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家喜歡爭吵,那是因為公司沒有承擔責任的文化,更沒有問題解決的連帶責任機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高效的會議模式相關文章,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yjbys.com/hr)。
【案例】
我在一家制造型企業任總經辦助理,公司有員工1500多人。公司每個星期二晚上會開周會,由我負責記錄,這讓我非常頭疼。
每次開會規定應到人員是20人,(生產12人,開發1人,業務2人,企劃1人,財務、船務、人資、行政各1人)每次開會都會吵架,主要是生產對戰業務、開發,雖然生產部門以一敵二,但人多嘴多,每次都會占上風,其它人員都不說話,總經理每次在大家吵的時候,都在默默的看資料,等吵得差不多了,才出現說上幾句不痛不癢的話來平息。
這讓我很是痛苦,因為每次都會吵,所以有人不愿意參會,每次都會有人請假,最多到會15人左右。另外,會議結束后,我要找所有的參會人員在會議記錄上簽字,拿給老板看。每次吵架的主力都把會議記錄當成繼續對戰的工作,不愿意簽,一定要讓我改很多次才肯簽。
請教一下各位牛人們,有什么妙招來化解這個問題呢?
【解析】
對于生產型企業,每周某一天下班后召開管理層周例會基本上生產企業的常態,但為什么要開會可能是提問者需要思考的問題。不同的會議,會有不同的目的,想必大家都知道。生產型的周例會的目的,一般不外乎兩種情況:一、通報生產進度、二是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
通報生產進度、各部門的業務進度各自匯報自己的工作,一般都能做到相安無事。主是矛盾就集中的第二個目的上,生產中的問題如何解決?吵的目的也很簡單,其實就是推卸責任。當組織者搞清了問題的根本原因之后,要解決其實相對會容易多了。
其一、會議前的準備與協調
會議要想高效,對于例行會議只有其實是無需要進行討論的,作為會議組織者在會議前就應將各部門的問題進行收集、分析,并找相關的部門負責人進行過必要的溝通并找到問題的根源,讓問題雙方進行協調達到一定的共識,在會議上更多的以匯報達成共識的方案供決策者——老板確認即可,而不是在會議上進行過多的爭吵。
其二、會議中的節點控制與干擾
再完善的會前準備工作,也不可避免個別愛表現的管理層在會議時拋開事前達成共識的問題而指責其也部門的同事。作為會議的組織者,需要引導大家的溝通,進行必要的“干擾”,保證問題的討論以是事實為基礎,而不是以人多勢眾,誰的聲音大誰就占上風。會議主持者的主要責兩點:一是保持會議在和平的氣氛中有效進行;二是保持問題能得到合理的解決而不吵完問題仍沒有任何解決。
其三、會議后的跟進與溝通
問題存在是正常的,會議上據理力爭是能接受的,關鍵是會議后誰跟進、誰解決、誰監督、誰匯報。如果這些后續的工作沒有跟進到位,那么會議上無論是吵得面紅耳赤,還是平靜如水一團和氣,都沒有任何的意義。
會議前中后三個環節的解決,還需要有一個好的氣氛與土壤來支撐,那就是企業執行的文化。再回到前面,為什么大家喜歡爭吵,那是因為公司沒有承擔責任的文化,更沒有問題解決的連帶責任機制。如果企業文化,一有問題連帶責任機制,二有部門經理都與公司的整體利益掛鉤,那么會議自然就高效了,也不會出現這樣狀況。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
5.如何做到高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