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春節假期剛結束,HR人力資源小林就收到上司的任務布置——在1個月內裁掉10名工作績效差的員工。小林心想:真是麻煩,又要開始郁悶的裁員工作,累死我了,真不想干......
鏡頭2:HR人力資源小嚴每日的工作需要她在各種各樣的人之間周旋:上司、部門經理、一般員工……每天要對不同的人說很多話,甚至是相同的話。這讓她覺得對面坐的是誰都不重要了,只要自己把話說出去就好,似乎自己是在對著木頭說話……
鏡頭3:平時在公司,HR人力資源小鄭也可以說是盡心盡力,雖然說沒有辦法每一次都做到最好,仍然有進步的空間,但也不乏表現突出的時候。然而上司卻總是只看到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劈頭蓋臉地指責他工作不細心,卻沒有在他做得好的時候給他鼓勵。這讓小鄭覺得自己似乎很失敗……
三個職場鏡頭定格,道出HR人力資源三種“倦態”——心理學上稱之為“職業倦怠”,即一種由長期的、過度的壓力導致的情緒、精神和身體的疲勞狀態。
工作中經常與人打交道的人群,最容易出現這種身心俱疲的狀態,如社工、護士、心理咨詢師等,而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HR人力資源們,自然也“在劫難逃”。筆者最近做的一次調查顯示,樣本中有超過一半的企業HR人力資源有著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心理學研究發現,職業倦怠通常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情感衰竭:對工作喪失熱情,沒有活力,總感覺自己處于極度疲勞的狀態;
2、去人格化:在自己和工作對象之間刻意保持一定的距離,對工作對象和環境采取冷漠、忽視的態度,對工作敷衍了事;
3、低成就感:對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評價下降,常常遲到早退,甚至開始打算跳槽甚至轉行。
筆者:倦怠有因HR何以成為了職業倦怠的高危人群?且聽筆者娓娓道來。企業中,HR與他人有著雙重關系:一般同事關系,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者與人力資源的關系。雙重關系的結果是任何一種關系都能對另一種產生影響,而HR卻要避免這種情況,因而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容易出現情感衰竭的現象。而長期耗費大量精力和人接觸,很容易讓自己對需要接觸的人產生厭倦情緒,但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質讓自己無法避免繼續和人打交道,只能硬著頭皮上,對需要溝通的對象沒有以前那么熱情,冷冰冰的,于是又有了去人格化的傾向。最后,HR的成就感很多時候都來源于其他人,例如面試者的微笑、內訓時學員的培訓效果;但是這也決定了,HR服務對象表達的不滿很容易讓HR產生挫敗感,所以HR的成就感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他人手里。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身不由己啊。給HR的建議那么,面對洶涌而至的職業倦怠,HR人力資源有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重拾活力,煥然一新呢?
筆者在這里給出一些建議,希望可以讓各位HR的心情走出灰霾,重現陽光。
1、廣泛學習和人相關的知識提到與人相關的知識,就不得不提心理學。心理學是研究人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茖W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就其根本而言,心理學是一種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系統地學習心理學,可以讓HR對人有更多了解,讓HR人力資源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完成工作,減輕工作負擔。在具備了心理學的知識后,HR還可以對自己進行調適,在工作不順時更有效地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法。學習心理學對HR人力資源來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2、專攻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的結合點心理學能夠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模塊:職業規劃、招聘管理、培訓、績效管理、薪酬福利、勞動關系這些方面都得到應用。參加相關的課程,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HR人力資源們在工作實踐中應用心理學的能力,用心理學減輕自己的情感衰竭,喚起對工作對象的熱情,拿回成就感建立的主動權,全面緩解職業倦怠。HR人力資源們,職業倦怠并不可怕,只要下定決心面對,掌握專業知識,就能趕走職業倦怠,重新找到工作的樂趣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