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渴望來自他人和工作環境的有效。成功的激勵可以使疲憊的生命重現光彩。一個能激勵人的環境會讓平凡的人做出非凡的成就,這似乎是所有成功者的感悟。那么,在企業中,什么是最有效的激勵呢?是薪酬?是獎金?是健全的規章制度?顯然不僅僅是這些。
有專家說,人力資源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對、愿景的管理。這話細細品來,確有道理。作為新生代員工,他們在和風細雨中長大,從小沒有經歷過什么挫折和失敗,也沒有認真思考過對生命的眷戀和珍愛,他們很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迷失自我,鑄成大錯。如果他們再長大一些、再自立一點,就能成為崛起的一代、生命的主宰?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能確認。因為他們很難從日復一日的枯燥勞動中找到內心的滿足,感受到工作的快樂。再加上飛漲的物價、抬高的房價、難堪的戶籍和來自情感、人際>中突等等的困惑,都會讓他們失去了對未來的期望!縱然他們來到了最繁華的都市,走進了現代型企業,但他們似乎還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會是什么樣。
當下年輕人初次求職時,往往首先考慮的是薪酬保障和公司的名氣。而工作一段時間,基本生存需要獲得一定滿足后,他們往往開始審視企業文化是否適合自己,自己在這個企業的明天會怎樣等問題,他們會更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作為企業就應該幫助員工建立起個人職業發展的愿景,激活他們對未來的期望,并為其指明實現期望的發展通道,這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因為身體的勞累,還在一般人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但最后摧垮一個人的往往是來自內心的無助、對未來的迷茫、在自我矛盾中不能自拔等精神上的無形殺手。
實際上,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一份基本的工作,而是要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期望、找到快樂,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么在管理中,不僅要引導員工注重“低頭拉車”,還應著眼于“抬頭看路”。
牛津大學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在職場上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有個人發展目標而且把它清晰出來;第二種人,僅有個目標而已;第三種人,走一步看一步。10年后,在追訪中發現,第一種人的成功遠遠超過第三種人。也就是說,有清晰的發展目標,才能在遇到挫折和阻力時,不放棄、不妥協,勇往直前,走向成功。
誠然,喚醒員工心中的期望,幫助員工建立個人發展目標不僅僅是企業的責任,它是一個社會工程。家庭、學校、全社會都應該重視對青少年人生觀、生活信念的教育和引導。不能引導年輕人一味追求物質收獲而造成身背重負、戰戰兢兢地成長,以至于他們不知道去哪里尋找生命的從容和實實在在的幸福;如果我們的社會一味強調經濟效益,忽視人們的精神需求,造成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信仰缺失、迷失人生方向,那么社會文明一定會衰退,人們非但無法有尊嚴、體面地工作和生活,甚至還會喪失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和安全感。而這個問題,又遠非企業和個人所能解決的,企業需要承擔社會責任,但企業無法替代社會功能。只有喚起全社會的力量關注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構建,讓每個人活得體面,有生活目標,有職業愿景:只有讓人人心中既裝有為自己和家人負責的基本義務,又載著服務社會的神圣責任,才能從根本上平抑社會矛盾,舒緩社會壓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贏共榮的大和諧。
讓我們幫助員工找回人生的信心和期盼吧!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