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企業的工資條蘊含著哪些信息?求職者都了解這些信息?我們閱讀下文來了解工資條相關的信息。
一、工資條的構成
一般的工資條或工資表除姓名、部門等外,由應發部分、扣款部分和實發金額構成。
應發部分包括: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加班工資、獎金、補貼等。
扣款部分包括:社保個人部分、借款、罰款、房租水電費(如有)、個人所得稅等。
因單位情況不一,應發部分或扣款部分的款項名稱叫法可能不一樣,但實質內容都大同小異。
二、工資條個人所得稅計算的難點和重點
對于工資條上的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加班工資、績效工資或獎金等,要計算清楚個人所得稅。
上了工資條的補貼不全都是要交個人所得稅的;上了個人所得稅的扣款也不是全部都是可以稅前扣,但不是只有社保才能稅前扣除。
所以,厘清那些補貼不用交個稅、那些扣款可以稅前扣除便成了工資條上個人所得稅計算的難點和重點。
(一)上了工資條但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
1、個別地區可以不征稅的補貼
、偻ㄓ嵸M補貼。關于通訊費補貼,如果所在省市地方稅務局報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規定了通訊費免稅標準的,可以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如果所在省市未規定通訊費免稅標準,單位發放此項津貼,應予以征收個人所得稅。(國稅發[1999]58號)
②公務用車補貼(或稱交通補貼等)。與通訊費補貼類似,也要求省級人民政府給出免稅標準,如果無省級人民政府的標準則交稅。(國稅發[1999]58號、國稅函[2009]245號).
對于這關系到眾多納稅人的標準,國家稅務總局很大方地把權利下方到省,而全國各地的省地稅局和省級人民政府似乎忘記他們還有這個權利,千呼萬喚不出來。目前僅見到少數省份有這個標準,最新的陜西省公務用車補貼標準(上限):
企業董事、總經理、副總經理等企業高層管理者每人每月1690元;企業各部門經理等中層管理者每人每月1040元;其他人員每人每月650元。(陜財稅[2015]10號)
其余各種補貼,無論叫什么基本上都是要交個人所得稅的,對于一些特殊補貼不交個稅的一般也不會做進工資條,因為不是人人有份或大多數有份的。
2、稅法明確規定了不征稅的補貼
、侏毶优a貼;
②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此條企業不適用!
、弁袃貉a助費;
、懿盥觅M津貼、誤餐補貼。——此條實務中一般不會做進工資條!且稅法還有限制。
對于獨生子女補貼和托兒補助費的標準按當地標準執行,不是企業自定標準就行。
對于④差旅費津貼、誤餐補貼限制規定:《關于誤餐補助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82號)。
國稅發(1994)089號文件規定不征稅的誤餐補助,是指按財政部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就餐頓數,按規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一些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給職工的補貼、津貼,應當并入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扣款項目的稅前和稅后的區分
社保個人部分稅前扣除幾乎是人人皆知的,但是對員工的罰款、房租、水電費等扣款是稅前扣還是稅后就有人傻傻地分不清,因為稅法沒有明確規定。
企業對于員工罰款,理由千奇百怪,但是借口不外乎遲到早退、違反公司規定、沒有完成工作任務(業績)等這些。如果把獎金視為一種正績效考核,那么罰款不就是一種負績效考核嗎?還有,何謂“個人所得稅”,員工有 “所得”才有稅啊,無“所得”哪來的稅呢?因此,企業對員工的罰款理應在個稅前扣除。
對于員工使用公司宿舍,公司按規定扣房租、水電費,應在稅后扣除。原因很簡單,稅法沒有允許個人消費在稅前扣除,就好比員工在外租房或者自家的水電費一樣不能在稅前扣除。
三、工資條上的這些項目該怎么進行會計核算呢?
對于工資條上應發項目,本來按照會計準則和財企規定,都已經計入“職工薪酬”,可是因為在國家稅務總局2015年34號公告出來前還有個國稅函(2009)3號文,有些人非要按照國稅函(2009)3號文把其中的一部分補貼計入到“福利費”。好在國家稅務總局及時發現并糾正了這一點,出臺了2015年第34號公告,明確:列入企業員工工資薪金制度、固定與工資薪金一起發放的福利性補貼,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一條規定的,可作為企業發生的工資薪金支出,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對于扣款項目的會計核算,實務中卻一些不同觀點。
有人認為企業對員工的“罰款”應計入“營業外收入”。對于罰款的性質、原因,實質上是一種負激勵,是一種少發工資的行為,哪來的“收入”,明明就是少的支出!
對于扣的職工社保個人部分,有人認為應該計入“其他應付款”。我認為會計準則修改后,“職工薪酬”準則對包括工會經費在內的都是納入了“應付職工薪酬”核算了,為什么單單要把社保個人部分放到“其他應付款”呢?大家可別忘記,原來的工會經費可是貨真價實的規定在“其他應付款—工會經費”中核算呢!至于有人擔心與社保單位部分混淆,你只要不怕麻煩,“應付職工薪酬”的二級科目你隨便設置,把單位部分與個人部分分開就是了。
1、根據工資表計提工資時的會計核算分錄: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計提應繳納的“五險一金”、工會經費: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用
應付職工薪酬——住房公積金
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
3、實際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用
應付職工薪酬——住房公積金
4、實際繳納“五險一金”、實際撥繳工會經費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用
應付職工薪酬——住房公積金
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
貸:銀行存款
5、福利費的問題
職工薪酬準則修改后,對于福利費不再要求每月都必須計提了,而只要求實際發生時才核算。因此,如果當月實際并無福利費發生的話,就不要核算福利費;如果有福利費發生,才安裝實際發生額計提: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注意:是按實際發生額計提,而不是14%)
發生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貸:銀行存款等
四、工資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注意事項
企業的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注意兩點:真實、合理。
稅法早就給出答案——國稅函(2009)3號:
《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所稱的“合理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稅務機關在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時,可按以下原則掌握:
(一)企業制訂了較為規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
(二)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
(三)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
(四)企業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
(五)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避稅款為目的;
另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5年34號公告規定,“列入企業員工工資薪金制度、固定與工資薪金一起發放的福利性補貼”,只要滿足上述要求也可以按照工資薪金在稅前扣除。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2.2016事業單位漲工資方案最新消息
3.2016年教師工資改革最新消息,全國各地教師工資一覽
6.2016年按工齡漲工資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