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哲學的論文
哲學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的學科,一般具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
關于哲學的論文1
一、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建構中哲學思維運用的必要性
將已有概念與定理整理、建構成一項完整的建筑工程,離不開系統性的思維與全面的眼光,同時,也離不開較強的學術能力。對于這一問題,哲學發揮出了自身所獨有的特點,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它并非分析某些細小事物的哲學派,而是一種廣闊思維的世界觀。要想實現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研究,就必須了解教育,同時,還要了解基本的政治與哲學,這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體系的建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把握好運用哲學思維特別是哲學概念的度
(一)哲學思維應用不足
站在哲學思維應用不足的角度來看,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存在不少問題。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例,它擁有諸多相似的概念,包括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等,但是,這些概念的具體含義、具體邊界以及理論定位等問題都十分模糊。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教材中,廣義與狹義共存,不僅如此,還有更廣義與更狹義的范疇。因此,必須設立過渡與轉換的臨界點,在兩個甚至多個層次中隨意轉換是不被允許的。就拿對“思想政治教育”下定義來說,很多研究學者都稱其為“一定的階級和社會集團所具有的東西”,由此可見,這是一種廣義的定義。然而,在之后的研究與表述中,研究學者未經任何過渡地聲稱:“培育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憋@然,這種說法并沒有考慮到其他階級與社會集團對培養目標所給出的定義。
(二)哲學思維的運用缺少原則性
正如以上所說,建構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時不能缺少哲學思維,并且需要注意的是,運用哲學思維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有些學者在提煉關鍵論題時,并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當作源頭,更沒有以歷史經驗為探尋對象,而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體系中生搬硬套,并冠之以“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的關鍵提要。[4]從淺層次上來看,這一現象是由學術繁榮造成的,然而,實際上卻是毫無意義的爭論背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與需求而構成的經院哲學。這種行為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建構做出貢獻,甚至還加大了原理建構與教材編寫的難度。
(三)哲學思維應用過多
由上述內容可知,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論題的提取不能在哲學原理中生搬硬套,還要注意哲學概念的運用,應盡可能地遵循“少即是好”的重要原則。哲學思維與哲學概念有著很大的區別,不能將兩者等同。在運用哲學思維的過程中借助哲學概念是可行的,但要盡量降低哲學概念的使用頻率。專業的哲學研究往往會非常頻繁地使用哲學概念,但是,當哲學運用到其他領域時,如果運用過量,就是不妥當的。不僅如此,過度依賴于哲學概念,從某一角度來說,就顯示出了哲學思維的愚昧。精細、系統的哲學思維應該是運用于無形的,同時,還是在解決真正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哲學是不可或缺的分支學科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涉及到多領域的內容,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學科群。因此,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群中理應分出一門新的分支學科,即思想政治教育哲學。盡管思想政治教育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理論學科,但是,它們還是有不同之處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哲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的區別
實際上,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哲學的理論抽象層次更高,我們才說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哲學的研究重點不僅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發展中的哲學問題,還包括實踐中遇到的哲學問題,尤其是基本概念問題,通常情況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和依據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問題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與人和社會的關系問題等。在發達國家的教育哲學發展過程中,值得一提的就是道德教育哲學,它提出了非常多的具有價值的論題與觀點。
