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職場人被職場抑郁癥盯上了,是一種什么狀態呢?是“感覺身體被掏空”?“感覺身體被掏空”形容了一種職場現象。
近段時間以來,朋友圈被神曲《感覺身體被掏空》刷屏了。魔怔的歌詞配上魔性的唱法,道出了職場眾多加班狗對加班的吐槽和對工作現狀的不滿,比如:下班準備收拾東西走人時,被老板叫住開會;為了一件項目或者 KPI,每天朝九晚十地工作;在三伏天里忙碌到感覺身體被掏空,只想“葛優躺”。
“感覺身體被掏空”形容了一種職場現象。干什么都提不起興趣,脾氣暴躁易怒,情緒容易走極端,不愛與人交流,身心疲憊。
小心,也許你已經被職場抑郁癥盯上了。
“感覺身體被掏空”
五年前,張進突然感覺自己不會工作了。開小組會時,反應不再敏捷,處理問題也不再決斷,記憶力也下降了,對吃喝沒多少興趣,晚上也逐漸失眠。
張進,財新傳媒資深記者,他新聞敏感度好,做事雷厲風行,被圈內人稱為“快刀”。對自身狀態的改變,張進敏感而恐懼,但不知原因。
到了 2012 年 3 月,兩會期間,張進的不適加重。當時他要對一位民政部部長做個專訪,但他連采訪提綱也擬不出來,對于他這本是“舉手之勞”。“記得我打開民政部網站,想看看民政部最近做了哪些事情,李立國部長做了哪些講話,硬著頭皮看了半天,一個字也看不進去;蛘哒f,看到的都是字,卻不能把這些字連貫成完整的含意。”
連續兩周徹夜不眠,張進身心崩潰了。他決定脫離工作,徹底休假。
但這次休假并未改善他的身體狀況,而且情況繼續加重。張進每天完全睡不著了,在困倦昏沉到即將入睡之際,他會突然心悸,驚醒。“感覺有一個士兵把守在睡眠的大門口,當睡意來臨,就用長矛捅向心臟,把睡意驚走。”
那段日子,他的行動力奇弱,再簡單的事對他來說也像穿著拖鞋爬高山。絕望無助中,2012 年 6 月上旬,他去看了醫生,經診斷,是重度抑郁。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或者思維、行動遲緩為主要臨床特征。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目前抑郁癥排在全球十大疾病中第 5位。全球目前有 3.5 億人患病,年患病率約為 11%。中國目前各類精神疾病患者超過 1 億人,其中抑郁癥患病率達 3% 至 5%,患者約 400 萬人。
抑郁癥分為重度、中度和輕度。其中重度抑郁癥臨床上有悲痛欲絕、自卑抑郁、悲觀厭世,尤其有自殺的行為等癥狀。眾多“被掏空”的身體,最終走向極端的,已經不是少數。
廣東珠海白領公美麗是每年因重度抑郁而自殺的 20 多萬人之一。
2015 年 9 月 6 日早晨,公美麗沒有去上班,她用借口支走了家人,然后反鎖房門,以自殺方式結束 34 歲生命。
公美麗原本從事工廠食堂管理工作,每天按時下班,回家做飯,輔導孩子學習,和朋友打羽毛球健身,作息規律。在公美麗丈夫眼里,一家人生活幸福。“對生活很熱情”。
但這種幸福在去年 3 月戛然而止。這時,公美麗從食堂總務部門調換至生產管理科,兩個崗位工作內容差異大。換崗后,公美麗“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悶悶不樂,幾乎就再也沒有笑過了”。
她經常加班。回到了家,對丈夫說的也基本都是工作,或傾訴壓力。家人以為她沒休息好。7 月的一天早上,丈夫發現公美麗氣色很差,臉蒼白,不斷用手揉太陽穴,原來因為這天要開會,前一夜,她焦慮得一直未睡著。
丈夫建議公美麗休假兩天,但并沒有用。她仍控制不住地去想工作的事,依舊失眠。
在遺書里,公美麗寫道,“自從調換了生產管理這個工作崗位以來,我一門心思想把它干好,非常認真,經常加班加點學習和熟悉工作業務,甚至忽略了家庭和孩子。”
