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為吃而買、邊用邊學頭腦的人,或許正是當今企業急需的可塑人才。因為只有這種人表現出具有靈活的頭腦、進取的精神、遇到問題而能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獨立完成項目的能力。這也應該是現在企業引用人才和人才培養的衡量標志和原則。什么是人才?要什么樣的人才?如何用好人才?值得我們企業家去思考---
有企業朋友講,其單位來了幾位博士生,工作一年了可看不出他有什么驚人絕唱,老總也埋怨為何表現如此平平淡淡?于是老總便懷疑說“我們的教育滑坡了,這些‘帽子’戴高了?”
其實,持有這些懷疑態度的企業領導屢見不鮮,歸其根源“并非教育滑坡,也并非帽子戴高了”,實際問題的焦點在于這些企業領導的意識、領導的視野、領導的觀念和領導的用人之道出現盲點。說白了:不識才,也不會用才。
說領導意出現識盲點,在于某些企業領導對"形式上的東西過于迷信",即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說領導的視野出現盲點,在于其“視野不夠開闊,不了解教育的概念和學歷、學力、學識和文憑的實質和操作規則與本身能力和水平的關系”,犯了辯證法的錯誤;說領導的觀念出現盲點在于其沉迷于“書山自有黃金玉”,忘記挖金還需“鐵石工”的道理;再說企業領導用人之道出現盲點,是因為某些領導忘記“才”的本質和“材”的使用,犯了機械主義的錯誤。總之,有的企業家偏輕于內容,看中于形式;偏重于表面,輕視于本質;傾向于“高材”,卻忽視于“材質”,可見不會用材。學歷,說白了就是在校學習的履歷;學力,說白了只能是有關部門、單位鑒別你在某一方面達到了一定的能力;學識是什么?則代表了一個人的知識面得到社會某個群體的承認;而文憑、學位通俗的解釋,只能代表一個人懂得了“a的平方加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并不能證明其實際能力和水平。
“帽子沒有戴高”,因為其已經學會了“a的平方加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裁剪師按照這個公式給他量體裁做的戴在頭上不能說不合適。單說合適并非說就實際、就是萬能帽。戴帽人的頭型、身材、健康情況如何?這頂帽子是否適宜任何季節戴?則裁剪師和設計師并不去考慮,不言而喻,值得你去考察和體驗。假如那只是一頂春天帽,你卻認為夏天和秋天都能戴?那帽子的作用就會失色;假如那只是一頂遮風帽,你卻讓他雨天戴,那就會失去其真正作用。任何企業領導,在內容和形式失調時,你是更注重內容,還是更注重形式?你是更注重學歷,還是更注重學力?你是更注重文憑、學位,還是更注重能力和學識?當今社會能達到兩者完美結合的奇才太少、太少了。
我國的教育水平并沒滑坡,而在直線上升。但我國的教育體制和結構上不夠完善。在我國教育結構中,理工、文科和藝術等科的專業,課程設置比較專一,相對又較為獨立。是學文學理的學生區別比較明顯化。畢業生普遍表現為:文而缺少理的嚴謹,理而缺少文的形象和活躍;文而好開拓,理而好守舊;文而善社交,理而愿孤獨;文而善治剛,理而善理財;文而善經營,理而善把關等等。而理文兼備的奇才太少了;氐綄嶋H工作中,如果一個剛走出校園的理工科的博士生咋到企業,領導不安排去搞技術從事合體的實踐,卻一上來便安排到管理者的崗位上,這不是“逼著鴨子上架”嘛!表現出平淡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在實踐中,經過磨礪,表現出了其它方面的才能,或許再給以調整則就會恰到好處,不會被動。
不過無論理科、文科,一個人如果連續學個20來年,人生2/3都與書本打交道,即便獲得了"博士后",其在校期間如果不注重社會實踐,如果到了基層企業也就很難勝任具體的實際工作。但如果把其放在企業的的科研、教學和理論研究酒會是他們如虎添翼。如果放到在其它方面,尤其是社會性工作、各種群眾性工作、管理營銷上則等于筆者鴨子上架了了。這些人因書讀多了腿腳便硬了、性格孤僻了,難以很快適應基層企業環境和迅速投入角色,用老百姓的話講“上成了書呆子”,出現平淡就成為自然了。你想:讓一只在籠子里關養了幾年的小鳥,放出來后還能翱翔藍天嗎?道理如此啊!因而從事最基層的企業家,如何用人、用什么樣的人?值得決策思索。
