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五涼文化的歷史地位的論文
十六國時期,甘肅河西地區(qū)(包括今青海的河湟一帶) 為前涼(301-376年)、后涼(386-401 年)、南涼(397-414年)、西涼(400-421 年)、北涼(397-439年)五個割據政權所統(tǒng)治,史稱“五涼時期”。在五涼政權統(tǒng)治的長達100 多年中,河西地區(qū)社會安定、經濟發(fā)展,文化空前繁榮。本文試從文化史的角度,對五涼文化的歷史地位做一探討。
一、五涼文化是十六國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代表
西晉“八王之亂”后,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亂不斷,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文化低迷萎縮。整個北中國只有張軌治下的涼州地區(qū)秩序較為安定,一些有識之士認為“避亂之國唯涼土耳”。于是,河西地區(qū)“中州避難來者日月相繼”!爸性魍龅胶游鞯娜嗣竦靡园捕ㄏ聛,河西走廊也就成為發(fā)展當時漢族先進文化的重要據點”。避難者中的一大批中原世家名流,如河東裴氏、關中蘇氏、太原王氏、洛陽趙氏等,攜帶典籍隨流民逃到河西,使河西文化力量大為增加。張軌積極接納、安置中原人士,并委以重任。河西地區(qū)因此也聚集了大量人才,史料稱“永嘉之亂,中州之人士避地河西,張氏禮而用之,子孫相承,衣冠不墜,故涼州號為多士。”對此,陳寅恪先生曾經指出:“蓋張軌領涼州之后,河西秩序安定,經濟豐饒,既為中州人士避難之地,復是流民移徙之區(qū),百余年間紛爭擾攘固所不免,但較之河北、山東屢經打亂者,略勝一籌。故托命河西之士庶猶可以蘇喘息長子孫,而世族學者自得保身傳代以延其家業(yè)也!彪S著中原板蕩局面的加劇和延續(xù),前秦、后秦時又不斷有清河崔氏、溫司馬氏等中原士族遷往河西。除前涼起用中原士人外,其他諸涼也都紛紛效法。沮渠牧鍵將“聲譽益播”的流寓士人廣平程良“耀為東宮侍講”就是其中一例。中原、河西士人群體聚首河西,一時學者云集,人文輻揍。“區(qū)區(qū)河右,而學者坍于中原”。
五涼政權的大量倡導,是五涼文化繁榮的一個重要因素。五涼統(tǒng)治集團上層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五涼中的兩個漢族政權的建立者張軌和李暠都出自漢族世家,本身就以儒學文辭著稱,所以能夠推崇文教,講求儒學,即使前涼末主張?zhí)戾a也具有令江南士大夫汗顏的言辭素養(yǎng)。五涼時期的少數民族統(tǒng)治者也都懂得昌明文教以爭正朔的道理,后涼呂光、南涼禿發(fā)氏、北涼沮渠氏雖分別生于氏、鮮卑、匈奴酋豪家庭,但也深知文化教育與政治統(tǒng)治的關系,招攬了一大批漢族士人為其經邦論道。沮渠蒙遜就曾下令“內外群僚,其各搜揚賢雋,廣進色蕪。”由于長期生活在漢族文化圈內,他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漢化,禿發(fā)褥檀的漢學修養(yǎng)甚至使人嘆為“命世大才,經綸名教者不必華宗夏土……神機秀發(fā),信一代之偉人”。
陳寅恪先生指出“張軌、李暠皆漢族世家,其本身即以經學文藝著稱,故能設學校獎儒業(yè)……若其他割據之雄,段業(yè)則事功不成而文采特著,呂氏、禿發(fā)、沮渠之徒俱非漢族,不好讀書,然仍能欣賞漢化,摧用士人,故河西區(qū)域受制于胡戎,因此,而文化學術亦不因此淪替!庇捎诮y(tǒng)治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漢文化修養(yǎng),昌明的文化教育政策及各項舉措才有可能形成和貫徹,濃厚的尊士重教的學術風氣才能夠得以形成。
