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才培養與吸收并重
■ 美國把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提升至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位置,將加強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基礎教育視為美國人才戰略的重要支柱。同時,通過放寬移民限制、增加簽證名額等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外國優秀人才留美工作。
美國政府在2010年5月出臺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明確把國家的“繁榮”和“領先”與教育和人才掛鉤,并將發展教育、培養人才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內容。
在這項報告中,美國政府提出:要提高各個層次的教育水平,為民眾提供富有競爭力的完整教育,包括高標準早期教育、改革公立學校、增加高校錄取率、加強職業培訓以及注重新興產業所急需的技能教育等;加大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教育投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與私營部門、非盈利組織和大專院校建立合作關系,促進科技教育和就業,培養未來的科學家和創新者;加強國際教育交流,幫助美國學生掌握獲得成功的技巧。
此外,為了加大公立學校改革力度,美國政府在2009年7月推出了“沖向頂峰”項目,撥出43.5億美元鼓勵地方政府改革教育體系,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國際競爭力。該項目鼓勵各州結合升學和就業問題,聯手制定共同的學術標準,通過改進考評方法,有效考核學生關鍵知識和高層次思考技巧的掌握情況;擴大對學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師資培訓水平,修訂教師考核、薪酬和選留政策,將最有才華的教師放在最需要的崗位上,吸引優秀人才到學校任教;建立縱向數據系統,以此長期跟蹤學生信息,提供決策依據,改善教學質量;鼓勵各州大膽創新,通過有效方法改變落后學校的面貌。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將加強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基礎教育視為人才戰略的重要支柱。2009年11月2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倡議發起了“創新教育”活動,由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共同推動,從課外活動入手,用十年時間進一步提高美國學生的創新能力。美國能源部還設立了事業起步研究項目,向優秀科研人員提供資金支持,為他們在事業起步階段提供創新條件。美國能源部于2010年1月宣布,將在未來5年為美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69名優秀科學家提供8500萬美元的研究基金,推動科技創新。
美國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已經形成了良性競爭機制,并成為了全球人才流動的最大受益者。許多外國學生,尤其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在美學習生活幾年后往往會想方設法留下來工作一段時間。美國之所以能大規模吸引外國人才,主要得益于該國的就業機會多、教學水平高、社會環境寬容以及相對開放的移民制度等因素。
數據顯示,美國工程和數學博士學位獲得者中,約有半數為外國人;創新成果專利申請者中,約有50%為外國人;1990年至2004年,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出生在外國。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院提供的最新數據,2008年美國外國留學生人數超過67萬,較上一年上升了8%。這些優秀的外國學生為美國社會帶來了新的活力,成為美國科研水平領先全球的重要因素。同時,他們繳納的學雜費和生活費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2007至2008學年達155.4億美元),而且還推動了學?蒲许椖康难芯,促進了美國大學科研水平的提高。
長期以來,美國政府通過放寬移民限制、增加簽證名額等政策措施,為外國優秀人才在美工作和定居創造條件,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增加H—1B短期工作簽證額度。在1990年,為應對科學家和工程師可能面臨短缺的局面,美國決定擴大移民法中的技術工種特惠制,包括H—1B工作簽證在內的工作移民額度從每年5.4萬人增至14萬人。
此外,移民法還將引進專業技術人員作為重中之重,簡化外國人赴美工作、學習和經商的申請程序。在2000年,美國政府再次對H—1B工作簽證和工作移民政策進行重大調整。從2001年開始,H—1B工作簽證年度配額連續三年增至19.5萬人,并且規定大專院校、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研究機構雇傭外國人員不受名額限制。為了緩解H—1B工作簽證短缺現象,美國國土安全部在2008年4月宣布,將理科類、科技類和工程類F—1簽證學生畢業后的實習期由12個月延長至29個月。所有這些措施,都為美國留住緊缺人才開辟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