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化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優勢分析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化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優勢分析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飛躍發展,電化教學超越了傳統教育教學的視野,業已成為小學音樂教學中重要的輔助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視聽感受,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從而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
小學音樂課,教學形式,電化教育,優勢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電化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展,其應用已遍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正在對人類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產生巨大的變革。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的適時推進和不斷深化,現代教育技術有了飛躍式發展,給教育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特別是由于多媒體輔助教學集文字、聲音、影視、圖像等于一體的特點,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對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以其非凡的功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使課堂輔助教學技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電化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超越了傳統教育教學的視野,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越來越多的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切實地解決教師無法講清課本中的某些重點、難點,達到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果之目的。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恰當的運用電教手段,可以打破教師作為課程中單一的視聽信息來源,通過提供一種集聲、光、色、圖、動畫于一體現代教學媒體技術來展示教學內容。在音樂教學中,精心設制、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其獨特的優點,如不受時間、空間、微觀的限制,形象直觀,生動活潑,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能夠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枯燥為有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在情感認知上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更好地為開展學生的素質教育服務。
一、創設情境,誘發音樂興趣
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來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新異事物的好奇。多媒體在展示音樂情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空間和時間的優特點。創設音樂教學情境,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喚起他們對愛和美的注意,以前的那種我彈你唱的古板教學方式已使學生們深深地感到厭煩,同學們希望看到的是一幅完美的大自然油畫,是會跳動的音符,會說話的旋律。而信息技術恰恰彌補了這一切的不足,通過多媒體課件能將文字、圖像等直觀地展示出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器官,把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審美體驗推向高潮。
課堂上電教手段的運用,可使學生輕松舒暢地投入學習。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前學生踏著輕快的旋律走進教室,既調整了情緒,又活躍了氣氛。用攝影器材錄放學生自己編排的節目,用錄音設施欣賞學生自己演唱的歌曲,使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形象,聽到了自己的聲音,在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中,怡情悅心。如教唱歌曲《我的祖國》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展示一望無際的原野,遼闊的草原,美麗的湖泊,澎湃的江河,碧綠的藍天,五十六個民族載歌載舞,有綿延萬里的長城,有白雪皚皚的珠穆朗瑪峰,有翠綠挺拔的井岡山,把歌譜和歌詞抄寫在這樣一個美麗的畫面中,能不讓人浮想聯翩,能不讓人熱愛祖國嗎?通過多媒體手段,用聲音和畫面的同步作用,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這樣就可以達到教學目的,激發他們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也讓他們能情不自禁地萌生喜愛音樂的興趣與參與音樂活動的強烈愿望。
二、活躍氣氛,培養探索能力
多媒體的使用,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的趣味性與吸引力,增加了學習的主動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借助這—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課堂上就一定問題提出要求,讓學生通過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認識樂器這一單元,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主宰,學生只能被動的參與這個過程,F在欣賞交響樂作品的過程中,通過網絡搜集交響樂現場的演出視頻、主奏樂器的圖片及聲音音效等等,使學生自己探索相似的樂器的區別,如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雙簧管和單簧管等,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各樂器的演奏方法、音色的特點,可以很容易記住更多的樂器,這樣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又獲得了美好的藝術享受。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知識表現形式,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提供了多種器官的綜合刺激,增加了獲取信息的數量,效果甚好。