(二)思想政治教育哲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的聯系
思想政治教育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之間的區別是相對的,而非完全背離的。原理的闡釋必然會涉及到相應的“元問題”,也會依賴于“元理論”的某些研究成果。所以說,上述兩者之間存在某種聯系。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哲學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內提取出來的。其次,當思想政治教育哲學的哲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之后,所得出的結論,尤其是比較成熟的結論,將被“名正言順”地歸納到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有時也會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教材的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哲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之間的相對分離與互動,會將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的研究推向高峰。
四、總結
將哲學思維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之中是必然的,它能夠解決后者研究過程中的一系列難題。但是,必須掌握好運用哲學思維的度,既不能運用不足,又不能運用過量,否則都達不到應有的最優效果。
關于哲學的論文2
法國年鑒學派歷史學家雅克·勒高夫曾說,歷史學是關于時間的科學。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時間的理解存在差異,這常常影響著他們的歷史觀念,并塑造著歷史學的風格。司馬遷所云“通古今之變”,旨在強調歷史學應當建立過去與現在的有機聯系。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所說的“歷史乃生活之師”,也表明了他對過去與現在關系的認識。不過,在他們的表述中,缺少時間的另一重要維度一一未來。在他們生活的時代,未來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命運,是理性思考難以展開的領 域。隨著近代科學的興起,人類對自身的能力有了更多自信,未來因之被納入各學科的討論中。歷史學也不例外,近代史學與傳統史學的一個顯著區別,便是要處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系,而不僅僅是前兩者的關系。
康德和黑格爾陷入自相矛盾
1784年,康德寫道:“歷史學使人希望:當它考察人類意志自由的作用的整體時,它可以揭示出它們有一種合乎規律的進程,并且就以這種方式而把從個別主體上看來顯得是雜亂無章的東西,在全體的物種上卻能夠認為是人類原始天賦之不斷前進的、雖則是漫長的發展!边@一表述代表了啟蒙時代以來歷史哲學的典型信念,普遍歷史應當包含人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對于揭示普遍規律這一艱巨任務,康德曾嘗試給出回答,認為人類的命運是“一場走向完美狀態的進步”。1794年,他對未來作了進一步討論。在他看來,即使我們以最好的標準接受人類命運的“道德一物理狀況”,亦即持久的進步,并趨近于至善,這個過程依舊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因為持續進步 本身同時意味著對無限系列災禍的一種展望。唯有達成終極目的,才能實現我們的全部天賦和最終愿望。因此,人們期待著世界有一個終結,并以此賦予行動的歷史以終極價值。終結并非不復 存在,而是轉化為一種沒有變化的綿延,即永恒狀態。在康德看來,處于永恒狀態的綿延是指我們無法形成任何概念并與時間無法加以比較的一種數量;蛟S正是意識到康德的矛盾性以及面對無限未來的困惑,黑格爾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反思歷史,即區分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在他看來,凡是自然界發生的變化,無論種類如何龐雜,永遠只是表現為一種周而復始的循環。只有精神領域里的變化才有新的東西發生,因而世界歷史便是精神在時間里的發展。一旦將歷史理解為世界精神在各地的展開與實現過程,黑格爾便將世界各地歷史剪裁為各個精神的發展階段:如中國是非歷史的歷史,中亞是少年時代,希臘世界是青年時代,羅馬國家是壯年時代,日耳曼世界是老年時代。老年時代是精神的完滿和成熟。誠如恩格斯所言,人類既然通過黑格爾想出了絕對理念,那么在實踐中也一定能夠到達把這個絕對觀念變成現實的地步。也正如恩格斯所言,這樣一來歷史就會終結,而歷史是一定要發展下去的,雖然它已經沒有什么事情可做了。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新的、不可解決的矛盾。與康德一樣,黑格爾也在對人類完美狀態的哲思中陷入了自相矛盾。
宗教歷史哲學家加入討論
