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邏輯哲學論的視角剖析西方哲學轉向論文
《邏輯哲學論》是維特根斯坦的重要哲學著作,對當代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對這本著作的重要結構并沒有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在本文中,我試圖通過對這本書的基本結構的重新詮釋,指出它揭示了西方哲學發展的基本趨向,特別是向我們揭示了西方實踐哲學的可能的未來走向。
一《邏輯哲學論》的基本結構
我們知道,《邏輯哲學論》全書不到三萬字,是由若干條格言式的命題構成的,從字面上看,全書共有526條,按照重要性來劃分,共分為7個部分,這7個部分也就是7個主要命題。這7個命題是維特根斯坦經過精心安排和組織的。從這526條命題,或者說從7個主要命題的分類來看,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們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就是書中的命題一和命題二,這個層次主要討論的是關于世界邏輯構造的邏輯原子主義思想。這部分被看做是全書份量較輕的一部分,因為兩個命題部分總共只有86條,占全書的比例很小,但卻構成了全書的一個重要的基礎。維特根斯坦的基本思路是,由于世界是由那些所發生的事情構成的,而所發生的事情又是一切事態的存在和不存在的總和,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發生的事情構成了世界,而所有事態的存在或不存在的總和又構成了那發生的事實。所以,維特根斯坦似乎是把世界的構造看做是哲學思考的出發點,我們暫且不論這種理解是否正確,那么至少可以斷定,維特根斯坦是想把對世界的邏輯思考看做是其哲學的基礎部分。
第二個層次是全書的第三和第四大命題,這兩個命題加起來共有183條,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關于命題與世界關系的圖像論,這被看做是《邏輯哲學論》中提出的代表性的觀點,也被看做維特根斯坦早期哲學的主要思想。如果說在第一個層次中談到的邏輯原子主義,或僅僅是以邏輯的思想有某種契合的話,那么,在第二個層次中,維特根斯坦提出的圖像論,則完全是根據自己對于命題和世界的全新理解,特別是關于以命題來描繪世界的這種思想而提出的一種全新觀點。應當說,關于命題與世界關系的圖像論,恰恰構成了維特根斯坦試圖想要表明的世界的邏輯結構的思想。關于這一部分內容,我們后面還要進一步解釋。
第三個層次是由全書的第五到第六個命題構成的,這兩個部分或者說這兩個命題,共包含了166條,應當說是全書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在第三個層次中,維特根斯坦主要討論的是關于基本命題的真值函項理論,也就是對命題性質或者說是對命題一般形式的一種描述。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它是對命題一般形式的描述,并不意味著沒有對這個命題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事實上,維特根斯坦在這一部分提出了當代邏輯學中非常重要的、并且已經構成了當代邏輯基礎部分的真值函項理論。其中,特別著名的是,維特根斯坦在這里提出的真值表被看做現代邏輯的重要基礎。在這一部分中,維特根斯坦似乎想要借助命題的形式來說明我們所描述的事件只能夠通過命題來完成,而我們所構造的命題形式正是我們談論世界的唯一方式。當然,在這一部分中,維特根斯坦還談到了大量的關于非邏輯的以及關于人生、死亡、懷疑論等問題。所以,我們可以理解,這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維特根斯坦導出最后一個命題的前提。
第四個層次也就是全書中的最后一個命題,即第七個命題:“凡是我們不能夠說的東西,我們只能夠保持沉默!边@一部分被看做是維特根斯坦關于不可說之物的思想。當然,究竟什么是不可說的東西,在今天學術界還有不少爭論。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就是維特根斯坦本人的確承認有某些東西是不能夠用符合邏輯的語言加以表達的。當然,我們說不能用符合邏輯的語言表達,并不意味著完全不可說。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需要我們特別注意它們之間的區別。
維特根斯坦討論的這四個層次構成了《邏輯哲學論》全書的基本結構,由此便構成我們可以理解全書的主要思想。當然,要真正把握《邏輯哲學論》的思想,僅僅看到這四個層次的發揮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必須要了解,維特根斯坦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安排?以及這樣的結構安排背后的動機或者說主要目的究竟是什么?
