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中小企業對于招聘廠長還是經理,一直都是很迷茫的,是何原因導致的招聘職位迷思呢?我們閱讀下文知曉。
中小企業目前實施的都是崗位工資制,職務定位很重要,如果這個職位定位是廠長,就必須負責全廠事務管理,工資肯定要高;如果他只是負責生產事務管理,最多就是個部門經理,工資自然也就會低很多了。
正在吃晚飯時,一研修班學員打來電話,說她的老板要她招個廠長,想咨詢一下這個職位需要多少工資?
我反問說:你們公司真的需要找個廠長嗎?這個廠長主要是負責做什么的?你們為什么不招一個生產經理呢?
之所以這樣問,我有充足的理由:中小企業目前實施的都是崗位工資制,職務定位很重要,如果這個職位定位是廠長,就必須負責全廠事務管理,工資肯定要高;如果他只是負責生產事務管理,最多就是個部門經理,工資自然也就會低很多了。價值決定價格,這是基本的商業邏輯,一個統籌全廠的廠長和一個僅僅只是負責生產事務的部門經理,其價值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可是,問題的關鍵是:這個企業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廠長還是經理,更不知道這兩個職位到底有何不同?要想確定薪資自然也是毫無辦法。
“廠長”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廠長負責制”是20世紀80年代出臺的一項重要的經濟改革政策,在90年代,這項政策被推向了極致。幾乎所有的國營企業、集體企業,都大張旗鼓進行“廠長負責制”變革。那些在實施“廠長負責制”的企業里,廠長是絕對的一把手,一個人統籌全廠事務管理,什么生產、銷售、工藝技術、產品質量、采購財務、人事后勤等全是一個人說了算,絕對的大權獨攬。
眾所周知,計劃經濟時代的工廠其實是不用做市場,也不用做計劃的,一切都是實施國家分配制。所有的市場需求全是剛性的,也是被動的。就是說:國家安排什么,工廠就生產什么,市場就分配什么,消費者根本沒有機會選擇。根本也不會有什么產能、貨期、質量、價格、創新等方面的要求,再加上廠長也不是企業的老板,所以,企業生存幾乎沒有任何的壓力,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只要不是***,就一定可以做廠長。
后面的事實是:實施“廠長負責制”的多個大型國有企業紛紛破產倒閉,全國數十上百萬產業工人下崗失業,遺留下來的很多很多的社會問題,至今都沒有辦法解決。在當時,“廠長負責制”被指是“搞垮工商企業的元兇”。
在現代管理科學中,有一個最基本的規律:做事的必須與管事的分開,生產必須與銷售分開,計劃必須與執行分開,職能部門必須與業務部門分開,這是管理的鐵律,是不能違反的。所以,實施“廠長負責制”的企業只有一種結局——越來越低的現場產能、越來越差的產品質量,除此無他。球員不能自己做裁判是一種常識。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生產計劃完不成會削減計劃,質量達不到也會降低標準,要是一個廠長什么都管,最后必定是什么都管不了。“廠長負責制”剛好就違背了這個規律。
在今天的后工業時代,經濟格局及市場需求均發生了顛覆式的變化,私營企業成為市場化經濟的主體,以目標責任制為主體、以科學管理為手段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影響著所有的中國企業。“廠長負責制”早已成為昨日黃花,取而代之的是職能部門負責制或事業部制,部門經理各有分工各負其責并相互監督。在統一的目標旗幟下,發揮著各自的專業才能,造就著一批批的現代化企業。
廠長廠長,顧名思義就是一廠之長,必定需要主管全廠事務,否則就是一種職務浪費。要是你不能統管全廠事務,要是不負責全面管理,就只能叫做生產經理或者主管;要是企業只想找一個人來負責生產車間事務管理,而又要把這個職位叫做廠長的話,那就只能說明自己對管理的無知了;要是一個人愿意接受這種不倫不類的職位,就是不折不扣地無能。而當無知與無能結合在一起時,其結果早已是盡人皆知了。
就中小企業而言,人力資源素質有限,找一個全面的廠長可能性幾乎為零。而從人力資源市場的現狀來看,又去哪里才能夠找到一個既懂銷售、又會管理,既懂工藝、又懂生產,既有經驗、又能帶團隊的全才廠長,就是有,別人早就去做老板了。在姚紹龍老師20多年的管理實踐中,至今都沒見過一個管理成功過的廠長。無數的現實商業案例都證明: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現代企業根本不需要廠長,廠長也根本不能解決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問題!老板們還是好好想想吧!
“廠長”這個職位之所以在今天還有市場,就只說明一個事實:中國的老板們對管理的理解依然十分有限,很多管理者的思維還停留在30年前計劃經濟時代,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現代管理常識,也就是說,中國企業管理提升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還在迷信“廠長負責制”的企業,實在是有點可憐了。建議去到“優道全能實戰研修班”系統地學習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