事實上,在調崗之后至休假,公美麗每月最少加班 39小時,多的加班 61 小時。相當于一個月要多加班近 8 個工作日時間。
在遺書中,她坦言,自己已連續失眠近兩個月,每時每刻腦子里都會閃現客戶、生產實際、生產變更、周報、達成預測、盤點等工作事務,嚴重焦慮。盡管親人們苦口相勸,但自己滿腦子都是工作,沒辦法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
越是精英,精神壓力越大
張潛每年都會出現一段“周期性的崩塌”——惡心、心悸,完全不能工作,為此他曾休假一年多,后來每當這種狀況出現,他就必須去深山里,不帶手機,不帶筆記本地過一段時間。
從國家機關辭職后,張潛在一家公關公司擔任總裁。
他說在這樣的企業里只看結果,他尚未掌握 Excel 文件如何使用的時候,就被發下一尺高的財務報表,一夜之間必須做出財務報表。
還有隨時的評價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公司有一個大目標,這個目標與職務掛鉤,你給公司帶來多少收益一目了然。面臨時時的考核和評價,做不下來就走人。“CEO 這幾年換得特別快,做不下來就走人,競爭激烈,同行惡性競爭,圈子越來越不好,人際關系很差。”
這種壓力之下,張潛長時間從早 7 點做到晚 7 點,張潛周末有一天工作,另一天雖然不去公司,但也要在家里工作從早上 9 點到晚上 10 點半。
據中國心理協會有關我國職場抑郁癥調查數據顯示,工作場所中的抑郁癥患病率高達 2.2% 至 4.8%,50 個人的團隊中就有 1~2 名抑郁癥患者。其中公務員和白領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
長春市心理醫院副主任醫師燕利娟印證了這一點。根據她所在醫院近幾年收治的抑郁癥患者的情況,排在第一位的主要為公務員、白領等群體;第二位為 40 歲左右處于“上有老、下有小”階段的中年女性;第三位為處于婚姻疲勞期的中年男女。
在長沙玲清心理工作室的心理咨詢專家陶萍看來,被抑郁癥擊中的原因,除了工作擠占了更多私人交流時間,留給感情疏解的渠道相應越來越窄外,員工與雇主都面臨著業績考核、人際關系以及工作本身的困難和矛盾,這些時刻刺激著職場人的神經。
失眠、頭痛、頭暈、心慌、憋氣等軀體不適時常發生;失落、挫敗、急躁、焦慮等不良情緒也接踵而至,內外夾擊,若稍有心理調適不當,則極易陷入不良情緒困擾之中,被抑郁癥纏上。
此外,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施慎遜提到,科技的進步,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手機電腦的過度使用,也進一步使人陷入無處不在的工作狀態,得不到合理的休息,從而造成睡眠障礙、工作效率不佳,壓力隨時迎面而來,更易引發抑郁癥。
精英的問題不僅是高強度超時間的工作。根據美國一項調查,被職場抑郁癥襲擊的往往是那些最有抱負、最有創意、工作最認真的人。
崔永元做節目時,被同事稱為“工作的瘋子”。崔永元對此有過反思,“我們當時做《實話實說》的時候,特別投入,我覺得我發病都跟這有關系,有點鉆牛角尖,希望每一期節目都做好,希望一期比一期精彩。老是這樣想,有這個責任感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特別痛苦。”
“精英分子總是一個社會中最有責任感的人,這種責任感成為精英的一種內驅力,成為自己審視自己的一個標桿,當理想和現實發生碰撞的時候,直接受到傷害的是知識分子的精神。”《南方周末》記者南香紅解釋了崔永元的這種心態,“很多精英的特殊角色意識常常要告訴他總比別人強,別人能出錯他不能,別人能生病他從來都不生病。這樣繃著繃著,最后就斷了。不肯放棄,不肯降低標準,最后的結果是導致自己痛苦,這就是精英的痛苦。”
