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的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和諧社會的論文1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一個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這是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深化的必然結果。建設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發展先進文化,確保和諧社會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和目標模式的科學性。建設什么樣的和諧社會、怎樣建設和諧社會?這是執政黨在確立和諧社會目標、建設和諧社會實踐中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在當代,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社會發展模式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可以確保和諧社會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和目標模式的科學性。這種正確性和科學性集中表現為制度安排,也就是通過先進文化建設引導人們自覺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有三層含義:其一,我們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際上屬于科學社會主義的范疇,不是封建式的“田園牧歌”,也不是空想社會主義的“烏托邦”,更不是現代資本主義式的“福利社會”。其二,我們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四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社會公平分配的調控機制,社會各階層人員享有公平公正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整個社會充滿活力和生機,這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制度基礎、社會基礎、思想基礎和道德基礎。其三,和諧是一個社會穩定、成熟的表現,它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在。它應當成為人民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社會制度的重要依據,應當成為我們黨執政的主要目標和最終旨歸。這種認識已經上升為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成為我們黨制定社會發展模式的指導方針,這就從制度安排、執政方略和社會成員認同方面使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一種可能。
發展先進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思想和精神資源。首先,發展先進文化有利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引導人們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社會,處理社會問題,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極端化。其次,發展先進文化有利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指導發展實踐?茖W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城市與鄉村、經濟各部類以及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這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形成。第三,發展先進文化有利于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發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煉新的思想元素,進而培育新的和諧理念及和諧精神。同時,先進文化本身就是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批判繼承的科學成果,同時又豐富了新時期的和諧理念及和諧精神。第四,發展先進文化同樣有賴于吸收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如其他國家建設和諧社會的政治理念、體制機制和成功做法,做到為我所用。
發展先進文化,有助于確立以和諧為旨歸的道德評判體系。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非物質、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如道德的規范、引導、調適、融合、促進作用等十分重要。通過發展先進文化,以和諧社會觀為核心,大力宣傳并弘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的自然觀、競爭觀等現代觀念,積極汲取優秀傳統道德的積極成分,可以使全社會逐步形成以和為真、以和為善、以和為美、以和為貴的共識,從而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相承接、與和諧社會要求相吻合的道德體系。發展先進文化,有助于全體社會成員正確對待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類;正確對待和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完善社會功能,實現社會公平,保護個人權益;正確對待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與人為善、尊重差異。
發展先進文化,有助于營造以和諧為基調的輿論導向和社會氛圍。通過多種大眾媒體和方式途徑,深入宣傳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以及尊重人格、尊重個體、關愛弱者、伸張正義、維護公平、保持公正等理念和典型;深入宣傳社會和諧、民族和諧、城鄉和諧、階層和諧、群際和諧、人際和諧的價值和意義,使尊重、理解、文明成為社會氛圍的基調。同時,還可借助文學藝術作品等所特有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層面,引導人們的精神消費,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和審美需求,調節人們的情感和心理,促進全體社會成員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積極、健康、包容、寬容的心態,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心理基礎和社會氛圍。
和諧社會的論文2
[摘要]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企業如何創建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檢驗企業是否能夠適應新形勢、是否達到和諧的重要標志,同時作為社會細胞也在直接影響著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 優秀企業文化和諧社會
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細胞,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如何通過培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健康和諧的企業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基礎和保證,是時代賦予企業的神圣使命和重要的社會責任。
