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分為知識、態度、技能和習慣,最后的結果是行為的改變。企業做培訓是要看到回報,要證明員工的行為改變給企業帶來了利潤。但是,行為的改變并不會因為上了某堂課而產生,還需要其他各個環節的配合。很多企業在培訓過程中存在種種誤區,使得企業培訓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
1、忽略營銷培訓的重要性
忽略培訓的重要性,即企業的領導人持有培訓無用論的想法。培訓無用論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無用論,即培訓不能增強企業員工才干,反而耗費員工工作時間;另外一種是間接無用論,認為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已足夠企業使用,營銷培訓只增長員工才干,對企業營銷培訓沒有多大益處,即投入小于產出;谶@兩種觀點的領導,不是對培訓拒之門外,就是把培訓當做一種“企業在不斷追求進步”的形象宣傳,僅是做給員工或外界人士看,而沒有實際的投入。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人的學習觀念還沒有改變,還沒有形成真正的“終生學習”和“動態學習”觀念;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現階段的企業營銷培訓大部分是公共營銷培訓培訓機構(包括管理院校和培訓中心),他們因循守舊的傳統教育方法使培訓單調,缺乏效率,進而導致企業領導對營銷培訓喪失信心。
但是,在當今環境急劇變化、競爭非常激烈、知識更新速度太快的時代,如果不跟上時代發展,不充實自己的企業,企業最終將免不了被淘汰出局的命運。有的企業可能為了改變現狀,想通過招聘新的員工增強活力,但對于大型企業來說,新聘員工不是被老員工同化,就是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使企業發生轉機。要徹底解決問題,只能從內部著手。而對于當代崛起的專業培訓機構,則是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主動提供企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從企業內部著手,進行人員開發,使企業增強活力、競爭力。
2、營銷培訓缺乏長遠的目光和系統性
出于短期成本收益的考慮,不少企業往往在出現問題或企業停滯不前時才被動去找培訓師,使企業的培訓工作總是間歇性的。然而,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是一個人員配合的系統化,更是時間合理分配的系統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培訓使企業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致使那些企業跟不上市場,往往步人后塵,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甚至出現運作經營混亂的現象。
一些成功的企業,不僅僅只看到眼前的成本支出,他們看到的是遠期的收益,著力把培訓當做長期的系統工作來抓。如吉利集團,創辦吉利大學,最初的目的就是建立自己的一個人才培養基地,讓人才更好地、源源不斷地為企業服務。而像七匹狼、勁霸、以純等一些服飾企業也很重視培訓的長期性,他們至少能夠做到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比如以純即定期參加中研國際的培訓課程,員工的素質和企業管理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3、對營銷培訓的艱巨性過于樂觀
培訓不僅需要領導重視、參與,需要培訓師的艱苦努力,還需要員工積極的配合和長期系統的訓練。它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工作。
由于企業在培訓時往往會讓企業很多員工在一起培訓,員工個體的學習能力不一樣、轉換思維速度不一樣,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個體效果差異。作為企業,希望每一個員工都取得優異的成績是不可能的。而且,教學中有教方和學方,是雙向的關系,并非培訓師教得好,員工就能學得好,這需要時間的磨合,需要雙方積極有效的配合。過于樂觀,把目標定得過高,必然干擾教學兩方的進度,影響學習效果。中國有句俗話: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說的就是,目標過大,帶來的失敗就會非常慘烈。特別對于“學習”,循序漸進是自古就有的道理。忽視營銷培訓的艱巨性,就會使培訓草草了事,浪費企業員工的時間和培訓師的辛苦勞動。
4、以營銷培訓取代知識更新
知識更新是員工和管理者個人的責任,如果希望通過營銷培訓升員工的知識,導致負責培訓人員絞盡腦汁邀請知名講師,力求講課內容出新、出奇,這就脫離了企業培訓的本意。
5、營銷培訓過分重視拿來主義
只要是大家認為好的,就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全部拿來,應用在自己的企業營銷培訓中,等到用的時候才發現,這件好東西并不適合自己的企業。所引進的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技巧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或根本就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結果,不但浪費了自己的財力資源,更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雖然企業進行了相關的培訓,但最后沒有任何成果,造成無效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