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在職場,大家覺得賺錢與學東西哪個更重要?我們閱讀下文看是如何解讀的?職場人趕緊來借鑒吧。
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有位面臨畢業求職的朋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到底該找能學到東西的工作?還是找穩一點能夠賺到錢的工作?”這樣一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因為當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有一個前提了——至少在目前,他并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之下,其實許多應屆生要面臨的來自經濟方面的挑戰是蠻大的。比如說,有些同學在畢業之后有可能在飲食和住宿上需要支付比在校期間更多的費用;還有許多同學是需要盡快還清助學貸款的;同時,不可忽視的就是仍舊有許多家庭是期待孩子在大學畢業之后找份工作能反過來貼補家用的。
所以,足夠的收入對于大部分的應屆生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
不要期待馬上就有高收入
任何事情都是有個不斷發展的過程的,所以如果你認為剛剛進入職場就能馬上獲得極高的報酬,那現實就會在眼前造成極大的落差了。平時跟大家一起調侃的時候,經常會說“剛入行一定要低調”這句話,這背后的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從TA交互分析的角度來講,剛入行(入職)的人是交互關系的一方,而這個人所要進入的行業或者組織則是交互關系的另外一方。相比而言,個人是比較弱小的,因此最佳的選擇是處在“順從型兒童”的能量之下,接納、順應,甚至忍讓來自行業或組織的規則。
如果與之相反的,我們處在“自由型兒童”的能量之下,以一種“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狀態進行融入,會發生什么呢?相信除非是自己的哪個親戚是在這里做一把手,否則試用期都沒過就要被掃地出門了。
而當我們處在“順從型兒童”之下,其實更多扮演的是輔助者、執行者的角色,自然也就很難有開拓創新、充分展示的機會,自然也就不會有特別高的薪酬水平。在《易經》當中,這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潛龍勿用”,也就是處在一種蟄伏、潛藏的狀態,不要實戰威力。
學東西究竟要學什么?
既然剛入行往往得不到太高的薪酬,那如果是積累學習,都要注意和關注些什么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得不重新提出另外一個問題——你愿意一直處在“順從型兒童”的狀態之下,一直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執行者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意味著你希望成為一個技術型的人才,因此后面要做的就是跟著那些經驗豐富的前輩勤學苦練、反復實踐了。
這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下功夫”的過程,也是一個“媳婦熬成婆”的過程,雖然開始的時候你會一直處在“順從型兒童”的狀態接受來自領導、前輩的指導、建議甚至批評,但是隨著你的經驗的積累,你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就開始讓你從“順從型兒童”慢慢變成了在組織當中扮演“成人自我”的顧問專家角色和扮演“控制型父母”的角色技術管理者了。
當然,如果你所在的組織當中沒有太大的晉升空間的時候,往往就給獵頭或者創業團隊來挖墻腳創造了絕佳機會了,至于是更高的薪酬職位,還是期權的承諾,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掌握駕馭資源的能力
與此同時,相信很多人是不會走技術路線的,因為他們更愿意跟人打交道,所以會希望自己早早的能擔負起團隊管理者的角色。
從管理學的角度講,所有的人和事都是達成組織目標的資源,如果從TA交互分析的角度來說,作為管理者是要在組織當中扮演更多的“控制型父母”的角色來掌控這些資源的,這也就引發出來另外一個疑問——有了更多的“控制型父母”能量就可以勝任管理者崗位了嗎?客觀的來講,優秀的管理者都有著較高的“控制型父母”,但是如只依靠這一種能量來管理下屬和組織,那肯定就要出問題了。
具體來說,如果“控制型父母”能量比較高的領導遇到的是“順從型兒童”能量比較高的下屬,那其實還是比較有默契的,雖然隔三差五的領導會把下屬訓斥一下,但是令行禁止、上傳下達,大家都是干的比較起勁的。
但是,如果這樣的管理者遇到的是“自由型兒童”能量比較高的下屬,那基本上就尿不到一個壺里了!因為領導會發現眼前的下屬屬于“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類型,反復強調的事情基本上沒當回事,嚴厲一點的時候還敢跟自己頂嘴、摔門、拍桌子,原以為扣獎金、解聘能起到威懾作用,但是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我爸媽都沒管過我,你丫的一個小領導憑什么跟我吹胡子瞪眼?老子還就不干了!”
情商,整合的成人自我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要有能力管好所以類型的下屬,這就意味著不能只靠“控制型父母”這種能量來發發脾氣、施施淫威這么簡單了。
事實上,TA交互分析心理學以及對于理想的狀態提出了一個描述,那就是“整合的成人”,這其實是從自我狀態視角為我們描述了“情商”背后的心理學原理——所謂“整合的成人”,并不是說有著特別高的“成人自我”的內在能量,而是身體內所共存的五種能量都在“成人自我”的調配之下發揮作用。
如何獲得這樣的理想狀態呢?答案就是足夠的打拼和歷練。因為我們只有對所處的環境,以及存在其中的人和文化有了足夠深刻和清醒的認識,才能調整出最為合適的內在能量進行互動。這也就很好理解為什么如果不是從小就接受家庭的熏陶或者有足夠的人生經歷,只靠看幾本暢銷書或者管理學教材是很難讓一個人的情商和領導力有著突飛猛進的變化了。
聊到這里,可以從TA交互分析心理學的視角給出一個建議,那就是在職場當中盡可能多的讓自己處在“成人自我”的能量之下去觀察自己與別人的溝通過程,然后慢慢的去總結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之下所采用的最佳的溝通狀態。這樣有計劃的積累下去,你也就會成為所在行業、領域和組織內的資源管理專家了。
事實上,心理學能給予我們的就是一個更好的規整、總結和運用自己和他人經驗、教訓的方法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彎路,多快好省的實現目標,但是生涯發展必然要經過的歷程,卻是一定要腳踏實地走出來的!