一、打造企業先進的精神文化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成員的素質。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企業服務對象來自天南地北,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對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文明誠信的社會環境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應加強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導職工牢固樹立起“服務對象是上帝,優質服務是天職”的理念,改變理念,將人性化、精細化、親情化服務融入企業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把服務對象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質量的唯一標準。培育職工奉獻社會、服務群眾、愛崗敬業的道德觀念,營造一種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和諧環境。
企業精神是企業的精神支柱,是經過全體職工認同信守的理想目標、意志品質和行動準則。是通過企業員工的言行舉止、精神風貌表現出來的具有企業特色的共同理念與行為規范。企業精神能夠形成一種強烈的核心力、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能夠激勵企業員工齊心協力地實現企業目標,把企業的共同理想變為工作的具體實踐。企業要圍繞經營管理的總體目標塑造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誠實守信的敬業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讓這些企業精神深入職工心中,化作職工的行動準則,增強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培育一種“我靠企業生存、企業靠我振興”的共同價值觀,使企業精神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源泉,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動力。
二、培育企業先進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的中堅和橋梁。和諧企業應是以人為本的企業,是制度健全的企業,是活力迸發的企業。培育先進的制度文化,必須調整職工接受制度的文化心態,縮短貫徹執行制度的差距,發揮制度文化對職工群眾的約束力。
企業文化要通過員工的優質服務來傳播。所以,規范服務行為,強化行風監督,是營造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的和諧環境的保證。作為現代化企業,應加大源頭治理力度,確保行風工作持續穩定,嚴肅查處損害顧客利益和企業形象的行為,把提高服務質量作為建設服務文化的基點,正行風樹形象。深入開展“樹標塑形”活動,打造企業誠信服務品牌,營造廣大群眾與企業之間團結祥和、親善互敬的服務環境。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公開服務承諾,公布服務投訴電話,虛心接受群眾對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把真誠溝通作為紐帶,營造陽光服務、和諧相處的良好氛圍。
以人為本,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現實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這就決定了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為人才的發現、培訓、鍛煉提供“綠色通道”,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人才保證。因此,企業要把學習型組織建設作為素質教育制度長抓不懈,為職工搭建成才平臺。要建立干部素質提高制度,著眼于培養復合型人才,重點提高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為企業正確決策和管理打下基礎;建立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編制培訓計劃,對職工進行上崗資格培訓,應知應會培訓,促進職工知識結構的更新;建立技術練兵制度,定期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練兵,以賽促學,以學促賽,不斷提高職工的崗位技能,為職工提供崗位成才平臺。
三、建設企業先進的物質文化
提升企業競爭力,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要求。企業要適應跨越式發展的新形勢,圍繞發展目標,實施品牌戰略、營銷戰略、人才戰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施品牌戰略。時刻牢記顧客至上的理念,打造符合顧客需求,適合企業發展的企業品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服務的科技含量,滿足顧客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打造一批讓顧客滿意的服務標兵,擴張品牌認知范圍,讓現代化企業的服務形成一種文化烙印打動顧客,營造一種顧客與現代化企業良性互動、互相支撐的和諧氛圍。
一切以市場為核心,根據市場變化,拓展營銷空間。建立完善的現代化企業市場分析預測機制,隨時根據運輸市場變化,調整營銷策略。通過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步的經營思想、簡便快捷的運輸方式,搞好營銷工作,使每次營銷都成為樹立自己形象的宣傳活動;每一次服務都成為展現形象的活動舞臺,從而不斷增加企業市場份額提高協調配合能力。加強企業各個環節的密切合作,確保為顧客提供高速、優質的服務,靠綜合實力占有市場,滿足市場需求,推動企業發展。實施人才戰略,積極培養現代化企業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為人才展示作為提供一個廣闊的舞臺,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吸引人才,靠實力吸引人力,發揮人才的創造潛能,為企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綜上所述,企業只有創建了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建立了和諧企業,從而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搏擊中占盡先機,也為全面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和諧社會的論文3
摘要:國家的繁榮社會的和諧都離不開精神文明的建設,而構建和諧社會的條件是社會文化建設,在社會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群體,也是社會的基石。只要做好群眾文化建設,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知識文化素養,才能夠構建和諧社會。本文將對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與作業進行分析,并提出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群眾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價值;作用
國家的繁榮昌盛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都離不開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對于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都有著是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就是社會精神文化建設,而在社會文化建設中,人民群眾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群體,只有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才能夠構建和諧社會。為此,必須要做好群眾文化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普及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整體素質,發揮文化的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的發展。
1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與作用
1.1提高國民整體文化素質
