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的贏利活動中,面對不正當管理所帶來的便利誘惑,當團隊中已經存在被這種誘惑俘獲的因素時,正當管理就不是自封的,而是一種自我批判,而這正被認為是華為得以成功的秘訣。華為在內部復制所有成功訣竅,都自覺堅持“自我批判”的精神。
自我批判作為任正非的獨門絕技,是一種自我約束。首先,華為可以鼓勵內部出更多的“狼”,但是在決策上不是怎么賺錢怎么來。對于純粹投機、掙大錢任正非沒有興趣,至少不構成他創辦華為后的支配性想法,他腦子里還是那種實業救國、科學救國的主旋律。其次,任正非在員工面前絕不做“狼”,從不謀取不正當的個人利益。2008年,任正非發表了自律宣言,鄭重承諾:在任期間,決不貪腐,決不允許親屬與公司發生任何形式的關聯交易,決不在公司的重大決策中,摻雜自私的動機。再次,企業的主要領導者不依靠強勢搞個人說了算。董事會實行輪值主席制度,所有成員輪流主持工作。公司的重大決策通過制度安排,交由61457人組成的工會委員會說了算。另外,最重要的,是管理者的言行一致,精誠踐諾。
有研究者認為,華為的管理比國內企業領先十年。如果此言并非言過其實,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不斷的自我校正逐漸領先的。毫無疑問,華為的管理也受到過是否正當的質疑:從2006年到2008年,華為陸續發生了幾位員工非正常死亡的事件,“人性在華為的壓強中扭曲”曾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工號文化”同樣為其內部人所詬病。然而,華為的自我批判精神并不回避種種弊端,敢于正視缺陷,改善管理。任正非在給黨委成員的一封信中,對華為不斷地有員工自殺與自殘,患憂郁癥、焦慮癥的人不斷增多,表示了深深的憂慮和反省,主張引導員工懂得高雅的文化與生活,積極、開放、正派地面對人生。而華為不止一次的集體辭職,就是不惜以“運動”的形式對“工號”進行重新洗牌。
正當管理既不是包裝的標簽也不是作繭自縛,往往需要通過自我否定與時俱進。華為的企業文化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變,從創業期的產業報國,科教興國,到高速成長期的《基本法》,再到國際化時期的愿景、使命和戰略,直到后來的管理哲學大綱,每一時期都有不同的內容和價值主張。這并不是在瞎折騰,而是一種否定之否定。正當的做法即使被過去成功的實踐所驗證,但是在新的形勢下,當企業發展到新的階段后,這種做法就未必依舊正當,因此就需要用新的理念取而代之。比如在華為的創業階段,華為提出的口號是“先生產,后生活”;后來隨著吸引人才的需要,華為的薪酬實際上是“先得到,后忠誠”;現在又提出“先付出,后得到”,就是一種否定之否定。其中不變的,正是勤勞致富、多勞多得等正當管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