啟蒙理性為未來設定的目的論秩序,總是不免要假定在有限時間內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性,歷史于是表現為進步的、目標實現的過程。而在另一方面,未來的無限開放性則似乎成了吞噬理性的黑洞。正是在此背景下,宗教歷史哲學家加入了討論行列。俄國思想家別爾嘉耶夫將時間區分為宇宙時間、歷史時間與生存時間三種形式。他認為,宇宙時間可理解為一種圓周運動的不斷輪回;歷史時間則是一條向前無限伸展的直線,它自身永遠不會終止,永遠朝向那種不能進入永恒的無限性;歷史終結與世界終結的問題,不僅哲學不能嚴肅審視,甚至神學也不能嚴肅審視;人若要脫出在歷史時間中的被奴役感,只能有兩個出口:或者朝向宇宙時間,或者朝向生存時間。前者的循環不能令人滿足,走向生存時間是唯一的選擇。在他看來,生存時間是一種較宇宙時間與歷史時間更加深刻的時間。它是一種內在的、主體 性世界的時間,而不是外在的、客體性世界的時間。生存時間意味著歷史向精神自由王國的過渡。這個精神自由不同于黑格爾精神自由的自我認知、民族精神和絕對理念。黑格爾將廣義的人類活動看作實現精神自由的工具和手段,而別爾嘉耶夫則認為諸如國家、社會、民族、教會等方面理想的或現實的等級秩序,是客體化世界,是對人的奴役,是實現精神自由的障礙。人從歷史時間向生存時間的突破,是上帝與人的聯合行動;不僅經由懺悔和贖罪,同時經由積極的行動,自由王國才能來臨。
萊茵霍爾德·尼布爾對人的理性有限性與歷史的時間有限性有著深刻洞見,對于他這樣的神學家而言,啟蒙理性的歷史解釋有著極大的缺陷。他認為人的生存統一性既從屬于又超越于自然進程,剝奪超越性不能使其返回自然,而抹掉從屬性也不能使其上升到永恒。這是人類生存的最后謎團,除了信仰與期待,沒有別的解答,因為所有回答均超越了人的理性的疆域;如果不找到這些回答,人的生活就會遭遇懷疑主義、虛無主義的威脅,還會受到盲信與驕傲的侵擾;無論何種狀況,都會以失敗收場。尼布爾認為,理性主義者所犯的一個永久錯誤,就是不承認理性的有限性與罪性,就是要從這種對理性的信賴中去獲取普遍的理性法則。以為人能夠通過逃避歷史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或通過歷史進程就能夠解決那些問題,這樣的錯誤觀念是人的妄自尊大,而歷史進程憑自身固有的力量并不支持從混亂走向秩序;為人類的自由建立更崇高復雜的秩序,也不免包含著更嚴重的混亂的危險;每當有新的善產生,同時就會有新的惡出現。尼布爾說,既然沒有辦法使歷史徹底擺脫重大利益的相互沖突(戰爭),也無法避免旨在防止這些沖突發生而確立的權力被濫用的可能(暴政),就要爭取更高層次的正義,就是要在有限性的歷史時間中與神的永恒性建立聯系,以信仰來獲得最高的正義。
科研進展提供新思路
賴欣巴哈說,在通往哲學思考的路途中,科學家常常是路標的設置者。在思考歷史哲學時,這句話大概同樣適用。對于許多啟蒙思想者而言,未來無限性的假定已成為其理論思考無法解決 的內在缺陷。事實上,這一假定并不成立。根據宇宙學、物理學、地質學與古生物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我們對于宇宙中大尺度的時間年譜有了基本認識,這為我們審視歷史哲學提供了新思路。首先,太陽系和地球是有壽命的,無論是50億年還是更加長久,終將為人類歷史的進展設定邊界。人類歷史只能在這個時間尺度中展開,“歷史的終結”將不再是一個哲學觀念或宗教觀念,而變成一個科學觀念。其次,既然“歷史的終結”是一個科學觀念,不論我們多么不情愿,充滿自由意志的歷史過程最終將戛然而止。換句話說,人類在歷史終點處實現種種自由或善的完美設想是不成立的。終結既不是一個理想的實現,也不是一個理想的破滅。我們已經不得不被迫接受個體生命的有限性與缺陷性,也將不得不接受群體命運的有限性與缺陷性。再次,如果歷史是一個確定有始有終的過程,還會是一個合乎規律的進程嗎?或者可以換一種說法,未來是確定的嗎,是值得期待的嗎?許多學科在為之付出努力!按髿v史”的倡導者大衛·克里斯蒂安認為,人類未來可區分為三個階段:近期未來指大約100年的時間,存在著可以用科學模型進行預測的種種趨勢;中期未來指100年以上的漫長時間,在這一時間中,要準確預測人類的未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遠期未來指生物圈的命運取決于地球和太陽的演化,終結不可避免。最后,既然歷史的終結不可避免,人類更應該關心的問題或許不應當是歷史何時終結,而應當問問: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活得如此久遠?至少在當下,宇宙的演化仍舊超出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圍,但人類卻可能由于破壞環境、相互殺戮等自身原因而隨時面臨滅頂之災。
從社會歷史時間角度進行思考
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恩格斯引用歌德的名言“一切產生出來的東西,都一定要滅亡”后,猜想了有機生命的消失與地球的死亡。他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評價黑格爾的歷史觀時寫道:“我們在這里沒有必要去研究這種看法是否完全跟自然科學的現狀相符合的問題,自然科學預言了地球本身的可能的末日和它的可居性的相當確實的末日,從而承認,人類歷史不僅有上升的過程,而且也有下降的過程。無論如何,我們現在距離社會歷史下 降的轉折點還相當遠,我們也不能要求黑格爾哲學去研究當時還根本沒有被自然科學提到日程上來的問題。”這段論述說明,恩格斯已經充分注意到宇宙時間的科學尺度對歷史觀念可能造成的影響。雖然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對這種帶有歷史終結性質的時間觀展開闡述,但是他們并沒有像康德那樣束手無策,也沒有像黑格爾那樣陷入自相矛盾。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從社會歷史時間角度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系,歷史是“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而“時 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這就使得唯物史觀與一切以往的歷史哲學有了根本區別:首先,唯物史觀從事實中而不是從頭腦中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其次,唯物史觀將歷史認識始終看成是與時代及語境聯系在一起的暫時性認識,這就不會如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那樣淪為僵化的教條。