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英才網曾做過一個關于“跳槽”的社會調查,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全部受訪者中有過跳槽經歷的人占53.66%,34.77%的人跳了兩次以上,60.22%的人有跳槽的想法。企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對新員工進行,往往新員工在終于可以獨立開展業務時,便揮揮手與原來的單位告別,奔赴新的崗位。而且,在很多人眼中忠誠的分量過輕,以至于經常出現為多幾百塊錢工資就輕易跳槽的事情。
一位人力資源部經理說:“當我看到申請人員的簡歷上寫著一連串的工作經歷,而且是在短短的時間內,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的工作換得太頻繁了,頻繁地換工作并不能代表一個人工作經驗豐富,而是說明了一個人的適應能力很差或者工作能力低。”
貓頭鷹急促而忙碌地在樹林里飛著。一旁的斑鳩好奇地問:“老兄,你究竟在忙什么?”貓頭鷹氣喘吁吁地回答:“我在忙著搬家!卑啉F疑惑不解地再問:“這樹林不是你的老家嗎?你干嗎還要再搬家呢?”此時,貓頭鷹嘆著氣說:“在這個樹林里,我實在住不下去了,這里的人都討厭我的叫聲!
斑鳩帶著同情的口氣說:“你唱歌的聲音實在聒噪,令人不敢恭維,尤其在晚上更是擾人好夢,所以大家都把你當做討厭的人。其實,你只要把聲音降低一下,或者在晚上閉上嘴巴不要唱歌,在這林子里,你還是可以住下去的。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叫聲或夜晚唱歌的習慣,即使搬到另外一個地方,那里的人還是照樣會討厭你的。”
寓意再明白不過,頻繁跳槽并不能從實質上改變我們的境遇,只有改變不良的習慣,才能得到別人的青睞。
在實際生活中,許多盲目跳槽的員工,他們的工作目標往往不很清楚,期望值卻很高,隨之失望也越大。失望越大,對周圍的環境或人的不滿情緒就越強烈,從而情緒惡化,逐漸失去工作的激情和動力,最終在公司里找不到適當的位置,不得不加入失業一族的行列。
露西大學畢業后到一家創辦不久的文化公司從事展銷業務,本來展覽經濟是一個新的增長點,在這一行里本是有美好前景可以開拓的,但初創階段的公司業務并不是很多,露西的工資比一同畢業的同學少一半。收入上的差距使她心理不平衡了,她開始私下尋找跳槽的機會。結果跳槽不成,她在公司第二年的競聘上崗中落聘了。
社會學家指出,現代人一生當中平均要換5~6次工作。不過,在一個人的職場生涯中,換工作畢竟是一件需要深思熟慮的大事,最好不要動不動就想以跳槽來改變自己的境遇。有一位在兩年內換了4家公司的員工感慨地說:“原本想通過跳槽得到更好的職位和待遇,結果發現處處碰壁,現實總是不如想象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