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準是什么意思呢?我先分享一個火爆的案例。前不久,我在財智贏家總裁俱樂部演講《中式大陸用人策略與老板解脫之道》,來者都是總裁或者董事長,沒有一個副總以下的聽眾學員,兩天的課程進展得很瘋狂,臺上臺下完全打成一片,現場提出的問題很多,我及時解答,大家很滿意,我覺得是將遇良才、棋逢對手,很開心、很火爆。這里的關鍵是,課程的對象就應該是老板或者老總,而老板或老總的課程期望就應該是大陸用人策略和解脫之道,正好匹配了。所以,我自己說這一堂課是我涉足培訓11年來最好的一次。這就叫人課匹配的定位準。
課程定位準的因素有哪些呢?一是人對課題要準,即有了課題,尋找的對象要準;二是課題對人要準,即有了人的需求,準備的課題要準;三是公開課與內訓課人員層次要準,不能參訓人員參差不齊;四是公開課不要一個企業人員過多而變味成了內訓課;五是內訓課不要參雜(過多)外來人員。
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特別是培訓機構的老總更明白,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得到,因為存在利益關系。講到利益,我認為應該遵循義、信、利的原則。義就是義氣、狹義,在中國大陸,人們還是都比較講義氣的,很多時候還需要“兩肋插刀”的精神,而不是坑蒙拐騙的手段,否則生意做不長久;信就是誠實、信用,不能為了利益到處誘騙,成功一單算一單,那樣就沒有未來;利說的是短期、中期、長期利益的處理,過程中無非是你多一點我多一點的問題,關鍵還在于如何建立一種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形成永久的雙贏伙伴。但是,今天確實有的機構不顧及這么多,能成交就算成功。我曾經在長春的近300號人的公開課上見到某一個企業為了湊數就來了近200人,當然是企業掏錢,員工經理老總一齊來聽課,結果是因為不是自己掏錢又習慣周末休息的國營老少爺們上午老總走、中午經理走、下午員工,第二天的課空空蕩蕩,這對我來說沒有價值;在沈陽的一個內訓課上,說好了35人,我主要安排實戰演練和現場沙盤模擬訓練,結果企業要搭順風車邀請了其他幾個公司的經理20號人參加,雖然人數不是大問題,但是我的課是針對這個企業而獨特設計的,對于新來的人又怎么能夠參與得進來呢?有人不滿意,我更不滿意,效果可想而知。
定位準,表面是技術問題、能力問題,本質是經濟利益問題、道義與良心及責任問題。如果說培訓機構為了生存,有時候不得已要做一些暫時違背原則的事情,我也可以理解,但是,作為講師就要特別注意,如果你不注意,什么課都接,最后砸的還是自己的牌子,所以,講師不能是課就上、有錢就賺。前不久,有一個公司通過培訓機構找我,請我用我的中式大陸管理思想給700多銷售隊伍講一堂為期一天的集體內訓課程,教育大家團結、凝聚、少干私活、全心全意為公司的利益著想,我說這樣的課我不上,要上就是騙人,出現員工“走私”或者“外遇”的情形,一般不是員工的問題,而是企業的問題,當員工有志難生、有苦難言而又有利可圖的時候,都會采取不正當的手段去“撈錢”。正確的解決方案應該是企業的老板請我去咨詢診斷或者我來給他們的老板和管理層講如何設計“阿基米德BOSS薪酬激勵體系”(薪酬績效激勵三位一體,我把傳銷模式的精華部分、PE模式的精華部分、項目管理機制的精華部分有機地植入企業,產生的準老板與真老板模式,讓企業跨越信仰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障礙,直接過度到符合時代潮流的人人都做老板的機制管理),從機制上如何促成員工都做老板、享受老板待遇,想“外遇”都不可能的自我管理、無為而治。如果我昧著良心地接下來了課程,也會讓大家笑哈哈,也會有所收獲,但那是欺騙老板和糊弄金錢的行為,我不會干。所以,作為講師,我們不能什么課都接,甚至都違背了基本規律的課都要去迎合老板需要去接,那樣就是沒有良心,課程也不可能有準確定位。
我常說我的課就是一副副中藥,課的內容就是一味味中藥成分,這些成分包括思辨、老板、人生、智慧、企業、關系、情懷、戰略、商業模式、變革、心態調整、溝通、激勵、團隊建設、企業文化、人力資源、選才、用才、育人、留才等20味主要中藥元素,任意組合就可以出很多管理實操及訓練課程,比如中式大陸人力資源思辨管理、中小企業戰略轉型與系統變革、中式大陸用人策略與老板解脫之道、企業文化建設與再造、薪酬設計、績效設計、招聘管理、員工關系管理、職業生涯規劃、流程再造、分權與授權設計等等課程。
課程定位準不準,就看現場掌聲有多狠;人課匹配對不對,就看聽眾觀眾多陶醉;課程氛圍好不好,就看現場提問有多少;課程結果妙不妙,就看臺上臺下怎擁抱。我常說我的課就是一副副中藥,課的內容就是一味味中藥成分(實戰、自采,原創、原裝、原配、原汁、原味),我的課程好不好,別聽我說別信廣告,看是否具有實戰、實用、實效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