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的思想覺悟,讓人民群眾能夠自覺遵守國家的的法律法規,從而形成個人的道德標尺,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價值。在開展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人民群眾通過自我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高個人的素質,傳播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做出貢獻。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許多前人的道德思想與精華,人民群眾通過文化的熏陶不斷提升整體素質都提升了,使整個社會的文明和風氣變得更加的和諧。只有人民群眾群眾人格和道德情操提高了,才能夠更好地構建和諧社會,才能夠提高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
1.2調節群眾生活的日常
開展群眾文化能夠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追求,讓人民群眾的精神追求變得更加的豐富。在豐富的群眾文化娛樂環境中,不僅能夠提高群眾的審美素養,還能夠促進群眾自我價值的實現,良好的文化氛圍能夠讓群眾感受美、創造美、熱愛美,不斷充實人民群眾的精神追去,讓群眾在生活中充分的感受到這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所帶來的富足安康。在實際的群眾文化開展中,應根據群眾住宅來進行區域的劃分,針對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居民應組組其參加各種豐富多樣的娛樂文化活動,不斷豐富居民的日常生活,不斷滿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時在文化活動中還可以學習到豐富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群眾豐富文化精神生活的同時,將生活中的不愉快和煩惱在快樂中得到宣泄,可見,群眾文化活動能夠調節群眾的情緒,為群眾營造歡樂和諧的分歧,幫助人民群眾消除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煩惱和不快,讓人民群眾在參與娛樂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喜悅,從而不斷調節自己的心態,將自己融入到快樂和喜悅的活動氛圍中,將更飽滿的激情投入到生活工作中,使生活更加的精彩。同時,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組織人民群眾參與樂觀積極向上的學習,能夠更好的調動群眾的學習心態,讓人們能夠在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中參加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此外,良好的娛樂活動還能調節身心,使群眾在勞動之后享受娛樂的快樂,讓緊繃的思想得到放松,緊張、壓抑的情緒得到調節和抒發,將心中的不愉快和矛盾統統忘掉,讓人民群眾能夠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心理來面對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1.3促進終身學習理念的普及
群眾文化的開展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變得更加方便,人們在參與集體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經驗和知識能力,人民群眾自發的組織各項學習娛樂活動,并在交流活動中不斷提升自我,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優秀人才,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群眾文化的開展能夠促進終身學習理念的普及,人民群眾在這種理念的驅動下,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不斷滿足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
2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
2.1完善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群眾文化的傳播和交流離不開群眾文化活動,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就需要一定的平臺和渠道,還需要具備有一定的基礎設施。為此,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完善群眾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如加強對文化館(站)、圖書館等建設,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同時,還可以通過實施文化館(站)、圖書館、博物館的免費開放,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可以直接參加文化系列活動,逐步提高群眾文化興趣,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并通過人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提升群眾文化素質,促進和諧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的構建。
2.2加強政府文化服務職能
作為政府應對群眾文化的開展和建設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和人民群眾一起做好群眾文化的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的發展。首先,政府應不斷提高相關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思想,尤其是基層鄉鎮和邊遠地區的工作人員,更要加強思想上的教育,重視文化隊伍的建設,讓文化建設不受經濟的制約,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其次,政府要加強其文化服務的職能,對一些落后、錯誤的文化現象應予以改造、教育,對一些腐朽、低俗的文化予以剔除,為群眾文化建設三清障礙,大力弘揚優秀文化。例如,基層文化站在工作開展中,應該積極推進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免費開放和免費藝術培訓工作的開展,落實好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務,充分發揮基層文化組織面對基層、服務群眾的陣地與窗口作用。文化館應該進一步深化公共服務作用,可以牽頭組織書畫作品展覽;組織文化志愿者到各街道、鄉鎮文化站進行免費藝術培訓;開設歌曲創作培訓講座等。這些工作在群眾文化建設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能夠更好的推動群眾文化的建設,促進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完成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
3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群眾文化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抓好群眾文化,組織好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巨大的價值和作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需要政府和人民群眾一起努力,國家也要充分認識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通過各方面措施來加大對群眾文化建設的管理和支持,建立服務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綜合素質,加快我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仁浩.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藝術科技,20xx(11):130.
[2]董治霞.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研究[J].管理觀察,20xx(04):74-75+78.