五涼政權尊崇儒學,大量倡導文化教育。五涼統(tǒng)治者,或出身世胃、家學相傳;或企慕華風,傾身儒雅,大都禮待文士,頗重教化。當時的河西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達,學術氛圍濃厚。著書立說、整理古籍、文學創(chuàng)作、音樂、繪畫、舞蹈等文化活動頻繁。涌現出一大批優(yōu)秀作家、作品。據史籍記載,五涼時期河西學者撰有30 余種學術著作,僅《隋書·經籍志》著錄就有13 種。曾經風靡中州的《人物志》賴劉昂作注保存于河西,記述河西史地的不少著述為后世史家引述采用,天文歷法方面的成就由河西傳入內地,河西學者的大量著作和收藏典校的典籍被選送至江南,奉獻于北魏,流傳到后世。在中原文化低迷的大背景下,河西卻不斷涌現出碩學大師和博通經傳的學者,他們收藏并點校整理大量典籍,撰寫或注述數量可觀的著作,如酒泉人闞骃曾于北涼主持刊定諸子3 000余卷,充分反映出河西學術空氣之濃郁。在上述背景下,河西地區(qū)形成了空前繁榮的五涼文化。主要表現:一是儒學興盛。五涼統(tǒng)治者歷代割據政權均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積極推崇儒家思想和禮儀規(guī)范,或開館講學、倡導儒學,或大量整理、傳播儒學典籍,使儒家文化得到了廣泛傳播。二是史學發(fā)展。五涼諸國都設立史館,官修、私修史書數量可觀,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史料。三是文學繁榮。以武威、酒泉、敦煌為中心,作家云集,作品眾多,名篇佳作不少。四是佛學盛行。無論是佛教的傳播、佛學經典的翻譯,還是佛教洞窟的建造,都盛況空前。五是藝術成就輝煌。文人書法、寫經書法、音樂、舞蹈、繪畫、雕塑,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五涼文化的繁榮,打破了十六國時期中國文化持續(xù)低迷、萎縮的局面,給北中國寂寞荒涼的學術文化園地增添了異彩,在十六國時期居于中國北方文化的領先地位,對于當時乃至后世都有深遠影響。因此,范文瀾先生指出,五涼統(tǒng)治下的河西地區(qū)在十六國時期“是北中國保存漢族傳統(tǒng)文化最多,又是接觸西方文化最先的地區(qū)”。
二、五涼文化是中西文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晶
前涼張駿時,大將楊植奉命出征西域,西域諸邦降服前涼,納貢通好。后涼呂光是奉前秦苻堅之命征討西域的,他得勝班師返回途中,決定割據涼土,他帶回了大量西域物產的同時,請來了西域高僧鳩摩羅什。通過這兩次征討,西域與河西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聯(lián)系變得日益密切。從新疆出土的大量五涼時期的文書、契約、賬簿等文物來看,河西的官吏、駐軍以及百姓與西域的交往非常頻繁。
河西走廊作為當時中西交通的必經要道,是傳入中國的首站。西域文明與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明聚首河西,相互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了內涵豐富、極具河西特色的全新文化體系。西域的音樂、舞蹈、百戲、佛教,在河西深深地扎下了根。隋代所定的九部樂中的《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四樂,均曾在五涼治下的河西存留傳播,經過改造演變,后來又回歸或傳入內地。沿至隋代,雅樂采自江南,新聲多輸自西域,二者匯合,即出現了顏之推所謂“今太常雅樂并用胡聲”的新樂制。但追溯起來,華夏古曲的流傳和西域新聲的引進,都是河西文化兼收并蓄、融合吸收的歷史功績。至于佛教傳播方面,五涼時期有過大規(guī)模譯經活動的記載,中原義學高僧道安就從涼土搜集到大量的佛經典籍,因成《涼土異經錄》。北涼沮渠氏篤信佛教,佛經翻譯受到格外重視,并形成了聲勢浩大的修寺造窟活動,F存河西地區(qū)的眾多石窟遺跡和出土的一些石塔便是有力物證。佛教傳播的同時,河西的繪畫、雕塑吸收借鑒了西域的表現手法,顯示出中西結合的特點。
