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在繳納上實行屬地原則。即在勞動者實際發生勞動關系所在地繳納社會保險,屬地管轄一方面有利于員工就地獲得社會保險待遇,另一方面有利于當地勞動部門的監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相關文章,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yjbys.com/hr)。
王剛在A集團某市分公司擔任采購經理,每月工資8000元以上,2010年入職以來公司均是按A集團所在地最低社會保險基數繳納社會保險。由于該基數與本人工資不符,王剛就此多次與集團人事部門交涉,人事部門以集團員工都是按該標準繳納為由進行搪塞。
最近一獵頭聯系到他,稱有一公司請他去擔任采購部門負責人,為此他找勞動部門及多位律師進行了咨詢,之后決定通過多途徑主張自己的權益。
蘭泉提問:
一、公司為按實際工資總額基數繳納社會保險,是否屬于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情形?
蘭泉答復:
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情形主要分為兩種情形:
1、用人單位在用工期間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情形
該情形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在用工期間一直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2)用人單位在用工期間前期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但后期已繳納社會保險;
(3)用人單位在用工期間前期已繳納社會保險,但后期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2、用人單位在用工期間未按員工實際工資總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情形
該情形主要同樣分為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在用工期間一直未按其實際工資總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2)用人單位在用工期間前期未按其實際工資總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但后期已按其實際工資總額繳納社會保險;
(3)用人單位在用工期間前期已按其實際工資總額繳納社會保險,但后期未按其實際工資總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嚴格意義上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以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按上述情形主要是指第一種情形第(1)、(3)情況、第二種情形第(1)、(3)情況。
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主要指在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終止事實勞動關系時,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而導致勞動者者有權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并獲得經濟補償的情形。
對用人單位前期違法未繳納社會保險行為(主要指第一種情形第(2)情況、第二種情形第(2)情況),員工雖不能依法解除勞動合同但有權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
本案所涉及的情況屬于第二種情形第(1)情況,王剛有權以公司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在主張經濟補償的同時要求公司按其實際工資總額依法補繳用工期間的社會保險。
二、為分公司員工繳納集團所在地社會保險是否合法?
蘭泉答復:
社會保險在繳納上實行屬地原則。即在勞動者實際發生勞動關系所在地繳納社會保險,屬地管轄一方面有利于員工就地獲得社會保險待遇,另一方面有利于當地勞動部門的監管。
實踐中也存在“平安一路行”所說的情況,在分公司籌建階段員工的社會保險只能由總公司繳納。在分公司成立后根據《社會保險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第五條規定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手續,并依法為分公司員工繳納社會保險。
三、HR在日常確定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基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蘭泉答復:
在回復這一問題前先說一下社會保險繳納基數問題。日常如何確定繳納基數的范圍,事實上《關于規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險中心函〔2006〕60號)第一條已明確:凡是國家統計局有關文件沒有明確規定不作為工資收入統計的項目,均應作為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到目前為止這一規定第四條所規定的不列于繳納社會保險基數的十七個項目(見附件)沒有大的變化。
HR在日常確定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基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放兩頭,關鍵抓中間
所謂兩頭是指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工資低于上年度崗平(社平)月工資標準的60%以及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工資高于上年度崗平(社平)月工資標準的300%人員。
抓中間是指繳納社會保險工資為上年度崗平(社平)月工資標準的60%-300%人員。
確定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基數事實上對于繳納社會保險工資低于上年度崗平(社平)月工資標準的60%人員而言不存在協商的問題,法定的標準不可能違反。反而是繳納社會保險工資高于上年度崗平(社平)月工資標準的300%人員,雙方可就繳納社會保險基數進行一定的協商。
2、建議采用協商方式確定繳納社會保險基數
事實上不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員工都不愿意按員工實際工資繳納社會保險,在這種情況下可采取協商的方式確定具體的繳納社會保險基數,由員工予以確認。
3、確定繳納社會保險基數流程
第一、人力資源部按規定核算職工下一年度社會保險基數;
第二、非書面方式征求繳納社會保險工資高于上年度崗平(社平)月工資標準的60%以上人員繳納社會保險基數的意見;
第三、出具繳納社會保險基數確認書讓員工簽字確認。
4、繳納社會保險基數確認單(樣本)
某公司2015年度繳納社會保險基數確認單
本人確認在2015年度繳納社會保險按 元標準執行,請公司按規定在每月工資中扣繳本人繳納部分。
確認人:
2015年7月21日
附:
關于規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
勞社險中心函〔2006〕60號
四、關于不列入繳費基數的項目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下列項目不計入工資總額,在計算繳費基數時應予剔除:
(1)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有關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以及支付給運動員在重大體育比賽中的重獎。
(2)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費用。職工保險福利費用包括醫療衛生費、職工死亡喪葬費及撫恤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文體宣傳費、集體福利事業設施費和集體福利事業補貼、探親路費、計劃生育補貼、冬季取暖補貼、防暑降溫費、嬰幼兒補貼(即托兒補助)、獨生子女牛奶補貼、獨生子女費、“六一”兒童節給職工的獨生子女補貼、工作服洗補費、獻血員營養補助及其他保險福利費。
(3)勞動保護的各種支出。包括:工作服、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解毒劑、清涼飲料,以及按照國務院1963年7月19日勞動部等七單位規定的范圍對接觸有毒物質、矽塵作業、放射線作業和潛水、沉箱作業,高溫作業等五類工種所享受的由勞動保護費開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4)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
(5)支付給外單位人員的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
(6)出差補助、誤餐補助。指職工出差應購臥鋪票實際改乘座席的減價提成歸己部分;因實行住宿費包干,實際支出費用低于標準的差價歸己部分。
(7)對自帶工具、牲畜來企業工作的從業人員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補償費用。
(8)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
(9)職工集資入股或購買企業債券后發給職工的股息分紅、債券利息以及職工個人技術投入后的稅前收益分配。
(10)勞動合同制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由企業支付的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費以及一次性支付給職工的經濟補償金。
(11)勞務派遣單位收取用工單位支付的人員工資以外的手續費和管理費。
(12)支付給家庭工人的加工費和按加工訂貨辦法支付給承包單位的發包費用。
(13)支付給參加企業勞動的在校學生的補貼。
(14)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中凈結余的現金。
(15)由單位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
(16)支付給從保安公司招用的人員的補貼。
(17)按照國家政策為職工建立的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其中單位按政策規定比例繳納部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