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論文范文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關于自然、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理論和戰略。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系統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
可持續發展論文范文1
摘要:敘述了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分析了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措施,探討了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及其未來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煤炭企業;持續發展;戰略措施;循環經濟
煤炭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保障,中國煤炭資源儲量豐富但消費總量高,且由于之前煤礦的開采模式處于粗放式發展模式,造成煤炭資源不必要的浪費。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煤炭資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所占份額增長速度較快,直接影響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水平,因此關于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煤炭的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僅能保障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且能解決一部分環境污染問題。
1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重要性
中國煤炭儲蓄量豐富,是世界第二煤炭資源大國。但可開采量與平均儲采卻處于較低位置,總的形勢是中國煤炭總量大,可使用煤炭供應不足。表1是中國近年的能源構成及消費總量,在表1很容易看出煤炭一直是中國能源消費的主力軍,但由于煤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需提出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開發新能源的使用及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等,從而降低煤炭資源的所占比例,延長有限煤炭資源的使用時間。
2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措施
2.1構建煤炭企業循環經濟體系
循環經濟的構建是保障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是從減少源頭的排放量,提高資源利用率、發展綜合利用產業、對煤炭塌陷區進行重復利用等多個方面展開工作。在進行煤礦開采過程中,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煤礦開采地及巷道布置進行優化設計,從而減少煤礦的浪費及提高礦井資源的綜合利用率;煤炭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煤矸石和煤泥,這些污染物可用來進行發電或制成建筑用料,煤炭企業多方面發展煤炭綜合利用產業,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由于煤炭開采極易造成礦區損壞,因此需對煤炭塌陷區加強綜合管理,降低對自然系統的破壞,并進一步改善礦區生產環境及周邊自然環境,促進煤炭生產與自然的和諧發展[1]。
2.2開發利用再生資源
目前中國針對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工作仍需進一步提高,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循環經濟推動了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它已成為多個產業發展方向。開發利用再生資源包括對清潔產品及清潔技術的開發,這種技術不僅能帶動國家的經濟建設,且能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
2.3整合煤炭資源提高企業資源擁有量
煤炭企業可通過提高煤炭資源的擁有量進行煤炭產業鏈的加長,進行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創造更客觀的經濟效益。煤炭資源進行整合要依據國家規定對現有相鄰的合法煤礦進行合并,形成大型煤炭生產基地,進行統一生產管理規劃,提高礦井的綜合生產力。對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煤礦設備進行整改或進行關閉處理,做好煤炭資源的合理分配使用及開采工作,綜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
2.4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技術戰略
與循環經濟體系一樣,煤炭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同樣直接影響煤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煤炭企業的技術創新主要包括對技術、產品、工藝與理念等多方面的改革創新,多方面的技術創新能帶動煤炭企業前進的腳步,提高中國煤炭企業的國際競爭實力。企業創新實體、技術創新實體的運行及企業創新的重點是強化技術戰略的重要方面,技術創新實體生物運行能保障經濟與環境的協同發展,安全與信息的技術創新能促進煤炭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2.5利用多種方式進行煤炭企業融資
由于煤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循環經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為了保障煤炭企業能順利進行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多方面、多途徑的融資,從而保障煤炭資源運行過程的資金投入。煤炭拓寬融資渠道一般通過4個途徑展開工作:a)煤炭企業可自行進行多種市場營銷活動,拓展多種營銷渠道,通過銷售企業產品保障穩定的資金來源;b)煤炭企業可根據公司實際經濟狀況進行制度改革,利用企業的部分股份吸引民營企業主的資金投入,因為煤炭企業的改革,導致多個小型煤炭企業關閉,民營企業難以維持煤炭開產生產,因此這樣不僅能提高煤炭企業的凝聚力,且能提高循環經濟的資金流動程度及實力;c)因為煤炭企業的運行狀況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的穩定,因此國家或政府應對煤炭企業進行一定的資金支持,保障煤炭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循環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行;由于銀行等機構資金存儲量大,能滿足企業生產需要,因此煤炭企業可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資金借貸,從而保證煤炭企業能可持續發展[2]。
2.6完善健全管理體制提高管理效率
只有健全的管理體制才能保障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提高煤炭企業的生產效益。完善循環經濟管理制度、建立循環經濟激勵制度、重視企業人才規劃等都是完善健全煤炭管理體制的有效措施,為了加強體制管理,國家和社會還應加強對煤炭企業的監督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煤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
循環經濟作為煤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戰略措施,它主要是在煤炭的生產、運輸及消費使用等幾個環節進行再利用及資源化的經濟化處理。利用最少的煤炭資源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與最小的環境污染,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循環經濟體制能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率,這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點。循環經濟體系將有限的煤炭資源進行多次重復循環利用,采取一煤多用措施,提高煤炭的使用率,且降低廢物排放量與危害程度,從而實現煤炭資源最大化與持續化的利用;煤炭企業采取循環經濟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且能保障企業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煤炭企業采取循環經濟降低了煤炭使用過程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且有利于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總之,發展循環經濟能促進煤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3-5]。
4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未來前景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解決不可再生的煤炭資源的重要途徑,而循環經濟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煤礦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能為煤炭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與環境效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旨是推動煤炭企業發展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的破壞,提高企業經濟的最大化及最優化,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發展。
5結語
為了保障煤炭資源能穩定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是重要的解決方案。探討了煤炭企業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可持續發展戰略措施、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及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未來前景,只有從多個方面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率,才能延長煤炭資源的使用年限。在煤炭企業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同時,中國還應著重新能源技術的研制開發,從而大大提高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林珠.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力評價研究[D].武漢:中國地質大學,20xx.