小議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論文(通用10篇)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種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執政者不懈追求的一種社會理想,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重要作用的論文,歡迎閱讀參考。
小議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論文 篇1
摘要:建設群眾和諧文化,提升國民素質對于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弘揚我國的優秀文化精神,維護和宣傳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營造文明健康的社會風氣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同時,推進群眾文化建設也將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思想導向以及輿論的支持等。
關鍵詞:群眾文化;和諧社會;作用
一、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特征
(一)生產力水平提高,人民追求相應提升,群眾文化需求已從單一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告訴我們當人民的生活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生活溫飽問題完全解決的時候,人民的文化需求將從物質文化需求轉向精神文化需求。當前,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由單純的興趣愛好轉變為“求知、求樂、求美”的多元化需求。既有強調個體文化享受,又有要求彰顯個體個性文化素養的;既有追求“下里巴人”的傳統大眾文化,又有崇尚“陽春白雪”的高雅文化的等。隨著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人們對物質文化需求更加渴望的同時也有條件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精神文化。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互聯網的廣泛普及,人們與外界聯系的更加緊密,對精神文化需求的意識顯著增強,審美觀也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這些都促使精神文化多元化的發展成為必然。
發揮科普工作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功能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發揮科普工作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功能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
科普在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的同時,能幫助人們養成符合和諧社會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促進社會的和諧有著重要的意義。文章對加強科普工作的作用與意義進行了探究,闡明了加強科普工作與和諧社會的聯系,旨在提升對科普工作的認識,從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
加強科普工作;和諧社會;作用與意義;
引言:
加強科普工作對于我國實現創新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有著長遠的意義與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這是因為科技創新與普及是促進社會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內在動力。我國歷屆領導人一直強調要堅持科學發展觀,這是因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同時,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之一是促進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與健康素質提高。加強科普工作對構建和諧社會產生的影響十分深遠,因此我們必須堅決貫徹執行科學發展觀以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最終達到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
1、科普的概念以及作用
科普顧名思義,就是進行科學技術普及的意思?茖W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接觸世界和認識世界過程中,對符合自然規律的經驗和知識的總結,這是一種系統化的知識。人類通過自己的實踐與摸索,得出來的經驗則漸漸形成了技術?茖W相對于技術來說,是更加抽象的精神形態的知識,而技術則是科學指導人類改造世界的方法,是科學的具體表現形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看的,所用的,很多都涉及到科學技術,因此科學技術的普及能夠使得人們更懂生活,更熱愛生活?破展ぷ鞯谋旧砭褪菫榱颂岣吖竦目茖W文化素質,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1]?破諏τ诖龠M社會和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兩點:
和諧社會中城鄉結合部學校外來員工子女的養成教育論文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鄉結合部的公辦學校,毗鄰的廈門海滄生活區,外來員工非常多,因此,我校的生源來自全國各地。外來員工流動頻繁,他們的子女跟著父母到處漂泊,從一所學校轉到另一所學校,教育的連續性、系統性得不到很好的落實,因此,學生漸漸養成了一些不良的學習、行為和生活習慣,有的學生不講究衛生,有的常常抄襲作業或不做作業;有的常常惹事生非,不服管教;有的則膽小怕事,存在沉默少語、獨來獨往等心理問題。如何加強城鄉結合部學校外來員工子女的習慣養成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呢?我們學校的具體做法是:
一、加強學校制度管理,是外來員工子女養成教育的必備基礎
1.建章立制
良好習慣的養成并不是靠幾次教育、幾項活動就能完成的,需要嚴格、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規范訓練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是學校養成教育是否成功的基礎。
根據外來員工子女的實際,我校除了將《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為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行動準繩外,還從學校實際出發,制定并實施了習慣養成教育方面一系列規章制度。如學生在校一日生活常規、文明班級評比制度、校園衛生管理制度、升降國旗制度、學習習慣評比細則、行為習慣評比細則等。為使有關規定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學校還制定出學生需要養成的“八大學習習慣”、“八大行為習慣”,編寫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三字歌”等。各班主任還根據班級實際引領學生制定班訓及班級公約。
和諧社會構建與設計藝術倫理教育研究論文
