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重視培養創意人才
■ 英國將創造性人才培養理念貫穿國民教育的始終,并建立相應的課程設置和科學評估體系。
注重人才培養的開放性,通過諸多措施吸引全球高技術人才。
英國的人才培養經歷了從改革現代“學徒制”到規范職業教育,再到創意人才培養的三個階段。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大力發展創意產業,突出創造性人才的培養。與此同時,英國政府長期秉持全球化的人才觀,采取開放性的人才政策,引進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作為全球第一個提出并發展“創意產業”的國家,英國在1997年成立了跨部門的創意產業工作組,明確將創意產業與金融服務業并列為英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經過10多年的發展,英國創意產業年產值已達600億英鎊,占英國經濟增加值的7.3%,吸納就業人口200多萬。
為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英國將創造性人才培養理念貫穿英國教育的始終,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教育的教綱都必須突出創意人才培養理念,并建立相應的課程設置和科學評估體系。幼兒教育寓教于樂,以培養創造力為核心。中小學教育通過激發創意的課程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此,英國教育部啟動了“發現你的潛力”項目,旨在2013年前每年為年輕學生創造5000個實習崗位,并為學生提供演奏樂器、表演舞蹈、學習寫作、參與電影和多媒體制作、手工藝制作等機會。
英國政府還成立了創意產業高等教育論壇,加強高校和業界的聯系,利用高校資源為業界培養創新型人才。英國產業技能委員會曾在高校為電影、電視和多媒體行業舉辦為期3年的人才再造工程,高校為這些行業人士提供了上百種學習課程,使66%的影視業和24%的多媒體從業人員達到研究生水平,有效地提高了這些行業的創新潛能。
英國還加大對創意產業的投入,為創意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如英國技術戰略委員會提供1000萬英鎊,資助創新產業的合作研發項目。英國國家科技藝術基金會啟動“創新人才成長計劃”,與相關企業聯手創建五個“精英中心”,著重于電影、時裝、動畫和數字媒體,幫助不同背景的人才發展潛能和創意。技術戰略委員會還為創新產業建立“知識轉讓網絡”,以推動創意迅速實現產業化,許多藝術機構及其活動也因此受惠,被注入資金已超過1.5億英鎊。
英國人才培養機制的另一重要特點就是“開放性”。英國政府認為在全球化時代,人才會像其他商品一樣高速流動,限制政策不利于吸引和培養全球一流人才,關鍵是要建立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社會環境和平臺,以此吸引全球人才。倫敦金融城就極具代表性,英國政府為其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對各國公司和金融人才來者不拒,推動了英國金融服務業的現代化。盡管開放性人才政策可能會造成英國本土人才的流失,但本土人才海外擇業仍可為英國做出貢獻。如一名優秀的英國互聯網人才,在美國一年可創造1000萬美元利潤,但其每年需要回到英國消費并投資,最終能將600萬美元花在英國。
英國政府還采取了許多措施吸引全球高技術人才。一是推出牛頓獎學金計劃,向來自英國本土和其他國家的100名最優秀申請人提供資助,為未來的高技術產業輸送一流人才。二是規定英聯邦國家高技術人才不需簽證就可在英國工作兩年,從而吸引了大量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專業技術人才。三是改革移民制度,為引進高技術人才提供便利。2003年1月起,英國內政部借鑒美國移民政策的經驗,使修訂后的技術移民政策相對于美國、加拿大更為簡單、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