再次,既然“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這就給予人的能動性以足夠重視,避免落入決定論的案臼。最后,由于“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 在對未來的展望中,共產主義就表現出了一種真正的革命性,而不是完美的設想,因為“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從社會歷史時間中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系,是唯物史觀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關于哲學的論文3
北京大學出版的20xx年修訂本《中國哲學史》認為:“董仲舒的全部思想都是為漢王朝封建專制統治創立理論上的根據的!惫P者認為,這把董仲舒的思想過分意識形態化了。以筆者之見,對董仲舒的了解,應從對他整合、繼承、研究、注解儒學經典(如《春秋》及其《公羊傳》)時所收獲的歷史哲學成果處下手,體察其中心命題,而不能隨意將漢代的政治形態作為其思想內涵的判定基礎。事實上,漢代對十變革政制已然有了現實需求,意欲從無為清靜轉變為有為進取,乃將適合十此的董仲舒思想作為基礎。董仲舒的思想則不盡待漢代政治事實以定,而是另有儒學及諸子之學處的所本。
一、武帝問策的哲學背景
漢武帝時,董仲舒以其所傳之公羊學而成為了春秋經博士。在漢武帝“舉賢良對策”之際,他提出了所謂“天人二策”。這二組策問,均涉及武帝最關注的問題。《漢書·董仲舒傳》對此事記述詳備,其所載武帝首次策問中的二問如下:“二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或天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
二、董仲舒從諸經之學處受到的影響
1.《周易》的影響:天人合德
董仲舒的對策,帶有儒家的思想成分。他顯然把易學中“天人合德”的思想轉化為了“天人感應”的思想!疤烊撕系隆钡乃枷,來自十《文言傳》中的“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2}2}等諸語。其意義,在十彰顯了人具有可發揮天之能力的德性。因此,在孔子及其儒門后學看來,天能生人,而人有天之德,能弘天之道,亦即維護以發展生命為務的生生事業。在重視生生的角度上,天與人是一致的,此即“天人合德”。
2.《尚書》的影響:天的人格化
除了《周易》之外,在《尚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種“天命”之說,如“惟命不十常,汝念哉,無我珍享,明乃服命,高乃聽,用康又民”等。這種天命觀將天命與人君的施政之善聯系在一起,認為施行善政是獲得、保有天命的前提條件。其視天如人格神,認為天也盼見天下大治,故希望以圣人為人君,因此常施天命與善人。天固不言,但可以用災異和符示來表達自己的好惡,彰顯天命之所在。這就導向了“天人感應”之說。
3.《春秋公羊傳》:天人關系的感應化與災異符示的示警說
當然,董仲舒本就專治《春秋公羊傳》之學。而公羊學所內蘊的災異說,當然對董仲舒造成了比易學與尚書學更大的影響。比如,在注解《春秋》經隱公九年二月的“癸西,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時,《左傳》稱此處系“書時失也”《谷梁傳》也只稱“八日之間,再有大變,陰陽錯行,故謹而日之也”,均認為經載此事只是為了記錄自然天候的失常。而《公羊傳》則獨稱:“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椒甚也。可見,《公羊傳》將天象與人事關聯在一起,認為人事是天象發生的依據,而這種觀點是與其他二傳迥異的。而董仲舒以此為本,就能很自然地開出其“天人感應”之論。
三、董仲舒從諸子之學處受到的影響
1.墨家:天的人格化與“天志”
董仲舒認為“天”是有意志的,這合十,,子的“天志”之說。果子認為天有其喜怒與意志,而天則要求人類“兼相愛,交相利”。過去尚未有人考察董仲舒與果子之間是否存在思想聯系,我特在此提出這一問題。終極地看,在“天人感應”與“天人合一”中,天具有一種威懾性的力量,使人能更好地去發揮善良之心而非放縱邪惡房氣。因此,這是與果子的“天志”“兼愛”之說相通的。
2.陰陽家:陰陽五行的工具化與目的化
同時,董仲舒繼承了戰國以來方術之士的思想,如鄒衍的五行生克之說。戰國時,陰陽家對古代流傳下來的五行傳統作出了進一步發揮,將其變成了具有歷史和政治意義的解釋框架。形成了一套與陰陽消息之觀念相結合的五行生克理論。鄒衍的五德終始說,更是流行十一時。春秋戰國以來,天下分裂,而“道術將為天下裂”。秦雖然有統一天下的力量,且向五德說中尋求了統治合法性的依據,但并未致力十發展與大一統相配之德,其倚重強制性的權威,而非務十建立一種持久性的規范。鄒衍的五德終始說,賦予五行以道德的內涵,并能彰顯各種德之間的關系。
四、對諸經諸子之學的整合
董仲舒還在《春秋繁露》中把最終政治權威建立在“兀年春王正月”的“!鄙。這種對“!钡闹匾,既有可能來自十其對《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2]340之“太極”的認識,也可能受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二,二生萬物”之“太一”的影響!痘茨献印ぬ跤枴分械摹笆级质荚惶,一之又一曰太一,白之前有白曰太白,極之上有極曰太極”,就同時體現了道家的“太一”與易學的“太極”。這就為董仲舒看重政治首領與“兀”的聯系提供了基礎。剛好漢武帝又崇拜太一,乃至建立了太一祠,因此易十接受董仲舒的“兀”思想。所謂“兀”,應能包含天地,恰如太極能分而生乾陽坤陰。董仲舒也確實在其《春秋繁露》里提到:“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間相勝也!