1、引言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科技等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現實的道德沖突、嚴重的價值觀念對立等一些與倫理有關的問題都毋庸置疑的存在著,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社會等健康和諧發展的進程。眾所周知,和諧社會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設計作為一種可以改變并引導人們消費理念甚至于生活觀念和道德觀的人類活動,在面對當前社會出現的一些倫理問題時,也應當發揮其影響及作用來顯露并倡導倫理價值。如此看來,作為倫理價值倡導與普及的重要部分的設計藝術倫理教育,就不僅負有設計知識教授的義務,更肩負有重大的倫理責任。它不僅對我國設計行業未來發展有關鍵作用,而且對整個社會的和諧構建顯得至關重要。而在進行設計倫理的教育過程中,關鍵是要了解和諧社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進行設計倫理教育的意義在哪,其教育的重點內容又有哪些。
2、和諧社會構建
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是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和諧社會是一種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致力于倡導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的社會形態[1]。從大的方面來看,目前我國社會存在的不和諧主要有兩方面,社會生活的不和諧和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因此,要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主要考慮的就是人際和諧和人與環境和諧這兩方面。
2.1 人際和諧
和諧是人類存在的法則,和諧的人類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注重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長期受到世人的崇尚,極大的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心理結構、價值選擇、倫理道德和行為方式,在歷史上起到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進步作用[2]。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人際和諧,不僅是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然而,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等的快速發展,社會上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社會行為與現象,比如:不文明行為、“炫富”行為、報復心理與行為等,這些不和諧因素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的整體良性發展。為了減少和避免這些不和諧因素的出現,實現整個社會的人際和諧,應考慮通過一個和諧社會所具備的行為、觀念與思想等方面,去深刻影響人們的理想、心理、世界觀等,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與文化修養,進而培養他們的和諧社會觀念,并最終建立一個公平正義、誠信友愛、互敬互助、人人和諧相處的社會。
關于和諧社會大學體育教育論文
1、使大學生在身體與心理上得到同步的健康教育
學校體育是健康教育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確立這一觀念,并使之落實到具體的教育環境中去,應該是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高校的體育教育從業者,筆者認為,我們對學生的健康教育,不應當僅僅局限在課堂授課上,而應當讓學生掌握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高強度的社會,學生在學校里可能還不能對此有直觀的感觸,但學生終歸是要步入社會,如果我們在學校階段,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起科學的衛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即是對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最基礎的貢獻。有的學生會認為,身體健壯就是健康的表現。其實不然,我們的學生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階段,我們更應給予學生心理方面更多的干預。學生的情緒控制能力、對社會的適應能力,都應當加以正確的引導與培養。心理的健康發展,與身體的健康,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作為高校體育教育的從業人員,我們應當進一步拓寬自己的思想,把體育鍛煉從單純的身體訓練上解放出來,對心理的健康也加以足夠的重視,真正做到身心同步發展,共同健康。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會邀請相關專業的教師或知名人士,來對我們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講座,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日常的心理健康習慣傳授給學生。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2、從場地與器材教育上,使大學生樂于接受體育教育
現在的學生,接觸各類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如果我們還是按照舊式的教育模式,極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并且,在我國現有的教育環境下,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往往都經歷過高強度的應試教育訓練,疏于體育鍛煉,對身體鍛煉的意識也比較淡薄。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現在我們高校的體育場地與器材,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橡膠跑道和各類器材都有了極高的專業水平。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硬件設施,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種類豐富的體育活動,使學生樂于接受體育教育,使學生在場地鍛煉與器材操作過程中,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了真正的興趣,從運動中找到自信和滿足感,才有可能把體育鍛煉作為習慣堅持終身。好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放在當下,仍然是適用的。我們目前在硬件設施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素養,也急需提高。教師是與受教者直接接觸的,合格優秀的體育教師應當具備怎樣的素質?應當有怎樣的理論準備?筆者個人認為,還是應當把以人為本放在首位,把我們的學生放在首位。我們目前的高校體育教育,存在著比較隨意的現象,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的安排也無法盡大可能的照顧到全面。舉個例子,我們的體育課堂上,經常會有球類的授課活動。我們的男學生大多會對籃球感興趣,而女生則會對羽毛球感興趣。這些學生大多會自發的主動進行鍛煉,教師只需加以必要的指導,以防出現安全方面的傷害。并且,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教師應當與之一起練習,對其進行較為專業的指導,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此外,還有一批學生,可能由于自身體質或性格的原因,不愿意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對于這批學生,教師應當給予更多的重視,積極的引導他們,首先要使其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尋找合適的體育項目,使其感受到體育運動鍛煉的樂趣。對此類學生,應當建立起專門的體質監測檔案,及時的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
