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最近正在進行許昌某企業組織結構設計與落地的工作。在落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違背原理的事情,例如過于扁平化而設計了太多的部門,部門內部設計了較多的副職等等,從而造成了一些內部需要高度溝通的工作,額外增加了很多的管理成本
1.很多公司內部出現管理的問題,和組織結構設計及崗位設置有著很高的關聯性。一個企業內部是否具有就事論事的環境、工作效率是否高效、人際關系是否相對單純等,本質上是一個公司的文化在牽引,而形成這種文化,則需要通過對內容的有效設計和執行來牽引,例如流程、制度、組織設計、崗位設計等方面
2.前幾年在廣州一家公司做管理咨詢,調研階段,發現這家企業的銷售機構設置很有意思。該公司設置了幾個銷售部,基本上每個銷售部的崗位設置是,經理、副經理、經理助理,還有助理經理。業務員大概只有一到兩個。然后問公司總經理,這個助理經理和經理助理有什么不一樣,他也一時半會回答不上來。一個部門六個人,管理人員就有四個,而員工只有兩個。這么多的管理工作者,誰來做業務工作呢。當時,部門經理回答我,說他們全部都是業務員,都要做業務的,沒有誰管理誰的問題,拿到業務就是老大。想想,這樣的企業又該如何能做大做強呢。而這種現象,在企業界似乎還比較普遍,這種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3.解決的方法是有的。一是企業內部本身就要控制副職的設置,結合公司戰略和業務流程,參照管理幅度的原理來設置部門和崗位;二是打通專業人員的成長通道,為這類人員尋找成長的發展機會,建立員工任職資格管理體系;三是在薪酬與獎勵方面要適當的傾斜到專業及技術類人員,從而避免都擠向管理這個通道
4.這里我們重點談談企業該如何設置崗位的問題,這其中有哪些規律和原理可循。根據我自身多年的管理實踐,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二、職位設置的大原則
1.因事設崗原則。從“理清該做的事”開始,“以事定崗、以崗定人”。設置職位既要著眼于企業現實,又要著眼于企業發展。按照企業各部門職責范圍及業務流程劃定職位,而不應因人設崗;職位和人應是設置和配置的關系,而不能顛倒
2.整分合原則。在企業組織整體規劃下應實現職位的明確分工,又在分工基礎上有效地綜合,使各職位職責明確又能上下左右之間同步協調,以發揮最大的企業效能
3.最少職位數原則。既考慮到最大限度地節約人力成本,又要盡可能地縮短職位之間信息傳遞時間,減少“濾波”效應,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市場競爭力
4.規范化原則。職位名稱及職責范圍均應規范。對企業腦力勞動的職位規范不宜過細,應強調留有創新的余地。但也不能隨意性,職位名稱就和一個人的名字一樣,具有嚴肅性
5.客戶導向原則。應該滿足特定的內部和外部顧客的需求,以客戶導向為中心
6.一般性原則。應基于正常情況的考慮,不能基于例外情況。例如,90%情況下這個職位需要多少工作量,多少工作強度
三、管理崗位的界定
1.管理崗位如何界定,這里專指有下屬崗位的崗位。
所匹配的管理者則有專屬的下屬,管理超過三人的角色,都可界定為管理者。管理崗位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每個層次的角色不同
2.基層管理者:主要職責是直接指揮和監督現場作業人員,保證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計劃和指令。他們主要關心的是具體任務的完成。例如科長、主管、班組長
3.中層管理者:承上啟下。主要職責是正確領會高層的指示精神,創造性地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有效指揮各基層管理者開展工作。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務。例如經理
4.高層管理者:對組織負全責,主要側重于溝通組織與外部的聯系和決定組織的大政方針。注重良好環境的創造和重大決策的正確性。例如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監等
5.這其中,一些公司設置的總經理助理崗位,它的歸屬是有爭議的,即可放在高層的定義中,也可歸入到中層管理崗位。經理助理的歸屬也存在類似的道理
四、管理崗位數量的設置
1.一個企業究竟設置多少個管理人員是合適的,沒有一個標準。不同的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組織模式,情況會完全不一樣。但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管理職位的設置,和組織結構設計中的層級與管理幅度有關系,也和企業內部整體的管理水平有關。一般情況,現代企業中,高層能管理的人數在5-8人,中基層8-15人。越是管理水平低的管理者,他就越是想要層級化。因而這會大幅增加公司的管理成本。同時,越是沒有開通非管理發展通道的企業,也就越容易設置更多的管理崗位
2.傳統企業的組織設計較為傾向多層級即金字塔型,因而基層管理崗位的數量會偏多;現代企業的組織設計則傾向于扁平化,這使得中高層管理崗位的數量偏多。而另一方面,不能因為扁平結構屬于現代組織設計,高層結構是傳統組織設計,就以為只有采用扁平組織結構,才符合現代化管理的需求。要以權變的觀點正確對待高層結構與扁平型結構。從而有效應對管理崗位數量的問題
3.單純從組織結構設計的層面而言,若企業人員素質不高,管理工作較為復雜,許多問題的處理不易標準化,實現日常管理工作科學化和規范化還需較長時間,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不高,適用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這種情況,管理人員的數量會偏多。反之則比較適合扁平型組織結構。無論哪種情況,唯有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組織結構才是最優的
4.舉例一個1000人規模的相關領域多元化的制造業公司,生產工人數量300人左右,其它人員700人左右。按照扁平化的趨勢,結合管理幅度的原理,根據核心業務流程與管理支撐的需要,可以為該公司設置4-6個中心,分別為營銷中心、研發中心、生產中心、采購中心、財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中心,中心設置總監崗位;20個左右的部門,部門設置經理崗位;每個部門根據業務流程以及專業化分工的要求,可以設置3-4個二級科室或組,科室設置科長職位;這樣,對于一個1000人規模的這類企業,高層管理者,5-7人,中層管理者20人左右,基層管理者60-70人左右,全部管理者大概100人左右,占總人數比10%左右,這也符合業界的一般規律。如果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的技能還比較薄弱,則可能傾向于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這種情況,管理人員的數量可能會達到12%左右的比例
五、職位設置需要注意的方面
1.不要輕易更不要隨意設置副職的崗位,尤其是在一個部門內,設置過多副職職位。
管理職位的設置,不是通過在一個部門內部無限設置獲得,而是在公司發展與壯大的基礎上進行。也不要輕易設置助理的崗位,如果部門事務性的工作偏多,需要集中管理,可以設置秘書或者綜合管理員的崗位
2.一般情況,公司層面設置副總經理;如果規模足夠大,例如一個億以上,可以設置副總經理的職位,并分管足夠飽和的部門;如果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例如到了5億以上了,可以設置某某中心;在中心設置總監的職位;中心下面設置部門,部門設置經理的職位
3.如果有必要,可以在部門內部設置相應的科室。組織機構發展的趨勢是扁平化。但同一個部門的規模逐漸壯大后,寧愿扁平化而不是金字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