五、從形上基礎到現代診釋
董仲舒的政治哲學,不但具備形而上學的基礎,還應當有其現代論釋。董仲舒治公羊學,把陰陽五行作為自然向度上的基礎,回答了武帝的天人之二問,從而導向了歷史上政治權威與理論權威間對形上學、宇宙論之認識的統一,使政治權力合理化、法統化。在董仲舒的所有思想中,“天人感應”扮演著一個最重要的角色。不過,其思想之整體,并非僅限十“天人感應”,還包含著“二綱”“大一統”等諸說。在儒家經學方面,他受到了易學“天人合德”說、尚書“天命”說以及其所專治之公羊學的影響。除此之外,他對天之意志的認識,受到了,,子“天志”說的影響;在對改朝換代進行歷史說明時,他吸收了鄒衍五行生克說的理路;在具體應用方面,他也強調法、術、勢,其學中的法家思想淵源雖較,,家、陰陽家淵源為弱,但也切實存在,且其法家色彩已被融合進了儒學之中,如以刑為德之輔等等。在這個角度上,他不是一個單純的儒生,而是一個整合先秦主流思想的學者。他既提供了宇宙論的范式,也規劃了歷史發展的范式,以此來維護、說明當前權力運用的格式。
六、結論
董仲舒的政治哲學,有這樣幾個層次。首先,其包含“天人感應”理論的管理效果。同時,其依據對人性論的認識而強調仁政和教化,認為君王必須效法天地而為政,指導百姓有序地因時耕作,并須發揮仁義的精神。此外,他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二》中提到:“仁之美者在十天。天,仁也”天有生生之德,能周而復始地養成萬物;人既然“受命十天”,就要“取仁十天而仁也”。由是,春夏秋冬則“皆其用也”。這樣一來,我們能從人心處查知天下的喜怒,制定法度與官制,施行教化,這就充分地把“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在了政治管理之上。
關于教育哲學的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教育哲學的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論文摘要
高等學校是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重要陣地,也是對青年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教育的主要陣地。高等學校體育課是高等教育總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為。體育教學蘊含著許多德育內容。因此,如何在體育教學中緊密結合德育教育,是值得我們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等,針對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素質存在的問題,深入的研究了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這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高體育教育的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德育教育;體育教學;途經
前言
德育教育是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一樣必須以育人這一根本任務寓于教學之中,既擔負著向學生傳授著知識的任務,又擔負著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任務,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同時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體育教學中德育的主要內容與功能
1、主要內容
在理論和實踐的學習中,使學生明確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受到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造性,畢業德育論文在體育實踐活動中,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表現才能的機會,針對體育的特點,培養活潑愉快,頑強拼搏,主動迎接困難和挑戰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格;加強人際交往,正確處理好人際關系,培養團隊精神,正確對待個人和集體、成功和失敗,勝不驕、敗不餒,能夠與同學友好合作。
關于GDP的哲學思考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資本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10—418.
[2]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34.
[3]李秀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62.
[4]周天勇。GDP的`十大困惑與尷尬[N].中國經濟時報,2003-05-22.
[5]羅伯特·巴羅。經濟增長[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6]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171—172.
[8]余斌。丁曉欽。關于GDP的計算及其問題[J].經濟學家,2008,(4)。
[9]林躍勤。中國經濟:關于GDP調增的冷思考[J].開放導報,2006,(2)。
[10]陶開宇。關于GDP指標含義缺陷的探討[J].經濟管理,2008,(3)。
#p#分頁標題#e#查閱更多的畢業論文致謝 相關畢業論文格式 查閱更多論文答辯
關于后期維特根斯坦哲學語言觀的啟示論文
關于后期維特根斯坦哲學語言觀的啟示