初探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成人教育服務培訓論文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始終堅持的重要發展目標,而成人教育服務培訓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促進了全民素質的提升,并使人力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和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人民生活質量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就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成人教育服務培訓進行了研究分析。
成人教育服務培訓肩負著將社會成人群體培養成高素質人才的重任,與社會當前勞動就業、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都有密切關聯,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影響。因而成人教育服務培訓應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我國也應將其融入和諧社會的構建之中,從而充分發揮成人教育服務培訓的作用,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一、成人教育服務培訓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作用
(一)成人教育服務培訓有助于勞動市場的和諧發展
我國成人教育服務培訓的目的之一是為一些需要更換工作崗位或是重新就業的成人提供教育培訓。當前社會中,各領域知識技術更新速度較快,在一定因素下未能順利就業的人員或是想從事新職業的人員,并沒有與其預期崗位相匹配的知識水平,而成人教育服務培訓,則能夠對其進行針對性教育,幫助其補充專業知識,更新知識技能結構,從而獲得與崗位相匹配的技能水平。在成人教育服務培訓的作用下,高素質實用型人才大大增加,社會勞動力不足的情況得以緩解,勞動者也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有效實現社會就業的優化和勞動市場的和諧發展,從而為社會安全和諧提供了保障。
(二)成人教育服務培訓有助于社會文化和諧發展
基于和諧社會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一、我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
根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企業的發展與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發生了嚴重脫節的現象。作為企業的領導,他們通常認為發展才是硬道理,企業的發展必須依靠生產經營,因此,大多數企業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生產經營這一塊,而把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當成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工作,與飯后談資沒有什么區別,而只有絕少部分的企業會把思想政治工作當成重要工作來抓。由于這種嚴重的脫節現象,使得我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良好的發展。
二、基于和諧社會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及意義
。ㄒ唬┪覈髽I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共同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企業競爭也愈演愈烈,為了企業能夠長遠穩定地發展,經常需要根據管理、經營、生產等各種需求,改變原來的企業管理理念,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推行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不斷選拔優秀人才以化解企業競爭的危機。因此,為了不斷加強企業職工的學習意識,不斷提高職工的學習,不斷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企業必須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來實現。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問路,因此,使得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一系列的困難,迫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轉變原來的思路,以此促進企業職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ǘ┖椭C社會為我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就我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根據創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堅持以和諧社會的理論及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那么,一定可以探尋到一條發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從而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目標。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各企業的規模也在不斷地壯大,由于企業的職工數量在不斷增多,使得企業職工隊伍的構成呈現出一定的復雜性,因為每位職工的背景以及價值觀和人生觀都有所不同,使得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變得越來越復雜,而和諧社會的.構建,打破了這一難題,它為復雜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打開了新的思路,就是要不斷加強企業職工隊伍的集體意識,企業職工之間的內部矛盾必須妥善處理,大家共同努力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企業。
和諧社會下企業思想政治論文
一、和諧社會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轉變的重要意義
。ㄒ唬┢髽I自身發展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企業能夠長遠穩定地發展下去,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企業經常需要根據管理、經營、生產等各種需求,不得不改變原來的企業管理理念,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推行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了有效化解企業的競爭危機不得不不斷選拔優秀人才。因此,為了不斷加強企業職工的學習意識,不斷提高職工的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能力,企業必須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來實現。