理想中希望的狀態比現實要好,抑郁感一產生就壓抑下去,強撐著沒事的樣子。數據顯示,在已知患有抑郁癥的人中超過八成的調查者選擇不把病情告訴領導,具有強烈的“病恥感”,因為他們擔心會沒了工作。
對于抑郁癥,中國社會目前仍存在污名化現象。世界精神病學協會 2012 年在中國訪談了將近 13000 人 ( 年齡介于 26—45 歲間 ),其調查結果顯示超過 45% 的人選擇不接受治療,即便他們患了抑郁癥;甚至在那些愿意接受治療的人中,只有 18% 的人會選擇專業的精神科。人們恥于被診斷為抑郁癥,甚至希望醫生不要診斷為抑郁癥的狀況仍舊普遍。此因素也會造成對抑郁癥人數的估算偏低。
范斌 26 歲,中度抑郁癥患者,F在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營銷,朝九晚五。小白領的他自我否定嚴重,每天兩包煙,整夜失眠,“我總覺得自己沒用,做什么都做不好,以前我從來沒懷疑過自己的能力,可是現在,我很怕我自己跟不上節奏,完不成工作,完不成業績。”
盡管意識到自己很可能抑郁了,但他一直拖著不看醫生,“我每天都強打著精神,不想讓周圍同事覺得我有問題,可是我每天都很沮喪,覺得活著沒義。”每天范斌只有剛睡醒、大腦還未清醒時狀態還行,但吃完早飯,將開始新一天工作時,就變得非常沮喪。
直到一天,他血壓一度高到 200/140,頭疼難耐,他向新單位請了假,睡在床上動都不敢動一下,甚至讓朋友幫忙料理后事。在對方建議下,范新極不情愿地來到一家省級醫院做精神檢查,才確定是抑郁。
在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王剛看來,范斌有強烈的病恥感,這也是致使抑郁癥者硬撐著工作的重要原因。王剛門診時,很少有人找他開病假條。只有少數人不介意,會讓王剛直接開,這時候,王剛會再次和患者確認,“你確定要我給你開假條嗎?搞不好我的假條會讓你休息一輩子。”而在歐洲,因為怕丟飯碗而隱瞞抑郁癥病情的只有 30%。
挫敗感無法用意念控制住
當你抑郁了,親戚朋友不斷地對你做思想工作,“你為什么想不開,怎么回事呢?生活這么美好,有什么事情讓你痛苦,你振作一點不就行了嗎?”
這種情況,張進不能更熟悉。“這只會讓他更難受,覺得不被理解。”這是“局外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居高臨下甚至帶有一絲優越感地同情、開導或者指責他們”。
“因為你高興不高興,并不是決定于你內心的想法,而決定于大腦的神經遞質的分泌,這些東西是自己無從控制的。”
在張進看來,“開導”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公平的。
事實上,在很多人眼里,抑郁癥仍是單純的心理疾病,但現代醫學證明,抑郁癥同時伴有生理功能受阻,即腦細胞用以傳遞信息的媒介——神經遞質失去平衡。
上個世紀中葉,研究人員收集并解剖了一些抑郁癥自殺者的腦部標本,通過顯微鏡看到大腦內三種神經遞質(5-HT、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濃度低于常人。由此 確定了一個研究方向:尋找抑郁癥和這三種神經遞質濃度之間的對應關系。
神經遞質即腦細胞用以傳遞信息的媒介。大腦的神經遞質有很多種,最主要的就是 5-HT、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5-HT 掌管情感、欲望、意志,去甲腎上腺素提供生命動力,多巴胺傳遞快樂。
由于這三種神經遞質失去平衡,神經元接收到的信號減弱或改變,人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等各種感情和意志的傳導通道受阻,人體就會長時間處于情緒低落或者木訥的狀態。表現為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以及其他大腦疾病。