論文摘要:維特根斯坦的思想發展明顯地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其前后期思想可以說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前期,維特根斯坦哲學中的語言觀表現為意義指稱論和語言界限;在后期,其哲學中的語言觀表現為家族相似性、規則悖論和私人語言,在這期間他提出了著名的語言游戲說,認為語言重在參與,只有在語言中才能分析出具體語言的意義,給當代語言和哲學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啟示,研究視角也發生了重大轉變。
論文關鍵詞:后期;哲學;語言觀;啟示
一、維特根斯坦哲學思想綜述
上世紀的頭20年是維特根斯坦哲學的前期階段,其思想主要來源于弗雷格和羅素,強調以邏輯構造世界,用邏輯分析的方法澄清命題的意義。對邏輯實證主義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前期的代表作為《邏輯哲學論》(1921)。30年代之后他的思想發生重大轉變,他部分地受到摩爾、萊姆塞以及19世紀的德國語言學家毛特納等人的影響,注重正確使用日常語言,強調語言的不同用法和語言的約定性質,代表作為《哲學研究》(1953)。后期研究的實質是對語言和事實的區分,尤其是對日常語言的表達方式和用法的研究,注重語詞的意義和應用。
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語言觀前后期也發生了很大轉變,前期研理想語言,認為語言是現實的邏輯圖畫,這些觀點都嚴重脫離了生活形式;他在后期轉向了研究日常語言,認為語言的意義重在使用之中,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的背景之下研究語言的使用,提出了重要的理論——家族相似性。后期維特根斯坦的語言觀表現在三個方面,分別為家族相似性、規則“悖論”和私人語言,他的這些語言觀給現代哲學研究和語言研究帶來了很大啟發。
哲學論文:關于空間與理想
空想是指憑空設想,不切實際的想法,而理想是指對未來食物的想象和希望,符合希望的;是人滿意的(多只有根據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
想的時候要從實際出發,就不能“空想”,必須去接近實際。怎樣才能夠接近實際?當然要觀察。光靠觀察還不夠,還得有行動。舉個例子來說,人怎樣學會游泳的呢?光靠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浮沉的現象,光靠觀察魚類和水禽類的動作,那是不夠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試驗,一次,兩次,十次,幾十次地試驗,才學會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邊,先是一陣子呆看,再發一陣子空想,即使能夠想出一大堆“道理”來,自己還是不會游泳。所以,我們光是空想是不夠的,人不能只是抬著頭空想,要付諸于行動,使空想變成理想。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列夫·托爾斯泰);理想猶如海上的燈塔,我們好似漂泊的小船,沒有羅盤的.指引,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它就像路標一樣,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理想猶如星辰--我們永不能觸到,但我們可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茲),理想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目標;是戰勝困難不磨滅的意志;是走向成功的墊腳石。
一個人沒有理想,生活就沒有重心,就缺少朝氣;有些人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們不是行走,而是隨波逐流(小塞涅爾),為自己建立一個正確的目標,朝向這個目標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會充實而有意義(羅蘭)。
美滿的人生是在使理想與現實二者切實吻合(勞倫斯)。你有再完美的理想,能做的只是想,有什么用呢?即使你有再崇高的理想,還是要回到現實世界,完成這一理想;不然,那也只是空想,一個人永遠也不能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有關于哲學的論文
論文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有關于哲學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人生價值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
關于價值,馬克思曾指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1](P406),那么,價值總是客體對于主體來講的。從這種意義上說,顧名思義,人生價值就是作為客體的一個人的人生對于主體需要的滿足,但人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其人生的所作所為不可能只滿足于自我的需要,同時還應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主體就有兩個,即主體的個體自身和主體的社會,人生價值的涵義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或人生的所作所為對個體自我需要的滿足和主體社會的需要滿足。
