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可持續消費與新經濟革命

        時間:2024-08-07 10:57:15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可持續消費與新經濟革命

          

        地球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不適當的消費和生產模式,導致環境惡化、貧困加劇和各國的發展失衡

          生產與消費的過程就是資源及環境資本被消耗掉的過程。人類的生產與消費對自然界的干預強度如果超過了自然界的自我更新能力,結果就導致環境污染與生態失衡,使人類面臨生態危機。因此,通過可持續生產,變現有的產生污染的生產方式為清潔生產方式,將從根本上減少環境污染,從而使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沖突從根本上得以緩和;通過可持續消費,克服盲目的過度消費和各種愚昧消費,可以減少對資源與環境的壓力,減輕對生產規模盲目擴大的“引力”。

          可持續生產、可持續消費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機制,但由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行為會引導生產行為,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可持續消費比可持續生產更重要。例如,如果沒有一次性物品的消費,就絕不會有一次性物品的生產。如果每一個消費者都能自覺地抵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那么任何一家企業就絕不會再繼續生產一次性物品,整個社會就會減少資源消耗、減輕環境污染,就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另據研究,雖然動植物生息地的破壞是全世界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但生物學家認為瀕危物種名單上超過1/3的脊椎動物主要是由于貿易而被捕殺。正是富裕消費者的需要刺激了這種獵殺,從全球變暖到物種滅絕,消費應當對于地球遭受的不幸承擔巨大的責任。

          由此可見,不可持續的生產與消費模式,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此種生產與消費模式,是造成全球環境持續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說,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由之路,那么,我們同樣可以說,可持續消費是構建生態經濟的必然選擇 。

          什么是可持續消費?所謂可持續消費,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要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追求人與自然和諧進步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

          傳統經濟學源于使用有限的資源來滿足人們無限的欲望,這種方式引起了由于生產者的促銷行為而產生“欲望”的有害消費。因此,有必要用改進的模式來發展生態經濟學,用需求而不是欲望來引導,把環境影響納入經濟分析的主流。

          實現消費“發展性”與“可持續性”的雙贏,這正是可持續消費的本質內涵所在。

          從人與自然之間關系上說,消費的“可持續性”主要是指當代人滿足消費發展需要時不能超過生態環境承載力的限制,消費要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生態平衡。它既要求實現資源的最優和永續利用,也要求實現廢棄物的最小排放和對環境的最小污染。毫無疑問,生態環境承載力一旦被突破,消費當然就沒有“可持續性”。由于各種高消費、炫耀消費、攀比消費等都毫無意義地增加了資源消耗、加劇了環境破壞的程度,所以都不是可持續消費。

          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說,消費的“可持續性”主要是指公平和公正消費?沙掷m消費不是介于因貧困引起的消費不足和因富裕引起的消費過度之間的一種折中調和,而是一種新的消費模式。它體現了公平與公正原則,即追求生活質量的權利對于當代全球的每一個人,對于當代與后代的每一個人應該同等地享有。任何人都不應由于自身的消費而危及他人的生存和消費(即代內公平),當代人不應該由于本代人的消費而危及后代人的生存與消費(即代際公平)。否則,沒有相對公平、相對公正消費的社會猶如一艘航行中傾斜的輪船,同樣是不可持續的。

          可持續消費必須是發展的,因此,消費停滯不是可持續消費,目前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零增長”理論雖然看到了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可能帶來的危害,但人類的出路不是“零增長”,而是可持續發展。同樣,現有消費模式任其發展可能會帶來一系列重大危害,但“零增長”絕不是可持續消費的本意,更不用說消費倒退了。

          因此,可持續消費對我們現有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消費結構、消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反對過分節儉,只滿足溫飽而忽視消費的“發展性”;又要反對奢侈消費,特別是反對不加節制地只注重物質享受,忽視生態環境制約,忽視社會公正制約,即忽視消費的“可持續性”。

          可持續消費模式應遵循和體現以下三方面原則———

          (一)適度消費原則

          人與自然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到了近代工業化以后,這一矛盾日趨復雜和尖銳,導致了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系統的破壞。所以,適度消費原則要求人類把消費需求的水平控制在地球承載能力范圍之內。

          無論對一個國家來說還是對個人來說,適度消費既要反對過度消費,也要反對過分節約。過分節約的低消費雖然減少了消費中的物質消耗,但降低了生活水平,抑制了生活情趣,不利于身心健康與個性發展。

          適度消費原則要求堅持以人的需要作為出發點,以人的健康生存作為目標,逐步減少無意義消費和對人類健康無益甚至有害的愚昧消費等。
          過度消費是超出了人自身正當需要的消費,實際上也并沒有提高消費水平或增進消費效果,但卻消耗了更多的資源,它本質上只是滿足了一些不合理的社會與心理需求。過度的多余消費可以為企業帶來滾滾利潤,但相對于整個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來說卻是弊大于利。

          (二)公平消費原則

          公平消費應該體現在提倡面向全體公民的消費模式,不鼓勵或限制少數人的高消費、超前消費、揮霍消費及畸形消費。

         。ㄈ┮匀藶楸镜南M原則

          以人為本的消費原則指的是消費結構上要形成合理的比例,實現人的本質以及人的全面發展目標。這里特別要注意在消費結構中不斷提高精神消費比重。

          消費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享受型、攀比型、形式化的消費在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過大。例如發達國家普遍存在的過分追求時尚、頻繁更換汽車等高檔消費品;發展中國家過分的人情消費、各種迷信等愚昧消費。在總體消費中,增大精神文化消費比重;在物質消費中,增大綠色產品的消費比例,把對環境有害的各種消費控制在最低限度;生存資料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下降,享受資料、發展資料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逐漸上升等等。

          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本質要求,是建立未來社會的重要基礎,是文明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人的全面發展應該包括:人的物質文化需要和生態需要得到滿足,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人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精神消費主要通過教育類、知識類、文化類、科技類的消費,加強對社會發展的道德關懷和人文思考,確立和維護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并真切地關注社會發展的人文性、價值性,使人類個體增加知識、陶冶情操、提高涵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因此,在滿足了日常生活的物質需要之外去追求過多的奢侈品,不但降低了人的生存境界,使人變得片面和畸形發展,使人淪為物質的奴隸。把人的畢生精力和時間用來獲取消費品和尋求感官刺激,是人的最大失誤,是對真理的徹底顛倒。增加精神消費,開發這些巨大的精神潛能,將會日益豐富人類對生命意義的體驗,深化人類對生存價值的認識,并且為克服全球性生態危機形成非凡的智慧。

          可持續消費特別強調精神消費在整個消費中的地位,強調不斷提高精神消費在整個消費中的比重。所以,可持續消費對于人類的全面發展,對于促進人類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畢業論文搜集整理:

        【可持續消費與新經濟革命】相關文章:

        論可持續消費倫理觀01-08

        綠色包裝的可持續應用11-22

        土地可持續利用探析01-06

        天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03-07

        企業可持續競爭能力研究03-18

        淮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03-07

        企業可持續競爭上風理論文獻綜述03-24

        鹽堿地帶景觀營造的可持續觀念03-18

        新經濟:新科技革命與全球化的結合論文12-02

        野果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與保護對策研究03-2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