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教育理念探討論文
素質教育的腳步不斷加快,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社會的一種期待,然而理想的教育包含許多方面。首先要轉變已不適合當下社會發展的傳統教育觀念,進而在此基礎上根據社會大環境以及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并實施新的教育理念。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之下,和諧教育的理念應運而生,然而在推行過程中需要教育者的不斷思考并與時俱進,改進教育方法,以適合學生的未來發展。
一、和諧教育理論的內涵解讀
和諧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將德、智、體、美、勞結合為一個有機整體,使受教育者在各方面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而不至于在重智輕體的傳統教育觀念里,因重視智力培養而有失偏頗。和諧教育理論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同時也要兼顧人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實現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以及勞動教育為一體化的教育。[1]
1.和諧教育理念提出的思想基礎
和諧教育不僅僅關注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也將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發展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學生的人生幸福和精神豐富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內心感受,促進學生個體全面和諧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的和諧教育理論提倡以人為本,強調“有一樣東西是任何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任何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都沒有作出規定的,這就是兒童的幸福和精神生活”[2]。這也要求所有的教育參與者樹立正確的和諧教育觀念,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并關注其各方面的能力發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主體性,促使其形成健全的個性,擁有良好的個人品質,成為全面發展、心理健康的人。
。玻椭C教育理念的基本內涵
和諧教育理念始終包含著對學生的尊重和熱愛,這不僅與我國推行素質教育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理念相吻合,也是和諧教育的首要條件。和諧教育將培養學生自主、自律作為其發展目標,改變以往知識灌輸式培養的順從型人格,讓學生能夠在和諧教育理念的培養下,不斷開發自身潛力,培養創新意識。和諧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相信學生的可教育性并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培養擁有基本素質并各具特色的人。首先,要在培養學生在積累科學文化知識和發展智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習慣、堅定的道德信念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想;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身體健康教育、勞動教育以及美的教育,讓學生了解各方面發展的重要意義并養成自我培養的意識,讓學生不僅能夠健康發展,也具有良好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對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產生明顯效果的教育并非來自外界,而是發自受教育者內心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和諧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這種意識和行動能力,鼓勵學生不斷約束并培養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二、推行和諧教育的現實依據
和諧教育的實施具有獨特的價值,在教育過程中,和諧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及主人翁意識,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并協調各學科教學,培養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但是當下的一些教育現狀讓和諧教育的推進過程步履維艱,不合理的教學資源整合、不和諧的課程實施過程及評價等導致教學氛圍的不和諧,讓學生難以得到自由和諧的發展。
。保缓椭C的教育現狀呼吁和諧教育理念的推廣和實施
。ǎ保┙虒W內容的不和諧。教學內容是教學的載體,教學內容的質量關系到教學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在當下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應試依舊是選拔人才的重要指揮棒,所以教育過程難免摻雜些許功利性。教師往往只顧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忽略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發展需求是否和諧,課堂教學演變為教師的“獨角戲”,學生則容易對課堂失去興趣。另外,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容易忽略對教學內容的深化和拓展。許多教師認為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就是完成教學任務,對教學內容的研究意識淡薄,研究能力較弱,教學設計千篇一律,導致課堂缺乏生命力,久而久之,學生也容易對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同時,教師在各學科的教學內容上也缺乏統籌兼顧的能力,更加關注應試學科教育資源的整合,對非應試學科經常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忽略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和渴望。在教學內容方面的不和諧現狀極容易導致學生自身發展的不和諧,影響其價值觀的形成和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ǎ玻┙虒W方式不和諧!敖處熢趯W生的學習過程中,只能改善學生學習過程的外部條件,不可能去設計學生的內部心理過程!保郏常菟越處煹慕虒W方式要能夠引導學生以積極良好的心態學習。然而許多教師對教學方式理解有偏差,經常本末倒置,重設計輕實施,教學設計淪為應付檢查的工具,課堂千篇一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容易忽略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態,教學方式與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和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ǎ常┱n程評價不和諧。學校在進行課程評價時也只關注應試學科的教學成果,嚴格要求學生在這些學科的學習中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然而在其他方面的教學只簡單要求學生有大致的了解,而不關注學生是否能夠發展個性、拓展知識領域。在對教師進行考核時也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教授應試學科的教師身上,忽視其他課程的教學質量,這種不和諧的課程評價制度也讓學科之間難以和諧。學生很難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難以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4)師生關系不和諧。不和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很容易導致師生關系的不和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學生掌握知識、考試分數以及學習成果等情況,忽視學生的內心需求,從而遏制學生的個性發展。另外,許多教師也容易極端地理解“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理念,過于“包辦”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失去自主選擇的機會,這樣的學習讓學生感到更加痛苦,容易對教師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間關系緊張。這樣的現象對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展來說都極為不利,不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會進一步影響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2.和諧教育理念促使教育者轉變觀念,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
