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僅限單職位或單層級
聚焦在單一職位或序列:比如某家銀行企業,每年會針對該企業銷售/市場人員定制很多課程,并請第三方機構來評估這些人,企業會給選拔出的佼佼者大量的機會到各地分支機構去承擔一定經營任務。但由于只聚焦于銷售/市場,幾年之后,這家銀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運營和技術支持類專業人才嚴重匱乏。
把 “繼任計劃”聚焦在單一層級:更為常見的是,企業僅針對中層管理者進行繼任人才的能力素質評估和開發。從實際調研來看,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企業各級人才自我發展的意愿都不強烈,因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公開選拔的機會就這么一次,數量非常有限。這家公司每選拔一次人才,員工的積極性就被打擊一次。
以上兩種其實更像是“替代人才計劃”而非“繼任人才管理”,對企業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簡單地一個蘿卜一個坑地填空的人才計劃無法應對組織的戰略性人才需求。一旦外部環境巨變,企業則必須從戰略和組織架構上做出應對,職位的核心價值也會發生改變,“坑”反而會越填越多。怎么解決呢?
區別于聚焦在個別核心職位或人才的替代計劃,“人才池”系統應該最大限度地囊括企業中各類別、各層次的高潛力人才。人才“入池”的評估標準應重點放在通用的勝任素質和潛能的評估上,這些評估標準應來源于代表企業文化的全員核心勝任素質。人才的年齡、經驗等方面的要求應該適度放開,允許企業中各層級、各年齡段的人員都有進入其中的機會。
“人才池”的規模和范圍應該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匹配,同時也要考慮到當前人才開發的承受能力,畢竟開發人才是需要成本的。通過長期實踐,我們發現影響“人才池”規模主要有以下三個因素:
●中高層管理者(人才池“導師”)的人數、可用時間與可指導范圍
●企業的組織架構和人才結構
●工作項目和輪崗鍛煉機會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