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是一個經營產品的時代,現在就是一個經營人才的時代。對于經營產品來說,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半成品,哪些是成品,哪些是精品?企業的大多數人一看就知道?墒菍τ诮洜I人才來說,企業如何定義哪個人原料,哪個人是半成品,哪個人是成品,哪個人是精品呢?這就真的很難辨別了。如果一個人到底是什么料,企業都不是很清楚,那么又如何造就人呢?
對于產品的加工,雖然科技很復雜,但是一旦制造出來,復制就比較簡單。企業可以成千上萬的生產。可是人才卻不一樣,不管是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還是企業培養出來的人才。他們的價值相差十萬八千里。所以對于人才培養的確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因為產品是硬件加工,摸得著,看得見。而人卻不一樣,人才的培養更多的偏向于軟件。所以人才的價值不好評估,這就是現代企業理管遇到的最大難題。
誰是企業真正的人才呢?老板用對一個人,可以成就一家企業,老板用錯一個人,可能毀滅一家企業。可是,一個人是不是很有價值,我們不能從外表來確定的。因為人的價值不是靠身高,體重,長相,年齡,學歷甚至專業來衡量。對于普通崗位的人才,也許對硬件有一定的要求,例如,運動員的身高要求,模特的長相要求。然而,對于領導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銷售型人才,企業需要考核是他的思想,意志,能力等等軟條件,這個難度就非常大。所以老板必須學會識人,用人藝術。如果一個老板不會識人,那么他招過來的頂多是一個普通員工。如果老板會識人,也許他就可以找到千里馬。
為何現在企業招聘難,人才求職難。因為對于企業來說,招到人才就是企業的資產,招到庸才就是企業的負債。作為老板來說,誰都希望人才越多越好,庸才越少越好?墒遣还苣膫求職者,都認為自己有價值,而老板吃虧上當的次數也多了,所以他們不會輕易相信某個人的價值,同時,也不愿意放棄有價值的人。怎么辦呢?老板總不能拿把尺子來測量誰是人才,誰是庸才啊?
其實,人才的定義是很廣泛的。因為這個社會是多元化發展的,三百六十行,每行都需要人才啊!而作為企業來說,一個員工,你在其他地方有多優秀,我不管。在我這里能不能把事情做好,能否為企業創造財富,這就是企業衡量人才的標準。哪怕是一個初中學歷的人,如果他能做出比大學學歷更好的事情,那么這個初中生,對于這家企業來說,他就是人才,這就是企業用人之道。
可是,今天的社會,衡量人才不是以企業為標準,而是以學校為標準。你是北大的,清華的大學生,那么肯定是人才。你是沒有上過大學,上過名校,那么你就是庸才。其實,這種衡量人才的方式方法是不科學的。縱觀歷史名人,有多少的政治家,軍事家,甚至文學家,發明家,他們大多數沒有上過正規大學,卻一樣成為了大家公認的人才。
今天大學生失業,農民工緊缺,就是因為大學生認為自己是人才,可是企業不認可,農民工認為自己是庸才,可是企業很重視。所以現在大學生在貶值,農民工在升值。也許有很多的大學生想不通,我讀了那么多的書,難道還不如一個農民工嗎?是的,有時真的就是這么一回事。因為物以稀為貴,人才也同樣如此。當大學生的數量比農民工還多時,當然大學生就不值錢了。畢竟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太多的工作崗位還需要農民工來操作,所以當農民工的數量在不斷減少時,他們的價值就自然提升了。
大學生卻恰恰相反,因為中國大多數的企業并非是高科技企業,所以當大學生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企業對大學生需求速度時,大學生自然就不值錢了。
因此,今天大學生失業,關鍵是教育的失敗和大學生的自我認識失誤。當然,筆者并非反對人們上大學,而是希望大家要以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大學學歷。因為知識的運用不在一時,而在一生。如果你有真本事,那彎下腰又怕什么呢?今天低頭是為了明天抬頭,今天吃苦是為了明天不吃苦,今天被領導是希望明天能領導別人,所以有智慧的人才,都是贏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