抑郁癥對人的影響具體包括三個層面:情感層面典型癥狀包括悲傷、焦慮、興趣缺少、有自殺想法、無望、自責等;認知層面有注意力集中困難、短期或長期記憶缺損、猶豫不決、計劃和組織能力下降、精神遲滯、找詞困難、思維遲緩、判斷力下降等;而軀體方面包括疲勞、食欲改變、失眠、頭痛、腸胃不適、胸痛等。
而抑郁癥被治愈后的感覺,張進形容,“就像一陣狂風嘩啦一下吹散了烏云。”
2012 年 6 月份,當張進確診為抑郁癥時,醫生要求張進住院治療,并接受電擊療法。他對此惶恐無措。這時一個朋友建議他更換醫生,更改用藥。這次,張進找到了安定醫院的姜濤大夫。在姜濤的治療下,張進開始好轉。
姜濤給張進開了三種藥,由于藥品的鎮定作用和催眠作用,剛開始張進的睡眠稍有改善,但情緒、思維和行動力依然如故。到了后來,隨著對藥品產生耐受性,睡眠質量也越來越差。
這些天成為張進有生以來最痛苦的時期。同時服用這么多種藥,藥的正作用沒有產生,副作用卻一個不落地出現了。“那一段時間,內心充滿了絕望,不知道哪一天是終點。”
“他當時就是臉色不好,特別的晦暗,而且特別瘦,有氣無力的,覺得整個腦子就已經完全遲鈍了,就像一個機器突然不運轉了,卡殼了那種感覺。”姜濤說,“他最重的時候,是要自殺的。”
“我當時就是叮囑他再試一試,一定要完成這十四五天的觀察,因為抗抑郁藥起效至少 14 天以后,所以他就一直在堅持。”姜濤說。
當張進吃藥吃到第 18 天時,2012年7月19日,張進覺得藥開始見效了。 漸漸地,他可以集中注意力看電腦,可以看書。明顯感到自己頭腦清醒,思考問題有了系統性,做事有主動性。也不怕見人、接電話、回信息了。在街上看到過去喜歡吃的東西,很自然產生了食欲;見到同事和朋友,也有了久違的親切感。
張進后來把這段經歷稱為“地獄歸來”,并寫進了《渡過》一書里。
獲得新生的張進決定向人們普及抑郁癥的病理與可怕。他從自己服過的藥開始入手,把自己服用過的 11 種藥的毒理藥理、化學結構以及不良反應研究了個遍,并閱讀了大量病例增加感性認識,又找來大專院校的精神科教材,系統進行學習。
他還會在周六姜濤坐診這一天,趕到姜濤的診室,旁聽姜濤給患者看病,并且一直堅持了半年時間。
有一天,張進接待了三個前來咨詢的患者,他們的問題不約而同:吃藥好不好?到底管不管用?能不能不吃藥?有沒有副作用?會不會上癮?
張進說,提到吃藥,抑郁者心理上大多還是拒絕的,有諸多擔心。據統計,中國抑郁癥患者中就醫的只有10%,這 10% 中又只有 20% 曾接受系統治療。但是就目前來說,抑郁癥的治療,還是得靠藥物。
“對于部分患者來說,吃藥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不得不的問題。”張進說。抗抑郁藥物針對 5-HT、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這三種神經遞質研制出來的,F在最常見的 SSRIS 系列,全名“選擇性 5-HT 再攝取抑制劑”,其功能便是專門抑制大腦對 5-HT 的回收,從而保持血液中 5-HT 濃度的平衡。自己的親身經歷也使張進相信,藥物的治療作用是最針對與直接的。
而對于親朋,張進不希望他們指責患者不堅強。精英群體,經歷過各種激烈競爭,說不堅強,并不能站得住。“未曾患病的人,也許永遠也不能體會患者內心的挫敗、孤獨和蒼涼。由于大腦發生功能性病變或器質性病變,他遭遇意志無法控制的精神障礙和痛苦。”
對于職場抑郁者,“親人對待的最好方式是陪伴。”張進說。