二《邏輯哲學論》的基本原則
指出了《邏輯哲學論》的基本結構之后,我們需要更加深入了解維特根斯坦對這種結構安排的背后動機。通過分析全書的內容,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維特根斯坦基本上遵循兩個基本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語境原則”。所謂“語境原則”,最初是由弗雷格在《算術基礎》中提出的研究數學問題的基本原則之一。這個原則表明,我們所有的語詞只能夠在它所出現的上下文中才能顯示它的意義,任何語詞在獨立出現時是沒有意義的。這個原則表面上看是在討論語詞的意義,但實際上是在討論我們用語詞構成的命題的意義。換句話說,任何語詞的意義只有在命題當中才能夠獲得,因而,表面的語詞意義其實揭示了我們談論意義的基本方式,必須從命題出發。我把這個原則稱做整體性原則,就是說,我們需要通過一個命題的整體來理解命題中出現的語詞的意義。而這一原則事實上揭示了維特根斯坦整個論說方式的一個重要前提即整體性。
第二個原則是推理原則,或者叫推論原則。所謂“推理原則”是指我們所有命題得以成立或得到證明完全是通過命題間的推論完成的,沒有一個單獨的命題可以成為自身的證明,必須要通過在命題間的邏輯關聯完成對某一個命題的證明結果。我稱這個原則為命題性原則。命題性原則揭示了維特根斯坦在考慮語言問題時,特別強調以命題形式的方式來推出思想。由此可以看出,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中總是把一種推理性的整體觀作為他哲學構架的根本。所以,理解了維特根斯坦的這兩個原則,我們就可以理解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中甚至在哲學研究中所提出思想的基本背景。
三 對《邏輯哲學論》基本結構的重新解釋
前面我們談到《邏輯哲學論》的基本結構是從世界推論到思想,再進入到命題,最后到不可說之物。從全書的自然結構安排上看,這樣的推理思路似乎是可以理解的,這也正是我們通常理解的西方哲學發展的重要脈絡,即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再到語言哲學的發展過程。我們看到,《邏輯哲學論》的第一個層次討論關于世界邏輯構造的邏輯原子主義,就是一種對世界的本體論說明;第二個層次關于命題與世界關系的圖像論,事實上正是以認識論的方式或知識論的方式解釋我們所面對的世界;第三個層次是關于基本命題的真值函項的理論,這一部分正是我們當代哲學中試圖以語言論說或語言分析的方式,解讀我們用語言表達的思想內容。這三個層次基本上反映了西方哲學發展的大致路徑?赡苡腥藭䥺,他的第四個層次又在說什么呢?的確,我們這里要置疑的或者說要提問的正是第四個層次,即關于不可說的思想。如果說西方哲學經歷了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再到語言哲學的發展過程的話,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說《邏輯哲學論》中的第四個層次,即關于不可說的思想,正反映出西方語言哲學之后的一種走向?
這個問題我們下文再敘。
需要指出的是,維特根斯坦向我們表明的從世界到思想再到命題最后得出不可說的思想,這樣一個推論過程表面上看是從前提到結果的一個推論,但事實上,維特根斯坦在這本書里給我們提供的恰恰是一個由結論反推到前提的過程。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如果我們有不可說的東西,或者說世界上真的存在不可說之物,那么我們對這些不可說之物是根本無法訴說的,因而,這樣的東西既不存在于世界之中,也不存在于思想之中,當然更不存在于命題之中。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工作恰恰是排除一切不可說之物,因為只有在排除了不可說之物之后,我們才能夠討論所有關于命題、思想和世界的說法。因而,在我的分析中,關于不可說的思想應當被看做是維特根斯坦全書的基本前提。這也正印證了維特根斯坦曾說過的一句話,他說,這本書可以看做是一本倫理學著作,全書包含了可說的和不可說的部分,而不可說的部分是全書最為重要的部分。維特根斯坦這種說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極大爭議。甚至有哲學家說,既然有不可說的東西,維特根斯坦為什么還說那么多,甚至還有哲學家說,維特根斯坦就是試圖用語言去述說那不可說的東西。當然,這些說法都沒有真實地反映維特根斯坦的思想。事實上,維特根斯坦沒有在說不可說的東西。恰恰相反,他首先是把不可說的東西排斥在外了,因而全書的最后一個命題,“凡是我們不能說的東西,我們只能夠保持沉默!