人的靈性和天賦決定一個人的后期發展。人的學歷、學力、學識、文憑和能力是不成正比的。實踐出真知,實踐出才人,實踐是學習的真正有用的課堂,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人的個性和人的天賦決定有的人只適合于學校學習,適合于孩子似的靠喂奶般的1+1=2的思維灌輸知識過日子,這樣的人,只是形式上的"材",而不可能是實踐工作中的"才人、能人"。盡管拿到了碩士、博士、博士后,也就是說他很能吃,可滿腦子里全是死東西,胃里不舒服,因為他的胃功能有缺陷了,不會消化吸收,也難轉化為人體的能量和動力,陳病了,這很難再治愈,也就難以在企業工作中表現出相符的才能。有的人文化不高,水平卻超人,在實踐中表現出過人的才能,這就是說他具備很好的消化吸收功能,只不過是因各種原因經常沒有吃飽,因而顯得先天營養不足,不過身體并沒有大毛病,很健康!很健康就能做好工作。他的良好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就像一個人的靈氣和天賦,有了這最重要的功能就可以邊吃邊消化吸收,使他后期發展出現過人的才華
我們強調在企業人才培養上“社會學習”和“為用而去自學”為主的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從實踐中去學,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再去自學,提倡平日積累、用時苦自學,邊學邊用,活學活用、為用而學;反對只學不用,學而無用,或者教條式的學歷教育,那樣會造成人的時間、生命的浪費。任何人不可能把一生的路利用簡單的“a的平方加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計算好,也不可能把一生的飯菜都準備好。學習也一樣,不能等把一切知識都學好了再去用,那樣到頭來就等于什么都沒學到,因為他沒有應用、缺少實踐,年齡大了也就缺少為社會服務的時間了。
企業家必須清楚,學校里學的是死的,實踐中得來的是活的。書本上欠缺的可以后期補上,而實踐中欠缺的經驗和學識,是很難補上的。實際上人的才能突出就表現在他具備在實踐中自己得來的知識、經驗。學校里的學習只是一張定型的方位圖,而用什么方法、如何最便利、快捷去找到目的地,去看個清清楚楚,那就是后來你的實踐問題了。人靠經驗可以享用一生,靠書本上只能暫吃一時。
人的生命有限、人的時間有限、人儲藏能量的容器更有限。如何合理分配人60歲以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實踐的時間,值得有關部門進行科學的、可行性的研究。
在企業人才培養上,我主張學習與實踐應各占一半,但學習的一半不是自始至終把該學的知識、全部的時間都消耗在校園一股氣學完。提倡學習的這一半,應分學校時代學和實踐中兼學。假如我們把人的工作年齡規定到60歲退休計算:人的學習積累年限則為30年左右。那么人在20歲以內,必須結束學校正規教育,另外10年的學習是在工作和實踐中學習積累成的有效學習時間期。這樣,企業員工就可以有效工作時間累計30年。這30年正是企業工作的黃金年齡,可以學有其用。30年可以為企業、為社會、為后人創造巨大的財富。這種分配方法,可以節約企業和個人許多不必要的教育投資,可以節約人的生命,可以讓人的知識、天賦和能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具有為吃而買、邊用邊學頭腦的人,或許正是當今企業急需的可塑人才。因為只有這種人表現出具有靈活的頭腦、進取的精神、遇到問題而能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獨立完成項目的能力。這也應該是現在企業引用人才和人才培養的衡量標志和原則。什么是人才?要什么樣的人才?如何用好人才?值得我們企業家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