才會閃光一下,象夜空的流星。而從較長一個時期觀察,圍繞在老板身邊的長青樹,卻不是哪些業績突出的人才,而是一些與老板心理距離較近的心腹們,他們才是最終的勝利者。
1、老板的心,大海的針
職業經理的苦惱,不是來自業務能力的不足,也不是來自人際能力的薄弱,而是苦于摸不到老板這根大海里的針。于是職業經理人的一半以上精力用于揣摩、猜測老板的感覺,并非一句“用心良苦”,所能概括,其中滋味只有做到職業經理人者方能感悟。
2、老板的心,企業運營的動力核心
不管老板表面上的言辭多么激昂、多么體貼下屬、多么具有社會責任。。。。。。,承諾如何以身作則維護制度、提倡精神、加強執行效力等。而企業真實運營的核動力卻來誰也看不透、猜不出的老板的心跳!袄习宓囊馑肌被颉袄习宓恼鎸嵰馑肌,成了職業經理人的思考主題。
老板對職業經理人的認否、留去,表面上的、業績都是那么的蒼白。實事證明,職業經理人的留去,不是取決于業績,而是取決于與老板的心理距離。距離太遠,業績好,照樣會出局,只不過是時間和借口問題。而心理距離較近,即使業績不如人意,老板也不會虧待這位好弟兄。
3、與老板的心多遠?是職業經理人生存與的關鍵
君不見,幾許職業經理人進入一個新企業,水土不服,紛紛墜馬。有些近乎天真的職業經理人痛定思痛,發出發人深省的喟嘆。我對企業是一片忠心,日月可鑒,天地為證。為什么忠心與努力卻換來如此的結局。表面看,此公似乎不遇明主,時運不濟。于是另投明主,最后亦是鬧劇的重復。至此,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是,天下有沒有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