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組織成立時,一般情況都會有一部組織最大法、根本法,這就是組織的章程。政黨有政黨章程、協會有協會章程、公司有公司章程。這些章程都是確定了組織的的一些關鍵因素、制度、程序、原則、方法等。對組織而言,所有的規章制度都要依據章程而制定。企業的規章制度的制定分為這三種情況:一種是由企業的董事會制定。二種是由企業的總經理為首的經營班子制定。三種是由決策層與員工共同制定。對于組織長遠規劃的規章制度,還是由決策層制定比較適宜。對于涉及到組織成員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還是要由決策層與組織成員共同制定比較適宜。反映組織長遠規劃、總體目標、使命、愿景、戰略戰術之類的規章制度,是因為決策者必須以遠見卓識的眼光,高瞻遠矚的視野,來為組織指明方向,做好未來的組織定位。這需要全局觀與未來觀的意識與思維,這不是一般組織成員能夠具有的。而涉及到組織成員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定,則是跟組織成員息息相關的,動他們的利益,等于是要他們的命,他們如何會不反對,就算口口聲聲表面支持,背后絕對會陽奉陰違。再者,組織成員作為執行層與操作層,他們做基層的工作,所以對組織實際工作了如指掌,讓他們參與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決策中,更能完善它,最后還能讓組織成員成為規章制度的堅定支持者與遵守者。
一旦組織的規章制度制定與確立后,那么就要嚴格遵守它。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總有少部分的組織成員漠視、挑戰、破壞組織的規章制度,他們這些人起著“破窗效應”的作用,作為壞榜樣使一部分成員效仿,最后像蠶吃桑葉一樣把規章制度破壞掉,使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流于形式,失去了它應有的權威與效力。不管什么組織,總有那么少數人不會遵守規章制度的。就算把那少數人趕出組織,又會有少數成員成為了他們的后繼者。管理學上一個有趣的定律叫“酒與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里,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顯而易見,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與污水定律說明對于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所以,作為組織的領袖要明白,在組織中總存在“污水”與“老鼠屎”,而且它們總是除不盡的。為了維護組織的紀律與權威性,所以,領袖要祭起制度的武器,對一切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打擊與懲罰。當然,懲罰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為了教育大多數組織成員,起到懲前毖后的作用。懲罰是為了禁止組織成員的某種違法亂紀的行為。而獎勵則是為了鼓勵組織成員積極去做某種規章制度提倡的行為。
領袖是組織的最高首腦,有著獎勵與懲罰組織成員的權力。對符合規章制度的組織成員,按照上面的規則標準,給予他們獎勵,正強化他們的行為,表彰他們的行為,肯定他們的行為。獎勵標準的設置,要有章可依,執章必準,既不要溢獎溢賞,也不要不獎不賞,一切都依據先前制定的規章制度上的標準執行。溢獎溢賞,是一種典型的破壞規章制度的行為,它沒有規定的獎賞,都不可獎賞;它規定要給予的獎賞,那么領袖也不能克扣獎賞,更不能不給獎賞。領袖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規定,是為了更好地讓組織成員遵守規章制度。
領袖有榜樣的力量與典范的影響力。凡是規章制度沒有獎勵標準的,一律不獎。凡是規章制度有獎勵標準的,一律要獎。如果想增設新的獎勵項目,得先召開決策層會議,共同研究,按照法定程序修改。對于違法亂紀組織成員的懲罰,一定要精準,要調查清楚,既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既不能胡亂懲罰,又不能不懲不罰,一切都依照規章制度執行。對于獎罰,領袖不能憑個人主觀好惡,任意獎罰。管理學上有個法則中“熱爐法則”,是指組織中任何人觸犯規章制度都要受到處罰。它是由于觸摸熱爐與實行懲罰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而得名。熱爐效應或熱爐法則帶有警示性、一致性、即時性和公平性。獎懲都要有警示性、一致性、即時性和公平性。獎懲是講究時效的。獎懲在三日內進行,那么對受到獎懲的員工影響力就較大。如果獎懲兌現的時間比較長,那么對受到獎懲的員工的影響力就沒有那么大了。獎罰分明,就是領袖在決定實施獎懲時,該獎的要獎,該罰的要罰。獎罰是權力的雙刃劍,用好了,組織一切就好;用壞了,那么也會成混亂的根源。再怎么樣,有獎有罰的組織比無獎無罰的組織生存力要強些。領袖領導決策層制定規章制度時,一定要注意要多獎少罰,以獎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