[2]王東興,鞏維才.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維[J].煤炭經濟研究,20xx(11):19-23.
[3]杜麗哲.基于循環經濟模式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企業戰略管理,20xx(6):62-78.
。4]劉建忠.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問題研究[J].經營管理,20xx(5):52-54.
。5]張楠.可持續發展視角下大型煤炭企業發展戰略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xx.
可持續發展論文范文2
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在經濟、社會的穩步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是可持續發展觀發展到教育領域當中應運而生的理念。
一、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概念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名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并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犧牲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由挪威的首位女首相GroHarlemBrundtland首次系統的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涵義。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全國工作委員會秘書處的觀點認為,根據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是為解決可持續發展一系列實際問題而實施的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為了幫助學生形成符合可持續發展需要的行為習慣、價值觀念、科學知識與生活方式,從而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①
二、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經濟功能
。ㄒ唬┬W可持續發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
可持續發展教育可以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提供正確的的發展價值指向。小學屬于基礎教育,是每個人生存和生活必須要接受的教育,教會小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能力,從幼年開始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例如,小學數學可以滲透給學生不亂花錢意識,小學品德培養小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環境憂患意識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普通小學生轉到有基本能力的潛在勞動者。
。ǘ┬W可持續發展教育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可以把觀念深入到學生內心,產生節約責任意識,在后續的教育上繼續強化,加上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勞動技能,在以后工作崗位上就會自覺為提高生產效率而鉆研。
。ㄈ┬W可持續發展教育可以讓經濟發展更環保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要借助人的力量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理念是辯證的,是科學的,是經濟發展必須遵守的條例。堅持可持續發展科學可以提高生產環節的廢物處理水平,不能以傷害環境謀求經濟發展,得不償失。
三、從經濟角度實施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策略
。ㄒ唬┙逃块T加大對小學教育的投資力度
利用“大扶貧”戰略等一系列資金,引進國家教育經費的投入,提高稅收的利用率,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辦事,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發展同經濟的發展聯系起來,實施精準扶貧工作,完善學生獎學金發放機制,加強對學校教學的監督工作。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和國外優秀小學進行合作,開展我們同發達國家專家的雙邊合作。增加民間教育和經濟往來的頻率。
。ǘ┐龠M不同地區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公平
在西方經濟理論中,公平和效率是市場的代言人。然而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小學教育歸屬于基礎教育,要求教育公平和公正。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均衡,發展水平和發展深度都有很大差距,如果完全按照市場的調節作用則必定導致教育不均衡不公平。教育部門應當將市場當作服務于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發展的手段和方法,既要對于教育方向的市場配置資源適當放權,相關教育部門也要適時引導教育發展的方向,促進教育公平,將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發揮更大的作用。
。ㄈ┻m當放開社會資本對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投入
小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教育不僅需要教育部門的重視和投入,學校自身也要想方設法為本學校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條件。發展可持續發展教育需要有經濟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教師,需要活動經費,需要開展課程的合適場合,而這都離不開教育投資。可以公開融資和利用眾酬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并設立相關監管部門,及時公布資金和資源的使用情況,資源使用透明,相信社會各界對教育投資的熱情只會只增不減。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讓它在經濟學角度發展很有裨益,應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合理調整教育成本,既要注重社會成本,也要注重經濟成本。從社會發展考慮辦學理念,尊重教育規律,從學校和學生的利益出發考慮一切。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ESD)項目.
[2]張軍.高級微觀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73.
[3]史東根,王巧玲.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1).
[4]戴海蓉.中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課程構建的初步探索[D].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師范大學,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