人生價值就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個體和社會是主體存在的兩種基本形式[2](P287)!叭咳祟悮v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就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3](P67)。“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3](P67)由此可見,個體總是客觀存在,在現實生活中總要體現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而存在,因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從而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客觀存在的,個體追求人生自我價值無可厚非;從本質上說,人生的自我價值就是人的一生對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滿足。然而,社會是由個人組成,個體離不開社會,社會的需要與個體的需要總是有著內在聯系,社會的需要從本質上看也是人的需要,個體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在本質上就具有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性質,個體的人生自我價值在本質上就是個體的人生社會價值[2](P287),因此,人生價值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沒有個體的人生自我價值,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發展,忽視個體的人生自我價值就會失去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源泉;漠視人生社會價值,整個社會也就無法形成一股奮發向上的凝聚力。
關于人技術世界現象學技術哲學的理論源點的論文
現象學于20世紀初興起于德國,現已‘‘成了一種名副其實的國際性哲學思潮”1](pi),是當代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哲學流派之一。它滲透到了技術哲學研究領域,形成了現象學技術哲學。由于研究的具體視角和對象不同,現象學技術哲學的發展呈現出多種維度,如海德格爾(MartinHeidegger)的形而上學維度,鮑爾格曼(Al?bertBorgma皿)的技術人工物維度,伊德(DonMe)、威貝克(Peter-PaulVerbeek)和斯蒂格革力(BernhardStiegler)的人與技術關系維度等。這些維度雖然表現出不統一的研究方向,但它們卻具有共同的源點,即都是基于一個本源性的起點一“人一技術一世界”現象。
一、“人一技術一世界”現象的存在論揭示
存在問題是海德格爾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題。他在《存在與時間》里在通過分析人的存在,即此在的生存問題,探索存在及其意義過程中揭示出了‘‘人一技術一世界”這一在世現象。
海德格爾認為,發端于柏拉圖,形成于笛卡兒,終結于尼采的形而上學總是停留在某些特殊的存在者上,如柏拉圖的理念、經院哲學的上帝、笛卡兒的我思、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尼采的權力意志等,認為它們是一切存在者存在的依據和根源,從而遮蔽了存在,使存在蔽而不顯“存在可以被遮蔽得如此之深遠,乃至存在被遺忘了,存在及其意義的問題也無人問津!2(M2)這些被誤認為是存在的特殊的存在者構成了主體。形而上學從這一特殊的存在者一主體出發,把世界當做現成的客體或對象來理解,這就造成了主體和客體的二元分立。這種以主客二分為基礎的形而上學意味著作為主體的人位居所有其他的事物(存在者)之上,能夠把世界上所有其他事物(存在者)作為對象帶到自己的面前,對它們進行表象、控制和支配。
關于談康德哲學中的理性秩序的論文
康德按照理性的不同功能將其分為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理論理性具有認知意義,但不具有實踐意義;相對于此,實踐理性主要在于指導人的行為。人能給予兩種秩序,自然因果必然性與自由因果必然性。這也說明,人有兩種生命狀態,一是被經驗性條件決定,要么形成科學判斷,要么形成利弊判斷;二是不被經驗性條件決定,只被超驗的東西決定。被經驗條件決定的生命狀態及其領域被稱為自然;被超驗的東西決定的生命狀態及其領域被稱為自由。自然的生命狀態適合從事科學研究,自由的生命狀態適合從事實踐活動。若用自然的生命狀態從事實踐,用自由的生命狀態從事科學研究,二者就會導致二律背反。在此意義上,本文就康德理性的界限以及功能進行了深入的闡釋。
一、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區分理性(ratio),是指世界的客觀秩序和原則。
從詞源上來考察,理性最初源于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邏各斯和阿那克薩戈拉提出的努斯(Nous)。邏各斯是指萬物的生成、運動所遵循的尺度和原則;努斯是指宇宙萬物有序、合理的原因。由此可知,理性從誕生之初就代表著宇宙、世界的秩序和規則。需要注意的是,理性最初規定的秩序是在自然哲學領域的,是在蘇格拉底那里才把理性與人聯系起來,即從對自然哲學的關注轉向倫理學。蘇格拉底繼承了古希臘以來的理性主義傳統,他把理性代表的秩序稱為善。也正是由于對理性秩序的肯定,他認為,人作為理性存在物,與動物的區別就在于人能夠自制,他指出:一個不能自制的人和最愚蠢的牲畜沒有什么分別。在他看來,人如果不能夠自我控制,也就幾乎和動物無異,不能自制的人也就不能忍受饑餓、克制情欲;相反,能夠自制的人不僅可以通過言語和行為對事物進行甄別與選擇,而且還能夠控制自己。這樣,人就超越了本身,實現了自由。然而,蘇格拉底并沒有對理性的范圍和界限進行劃分,同時,他的理性主義是建立在知識論基礎上的。在此背景下,康德繼承了古希臘以來的理性傳統,并第一次將理性的理論應用和實踐應用明確區分開來。
關于哲學不是什么的探問論文
哲學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哲學的自身反思,即追究“哲學是什么”這樣一個最具根本意義的問題。然而,“哲學是什么”與“哲學不是什么”是不可分割的,它不過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肯定就是否定,不從否定的角度弄清楚“哲學不是什么”,就不能從肯定的角度理解“哲學是什么”!罢軐W是什么”的根據就存在于“哲學不是什么”之中。后者為前者劃置了一條界線,在這個界線之外的不屬于哲學研究的內容,在這個界線之中的才屬于哲學研究的天地。但是長期以來,學界大都著重于前者的研究,而對于后者則較少關注,這就使得對于這個問題的探討難以深化和取得一些基本的共識。正是基于這種思考,本文擬對此作一反向提問,即對“哲學不是什么”展開專門的研討,以就教于學界同仁。