不再急功近利,不再期待一勞永逸——這就是比賺錢更重要的所要學的東西……
引導語:在職場當中,有責任心的人不是很好的?為何要謹防“責任心”?
職場當中要謹防“責任心”?
出力不一定討好
有位朋友說最近壓力特別大,問我怎么辦。因為關系太好了,所以內心當中頓時有種想掐死他的沖動……但是沒有辦法,提出這個問題之前我已經開始吃店家端上來的菜了……就只能耐著性子繼續聽下去了……
邊吃邊聊,才知道朋友最近新調到一個項目當中,由于人手沒有配齊,原本四五個人的團隊規劃目前只有他和領導兩個人。麻雀雖小,五臟是要俱全的……但是他現在恰恰處在一個“缺心少肺”的團隊當中,自然而然的便會有許多工作事務都要落到他的頭上……
事實上,如果單純事務性的工作多一些,其實沒有太大的壓力,關鍵的就是他一直在為整個項目的進展感到焦慮了,最無奈的就是這些焦慮不到沒有對項目進展起到什么推動作用,反而讓自己感覺身心俱疲、力不從心……于是,他就打電話說要請我吃飯了……
操心原本是件好事
聽了朋友這些分享,我心中也有一些好奇,于是繼續問了一個問題:“你現在是項目的負責人了嗎?”,朋友搖了搖頭……事實上,所有的壓力都是由此而生……
從TA交互分析心理學的視角來看,他所在的項目團隊為他賦予的角色定位其實是“順從型兒童”,因為他所做的工作還是以執行為主。而他的領導則是要更多的要扮演“父母”和“成人”角色,其中“控制型父母”的作用是管控進度,保證效果,“照顧型父母”的角色一方面是對于項目進展擔負責任,同時也是面向團隊成員增加歸屬感和凝聚力,而“成人自我”則是起到謀劃、戰略和分析的作用。
朋友的問題出在哪里呢?其實就是他在定位的過程當中為自己分配了過多的“照顧型父母”角色!
客觀的說,工作執行人員有較高的“順從型兒童”和“照顧型父母”的能量其實是件特別有利于項目推進的事情,因為單純“順從型兒童”較高的員工雖然特別踏實肯干,但是這種肯干是出于一種敬畏之心,是需要時不時的施加一些監督和指導來起到“控制型父母”的作用的。
如果在“順從型兒童”基礎上再多來上那么一些“照顧型父母”,那就很贊了!因為這個時候除了踏實肯干之外,自己內在就可以產生一種對工作的負責和牽掛的力量,也就不需要有一個領導時刻實施監督工作了。
照顧太多就是控制
正所謂過猶不及,朋友的問題就在于對于工作動用了太多的“照顧型父母”而沒有足夠的自我覺察和狀態調整。
拋開工作的事情,我們先想象在家庭生活中有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景,假如,此時的我們是一個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每天的起居和生活都由家人替你忙活,比如洗衣服、做飯、收拾家務……從來都不需要你操心……
此時,你的感覺怎么樣呢?拋開別的倫理、道德暫且不說,相信大部分朋友還是感覺比較幸福的,因為作為小孩子還是希望得到照顧的。
這個時候,如果除了照顧你的穿衣吃飯,父母還會出于關心替你安排好每天的日程,幫你定好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見什么人……除此之外,以后你要學什么專業、做什么工作,他們全都提前幫你計劃和安排妥當,你只要毫不費力的享受他們的安排就可以了……這個時候,你還會期待著繼續被照顧嗎?
事實上,雖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初衷是發揮“照顧型父母”的作用,但是到這種能量過多的時候,真正起到的反而是“控制型父母”的效果。
責任與信任要做好協調
對請我吃飯的朋友來說,必須要指出的就是過高的“照顧型父母”也會體現出他對于團隊和項目缺乏足夠的信任——為什么要照顧呢?一方面說是責任心,另一方面其實是不放心!
事實上,在職場當中確實存在著許多很認真負責但是又讓領導頗感無奈的下屬。作為團隊成員,他們的認真和務實會讓領導在分配任務的時候感覺很放心,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領導總是會發現自己的下屬往往比自己考慮的還多,多到原本用來做執行的精力都開始被莫名的耗散掉了。
對于兩個人的不完整的團隊,其工作效率和進展如果跟五個人的正常團隊采用一個評價標準,那其實就是在竭澤而漁了。
具體來說,朋友要做出提高的其實就是更多的處在“成人自我”的能量之下去覺察自己在工作中過分涌現出的“照顧型父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在“照顧型父母”的能量一冒出頭就能被覺察到,然后自己在內心做出一個判斷——此時此刻適合使用這種內在能量嗎?
基于理性的評估,更重要的是其原本的身心節奏慢慢的被降了下來,從而也就讓自己從壓力狀態之下慢慢的被解救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