河西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五涼時期氐族、鮮卑族、匈奴族在河西先后建立了割據政權。氐族長期與漢民族雜居,漢化的程度較深,而鮮卑族、匈奴族以游牧為業(yè),文化比較落后。這些少數民族在河西建立割據政權后,尊重人才,獎授學術,對推動河西文化學術的發(fā)展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他們重視學習先進的漢文化,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也得到迅速提高。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河西各民族相互學習交流,共同發(fā)展,也使五涼文化呈現出鮮明的多元化特征。
三、五涼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五涼文化的崛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統(tǒng)治者重視人才,禮優(yōu)士人。五涼時期每遇政權更替,統(tǒng)治者大多首先做的就是廣泛網羅人才,因才攫用。統(tǒng)治者不管是漢族,還是其他民族,對一些碩學大儒,不論是本地的著姓士族,還是流寓河西的學者名流,都能“禮而用之”。使其或居廟堂,參政議事;或授專職,從教習文,讓他們?yōu)槲鍥稣䴔嗟撵柟膛c興盛出謀劃策。賢能禮遇的傳統(tǒng)在五涼延續(xù)不絕,是五涼文化得以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條件。
隨著漢代對河西的開發(fā),以農耕文化為基礎的中原儒家文化得以扎根傳播。西漢以后,河西地區(qū)逐漸成為一個胡漢多民族雜居共處且漢族人口居于優(yōu)勢的地區(qū)。徙居河西地區(qū)的漢人經過長時間的發(fā)展融合,逐步形成為當地土著群體。到東漢時代,已經有一部分人實力壯大,成為當地大姓,如張、李、宋、索、段、令狐等,這些豪族不僅宗族強盛,習于兵戰(zhàn),也兼修儒業(yè),習經誦文。在“學在家族”的學術傳承模式下,他們成了一個個集政治、經濟、文化學術為一體的儒學世家。河西各地敦文之風逐漸養(yǎng)成,如敦煌“郡世篤忠厚,人物敦雅”。逐漸出現了一些有名學者,如敦煌張奐、侯瑾等,均以才學宏博知名顯達。對土著士人實行禮遇,前涼為先。張軌出牧涼州之初,為確保立足河西,采取“拔賢才”的政策,廣泛征求高才碩學、通涉經史之有識之士“以宋配、陰充、沮緩、陰澹為股肪謀主”。大量當地文人學士被其延請做官,為其政權服務。到了張駿、張祚、張?zhí)戾a執(zhí)政時期,還曾多次派出使者,厚禮征聘隱逸有學之士。后涼呂光雖然統(tǒng)治殘暴,但也重視人才,河西名士宗欽、宋爵就曾在后涼政權出任要職。南涼禿發(fā)烏孤廣泛招攬人才,實行漢化,他模仿漢制,內設臺省,外置郡縣,建立起了以禿發(fā)氏為核心、以河西士人為骨干的南涼統(tǒng)治集團,其所用官吏中無論“四夷豪雋”還是“西州德望”,“確為秦、雍、涼諸州大族”。沮渠氏在創(chuàng)建北涼政權之初得到西平田氏支持,成功后自然多以土著士人為顯官,沮渠蒙遜對河西士林領袖劉曬崇禮有加,尤其重用宋舔,他在攻克西涼都城酒泉后曾說“孤不喜克李散,欣得宋舞耳”。沮渠牧鍵還因劉曬博學,尊之為國師,為他!爸懗劣^于西苑,躬往禮焉……月致羊酒”。禮待和重用土著士人對于五涼諸政權的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給河西的豪門著姓創(chuàng)造了保存和發(fā)展自己家族和家學的有利條件,為在河西地區(qū)保留中原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積極意義。
五涼時期,河西在北中國號為“多士”之邦。五涼統(tǒng)治者采取籠絡禮遇士人的政策,征聘名流,任用賢達,開辦學校,獎掖著述,乃至親自組織文事,參加講論經義等活動,對河西的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西涼王李暠十分重視文學創(chuàng)作。據《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記載,李暠曾在敦煌、酒泉等地組織過三次較大的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一是敦煌靖恭堂圖贊;二是勒銘酒泉;三是巳日曲水詩宴,李暠及群臣都親自參加,或勒銘頌德,或賦詩為宴,被傳為文壇佳話。同時,民間的私學傳授十分活躍,家世之學遺傳不墜,又大大促進了河西文化教育的發(fā)達興旺。從《晉書》《魏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河西人士的文化素養(yǎng)確實要高出北中國的其他地區(qū)。
