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產學研模式下的高職教育的論文
一、高職教育現狀分析
除教學面臨著嚴重挑戰外,高職教育實踐環節也存在問題。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實踐性綜合型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相應地,高職教育條件下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急需提升。但是通過前文論述,我們已經了解到,就目前高職教育實踐環節來說,存在明顯的“狼多肉少”的情況。與學校合作的企業及單位有限,實踐平臺有限,但是學生的數量卻在明顯增多,這樣一來,供需矛盾突出。
二、產學研教學模式在高職教育中應用的積極作用
(一)明確教學方向
產學研模式是由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組成的有機循環系統,企業在這一系統中扮演的角色是接收,高校則負責人才培養,科研機構或相關部門則致力于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產出,三者相輔相成,構成有機的整體。就產學研模式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來說,可以拉近企業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的距離,引導高職院校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人才培養,對專業課程進行合理設置以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明確具體教學方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提高就業效率
產學研模式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除了在教學方面發揮相應的作用外,還能有效保證高職院校的就業效率。就業效率與就業率不同,它指的是學生在面向社會時“好就業”“就好業”,是就業形態中最為優化的一種。高職教育的產學研模式,企業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計劃是一種相對應的供需平衡的關系,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是根據企業的需求來的,最大限度避免了人才培養方向的偏差;作為企業來說,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相當于企業人才定制計劃,也避免了企業在人力市場的徘徊和機會成本的浪費;作為學生來說,在產學研模式中,就業方向一開始就非常明確,避免了學生的迷茫期,有利于學生一心一意在專業知識方面的挖掘和深入。
(三)形成良性生產循環,促進企業發展
產學研模式是一舉多得的模式,除了有益于高校外,對于企業的發展,也能起到促進作用。產學研模式下,科研機構不斷進行科研成果研究的過程中,企業會對科研成果進行不斷的嘗試和應用。然而支撐這一科研創新工作開展的主要力量就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這種對口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發揮各方面綜合因素的重要作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實現,并且形成良性的生產循環,促進教育領域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高職教育產學研模式的具體應用措施及策略
(一)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
高職院校產學研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首先應從課程教學體系及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入手。首先,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本校資源,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專業的發展前景及動向進行調查和研究,將最后的研究結果應用到課程體系改革中來,注重課程體系科學性、整體性的前提下,適當的合理的合并或是刪減部分理論性、研究性強,但是缺乏實踐特征的課程,從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出發,開設動手能力培養課程;就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來說,建議可以結合自身專業實際情況,實行“2+1”(即在校學習兩年,用一年時間進行企業在崗實習,建立相應的考評機制)模式,通過對原有課程教學體系的調整和對人才培養計劃、方案的修訂,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在此期間的一年定崗實習尤為重要。
(二)大力建設產學研“一體化”平臺
除課程教學體系改革及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外,高職教育產學研模式的有效應用,還應加大投入、建設力度,搭建“一體化”平臺,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供有利的環境,為企業的人才選擇創造高效條件。在“一體化”平臺搭建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企業指導、教師引導以及專業點評三方的綜合效應,促使“一體化”平臺成為有機的訓練系統,深入貫徹產學研模式。
(三)從市場需求出發,改革畢業設計工作
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在畢業創作及設計的命題方面,建議改變傳統學生被動的選擇局面,由合作企業根據市場實際需求來命制題目,再將選擇權交到學生手里,由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自由合理的選擇;此外,在最后的考核階段,建議由傳統單一的畢業答辯模式轉為投放市場進行檢驗的模式,看看學生的畢業設計是否符合市場的實際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產學研模式的深化程度,同時對于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來說,也是一種鍛煉和考驗。產學研模式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是一種嘗試,也是教育領域與市場經濟對接的必然結果。在這一過程中,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就是綜合自身人力及物力,對這一趨勢進行把握,順勢而上,為高職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和努力。
【產學研模式下的高職教育的論文】相關文章:
素質教育下的高職藝術教育論文11-29
MOOC教學模式下的創新教育論文12-09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德育教育論文11-30
高職英語專業教學模式的論文12-02
茶文化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1-21
高職舞蹈教學師生互動模式分析論文11-13
繼續教育下高職教師遠程教育論文11-30
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教育創新模式論文03-22
高職院校師德教育論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