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福利傾向
福利發放存在的平均主義傾向在國有企業表現得更為嚴重,它意味著員工所獲福利不能與員工的工作績效相聯系。即所謂福利面前,人人有份。這樣的福利制度雖然員工沒有抱怨,卻不能有效激勵員工,助長了不思進取,坐享其成的消極工作習慣。
福利設置缺乏彈性
一些企業在福利項目的設置上基本是老面孔,多年不變,除法定的福利外,很少有創新之處。同時,已有福利項目的具體數額和比例長期固定以致于福利設置缺乏彈性,無法在福利項目的安排上體現對不同人才的靈活性。
缺乏實效性
對員工而言,福利似乎是企業應該給予自己的。對管理者而言,也很少想過用福利來激勵員工,有時只做不說。例如,有一家企業效仿西方的做法贈送員工生日蛋糕,結果過生日的員工領走蛋糕就完事了。企業的贈送過程缺乏與員工思想的溝通,情感的交流,使員工感受不到領受生日蛋糕的更深層的意義,因而發揮不出這種福利形式的實效性。
員工缺乏參與權選擇權
福利的決策權在企業,員工被動接受,有時會使企業遭遇管理難題。例如,經過重組新成立的某通訊公司就出現了員工因福利發放鬧情緒的事件,由于重組前兩公司某些福利發放形式不同。例如,W公司中層以上干部每月獲得1500元現金話費補貼,L公司的發放形式是補貼1500元的充值卡,融合后的公司采用1500元充值卡的福利發放形式,部分W公司員工認為1500元充值卡與1500元現金有差別,降低了他們的福利因而鬧情緒。
員工對所享受著的福利價值缺乏認識
一方面,企業管理者為福利費用的上升而擔憂: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員工對他們所得到的福利價值缺乏認識。很多人甚至錯誤地估計福利開支僅占薪酬費用的很少部分,如此的背離令人驚詫。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在設計,實施福利項目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溝通,致使享受了和享受著福利待遇的員工不知道他們得到了什么或低估了他們所得福利的昂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