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學中想象力理論初探論文
在西方哲學史上,想象力作為一種認知能力,一直處于一個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西方傳統哲學偏重理性,輕感性經驗,此時的哲學家把想象看作是一種低級的認識。
柏拉圖是古希臘最早引入想象力概念的哲學家。他曾說:“一個連模仿性的藝術都要拒絕的絕對理念論者,想象對其也沒有什么真實性!卑乩瓐D認為藝術只不過是一種模仿,想象力即是我們對現實的模仿。康德則把柏拉圖哲學視為想象力產生的根源,他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把柏拉圖哲學比喻為“身輕的鴿子,愜意地翱翔在空中,而當它感覺到空氣的阻力時,就可能想象在真空里飛行必定更為容易”可見,康德仍受到了柏拉圖的啟發,把想象力視為一種感性和理性之間的創造性的認識能力。
如果說想象在柏拉圖那里被認為是一種低級的鄙視的認識,那么在希臘美學家亞里士多德那里則初次得到了重視。亞里士多德是哲學上第一個對想象理論有所建樹的哲學家。他肯定了現實世界的真實性,承認他所模仿的世界是真實可靠的,他認為的模仿不是柏拉圖所說的對自然的純粹抄襲,而是對模仿自然的創造。亞里士多德將想象跟模仿作了很大的區別,他曾說:“一切感覺都是真實的,而許多想象則是虛假的。”他認為想象是感覺的繼續,是萎褪了的感覺,想象是依賴于感覺的,感覺是真實的,想象則有可能具有欺騙性。亞里士多德把想象看作是對不在場事物進行重新表象的一種能力,這種觀點不僅僅是對柏拉圖想象理論的超越,更是為康德想象力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17、18世紀,以培根、霍布斯為代表的英國經驗主義美學對康德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培根將想象和虛構看作是詩歌的主要特征,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舨妓箘t將想象力與判斷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他將想象力分為簡單的想象力和復合的想象力。簡單的想象力即為一種正在衰退的感覺,是一種記憶;而復合式想象則是一種心靈的虛構。霍布斯這種對想象力觀點的劃分無疑對康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與康德觀點中將想象力分為創制性想象和復制性想象相似。
休謨的想象力觀點對康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休漠強調了想象力在知識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在休謨看來,想象是一種心靈的創造能力,人類還無法解釋他。他將想象置于人類一切知識中的基礎地位,認為記憶、感官和知性都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其想象力學說仍帶有懷疑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局限性,但是,在那個時期,休謨的懷疑論徹底地驚醒了康德的獨斷論迷夢,他的將知性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這一觀點對康德的想象力理論的全面形成指向了一個新的方向。
一、康德時期想象力理論
想象力理論在康德時期能夠真正的全面的發展,無疑是繼承了前人關于想象力知識的概述,并在此基礎上對其內涵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討。接下來,筆者就從哲學認識論以及審美兩方面對康德想象力理論進行簡單的闡述分析。
(一)想象力的基本含義
康德對想象力的概念的闡述中,它把想象力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創制性的想象力”另一種是“復制性的想象力”?档赂⒅厍耙环N創制性想象力,在《純理性批判》中,康德在討論想象力的基本含義時,繼承了休謨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想象力是人的心靈的直觀能力,將想象力當作一種純粹的認識功能,一種當對象不在場時也能在直觀中表象出來的能力。
(二)康德認識論中想象力含義
在認識論中,康德將想象力當作一種純粹的認識功能,并將其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部分。他認為想象力不僅要依附于感性和知性,且要介于感性和知性之間。在《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中,康德對想象力持一種貶低的態度,因為在哲學上,康德思想以主觀唯心主義為主,他一方面承認物自體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承認物質世界是經驗和感性世界的來源。他害怕自己思想完全陷于主觀,因此他要將理性從中挽救出來,從而對感性進行壓制。他把感性能力置于認識論中較低級的階段,想象力也即處于受壓抑的地位。正如他在《判斷力批判》中寫道:“知性不能直觀,感性不能思維,只有它們的聯合,才能發生認識!钡,在康德的哲學觀點中,感性與知性是相互對立的,兩者結合與他的觀點相矛盾,因此康德在二者之間加入了想象?档抡f:“想象,則是使知性通向感性從而獲得客觀現實性的橋梁,它就是使知性結合感性的關鍵和要害!盵7]因此,康德將想象力比作為一座構架感性和知性的橋梁,并將其緊密連接在一起,支配其他事物并發生作用的一種感性活動。
(三)康德美學中想象力含義
康德認為審美活動是想象力與知性的自由游戲,是主體能力之間的相互和諧與融洽,知性和想象力的自由協調產生了愉快?档抡J為審美判斷中的美“是憑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和悟性相結合)連系于主體和它的快感與不快感。”可以說,康德將想象力認為是一種介于知性與理性間的一種思維能力,當想象力與知性相協調時,產生快感,也即是產生一種純粹美(或自由美);當想象力和知性不協調時,即與理性相結合時,則產生一種依存美,這種依存美也即是康德《判斷力批判》中重點分析的崇高。
康德在書中說:“美的主觀的符合目的性見于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諧合作,崇高的主觀的符合目的性則見于想象力遭到“推拒”而理性起來解圍。”也就是說,如果說想象力和知性的協和運動導致了審美愉悅的出現,那么想象力和理性的協和運動就導致了崇高感的出現。在崇高中,想象力是作為一個將理性從中牽引出來的橋梁,在這個牽引過程中,想象力發揮著的創造性的作用,并貫穿與康德的哲學中,從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最終幫助康德完成了他的人類本體論的體系建構。
二、康德想象力理論意義
雖然康德的想象力理論在其概念的闡述上沒有很清晰,在哲學上的立場以主觀唯心主義為主,但是,他的哲學思想仍然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大轉折點,在他那里既有理性和信仰,又有經驗和想象。他把想象力理論置于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地位,將想象力放置在感性、知性、理性的結構中,并且規定了它的活動范圍,想象力是不能超越這一范圍而無規律地運動的。想象力在前康德時代有著曲折坎坷的命運,但康德的想象力在哲學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說康德的想象理論是和他的眾多前輩們一脈相承的,而他本人無疑是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
【參考文獻】
[1][3]金惠敏.叔本華的想象論及其可能的價值[J].文學評論,1998(4).
[2]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41.
[4](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德)康德.實用人類學[M].鄧曉芒,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
[6](德)康德.判斷力批判[M].宗白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39.
[7]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M].人民出版社,1984:133.
[8][德]康德.判斷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85.
【康德哲學中想象力理論初探論文】相關文章:
8.生活中哲學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