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來規模最大的浙商招聘活動日前在滬舉行。記者在招聘活動中了解到,不但上海高校畢業生每年去浙江打工的人數在增多,而且公務員加盟浙商的人數也有增無減。記者了解后發現,除了希望求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外,公務員薪酬低也是個主要原因。(11月22日《新聞晨報》)
“跳槽熱”也好,“離職潮”也罷,公務員熱浪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被離職已然不是新鮮事。從大大小小的招聘會到一出又一出的個體案例,其中總能找尋到公務員轉身離去的身影,也順水推舟地得出“跳槽熱”或“離職潮”的名不副實結論。就拿新聞提及的浙商招聘活動來說,所謂的公務員加盟浙商人數有增無減,實際更為精準的表達是了解情況、探聽虛實,果真不是“騎驢找馬”者有幾人歟?
換句話說,從一場招聘會看公務員的去留本就不具備可信性和可行性。從招聘現場來看,既然多數以打探信息為主,那么一方面,未離職公務人員實難再次和企業簽約成為其員工,遑論加盟。另一方面,即便公務人員已經去職,加盟企業人數有增無減的情況也不是從現場一一清點得出的。說這些,無非是想表達一個意,動轍以公務員跳槽的冷熱來攫取公眾關注,既是對公務群體的臆斷,也是對公眾的不負責。
表面上看,招聘會上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公務人員,似乎看到了公職人員離職的序曲,免不了一番渲染與加工。實際上,不過是“老瓶裝舊酒”,所謂的數據依然是年初某平臺發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動分析報告》,政府、公共事業等行業的跨行業跳槽人數比去年同期上漲34%,于是,這又是新一波公務“跳槽熱”。類似這樣的“跳槽熱”,從年初熱到年底,直到今天,在不少媒體的眼中也還是“或開啟”。所以有一個問題是引人深思的,誰都拿捏不準的“跳槽熱”、“離職潮”到底是如何熱浪席卷、潮來潮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