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監陳志宇最近大腦有點“過載”——原本存在感不高的人力資源部,突然受到了異常重視。
原來,在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下,以運輸業為主、多元化經營的力拓集團,雖然能保持主業的持續增長,但盈利能力已大不如前?偛脧埡迫粵Q定實施集團戰略轉型,退出勞動密集型業務,轉向智力密集型業務,并在已有的智力密集型業務上深挖盈利能力。然而,戰略的轉型卻沒那么容易實現,新戰略制定好后,很難在力拓龐大的組織架構中推行下去。除了總部層面主導了幾個大動作,力拓的子公司、“孫公司”還是一切照舊,都等著總部下命令,完全不能主動貫徹戰略。
新戰略被“架空”,張浩然認為是“人”出了問題。為此,他最近已經多次“約談”陳志宇,讓后者感覺肩頭擔子異常沉重。
人資總監的兩難
為了在人力資源層面順利承接公司的戰略轉型,陳志宇與下屬各業務模塊經理進行了深入溝通,并讓他們就“人力資源效能低下”、“組織能力不足”等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然而,下屬們兩次提交的方案都無法讓陳志宇滿意。
讓陳志宇左右為難的是,他想要承接公司新戰略,但“戰略執行”話題太大,大家的方案又循規蹈矩,走上“老路”;另一方面,“效能優化”的話題雖小,大家的方案卻顧頭不顧尾,走上了“歧路”。
苦惱的陳志宇決定向外部力量求助,于是聯系上了筆者。
筆者根據在各家企業調研過程中,實際了解到的情況,與他分享了這樣一個觀點:不少HR的工作是一種“埋頭趕路”的模式,只糾結于“選、用、育、留”這樣的具體事務,而沒有掌控住戰略方向,嚴格地說不能算作是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一方面,這讓人力資源部的價值得不到認可;另一方面,也讓人力資源部很難承接企業戰略逆推過來的要求。
事實上,有不少HR喜歡在工作中選擇“以點帶面”模式,即在某個業務模塊深耕,并包裝出實效,以獲得領導的認可。這種打法一開始可能還會比較順手,但隨后麻煩就會出現。究其原因,在于HR不能期待領導有人力資源管理的體系化思維。
不少企業的領導興趣點和想法不停在變,今天覺得人才培養有用,明天覺得培養太慢;今天覺得薪酬要按績效導向,明天又覺得矛盾太大;今天決定人才晉升要加快速度,明天又覺得新上的人頂不住……
如此一來,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操作雖可能解決局部問題,收到局部效果,但從戰略層面來說不是一種“全局性”的打法,業務模塊之間會出現沖突或反復;另一種負面效應是,在這種模式下,領導的感知成為了判斷人力資源工作優劣的唯一標準。由此,HR學會了察言觀色,卻忘記獨立思考,專業性自然更不被認可。
陳志宇聽到這一段的時候,聯想到在工作中,經常會配合老板突然的“頭腦發熱”,一會兒學通用搞末位淘汰,一會兒學海爾搞人單合一。而無論是老板還是他,都很少考慮這些管理工具對力拓究竟適不適合。
做好“頂層設計”
可是,“要和領導PK談何容易,HR也要烏紗帽啊。”陳志宇很感慨。他雖然認可筆者的這種推斷,卻又對現實感到無奈。
筆者告訴陳志宇,在順從領導和就事論事之間,其實有著平衡點。HR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如何為企業創造戰略價值的,而且要讓領導認可這種邏輯,基于這種邏輯開展工作。要說清楚這個邏輯,就需要找出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產出(Key Deliverables)。
筆者以某家大型家電制造企業為例:“在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能夠影響競爭力的關鍵產出,在于‘減少產品的研發周期’。此時,人力資源管理需要降低研發人員流失率,提高團隊素質,進而形成研發人員的有效激勵措施,高效的知識管理模式……人力資源管理‘選、用、育、留’各個模塊的操作都要圍繞這些子目標進行,這就是一種‘整體打法’。做到了這一步,人力資源管理的每一步都指向目標,有章可循,就形成一種‘人力資源工作的技術剛需’,HR的專業性自然能夠讓人認可。”
“是呀,如果都做到這步了,人力資源的每一種操作,都會與戰略貢獻聯動,老板還有什么好說的呢?”陳志宇很認同這種說法。
“其實,人力資源管理不能外包的,不是一般的具體工作,而是找出創造戰略價值的‘戰略路徑圖’,理清邏輯、找好方向。這相當于一個頂層的概念設計,是人力資源管理各環節中最具價值的、最不能外包的部分。正如蘋果只是設計出手機構架、功能的概念,再把具體生產工作拋給外包商。人力資源部必須把自己當成蘋果,而不是富士康。”
選好“儀表盤”
站在頂層設計的高度繪制“戰略路徑圖”是第一步,要落地成為實在的人力資源管理關鍵產出,還需要建立一套戰略執行系統。筆者告訴他:“如果我們按照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路徑圖來推進工作,最重要的是了解路徑中每一個環節的運行狀態,以便我們能夠及時地控制、干預、糾偏,確保形成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產出。我們可以為路徑圖中的每個環節選擇反映其運行狀態的指標,最終形成一套指標組。指標組就好比人力資源管理這輛汽車的‘儀表盤’。事實上,‘儀表盤’顯示的指標正向變化,也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創造的戰略價值。”
聽到這里,陳志宇有點激動。以前力拓人資部門的工作描述,基本是以“定性”為主,缺乏“定量”的分析,“大力開展、持續推進、全力實施”等詞匯反復出現,一篇篇總結歌功頌德、熱情洋溢,但缺少數據支持“硬”不起來,成了“軟文”。
陳志宇告訴筆者,某年總經辦為了寫公司總結,要收集各部門的年度工作信息。人力資源部因為工作繁忙,超期一天才上報,總經辦的“寫手”卻一點不生氣:“沒事,你們不用著急,我們直接用你們去年的材料,反正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