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礦業公司的員工的工資待遇,大家是否了解過?下文是小編整理該行業的薪酬管理制度,與大家分享閱讀了解。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組成部分,要保證它的良性生產,安全生產十分重要,安全第一,才能有正常的效益。因此在當前煤礦事故多發階段,國務院作出改革煤礦安全監察管理體制的決定,實行安全監察與管理分開,建立垂直管理的煤礦安全監察體系。改制后,如何正確處理安全監察與安全管理之間的關系,使兩者有機地銜接,是擺在我們眼前的新課題。而薪酬管理是提高安全的良好方法。
一、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組成
從煤炭企業自身來說,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由四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是以礦長、副礦長、總工程師、礦黨委書記、副書記、礦工會主席及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煤礦安全生產委員會,對煤礦安全工作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決策、督促、處理。第二層是由煤礦安全生產管理職能部門負責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第三層次是由煤礦的各級各部門、各區隊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專兼職安全員負責本部門本區隊的日常安全檢查、措施制定、現場監護等方面的工作。第四層是由黨組織、團組織、工會組織及職工家屬委員會等各類組織成立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委員會、安全生產協助管理委員會等,組織職工及家屬廣泛開展遵章守紀和預防事故的群眾性檢查、教育活動,組織群眾搞好安全生產,形成了自上而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煤礦安全管理監督網絡系統。
二、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
為什么煤礦企業有這么嚴格的安全生產組織體系和安全管理監督網絡系統,還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安全事故呢?這也使中國煤礦安全監察總局李毅忠局長不堪重負,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飛行局長。剖析事故原因,制約安全生產的幾大因素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
1、“安全第一”的觀念還不牢靠,管理機制不完善
部分煤礦經營者堅持“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思想意識不強,重生產輕安全,重效益輕安全。對《安全生產法》所確立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保障制度不落實,往往是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安全投入沒保障,規章制度不完善。甚至一些煤礦,受利益驅使,“要錢不要命”。近年來,在煤炭市場需求旺盛、煤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許多煤礦超能力突擊生產而導致的事故明顯增多。
2、安全投入不足,欠賬較多
近年來,煤炭企業經濟效益有所好轉,安全投入有所增加,但安全欠賬仍然較高,其主要原因:一是近年來煤炭供應增長主要依靠生產礦井挖潛改造,煤礦原有的安全生產設施和設備多數已不適應能力增長的要求;二是國家對安全生產的標準提高,礦井原有的“一通三防”、機電運輸、巷道支護等安全設施、設備和工程,需要進一步改造和完善;三是國有煤礦歷史安全欠賬太多;四是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煤炭企業經濟狀況仍然較差,企業自我投入的實力較弱。
3、安全基礎薄弱
煤礦防災系統不健全,防災系統能力不足,發揮不好,相當多的礦井防災系統的設施陳舊,技術裝備落后和老化。40%的高瓦斯礦井還沒有建立瓦斯抽放系統,大多數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局限于監測方面,缺少監控功能。1/3的國有煤礦產能的瓶頸是通風系統能力。有的煤礦排水抗災能力小,防治水措施不足,有淹井危險。多數國有地方煤礦通風系統存在問題,包括通風機老化、通風斷面小等。機電和運輸設備老化,保護裝置不齊全,防爆性能差等問題。根據對黑龍江省四大礦業集團和大雁煤業公司調查,主要設備超期服役率高達40%,其中50年代設備占30%;機電固定設備新度系數僅為0.5。
4、小煤礦仍然是制約安全生產的主要矛盾
全國現有的28000處煤礦中,小煤礦25000多處,占煤礦總數的90%。這些小煤礦生產方式落后,安全設施簡陋,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低,大部分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而且從業人員素質低下,許多人缺乏應有的安全常識。這些年,煤礦發生的重特大事故有70%以上是發生在小煤礦。
5、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下降
國有煤礦中采掘一線工人相當一部分是農民工,特別在經濟效益較差的西部地區煤礦。多數農民工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安全意識較低。農民工一般采用協議工的形式,一般在煤礦干幾年,有的剛熟悉了工作,就卷鋪蓋走人,流動性較大,安全教育缺乏針對性,違章作業現象時有發生,人的不安全因素較為突出。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全國各地煤礦對外承包工程比較普遍。外包隊伍整體技術素質差,缺乏安全裝備,流動性大,難管理,是煤礦生產建設中極不穩定的隊伍,有些包工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顧工人生命安全,違章施工。2004年6月29日某煤礦發生的塌冒事故,就發生在外包隊伍。如何加強煤礦外包隊伍和外包工程的監管是擺在煤礦監管部門和煤炭企業的重要課題。
6、生產安全保障條件與經濟高速發展不相適應
生產領域本質安全條件差,即生產工藝安全性能低下,安全設施和裝置標準低,安全檢測和監控技術水平低。
國民安全文化素質低,即政府官員安全認識不到位、企業經營者安全意識差、從事安全工作的專業人員素質與生產安全業務要求不相適應、從業人員安全知識及技能水平低等。安全文化環境不良造成全民安全素質低下,政府官員、企業經營者、企業員工、社會大眾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都有待提高。安全科學技術的作用遠未得到發揮,安全科學技術在科學理論、科學研究、技術推廣、經費投入、政策支持、產業發展等方面,都不能適應生產對安全的需要。
7、安全的執法、監督、監察、管理手段有待加強
與一些國家相比我國的生產安全監管力度不強;針對生產安全的執法部門過多,關系需要理順,執法與管理職能需要協調;綜合安全監管缺乏足夠的執法權威;對中小企業安全監督管理不到位;安全監察力量薄弱;安全監察缺乏有效的技術保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