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邏輯哲學論》中的對象理論論文
“對象”作為知識論術語更常見,尤其是在近代主體哲學由笛卡爾確立之后:經驗主義者要么直接認定經驗對象是與主體相對立的另一實在面,要么以觀念論的方式將對象限定在經驗主體之內;唯理論者主要體現為堅持主體認識對象的先天性和秩序的必然性,但卻難以完成先天性和必然性的證明;折中主義者一般取觀念論和先天認知,懷疑主義則拒斥對象秩序的必然性上述諸態度首先都假定,對象的所指是確定的,要么是實在個體,要么是普遍概念或觀念;對象在描述方式上可以通過實體、屬性或者樣態來確定其內容,因而對象間也具有實體、屬性或者樣態等幾種不同關系其次,與認知主體相對應的對象總體即是世界,換言之,世界是全部的物或對象的集合概念,世界無非是一個總體對象;康德在談及純粹理性的二律背反時曾經說到:“世界被理解為一切現象的總和”,“世界這個詞在先驗的理解中意味著諸實存之物的總和的絕對總體性”。
但在《邏輯哲學論》中的討論中,維特根斯坦對“對象”這一術語的使用卻別出心裁維特根斯坦在上書一開始就談論世界,并引人了對象概念“世界是一切發生的事情”,“發生的事情,即事實,就是諸事態的存在”,“事態是對象(事物)的結合”維特根斯坦的世界概念毫無疑問也是一個總體概念,但對象卻并非直接地被包含在內;相反,對象的實際結合關系才是世界概念的內容既然對象間的關系構成了世界的基本內容,那么作為關系承載者的對象本身如何呢?“事物的本質在于能夠成為事態的組成部分”維特根斯坦在接下來的分析中從邏輯意義上論證了對象或事物相對于事態的非獨立性:邏輯處理可能性問題,假如對象在邏輯上具有在某事態中的可能性,也就可以在邏輯上必然推出其能夠在該事態中出現;對象若獨立于事態,則其是否出現于事態中是偶然的,也就是邏輯以外的問題,那么我們就無法合邏輯地思考對象;因此,如果我們要合邏輯地思考對象,對象就不能獨立于事態因此,對象的獨立性只有在下述情況下才有其邏輯意義:對象所處的不同事態是彼此獨立的維特根斯坦在中以詞與命題中的詞來類比對象與事態中的對象間的關系:如果某詞的含義獨立于其處在命題中的含義(也就是“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出現”),那么我們對該詞的使用看來就是不可能的;對象也是如此。
當然,假如就《邏輯哲學論》命題來看,這里似乎已經預設了世界是可認識的我們知道,康德認為,在認識的嚴格意義上,作為對象總體的世界是不可認識之物這涉及到康德對人類認識能力的探討:感性提供認識的質料,知性提供認識的形式,感性和知性必須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對對象的經驗;同時,感性和知性作為經驗的可能性條件同時是經驗對象的可能性條件在這個意義上,世界不能成為經驗的對象,因為有限的感性無法形成對對象總體的直觀;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世界作為無條件者僅僅是先驗理念這個問題在維特根斯坦這里卻不存在,因為世界并非作為獨立對象意義上的有待直觀的總體對象,也不是不同對象的集合體,而是事實或存在的事態的總體,在這個意義上講,只要我們能對事態進行完全列舉,就能對世界進行完整描述;至于實際的認識情形如何,這至少不能否證對世界進行完整描述的可能性。
其次,相應于傳統認識論中的對象,我們來看《邏輯哲學論》中對象的邏輯地位傳統知識論的對象要么是諸觀念的承載者,要么是諸屬性的實在具有者,或者是邏輯上的單子,它們都給出了對象的實際規定從上面的考察中我們已經發現,維特根斯坦傾向于從邏輯意義上來理解對象,并將之理解為邏輯上不獨立于事態,但并沒有從內容上加以規定盡管維特根斯坦談論空間、時間或顏色對象,或者指出“對象是簡單的”,“對象是無色的”等等,但是,這些規定只能在形式概念的意義上來理解也就是說,像“簡單的”、“無色的”等等并不涉及到具體的內容規定;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甚至不能討論對象的數量這里出現了一個吊詭的事情:難道哲學家們不能在知識論中對物或者物的屬性加以討論?維特根斯坦會說:如果涉及到經驗,那是科學家的事情;哲學家談論的是其邏輯形式那么,如何論證其存在的可能性?在這一點上,康德是其可借鑒者。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丁先驗對象與經驗對象的區分:經驗對象是可知、可規定的現象,由感性和知性協同形成對外在客體的可能經驗;先驗對象是未知的,這個盡管沒有感性予以經驗內容并因而不能成為經驗的對象,但卻在邏輯上必須存在,它一方面是經驗對象實在性的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先天范疇指向的邏輯對象抽象經驗內容的邏輯形式體或范疇自身的對象化與之相應的則是:擁有內、外感官以接受刺激并形成表象的經驗主體;作為諸先天范疇的邏輯承載者的先驗主體康德的經驗對象指涉的正是自然科學的對象,而先驗對象是先驗主體邏輯機能(范疇)空轉時構造的一個形式對象先驗哲學需要處理的課題康德的論證采取的是先驗策略:要使經驗對象成為可能,則必須有先驗對象且唯此不可;現在有經驗對象;所以,先驗對象必須存在我們上面曾經提到:經驗的可能性條件同時也就是經驗對象的可能性條件這里的經驗并非私人體驗(如幻覺、夢),而是能夠成為知識的材料,如果知識與私人體驗是可以區別開的,那么,這種經驗必須具有相應的客觀有效性康德認為其客觀有效性的來源不在對象那里,而在主體的認知能力中該知性能力體現在我們能夠下判斷上面,康德進而通過知性在判斷上的邏輯機能設計了認知必需的諸先天概念范疇表但作為范疇自身對象化的先驗對象,實際上并不具有任何經驗內容上的具體規定,只是提供了對象被規定的可能方面相應于康德從判斷出發進行的論證和結論,維特根斯坦則以先驗論證的方式分別從本體論和語義學上予以論證本體論論證如下:要使世界有秩序則必須有對象,現在世界有秩序,所以有對象至于世界為何必須有秩序,這是邏輯上的要求,正如上面對對象的非獨立性的論證,世界不能是偶然的語義學從命題語言出發論證了對象必須存在:簡單命題中的簡單記號指謂對象;要使命題有意義,則在該命題的完全分析的初始命題中的名稱必須有指謂,且舍此命題無意義;現在命題有意義;所以名稱有指謂,其所指即對象必須存在當然,維特根斯坦的論證似乎更為依賴先驗思路,比如,在上一論證的第二環節,命題為何必須獲得完全分析,這也是命題有意義的先驗條件,維特根斯坦對此也不能給出完全分析了的命題的例證而在結論上與康德的先驗對象相似的地方在于,《邏輯哲學論》中的對象也沒有任何經驗內容上的具體規定,只是提供了認識可能的邏輯基礎。
【試論《邏輯哲學論》中的對象理論論文】相關文章:
《邏輯哲學論》中的真理概念06-26
邏輯哲學論的視角剖析西方哲學轉向論文10-08
論“科學哲學”的思維邏輯與范式08-08
哲學的邏輯表達與邏輯的哲學分析-從概念、定義與命題理論看萊10-02
語言哲學中的名稱理論釋解論文10-26
20 世紀的邏輯哲學與數學哲學研究論文05-07
論Chomsky語言學理論的哲學基礎論文09-21
淺析藝術法規的哲學與邏輯的論文09-08
剖析實踐解釋學角度下邏輯哲學論意義論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