(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長期積存在社會中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使企業的經濟發展面臨更多的新問題,從而使得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臨一系列困難,迫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得不根據企業的自身發展需求,對企業職工原有的傳統思想進行轉變,通過因勢利導的方式,促進企業職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跟隨時代的步伐,努力構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面貌、新形式。
。ㄈ┐龠M企業與和諧社會達成共識一個企業在競爭中贏得優勢最有效的武器便是企業的凝聚力,而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能夠激發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企業職工能夠將內在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同時,可以有效加強企業的凝聚力。企業可以通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將職工的工作熱情充分激發出來,使職工的職業素養得到良好的提高,職工之間的人際關系得到有效的調節,從而對企業的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有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社會的法治達成共識。
最新和諧社會統計評價論文
自我國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以來,國內眾多學者致力于這一課題的探討與研究,取得豐碩的成果,截止到2015年3月1日,在中國知網上以“和諧社會”為篇名進行搜索,找到71471條結果,成果數量遠超過“社會發展”(57236條結果),“企業管理”(38884條結果);按時間分類,2005-2008年成果最多,占總成果數的78.24%;按來源數據庫分類,期刊約占60%,報紙約占30%,其余10%為碩博士論文與重要會議論文,其中博士論文共有78篇;按學科分類,社會科學約占70%,經濟與管理科學約占20%,哲學與人文科學約占8%。其中關于“什么是和諧社會?”探討的最為激烈,都表達了自己所理解的和諧社會形態,形成了大量文獻資料,筆者在綜合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當今時代所要構建的和諧社會內涵豐富,概念清晰,應滿足以下4個維度。
一、和諧社會是一個全面系統工程
王秋莊(2010)從系統動力學的觀點看,和諧社會是描述具有特定運動模式的社會系統保持動態穩定和有序演化的總體概念。趙錚(2013)認為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和諧社會的內涵也是在不斷發展中,新時期的和諧社會構想應該是建立在經濟繁榮、政治昌盛、社會公正、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基礎之上。周小美(2012)提出構建和諧社會要拓展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政策等多種手段,統籌各種社會資源,綜合解決社會協調發展問題。王瑞敏(2009)的“和諧社會”是一個以社會主義為制度基礎的社會,既注重社會內部各階層,各個利益團體之間的和諧,又爭取外部環境和諧發展;既促進各個社會組織和諧發展,又促進宏觀整個社會和諧發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社會論文范本
一、引言
作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者,大學生必須要具備“和諧”的思想。學者張耀燦認為,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目的應該是促進和諧的社會主體之生成”。眾所周知,高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培養出更多的和諧主體,便可以大大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
二、當代大學生這一主體的“不和諧”現狀展觀
世界觀教育方面:有部分學生在理論學習方面沒有興趣,在情感的接受上較為被動,在信仰的確立上不夠堅定,在行為表現上較不成熟。政治觀教育方面:在政治意識上,國家意識不高,政治上的表現也不成熟、不穩定。在民主法治觀念上,有較強的民主意識,但卻不理解真正的民主。人生觀教育方面:出現了一些必須正視的問題。如有的大學生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及個人主義思想影響較大。法制觀教育方面:“當前在很多高校的素質教育體系中,法制教育內容不僅少得可憐,且大多混歸于道德教育。”在校園里,屢見各種犯罪行為,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道德觀教育上:在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蝕下,有些學生在義利觀方面、道德修養、人際關系、婚戀觀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認識和行為令人堪憂。
三、大學生“不和諧”現象產生的原因
1.全球化背景下多種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的侵入。弗朗西斯福山在《新時代:難以命名》一文中指出的:“雖然金融全球化可能僅僅影響到為數有限的國家里的少數精英,但是思想和信息的全球化卻觸及了世界上最偏遠的村莊和靠狩獵采集為生的部落!边@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全球化到來的同時,也帶來了多種文化價值觀念的相互影響。在多元價值觀并存且相互碰撞的背景下,大學生對不斷出現的社會現象和思想問題有些無所適從,對社會道德規范的認識和選擇相對以往也變得更加困難和復雜。2.市場經濟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和對高校育人理念的沖擊。市場經濟給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機遇和希望,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正視,即市場經濟對人們的道德世界產生的重要影響。僅就其負面影響而言主要表現在:一是市場經濟的缺陷容易誘發個人主義。二是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引發多種價值觀的相互碰撞,人們的道德觀念變得模糊。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施上問題頻現。當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教育主體方面,有的教師形式主義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教育內容方面,一是教育內容的滯后性與時代的發展變化不相適應。二是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度不高。此外,在教育機制方面,保障措施、評估體制以及信息反饋機制的不完善,都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