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高高職高專醫學生兒科學素養的論文
截至2015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啟動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已滿五年。2015年5月,教育部等6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的意見》,要求接納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的醫學院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設置,使培養對象適應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要求。由此可見,高職高專院校在負責3年制專科醫學生培養工作方面任重道遠。兒科學是臨床醫學的主要二級學科,在全科醫師的日常工作中,兒科病人占有很大的比例。隨著國家全面放開二胎生育的政策落實,兒科醫生的工作強度將進一步加大,如何提高高職高專醫學生的兒科學素養,使其在今后的基層工作中能夠更好地處理兒科病患,便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高職高專醫學生的特點
。ㄒ唬┥刺攸c
高職高專醫學生多來自農村,家境相對貧困。例如,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近3年對醫學系入學新生家庭情況調查發現,95%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貧困家庭,普遍存在家庭負擔重、父母文化程度低、入學分數偏低、對專業的選擇自主性不強等情況。因此,高職高專醫學生對新環境、新知識的接受及理解能力相對較弱。但從另一各角度來看,學生來自農村,自幼生活條件較城市學生艱苦,因此他們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往往更加堅韌,也更能體會基層老百姓的生活疾苦,這是他們以后在基層執業的巨大優勢。
。ǘ┚蜆I特點
高職高專醫學生就業多針對基層醫療機構,國家定向培養計劃出臺后,更是要簽訂5年的基層服務就業合同,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基層的廣大人民群眾,并且定向就業秉承“從哪里來,回哪里去”的原則,這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地群眾在醫患溝通時因風俗習慣、語言溝通等方面導致的交流障礙。
。ㄈ┡嘤栿w制特點
其一,高職高專學制三年,醫學生接受理論培訓時間短,密集的知識填鴨容易讓他們產生疲勞感。其二,高職高專院校少有附屬醫院,學生見習機會少,而見習階段是學生從教室向臨床過渡的重要時期,緊張的見習或不能及時有效地見習到合適病例,會使臨床知識技能鞏固不足。其三,高職高專醫學生見習的附屬醫院多為“三甲”醫院,病種與基層常見病種有顯著差異,基層醫療的特點表現為病種多、癥狀雜、任務重,實習環境與實際工作環境的差異,可能導致學生產生“學不致用”的無力感。其四,高職高專的培訓定位于基層醫療,授課時按本科培訓計劃教學,學生往往難以理解,且只能掌握臨床知識的皮毛,容易導致其對自身的職業定位過低,不利于就業后的自我學習、提升。
二、高職高專兒科學教學面臨的難題
兒科學雖屬臨床二級學科、必修科目,但是由于是小科目,歷來分配學時少、教學條件差,加之兒科臨床工作強度大、醫患矛盾突出、收入偏低等多種因素,導致我國兒科醫師缺乏,專業的兒科學教師更是稀缺。很多院校兒科學教學任務往往由內科學或護理學老師承擔,這些老師由于缺乏兒科臨床經驗,在教學方面往往過分依賴教科書,而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或是理論與臨床難以密切結合,雖然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導致學生進入臨床后所學知識不能或者較少能直接運用于臨床。
三、提高高職高專醫學生兒科學素養的策略
(一)探索適合高職高專醫學生的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基層兒科問題處理能力
醫學生的本科和研究生培養模式已經過幾十年的摸索與實踐,培養方案業已成熟,加之近年來八年制培訓模式和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的完善,醫學生的培養往往定位于高素質、高要求,但是在這種培養模式中成長的學生多在“三甲”醫院甚至國外醫學院中學習、工作,他們對于自身執業能力、工作環境的要求和定位也較高,往往不愿回基層工作,即便進入基層醫療系統,也多因為基層條件有限難以留下而離職另謀高就。高職高專定向培養的醫學生是國家近年來針對國內醫療現狀為基層醫療量身定制的醫學儲備力量,“摸著石頭過河”是對目前高職高專定向醫學生培養的形象描述。就兒科而言,基層醫務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多的問題是兒童生長發育問題和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因此要注重培養其處理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同時要兼顧兒童保健方面的知識,對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過程以及常見變異要熟悉。但是授課過程中也不能完全忽視深奧的發病機制、疾病前沿研究進展的講授,這些看似在其臨床工作中“不實用”的知識點,實則是其在未來職業生涯中自我提升的技能儲備。因此,既不能完全照搬本科的培養模式,又不能一味地降低培養標準,在滿足基層醫療需要的前提下,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自學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是不可忽視的。
。ǘ┨岣吒呗毟邔at學生對兒科學的學習興趣
高職高專醫學生在入學第一年就要接受類似于本科醫學生前3年的基礎和專業知識培訓,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他們而言,突然面對的是與高中學習完全不同的專業學科,因而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雖然兒科學作為醫學臨床科目被安排在第二學年開展,此時學生對醫學知識體系的學習已經比較適應,情緒也相對穩定,但是提高他們對兒科學的興趣仍然是兒科教學中必須關注的重要內容。
。ㄈ┰鰪妰嚎平虒W的生動性和實用性
提高兒科學教學的生動性和實用性,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兒科學的興趣?筛鶕煌瑢W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授課方法。對于臨床科目的教學,適時地引入生動的臨床教學案例對于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創造性以及學習熱情有良好的效果。同時通過臨床案例向學生傳達醫療過程中正確的人文和價值理念,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對學生以后在工作崗位上迎接挑戰、抵抗誘惑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ㄋ模┕膭顚W生多看多感受,從生活中學習基本的兒童生長發育和保健知識
兒科學并不是內科學的微縮版,它與內科學的最大差別在于兒童作為一個持續生長發育的個體,除疾病外,其正常和異常生長發育的過程也會給醫學知識相對缺乏的家長造成一定的困惑。對于“三甲”醫院的兒科醫生而言,疑難雜癥是他們每天主要攻堅的對象,但對于基層醫生而言,解決兒童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顯現的家屬所不理解的問題便成了其每天的工作重點。引導學生養成注意觀察體會生活細節的能力,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邏輯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均有助于他們在未來的執業過程中自己總結經驗、提升臨床技能。
另外,隨著高職高專院校對教師學歷、教學能力等要求的增加,大部分教師都具有醫學類研究生以上學歷,這意味著他們都是經過正規本科級以上醫學培訓的,在進入教學領域以后,教師應不受自身所接受的培養模式的束縛,而是積極地摸索合適高職高專醫學生的培養模式。因此,教師積極下社區、走基層,周期性地參與頂崗實習,深入了解基層醫療實際狀況和實用技能,對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有很大幫助。
總而言之,高職高專院校的兒科教學并無現成模式可以照搬使用,充分了解高職高專醫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培養方案,基礎與臨床、課堂與實踐密切結合與互動,提倡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領會,都是有效可行的提高高職高專醫學生兒科學素養的方法。所以,在兒科學教學中要全面地貫徹落實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出更多符合基層需要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l]蔣祥林,鄒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高職高專學生學習《兒科學》的興趣[J].中國醫藥指南,2012(30)
【關于提高高職高專醫學生兒科學素養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