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就可以理解,全書的其他部分恰恰應當是屬于可說的部分。而所有可說的部分,按照維特根斯坦的思路,則只能夠用屬于邏輯語言表達的命題,這樣就從第四個層次進入到了第三個層次,即關于基本命題的理論。對命題的考察其實并不僅僅是對于我們是否可以用語言來述說方式的表達。對命題的表達最重要的是對思想的表達。因為如果沒有思想,一切命題都僅僅是純粹的形式,而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思想本身恰恰就是符合邏輯形式的命題內容。所以由命題進入思想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維特根斯坦討論命題其實是為了討論思想,而思想恰恰反映的是關于命題與世界的關系。圖像論正是揭示了這一關系。因而從第二個層次進入第一個層次,也成為邏輯上的必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邏輯哲學論》的第一個層次即關于世界邏輯構造的邏輯原子主義思想,其實并不是在討論我們所面對的現實世界本身。相反,它討論的是用我們的命題結構構造出來的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我們既可以把它稱做邏輯的世界,同時更應當稱做思想的世界。因為只有在這個世界中,我們的一切東西才是可以用邏輯的方式表達清楚的。這就是我對《邏輯哲學論》這本書基本結構的重新解釋。有了這個解釋我們就可以很清晰地理解維特根斯坦全書的主旨,即他要為思想劃清界限,也就是為可說和不可說的東西劃清界限。
四 語言轉向之后的實踐哲學
現在,我們再來看維特根斯坦關于世界、思想、命題以及不可說這四者之間關系的論述。前面我們提到,維特根斯坦談到了邏輯原子主義、圖像論和真值函項理論可以被分別看做反映西方哲學的基本發展路徑,即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再到語言哲學。但是第四個方面卻始終處于謎團之中。
如何來理解維特根斯坦的不可說之物?如果我們把它看做是一種神秘之物的話,那么,顯然就落入了一些維特根斯坦思想解釋者所編織的陷阱。他們認為,維特根斯坦的思想充滿了神秘主義,而且我們對維特根斯坦的理解也只能夠以神秘主義的方式來把握。顯然,這樣的理解背離了維特根斯坦思想,因為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出,維特根斯坦試圖說明的恰恰是要表明或區分可說與不可說的,而對于一切可說的東西都可以用邏輯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維特根斯坦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就明確地說到,當這本書完成之后,它表明在哲學上可以做的事情已經很少了,也就意味著:凡是我們可以說清楚的東西,都可以用邏輯來表達清楚,而對于那些不能夠用邏輯的語言表達清楚的東西,我們就必須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它們。這就是維特根斯坦所說的顯示的方式。所以,對于不可說之物,則意味著我們可以用某種方式顯示它們。
在此,特別要注意,語言的說出僅僅是我們用來顯示人類對世界認識的一種方式。人類與世界的交往,往往是通過多種方式展開,人類的行為方式、人類的身體語言、人類的感覺器官等都可以成為與世界交往的重要途徑。語言表達是人類重要的思想表達方式,但絕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維特根斯坦在此試圖要說明的,恰恰是希望指出:我們凡是可以用語言表達的東西,都是可以用清楚的語言表達的;而不能用清楚的語言表達的東西,我們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達的。這里,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第四個層次所揭示的哲學發展的前景,恰是西方當代實踐哲學的精髓。
這里所謂的實踐哲學與亞里士多德時代的實踐哲學有所不同。當代實踐哲學主要是指與我們的社會生活以及人類當下所處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的哲學問題。這樣的哲學不是完全通過理論的建構完成的,而是通過人類對某種共有的實踐模式或生活方式的理解加以推進的。在這種意義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共同體對世界的理解可以是截然不同的。然而,當今實踐哲學的發展,恰恰是在理解了我們人類目前生存狀態的情況下而展開的。
我們知道,西方社會的發展在進入20世紀之后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而現代社會的發展遠遠超出了以往社會發展的總和。其突出表現是:(1)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了人類社會交往的擴大,信息技術的產生使得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變成了地球村的問題。(2)經濟活動中的頻繁交流使得世界成為一個共同體、任何離開了世界經濟共同體、逆行的、單個的國家將遠遠地被拋在發展的后面。(3)當今社會的發展開始進入共同對話的政治格局,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之爭、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宗教之爭、經濟與經濟之間的政治斗爭正在逐漸地替換為民主的、協商的、和平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哲學家們所能提供的重要思路在于,我們要揭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背景中共同具有的文化普遍性,這樣的普遍性表明我們可能具有的生活形式,而對于生活形式的揭示正是維特根斯坦在他后期代表作《哲學研究》中努力尋找的重要內容。
如果說我們可以把維特根斯坦關于不可說的思想歸結為一個可以顯示的思想,那么我們就可以明確地說,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中已經向我們揭示出了當代哲學發展的整體走向,即西方哲學正在或將要走向實踐哲學,或者說,西方哲學正在經歷著一場“實踐的轉向”。這就是我對《邏輯哲學論》這本書的分析中得出的結論。
【邏輯哲學論的視角剖析西方哲學轉向論文】相關文章:
現代西方哲學論文(精選7篇)05-19
中西方哲學的異同點分析論文03-03
何謂哲學的論文04-28
政治與哲學的關系論文03-22
哲學畢業論文題06-29
論秘書的信息工作論文04-23
論浮雕藝術詳細內容論文09-23
論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論文04-02
論公民環境權論文(精選5篇)04-27
論作業成本法論文(精選12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