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高校勞保專業課程設置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近 20 年來,我國醫學院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 得到了較快發展,如何將醫學院校獨有的醫學學科優勢與醫療保險業務特征相結合,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醫療保險人才是確保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而科學的課程設置是醫療保險專業人才培養之本,也是該專業未來發展的基礎和方向。
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 課程設置的現狀
內蒙古醫科大學從 2013 年開始招收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 ,目前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個板塊,總學時2508 學時。其中: 公共基礎課(12 門) 868 學時,占34. 61% ; 專業基礎課(13 門) 880 學時,占 35. 08% ;專業課(19 門) 760 學時,占 30. 31%.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管理學原理、醫療保險學、基礎醫學概論、臨床醫學概論、醫院管理、公共衛生事業管理、組織行為學、保險學原理、西方經濟學、社會保障概論、經濟法學、統計學、會計學原理、衛生經濟學、病案與疾病分類學、保險精算、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再保險、社會醫療保障基金管理等。其中: 醫學類課程包括基礎醫學概論、臨床醫學概論、病案與疾病分類學等; 經濟管理類課程包括數學類、經濟類和管理類等; 保險學類主干專業課程包括醫療保險學、人身保險、保險精算等。所開設課程中理論課 2420 學時,占總學時約 96%; 實踐課 88 學時,占總學時約 4%.
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 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ㄒ唬 課程設置中專業課的結構與內容不合理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 是一個交叉專業,某校設置該專業是為了依托醫學優勢學科,滿足社會對醫療和保險方面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水平。但是從課程設置結構和內容來看,保險學專業課程的設置顯得不夠合理。
突出表現在: 1. 所開設課程大多與商業保險相關,而與社會保險相關課程設置太少,只有社會保障概論和社會醫療保障基金管理兩門課程,未能很好地體現出專業特色; 2. 課程設置中保險學專業選修課程內容較少,不利于提升學生就業能力; 3. 在所開設的專業課程中,保險學原理、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保險精算、再保險、保險營銷等課程重復交叉內容較多,造成教學資源浪費和效率的低下。
。ǘ 課程設置中的教學安排缺乏融合性
從學科角度來看,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 涉及到醫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要將醫學類課程與其他學科的課程進行融合,則課程安排的合理性就顯得非常重要。內蒙古醫科大學將該專業所開設的醫學類課程,分散在從大一到大三的五個學期中,這些課程之間穿插大量公共基礎課程和經濟管理課程。這種課程安排方式,使得醫學類課程學習支離破碎,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另外,由于醫學類課程一般由醫學專業教師承擔,而經濟管理類課程一般由經管專業教師承擔,這兩類教師隸屬于不同的教學院(部) ,導致課程之間的銜接和管理難度加大,課程之間的融合性較差,難以保證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ㄈ 課程設置中的實踐教學內容與課時不足
有效的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內蒙古醫科大學專業課程設置和實際實施效果來看,大部分課程都是理論授課,僅有少數課程安排實驗見習討論環節,而這類課程一般都是通過實驗軟件進行模擬實驗操作,課時占總課時的比例也很少,而真正能夠讓學生現場鍛煉實際操作能力的見習安排幾乎沒有。另外,實習內容缺少規范性,實踐能力培養主要體現在假期社會實踐勞動以及畢業實習的安排上,未能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整合。
三、完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課程設置的對策建議
。ㄒ唬 調整課程結構與內容,優化課程體系
由于學科屬性的要求,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 課程設置體現的是醫學、經濟管理與保險學三位一體的知識體系。其中醫學知識作為該專業的基礎知識,其作用不容忽視。但是,保險市場的發展對保險專業人才的需求不僅需要其他學科的知識結構,更多地需要保險業務相關的知識結構。在這種情況下,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拓寬學生就業面,首先應適當增加保險類的核心課程,尤其是社會保險類課程; 其次在學生的選修課中增加經濟管理類的應用型課程。此外,為解決相關課程內容交叉重復問題,可以通過教師集體備課討論、遴選教材等方法調整授課內容。
(二) 優化課程教學安排,實現課程有機融合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醫療保險方向) 涉及多個學科,要將各相關學科尤其是醫學和金融保險學進行充分融合,必須優化課程教學安排。由于醫學學科專業性、系統性和邏輯性較強,因此在課程安排時一定要避免過于分散,不能出現大一學習基礎醫學知識,而到大三學習臨床醫學知識的情況,這樣不僅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而且很難形成完整、系統的醫學知識體系。另外,要改變目前專業師資隊伍知識結構單一的現狀,對現有專業教師進行再培訓,使其在授課過程中將保險知識與醫學知識融會貫通,實現課程的有機融合。
(三) 完善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實踐教學地位
為了能夠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和復合型保險專業人才,需要改變目前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提高實踐教學的地位。首先要合理調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重,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應在醫學課程理論部分學習完成后,盡量安排 1 -2 個月的臨床見習,保證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學生打下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其次要完善實踐教學內容,改變目前單一上機模擬操作現狀。一是可以利用醫科大學現有教學醫院資源,要求其醫保辦公室、病案室,每年接受1 -2 名學生進行專業實習。二是選擇規模大、效益好、管理規范的保險公司作為實習基地,簽訂實習協議、正式授牌、正式聘任帶教教師、給予經費支持,形成訂單式的人才培養制度。三是與省、市社保經辦機構以及省內知名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建立實習基地關系,搭建實習平臺。
總之,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設置,充實、完善課程教學內容,對于提高醫療保險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來說,意義重大,值得不斷探索和努力。
參考文獻:
[1] 張麗。 就業能力導向下的醫療保險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 中醫教育,2013,33(11) : 19.
[2] 鄭先平,劉雅,袁杰。 醫療保險專業醫學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27(6) : 93 -94.
[3] 涂愛仙,曾武。 醫學院校醫療保險專業就業導向性課程設置探討[J].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4) : 17- 19.
【醫學高校勞保專業課程設置的問題及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論文12-01
高校管理育人的問題與對策論文12-17
淺析高校預算控制問題及對策的論文03-04
高校教學質量評價問題及對策論文03-04
高校展示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02-27
探討關于普通高校崗位設置與崗位聘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12-03
淺析高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3-04
普通高校藝術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3-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