四、五涼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繼承、保存了中原的文化典章,借鑒、吸收了西域文明,對江南王朝的文化事業(yè)產生了實際影響。北涼后期河西向江南劉宋政權奉獻的154 卷典籍中,既有河西學者的著作,也有西晉以前的古籍,其中有些是很有價值的。同時,河西文人的作品流傳到江南,受到像劉勰這樣的著名評論家的重視,給以較高的評價,這在當時的北中國再無他例。在佛教傳播方面,由于涼土僧人南下,帶去大量佛經典籍,大乘學與玄學相互發(fā)明,辯論義理增添了新的內容。總之,西晉亡后,南北隔絕,動亂中北方世族士大夫渡江南下,投靠了江南王室,他們不可能將中原的圖書典籍、禮儀制度毫不遺漏地帶至江南。一部分中州士民在洛陽、長安二京先后失陷之時,避亂到了涼州,受到張軌安置。這樣,原先在中原保存的文物典章就轉移到了河西,而在江南失傳不存。而且,河西地接西域,西域文明與華夏傳統(tǒng)文化相碰撞,相互吸收消融,這種優(yōu)勢也是江南所不具備的。江南受到河西文化的影響,從音樂和佛教方面尤為明顯。
其次,五涼文化對北魏統(tǒng)一北方后的文化建設和漢化改革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北魏文化的發(fā)展。北魏平定涼州后,涼州人士來到平城。如索敞、常爽講授儒學,北魏的儒風開始振興,張湛、宗欽、段承根、陰仲達等,參加修撰國史、注解經義等活動,受到北魏有名學者崔浩、高允的稱道器重。北魏的歷法,因得酒泉人趙所修的《玄始歷》,取代了原先的《景初歷》。北魏的音樂采用的是河西流行的《西涼樂》。北魏的佛教與涼州關系密切,北魏遷都洛陽,修建洛陽新都的規(guī)劃即出自李沖之手,而李沖是西涼李暠的后代。他主持建造洛陽都城時,參照河西的都城建筑形式和格局,一反舊制,形成宮北市南的新規(guī)制。由于河西文化對北魏典章制度的深刻影響,北魏政權的漢化改革才能得以順利實現。
第三,承前啟后,繼絕扶衰,保存了因戰(zhàn)亂而在中原一度中斷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陳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一書,對此特別作了詳細的引證和論述,并強調指出:“秦涼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續(xù)漢、魏、西晉之學風,下開(北)魏、(北)齊、隋、唐之制度,承前啟后,繼絕扶衰,五百年間延綿一脈,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統(tǒng)之中,其由江左發(fā)展變遷輸入者之外,尚別有漢、魏、西晉之河西遺傳!笨傊鍥鑫幕菨h魏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同時為隋唐文化的大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探究五涼文化的歷史地位的論文】相關文章:
文化認同與歷史敘事的方法探究06-03
高中歷史教學探究論文06-09
淺析漢代古琴的歷史地位論文05-31
探究視覺圖像的歷史范式與文化變遷08-04
文化歷史小論文09-15
歷史文化與旅游文化的論文08-04
略論文化治理在企業(yè)治理中的地位09-24
文化意識在比較教育雙語教學的地位論文08-01
文化意識在比較教育雙語教學中的地位論文05-02
文化認同與文化變異二者的關系探究論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