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如何看待歷史中對帝王的評價論文

        時間:2024-07-10 19:16:46 歷史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看待歷史中對帝王的評價論文

          摘要:評價帝王應該有三要點:我們的作者不要把這些帝王看成是天生的,離開他們歷史就不能前進;我們的作者們應當把帝王置于歷史發展潮流中去把握,看他是順應歷史潮流,還是逆歷史潮流而動;要寫出帝王形象的思想和心理的復雜性,定量分析沒有意義,需要的是寫出他們的悖論式悲劇。

        如何看待歷史中對帝王的評價論文

          關鍵詞:歷史;帝王;評價

          Abstract: Evaluation of the emperor should have three main points: We need to quit this kind of view that these emperors are born as and history will not be able to move forward without them; Our authors should place the emperor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ee if he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 trend, or goes against the historical trend; What we really want is to write their ideology and psychological complexity. 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 need to write their paradoxical tragedy.

          1帝王形象創造需要“主體意識”的參與

          有的學者說,歷史題材的文學創作是“雙聲話語”,既要歷史的真,又要藝術的美。這樣說自然是對的,但還不夠。實際上歷史題材的文學創作是“三聲話語”,除歷史的真和藝術的美之外,還必須有作家或編導的主體意識。所謂主體意識,應如胡風所說的“主觀戰斗精神”。我還認為這第三種聲音,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劇本的內在的靈魂。誠然,我們看重歷史的真(可信),藝術的美(好看),但是歷史的真和藝術的美如何才能達到呢?這就有賴于作家的自身思想情感介入與參與。歷史的真,不是現成的東西,盡管有各種歷史著作作為依據,但那是后代的歷史學家追憶的東西,其中的偏見幾乎到處可見,有意的增添,刻意地忽略,甚至故意的歪曲,都是可能的。所以有的學者把原本原貌歷史的叫做“歷史1”,而把歷史著作中所展現的歷史叫做“歷史2”。作家不可能面對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歷史1”。在我看來,就是大家一致稱贊的司馬遷的《史記》,其中也有不少的虛構和假定,美化和丑化,選擇與擯棄,增添和忽略,隱藏與突顯,否則那些人物對話他是從何得來的?難道司馬遷真的聽到了幾百年前他筆下人物的對談了嗎?這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盡可能(我只說盡可能)接近歷史的本真原貌呢?這就要靠作家主觀思想情感的介入與參與,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感人物之所感,想人物之所想,做人物之所做,選擇那些應該選擇的,擯棄那些應該摒棄的,補充那些必須補充的,刪改那些必須刪改的……,這樣,也許更能接近歷史本真。藝術的美更要作家主觀思想感情雨露的澆灌,如果沒有作家思想感情雨露的澆灌,如實地描寫,或巧妙地描寫,不論描寫手法如何創新,都不可能把讀者需要的藝術美展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作家的“主體意識”力量重于歷史的真與藝術美的力量,它不能不是歷史文學中的另一重聲音。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們在寫古代帝王生活的時候,也要有主體意識的介入,即對帝王及其生活進行評價。把某帝王的所謂千秋功罪做平列式的羅列,堆砌各種資料,拼湊各種細節,虛構具體的場景,東拉西扯,萬般鋪陳,這都是無濟于事的,或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主體意識的灌注,給帝王一個中肯的評價。把某帝王的真實還給歷史。這種經過作家主體意識參入的歷史,我們似乎可以叫作“歷史3”。帝王的真實不在“歷史1”,因為這樣的歷史本真無從追尋;也不在“歷史2”,這僅是歷史家的歷史。唯有具有作家主體意識參予的“歷史3”,才是歷史文學所需要的歷史真實。

          2帝王形象需要“最現代的思想”的評價

          馬克思1859年在給拉薩爾的信中,談到他的歷史題材的劇本《弗朗茨馮濟金根》創作的得失。馬克思認為:拉薩爾對于濟金根貴族們隱藏著的舊的帝國和強權的夢想,描寫得太多,“占去了全部注意力”,而“農民和城市革命知識分子的代表(特別是農民的代表)倒是應當構成十分重要的積極的背景。這樣,你就能夠在更高得多的程度上用最樸素的形式恰恰把最現代的思想表現出來”。馬克思這段話對我們是有啟發的。特別他要求歷史劇“用樸素的形式把最現代的思想表現出來”,尤其精辟。如何來理解歷史劇表現“最現代的思想”呢?是不是像正在熱播電視劇《漢武大帝》那樣,漢代的人們說著現代的白話,加上諸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類清代才有的警句,就表現出“最現代的思想”呢?當然不是。讓古人嘴里充滿了如今才流行的話語,這是作家或編導無能的表現。讓古人做現代的事情,講現代的革命道理,以現代人之心度古人之腹,向現代人說教,把一切現代的都強加到古人身上,這是反歷史主義。馬克思要歷史劇表現“最現代的思想”,絕不是指這些反歷史主義的種種做法。

          馬克思的意思顯然是作為現代的劇作者應該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即唯物史觀)這個“最現代的思想”去掌握和選擇歷史資料、去分析歷史事實、去評價歷史人物、去總結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并最終讓人對于今天的社會有所“感悟”和聯想。例如在拉薩爾的《濟金根》的劇本中,馬克思認為:以“最現代的思想”,分析當時的社會發展趨勢和社會發展力量,不應該把全部的興趣放在濟金根們這些貴族的身上,“農民和城市革命知識分子的代表(特別是農民的代表)倒是應當構成十分重要的積極的背景”,特別要有農民的參與,這才更具有歷史真實。

        【如何看待歷史中對帝王的評價論文】相關文章:

        審稿者如何看待SCI論文發表08-24

        鄉土歷史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9-21

        如何引導學生學好歷史的論文05-31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8-31

        論文寫作中如何避免抄襲06-30

        論文:賞識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10-05

        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圖片的運用論文05-10

        SCI論文發表中如何制作摘要07-27

        如何形成論文答辯中的連貫05-10

        論文寫作中應如何避免抄襲10-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