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對于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當前企業對于高素質人才需求的增加。然而很多企業常感嘆“伯樂常在,千里馬難尋”,而很多時候,事實并非如此,如果企業善于發現,人才的發掘并非想象中那么難。
對管理者而言,人才無疑是最想獲得的資源之一,而現實卻常常事與愿違,企業團隊建設常常面臨人才緊缺問題。因此很多管理者都在抱怨人才難覓。但正如“生活中并不缺 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一樣,企業中并不缺少人才,甚至可以說人才無處不在,缺少的則是發現人才的管理者。獲得人才,管理者需要做的不是到外面招賢 納士,而是在內部深耕細作。
身邊常常會存在這樣的現象:員工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議,其中不乏價值很高的建設性意見,但可惜的是這些想法和建議被員工藏在了心里,并沒有報給上級領導及企業。究其緣由,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員工對企業存在較強的抗拒心理,和企業產生了隔閡。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員工在企業中都會存在一種本能的抗拒心理,也可以理解成自我保護心理。這種抗拒心理的強烈程度是與企業文化開放程度成反比 的,即企業文化的開放程度越高,員工的抗拒心理就越弱,與企業的溝通就越通暢;反之則員工的抗拒心理就越強,與企業的溝通就越閉塞。反觀我們身邊的企業, 像谷歌、蘋果、IBM、豐田等企業文化開放程度高的企業,很多有價值的建設性意見都來自于員工的想法和建議;而在國內一些國有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則奉行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職場精神。因為員工深知也許因為說錯一句話或做錯一件事就會受到冷落甚至開除,這樣的心態直接導致了企業創新源泉的匱乏。
在筆者看來,員工沒有絕對的優、良、差之別,只有天才與人才之分。之所以會產生所謂的等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雖是十多年前, 但筆者依然對初中英語老師留有深刻的印象。她沒有學過管理,但絕對稱得上是一個成功的管理者,一個例證就是她能夠讓別人普遍認為是“壞學生”們的學生英語 成績考八九十分(滿分一百分)。要說她與其他老師有什么不同,可以簡單舉一個例子:上課時有些同學往往會睡覺,別的老師很多時候會責怪學生;而英語老師則 會說:“你們誰要是困了,就趴著睡五分鐘,到時候我再叫醒你,這樣你就不困了。”
通過總結英語老師的教學方式,筆者覺得兩方面最值得借鑒:一方面真正喚醒了學生們內心的自身驅動力,使之可以自我激勵,自我進步;另一方面老師 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這個平臺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寬容、公平等基礎之上的。而這兩個方面是其他老師無法充分做到的。
回歸到企業管理上來,管理者要想發現身邊無處不在的人才,并合理運用,就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保持開放。正如前面所講,要想消除員 工的抗拒心理,與企業建立良好的溝通,管理者就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行為則表現為真誠地員工想法和建議,在合理范圍內允許員工犯錯誤;
二、堅持原則。管理 者要在大局為重的基礎上保持自己的原則,且始終保持一致,這樣一方面利于樹立威信,另一方面利于增強員工對自己的信任度;
三、平衡公平。這里的公平并不是 絕對的一視同仁,而是要重視每一個員工的特點,善用其長處,使員工能夠感覺到自身受到關注;
四、合理指導。有些時候,一方面由于對企業戰略目標缺乏充分的 認識,另一方面對自身職業發展缺少規劃,員工容易對未來產生迷茫。
這個時候需要管理者站在企業利益和員工發展的角度上給予員工合理的指導,使其健康發展。
無論企業高層還是中層管理,都需要注重發現人才,運用人才,對員工和管理者來講,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而對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筆者認為管理者應該首當其沖,成為主動者。離開公司,員工失去的僅僅是一個工作機會,而管理者失去人才則有可能會失去一份事業。利絕對大于弊的事情,管理者們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