和諧教育理念倡導在教育過程中體現“人本主義”思想,以弘揚生命為主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注重其個性特征的發展以及內心對知識的渴望,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夠在教育過程中全面發展自身的能力。和諧教育理念能夠幫助教育者改善教育過程中的不和諧現象,以往的教學當中許多教學方式在潛移默化當中抹殺了學生自身的特性,依據和諧教育理念進行的教學活動促使教師在兼顧學生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多方面和諧發展的同時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培養學生成為有個性特色的人。關注學生需求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身的興趣愛好,激發其學習興趣,也有利于緩解應試教育下緊張的師生關系。
三、對和諧教育實施策略的探討
和諧教育理念指導教育者合理進行教學活動,制定和諧的課程體系及培養目標,為學生的學習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保畼淞⒑椭C教育理念,將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作為教育的根本目標
和諧教育理念不僅能夠指導教育者轉變教育觀念,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約束的能力,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并能夠學會為自己制定學習目標,確立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意識,啟發學生好學樂學以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讓學生能夠在知識積累過程中保持自主、謙虛的態度。和諧教育理念鼓勵學校大膽創新,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再將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指標,也不再將教師的考核作為唯一判斷教學成果的條件,關注學生多方面的發展,發現每個學生的優勢及長處,將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作為教育的根本目標,開創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手段,從而改變當下教育過程中不和諧的現象,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里不斷學習,培養自身成為學習型人才。和諧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活動也能夠實現教師身心和諧發展,促進教學相長。
2.構建和諧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和諧教育理念通過具體的課程體系來實現,要求課程設計擺脫原有的功利主義,使課程真正適合學生不同發展階段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成長需要,在課程體系當中將和諧理念貫穿全程,明確教育目標。和諧教育理念下的課程設計不僅要注重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人文學科也要占有一定的比重,F代社會要求我們做一個具有豐富知識和健康觀念的人,這要求在基礎教育過程中的課程體系構建要給予社會科學、歷史文化、美學藝術等方面足夠的重視,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識的培養。盡管許多知識并不在應試教育的范圍之內,但是對于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茖W技術的價值是中立的,如何保證將科學用以造福人類則要依賴教育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引導學生建立向善的價值觀,培養學生擁有長遠的眼光以及博愛的胸懷。在設計課程體系時要合理開發并整合課程資源,深入挖掘課程的潛在價值,不再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利用課程內容進行深入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能夠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主動思考,促進學生自主和諧地發展。和諧的課程設計還要有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來做保障,這是實施和諧教育理念的指揮棒。要將和諧教育的思想融入課程評價體系當中,貫穿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保證受教育者在知識文化、思想素質、身心發展等多方面的和諧,而不是像以往一樣用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教師的考核分數來量化教學成果。
。常畡撔抡n堂教學模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有了課程體系做保障還需要教師身體力行地實施,教師要將和諧教育理念融入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當中,和諧、開放、創新的課堂能夠使師生心靈融通、興致高漲,從而更有利于學生進行創造性地學習。學校要倡導生命化和諧互動、符合教學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整個課堂學習中可以采用生教生、生幫生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小學生之間的差距,結合及時有效的學生評價,使課堂優質高效,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能力。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結合學生的知識起點與實際情況,考慮學生可能遇到的難點與易錯點,創立導學案。即學生在學案的引導和幫助下,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以教師提供的指導為主導,按照導學的方法,教師與學生一起合作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它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優秀生從學案的設計中感受到挑戰,一般學生會從中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從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矗訌娂倚:献鳎瑸閷W生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
促進家校和諧首先“要從觀念上打破家長的傳統觀念,放棄保守的施教方式,而理性判斷學校教育是家長作為利益主體觀念轉變的關鍵,不應錯誤和盲目地支持分數至上和競賽教學。改變視升學為實現社會流動的唯一途徑的觀念,使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注重人際交往的培養和社會經驗的積累”[4]。讓家長全情參與教育過程,共建家校參與合作機制。這要求家長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教育的后勤保障,更要關心子女的發展狀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同時還要積極配合學校制定的家校合作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到學校管理當中,通過家長聽課、家庭沙龍等創新性強的聯系方式,積極與學校溝通,改善教育方法,共同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教育資源。學生實現全面和諧的發展需要所有教育參與者不斷完善和諧教育理念,以此為指導創新教學管理方式,打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讓學生能夠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實現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郏保萏m良平.論蘇霍姆林斯基和諧教育理論的基本價值[J].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57-59.
。郏玻萃甙⑻K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上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157.
。郏常蓐愇啮,陳軍敢,高茅.教學內容設計淺析[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0(4):39.
[4]呂婷.沖突與和諧:論中小學課程改革中的家長阻力———基于利益者相關理論的視角[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32(8):4.
【和諧教育理念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幸福教育理念與學校和諧發展論文05-15
和諧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思考論文03-15
試析外語教育理念與和諧文化建設教育論文03-03
人本教育理念的大學教育論文02-23
外語教育理念與和諧文化建設12-04
物理教育多維探討的論文02-18
論和諧教育的實踐訴求論文02-27
和諧環境高校體育教育論文03-15
和諧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探究01-09
轉變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課堂論文12-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