現在經常有患者,通過各種聯系方式向張進求助。張進一定會囑咐對方五條,第一,保證不自殺;第二,堅持吃藥,一粒都不要少,聽從醫生的囑咐;第三,盡可能多吃一口飯,來抵抗副作用;第四,盡可能地只要你的身體允許,你多走一步路,多做點運動,通過運動來使自己的機能配合藥;第五,把自己每天身體的狀況,記載下來,提供給醫生,讓醫生一目了然。
是“精英癥”,更是社會病
李意欣 27 歲時,就已經是波音公司中國首席代表。1997 年 3 月的一天,他身體突然垮掉,先是失眠,很反常地頭暈,接連幾個晚上睡不著,吃安定片也不見好。腹瀉,怕見陽光,看到的東西都是模糊的。說話說不出,感覺氣是斷的,“只能到喉嚨這里”。走在路上,發現女孩子走得都比他快,走不了 500 米就滿身冒汗。1998 年他辭去工作專心在北京養病,歷時數年,耗費積蓄 30 多萬。在社交網絡上,他以“北京病人”自稱。
10 年前,當記者采訪他時,他向媒體和公眾拋出了個人判斷:抑郁是“心之病”,也是“社會之病”。在李意欣看來,工作強度不是壓垮人的唯一因素。他認為,今天的健康命題應該是文化上的、價值觀上的。另外,他認為:“如果一個社會不那么急功近利,不那么鼓動欲望的話,它就能允許一個人花 20 年、30 年時間去獲得成功,而現在卻僅僅給年輕人 5 年、7 年的時間。”
李意欣的個人看法實際上也是近 10 年來關于抑郁癥的輿論認識傾向。
“我們國家經濟正處在快速發展的上升期,隨著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節奏、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加班往往是家常便飯,尤其是一些競爭壓力較大的行業,在大中城市、中心城市更加突出。”心理專家陶萍表達了類似看法。
而在《“抑郁癥”如何在現代社會成為一種“流行病”?》的調查報告里,研究醫療社會學的華東理工大學助理教授蕭易忻更加專業地分析了抑郁癥產生的社會動因。他提到了“時間效率下的抑郁癥”。
在經濟進行全球布局的背景下,資本跨境流動,人們的時空感受發生了巨大轉變。經濟全球化強調“競爭力”,這意味著時間效率化的加劇,要做到短時間內比別人更有產能,就需要具備各方面的能力,如管理、外語、專業技能等。這種競爭性塑造了新的性格。那些“開朗”“自在”的人受歡迎度高。而“靦腆”“內向”“古怪”等與“害羞”相關氣質的詞匯,漸漸在 20 世紀 80 年代變成需要治療的疾病,“社交焦慮”“逃避型人格障礙”甚至可能成為個體在競爭社會中的極大困擾。
此外,由于競爭力強調時間的效率化,這促使拖延或慢步調漸漸意味著不道德、不負責任的,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表現。而“高效率地運用時間來產生效能”才是“理性”和“正常”的。即使是在休假日,現代人也不會無所事事地度過,要么繼續工作,要么有規劃地休閑,精神難以真正放松。中國在改革開放后仿效東亞發展型國家的路徑進行趕超,加上本身是人口大國,競爭異常激烈,效率不斷被強調。這無疑會增大人們的壓力,產生情緒問題。
當在競爭與流動下耗盡精力的個體,便成為“不想動的(失能)主體”,他們不想消費、吃飯或出門,不但退縮,且恐懼有所作為。在高度要求績效的背景下,缺乏生產與積極進取的競爭力會被視為嚴重的偏差行為,這也使得抑郁癥愈來愈引人注目。
“最后的禁忌,不是性,不是酗酒,不是毒品,而是職業壓力。”美國《財富》雜志曾以這樣的觀點闡述現代社會對人的損害。
去年開始,12306 客服中心管理人員在食堂一角設置了發泄區,區內有一塊發泄墻,話務員可以把自己的委屈寫下來貼墻上,另外還有一個拳擊柱,很多話務員在飯前,先沖拳擊柱“發泄”一頓,再坐下來吃飯。
一些企業已經意識到及時疏解員工壓力的重要性。陶萍提到,絕大多數用人單位對于員工的心理健康維護幾乎沒有投入,“在職場心理健康還存在許多盲點。”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