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律一:積極協助上司發揮其優勢。上司有不同的類型,有的是雷厲風行型,有的是溫文爾雅型,有的是足智多謀型,有的則是小心謹慎型,HR要把握上司慣常的思考角度,使自己的觀點或意見表達角度與上司的思維更趨一致,這樣才更容易被其接受。
定律二:積極把握上司的情緒周期。與人的生理周期一樣,上司情緒高低、好壞往往也是有跡可循的,呈現出一種周而復始的拋物線。HR了解了上司這種情緒周期后,就可以知道在什么時候、什么語境下提出什么意見或溝通什么樣的問題是最有效的。同時,還要懂得表揚并不是只用來激勵部屬的,對上司也應該有效地予以表揚和激勵,而這一點正是向上溝通的核心。
定律三:要和上司進行雙贏溝通。從上司的角度看問題,深刻甚至透徹地了解上司的需要與顧慮,認清關鍵問題與彼此的顧慮(而非立場),從而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并商討達到上述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
從“應該怎么做”到“可以怎么做”
在后來加盟復星集團的六七年里,筆者總結了兩句富有哲理的思考:第一,你必須懂得應該怎么做,就像你必須懂得“1+1=2”;第二,你還要懂得通過溝通協調可以怎么做。這就像要知道并非只有1+1才等于2,0.5+1.5也等于2。
舉例而言,復星集團收購了很多企業,收購后不但保留了原來的管理團隊,而且還依靠原來的團隊,所以每一個團隊的背景、理念都風格迥異。這樣從集團層面開展管理工作就面臨著非常多的沖突,有的被收購企業處在非常偏遠的地區,如果集團要求下屬企業一定要求其按照集團的政策來操作,這也不是不能做,但是操作的成本會非常高。所以這就需要因地制宜,在當地政府所允許的政策范圍內靈活變通地去實施集團總部的政策。
再以培訓與發展工作為例,復星集團倡導下屬各個企業要培養人,培養人就肯定要有投入,那么集團如何去推進培養人的機制?簡單地發文,很容易走形式,效果肯定不會好。筆者就到下屬的企業和負責的老總溝通,傾聽他們對于人才培養的思考和想法,幫助他們去解決個性化的人才培養問題。然后集團層面再專門就人才培養進行開誠布公的會議研討,把問題一一羅列,一起溝通研討解決方案,大家認識一致了,人才培養的目標也就落實了。對于招收名牌大學的優秀畢業生,雖然最初很多下屬企業有抵觸,但通過反復溝通,招收計劃還是得到了一定的落實。2009年集團要求下屬各分支機構上報優秀大學生招募計劃時,報上來的需求遠遠超出了集團的預計,這體現出大家對于集團培養與發展人才政策的理解和歡迎。
總結自己的感悟,筆者認為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系統化的思考。一個企業往往有很多業務模塊,各個模塊都有老總。若習慣根據方方面面的歷史情況,綜合采取PND(拍腦袋)法則做決策,當然是可以這么做,但這樣做缺乏體系,當受到挑戰的時候就容易出問題。所以系統化的思維非常重要,當然每一家下屬企業也需要在這個體系下靈活變通,而不是照搬照抄。第二是良好的溝通技巧。正如松下幸之助的名言:“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要不斷地通過傾聽與交流達成共識,從第一步走向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