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家族企業持續發展的社會誠信因素
論文關鍵詞:家族企業 社會誠信 短期發展 持續發展
論文摘要:家族企業在當代市場經濟中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現象,與國外家族企業相比,我國家族企業大多面臨“長不大”、“富不過三代”的短期發展瓶頸,通過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社會的現實分析可知,社會誠信缺失是我國家族企業難以實現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
0概述
何謂家族企業,當一個家族或數個具有緊密聯盟關系的家族擁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權,并直接或間接掌握企業的經營權時,這個企業就是家族企業。家族企業是當代市場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經濟現象。據克林·蓋爾西克等人的研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0%由家族所有或經營,家族企業制造了美國生產總值的一半,雇傭的勞動力也占一半。據最保守的估計,由家庭所有或經營的企業在全世界企業中也占65%--80%。
家族企業發展至今,它發展路徑怎樣?西方國家的家族企業呈現出一條家庭企業、企業家族化、家族企業化一公眾公司的發展路徑,最終結果是家族企業演變為公眾公司。如美日兩國家族企業已完成了這種演變,其家族企業轉型發生在兩國工業的發展初期,當今美國許多著名的公司如杜邦、伊漫柯達、西爾斯、家樂氏都發源于十九世紀的小型家族企業。占據世界500強的40%的家族企業,都實行了專業化管理,引進社會財務資本和管理資源,實行了產權多元化的股份制和委托一代理的經理人管理制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行,由此不斷增強活力,提高了競爭力,最終實現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壯大了經濟實力?梢哉f,西方國家的一些家族企業已突破了兩權不分的狀況(即所有權和經營權完全掌握在家族手中),或是掌握基本經營權,或更多的是不掌握經營權,有的甚至演變為公眾公司了。
至于我國家族企業的發展,情況令人堪憂,家族企業大多面臨“長不大”、“富不過三代”的問題。據有關資料顯示:只有3/10的家族企業能夠生存至第二代,而我國能夠生存至第三代的家族企業只有1/10。這些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4年,正好與創業者的創業期相一致。我國家族企業的這種狀況,是海內外華人家族企業的共同特點。另據全國第三次私營企業抽樣調查,“私營企業的平均開業為4.2年。我國家族企業的這種現狀即存在時間短,規模小,不利于家族企業參與日益復雜的市場競爭,同時也限制了其參與全球化競爭,無法樹立自己的特色品牌以獲得更多、更持久的利益。
1.家族企業的社會文化背景
為何我國的家族企業大多處在短期發展狀態中呢?福山在其《社會信任一社會美德與繁榮創造》中指出,社會信任度的高低決定一國企業規模的大小。在美國、德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由于大家都講誠信,社會信任度高,所以人們之間容易合作,彼此之間期望較高,創立企業能獲得來自社會的資源(如財務資本和管理資源),這樣企業能夠自由地擴大規模;相反,他認為中國是低信任度的社會,所以只能發展出家族企業,而且是小規模,只適應于勞動力密集的產業或是變化迅速、高度分工的小市場,對于資本高度密集、或是基于復雜制造過程、規模較高的產業,就顯得遜色了。雖然福山的分析存在一些值得質疑和商榷的地方,但其從社會倫理文化特別是誠信道德的角度來分析經濟問題的思路卻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在中國,家族企業有著深厚的傳統道德文化背景,它的存在、發展無一不受到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影響。
福山所指的高信任度,其意是指一種社會信任,亦即普遍信任,它來源于社會誠信,就是說人與人間都洛守誠信,這種格守誠信的行為是基于道德規范或法律制度的要求。福山認為西方社會由于人們自愿組織社團,人們通過社團增加彼此的了解,以致于互相信任。至于低信任度,是指一種私人信任,也即特殊主義信任,它是來源于小范圍內的誠信。這種小范圍內的誠信,是局限于家庭或家族范圍內的誠信。此種家庭內誠信正反映了華人社會或中國社會的現實。家庭或家族內的誠信,它是指家庭成員在家族范圍內大家彼此之間講誠實、守信用,而跨出家族范圍,對待外人,可不講誠信,不必承擔道德義務。人們的基本判斷是:自己人是比較可靠的,外人是經常不可信的,或者說,對外人不可用善心。中西誠信方面的這種差別與其社會構造有關。根據梁漱溟的分析口,中國社會構造的根基在家庭,西方社會的根基在個人;中國人重家庭生活,借倫理而組織社會,消減個人與團體的對立,因而被稱為“倫理本位”的社會,與之相應,文化上,中國人接受了具有濃厚“家”特色的儒家倫理;西方人重團體生活而輕家庭生活,靠宗教來統攝個人、凝聚社會,從而確定了個人的獨立地位和自由權利,因而被稱為“個人本位”的社會,這樣有利于個人突破家庭關系的限制,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推動社會分工的深化和社會合作的擴大。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庭內部的特殊主義信任對于穩定家庭、凝聚家庭力量、保護家庭利益有著重要意義,在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社會里,發揮著重要作用,就是在這種特殊主義信任中產生了家族企業這一特殊組織形式,然而由于這種特殊主義信任不能擴展為一種普遍信任,以致影響了家族企業的持續發展。
從以上分析可知,西方家族企業處在宗教文化背景下,宗教宣揚“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宗教還講到人們要按上帝的要求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如其中的一個要求是‘不能欺騙、撒謊’,否則要受到上帝的處罰,因此西方社會誠信度較高,人們之間容易合作,企業易自由地擴大規;。而中國的家族企業處在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傳統文化背景下,儒家宣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仁、義、禮、智、信’等,講究的是個人的品德修養如成圣成賢,對社會的道德秩序要求不高,主張以個人的品德修養來彌補社會道德秩序的不足,而且個人的品德修養又局限在家庭,如儒家主張的等差之愛,家庭之外‘愛’可以打折扣,因此中國的社會誠信度不高,人們之間的合作較難,導致企業的規模難以擴大。
[1][2]下一頁
【試論家族企業持續發展的社會誠信因素】相關文章:
制約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03-19
試論誠信及其價值01-09
淺議阻礙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轉變的外部因素03-23
試論情感因素與高職英語教學03-20
企業文化-中國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靈魂03-21
試論大學英語翻譯學習中的文化因素02-28
論職業經理人的引進與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12-09
家族企業與現代企業制度-家族企業的長壽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