一、哲學不是客觀知識
一般知識與哲學智慧是有所不同的。無論是其研究對象還是其本質特征,二者都呈現出根本性的差異,將其混淆或者等同起來,就會犯張冠李戴、牛身馬首的錯誤。
所謂知識,如果要給它下一個定義的話,即知識是被人們的生活實踐所驗證并被普遍認同的關于某個或某類事物性狀的正確認識。 知識分兩類,一類是陳述性知識,另一類是本質性知識。所謂陳述性知識,是對事物現象形態和存在屬性的認識,例如,這朵玫瑰花是紅的,這張桌子是方的,這種氣味是香的等等,這樣的句子就屬于陳述句,其所反映的是關于個別事物外表現象及其可感屬性的一種知識。因為不管是紅的顏色、方的形狀和香的氣味,都可以為我們的感官所感知。所謂本質性知識,是對事物之內在本質關系的認識。例如,關于玫瑰花以及其他植物生長發育性質及其規律的知識,屬于本質性的知識;關于如何制作一張桌子必須掌握的幾何學基本原理亦屬于本質性的知識。知識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其可以被人們的經驗生活所檢驗,因而能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具有相對固定和標準的答案。1+1就等于2,不能說它等于3;三角形三內角之和等于180度,不能說等于160度,如此等等。
關于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分析的論文
亞瑟·叔本的代表作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一書。在其書中,叔本華向我們描述了一個痛苦的現實世界并探討了擺脫現實痛苦通向幸福的途徑。世界是由人的意志和表象所構成的,意志與世界同時存在卻不同于世界。叔本華認為,人的一生都要經歷各種痛苦。為了不被空虛和無聊糾纏,最好或徹底否定意志,或嚴格禁欲,或自行禁食而死。
一、亞瑟·叔本華的人生背景
亞瑟·叔本華于出生于法國大革命和歐洲戰爭的年代,這樣一個動亂的時代對叔本華影響很深。他反對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對人間的苦難極為敏感,所以他的人生觀中帶有強烈的悲觀主義色彩。歐洲各國戰亂后的蕭條讓他產生了極端悲觀的情緒,他深深感受到了生靈涂炭的大災大難,陷入毀滅感而不能自拔。
叔本華開始用非理性主義和悲觀主義去挑戰理性主義和樂觀主義,對人類充滿敵意的狂言,甚至對人性的惡毒攻擊,這與構建人類和諧的初衷背道而馳。叔本華把人赤裸裸地剖開來研究,從新的領域來重新審視人類自身的生命價值。這種對人類屠殺式的人性總結注定讓他游離于哲學的邊緣,走上了一條命運多夕帕哲學之旅。
二、悲觀主義的人生哲學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思想集中體現在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中。他強調意志是沒有方向性的,沒有條件的永不滿足的需求,是不能被的是盲目沖動。所以說人生其實是痛苦的。
(一)悲觀人生的根源一意志
叔本華認為人的本質注定了人生是痛苦的。欲求從根本上來說是不能滿足的,因為世界不是實實在在的物質,也不是永遠不變的客觀精神,而是動態的需求的意愿和不安。由于意志永遠得不到滿足,因而痛苦也是無止境的?鞓分荒苁嵌虝旱,這正是人生的致命傷。整個人生都充滿著由于欲求一滿足一新的欲求的無限循環,意志現象越完善,欲求和沖動就越強烈,因而痛苦也就越明顯。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由于容易得到某種滿足而消除了他的欲望,那么,空虛和無聊就會縈繞著他,也就是說,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會成為他沉重的負擔。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著的。
關于淺析科學實踐觀在馬克思哲學中的基礎性地位的論文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明確地將馬克思哲學稱之為實踐唯物主義。實踐性是馬克思哲學的基本特征,是馬克思哲學區別于其他一切哲學的本質屬性所在;科學實踐觀是馬克思哲學構建的理論基礎。正是以實踐范疇為理論基礎和邏輯中心線索,馬克思哲學呈現出高度的理論整體性和思想的完備性。
一、馬克思科學實踐觀的形成及其內涵
實踐概念是人類理智由追問“世界是什么”轉向“世界應該怎樣”的重大思維轉向。它發端于亞里士多德的實踐哲學傳統,經過兩千多年的思想延宕,馬克思創立了科學的實踐觀,使哲學發生了真正的“實踐轉向”。所謂“實踐轉向”,就是哲學必須回歸生活,不僅在理論上對現實生活進行批判和超越,而且更是在實踐理性的指引下通過現實的人的活動促成現實生活的革命性變革。
二、科學實踐觀與馬克思哲學的超越性
實踐觀是馬克思全部哲學的思想基礎,也是馬克思哲學超越哲學史上其他哲學的根本理論支撐。馬克思哲學的超越性或者創新性主要有三個方面:方法論上的唯物辯證法、理論內容上的唯物史觀和功能目的上的通過回歸生活實現社會的革命性改造。這些超越、創新都是科學實踐觀的理論延伸,都需要以實踐為基礎進行診釋而獲得合理性。
三、科學實踐觀與馬克思哲學構成體系的整體性
盡管不同的.哲學體系所研究的內容各有側重,但所有的哲學都包含有本體論(亦稱存在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構成。馬克思哲學是一個嚴謹而完備的思想體系,當然也內含這三個方面構成。但是,馬克思哲學的根本特點在于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建構、整合這三個方面構成,將實踐作為中心線索貫穿于三個構成之中,使馬克思哲學的這三個構成呈現出實踐理路特征上的高度整體性。在本質上,馬克思哲學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是實踐本體論、實踐認識論和實踐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