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管理者們怎樣苦口婆心的引導,外加威逼利誘,接著再使出胡蘿卜加大棒的老招數,總有那么些員工在面對工作時抱持著應付的態度。
在這類員工看來,他們工作的成果還不就是被老板們裝腰包了?被管理者們這些“當官”的得了好處?他們只不過是小小蝦米一只,是被盤剝的對象,如此來說能偷點懶為什么不呢?
當然,更有一些員工不這么想,他們主動工作,視工作中的壓力為挑戰,他們喜歡自己的工作,樂在其中。
嘿嘿,比如,我。
我們可以試著做這樣的區分,分為兩類人。
被美國麻省理工斯隆學院教授沙因博士譽為“兩位現代管理的最佳觀察者”之一的赫茨博,指出了現代人與兩位圣經人物的類似性。
另一位觀察者麥格雷斯則談到,
“我們應該從兩種角度去看員工,并且將之區分為X型人和Y型人。”
“這并非是說人只能屬于這兩類,而是我們傾向于把人歸于這一類或那一類。
X型人比較懶惰、對工作沒興趣、需要鞭策、追求保障,并對冒險沒興趣。
Y型人渴望工作、能自動自發、希望有所成就,并且對挑戰非常有興趣。”
關于X型人和Y型人,赫茨博談到了圣經中的兩位人物。
亞當和亞伯拉罕。
“亞當悠閑地生活在伊甸園中,除了知道自己得到舒適的照顧外,什么也不知道。
他違反上帝的告誡而偷吃了智慧之果,因此被趕出了樂園,他受到的懲罰之一是,從此必須工作。”
請注意,亞當本身是處于“悠閑地生活”中的,他是因為偷吃了被禁的食物,受到懲罰,而懲罰之一便是“從此必須工作”。
此時,“工作”于亞當是懲罰,而非獎賞!
可想而知,亞當對“工作”是百般無奈的,亞當本是 “除了知道自己得到舒適的照顧外,什么也不知道”的一人,這下可好了,不得不面臨“工作”的懲罰。
好苦啊!
如此,亞當怎么可能懷著積極的心態,全力以赴投入于工作呢?還不就是能應付就應付一下?得過且過罷了。
魂不在,一切皆無!
再來看看圣經中的另一個人物,亞伯拉罕。
“亞伯拉罕則是受到挑戰而工作,因為他被視為能負責有能力的人。
上帝替他設下了領導角色,因此亞伯拉罕就多年地執行他的職責。
他是一位不但因為工作該做就做,而且能看出工作的意義,以及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而有成就的人。”
正如上段所言,亞伯拉罕是一位“不但因為工作該做就做,而且能看出工作的意義,以及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而有成就的人。”
“能看出工作的意義”?“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而有成就”?
亞伯拉罕當然是在以最佳的狀態對待工作了。
懷揣滿腔的熱情,積極主動的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勇挑擔子,主動承擔責任,不會認為自己只是個“打工”的,持續自我完善。
隨著時間的推移,亞伯拉罕們的工作必然會干得越來越出色,他們得到的肯定和獎賞只會越來越多,亞伯拉罕們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也就越來越強烈,實現良性循環。
那么,您是屬于X型人還是Y型人呢?
更直接點說,您是歸屬于“比較懶惰、對工作沒興趣、需要鞭策、追求保障,并且對冒險沒興趣”的一類人?
還是屬于“渴望工作、能自動自發、希望有所成就,并且對挑戰非常有興趣”的一類人?
當然,更樂于見到您是后者!
作為企業的老板,企業的管理者,在招聘員工時,很重要的一個事項恐怕就是鑒別出即將加入團隊的新成員是X型?還是Y型?
我們至少得確保組織中絕大部分員工是Y型吧。
您說先招進來,再對員工進行改造?
將X型的員工改造成Y型的員工?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難度實在很大,成本實在不低,改造周期實在太長!
還是先人后事,好好把住入口這道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