又如在教授《我的生活充滿陽光》這一課時,給學生布置收錄一些春天優美的景色:青翠的山林,快活的飛來飛去的小鳥,沐浴在陽光下色彩斑斕的花兒、草兒,還有植樹的場面等,再配上百靈的叫聲,小溪潺潺的流水聲等等,課上當播放學生自己收錄的畫面時,我們仿佛就奔跑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學生感受到了音樂和大自然的雙重美,加深了對歌曲內容的理解。此時再教唱歌曲,學生已經融入了歌曲的意境中,興趣調動起來了,學習起來自然就特別認真,掌握的也牢固。同時,學生們掌握了如何查詢收錄資料,收獲的喜悅更增強了他們課下自主學習的愿望。
三、媒體動畫,培養音樂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成為知識的源泉!毕胂罅蛣撛炝κ菍徝浪季S過程最基本的品質,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的想象美,對發展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創造思維是十分可貴的。音樂欣賞課是提高學生審美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它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有重要的作用。根據音樂欣賞的綜合性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容易與各有關學科知識取得橫向聯系,加大課堂容量,拓寬知識面,開闊音樂文化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因此,多媒體教學已成為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把聆聽、觀察與實踐密切聯系起來,再加上簡潔精辟的語言引導,給學生以生動真摯的情境感染,這樣的教學效果就大不相同。
例如在欣賞大提琴獨奏曲《天鵝》的最后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放映出傍晚湖邊天鵝的一些畫面,營造出一個與音樂相符的環境氣氛,讓學生了解音色與音樂作品表現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積極思考,運用已有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分析音樂作品,通過聽賞音樂的情緒情感變化,逐步領會音樂作品的整體情感,感受節拍、節奏、音色、和聲、配器等音樂要素的對比與變化。通過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對形象的情感體驗,感受與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與意境,加深對音樂形象的理解,引起共鳴。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又起到了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用。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運用多媒體豐富的音響效果,能辨別音的高低、長短、強弱,能知道自己或別人唱得是否正確。所以,通過聆聽可以幫助學生欣賞音樂。在學生通過多媒體欣賞音樂后,就引導他們動腦思考,這是一首什么情緒的樂曲?什么節拍?什么速度?歌中唱出什么內容?在此基礎上形成準確的內心節奏,音高的組合,即內心聽覺。在教學中,通過欣賞音樂畫面,聽歌曲或樂曲,一要想曲子的速度是快是慢,二要想曲子的力度是強是弱,三要想曲子的情緒是歡快,優美,還是深沉,悲傷。每首曲子產生的音響效果不一樣,反應的情緒也就不一樣。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聽、多看,聽后要多聯想,在頭腦中要有故事情節,要有音樂畫面。在聯想中感知音樂美的蘊含;在聯想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聯想中引發心靈的火花;在聯想中充分理解音樂。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能單一的把音響效果播放給學生,學生單一的接受,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不一定高。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音樂欣賞教學的輔助手段,能給學習的主體———學生帶來新的感受、樂趣,促進他們的參與意識,開拓他們的形象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能力,從而在美的境界中凈化心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多媒體應用技術將教學融于多維互動的學習活動之中,并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閃光的思想火花進行精彩的質疑提問,點撥引導,既促進了自己的教學,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視聽系統幫助或代替教師執行部分教學任務、傳遞教學信息,向學生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直接為學生學習服務。它把教學內容、教學經驗和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在一起,完成教學的各種功能。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由靜態到動態,由無聲到有聲、變抽象為形象,擴大了課堂信息容量,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廣泛的知識。小學音樂課中電化教學的應用充實了內容、加快了節奏、提高了效率,能夠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把教學內容中所涉及的事物形象化、擬人化,能夠巧妙的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鑒賞體驗緊密結合,這種具有動感的教學方式使教師更能有意識地控制學生的思維流向,形成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美的體驗。
參考文獻
[1]宋成棟;讓現代教育技術走進日常教學[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王朝霞;外國音樂欣賞教學[N];音樂周報;2000年
[3]孫茗;民族文化傳承與中小學音體美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電化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優勢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分析在聲樂教學中的意義論文11-15
發揮電化教育優勢 搞好電子專業教學12-01
論文:多媒體技術在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12-09
關于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生命意蘊分析的論文03-27
民族音樂在高校中現狀的原因分析論文02-27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5-29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6-26
分析音樂舞蹈教學在高職院校中的重要性論文11-12
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教學研究論文05-18
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論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