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精品)
現如今,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1
摘 要:本文論述了高校網絡文化底蘊的形成、特點,及網絡文化對現代大學生各個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應該及時做好網絡時代對現代大學生政治思想 教育的對策方案。
關鍵詞:
關鍵詞:新媒體,網絡文化,思想教育
一、網絡的特點網絡最終所帶來的社會變化并不只是在建立一個信息市場,而是在于形成長遠的個體關系與群體關系,有著如下特點:
1.載體新穎性。
2.內容多元共存性。
3.信息傳播快捷性與時效性。
4.信息共享平等性與虛擬。
二、網絡文化對現代大學生成長方面的影響
互聯網現在的日益普及,使網絡文化迅速演變為一種重要的亞文化形式,且快速的滲透到了社會各領域,對整個社會的社會發展的經濟建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
(一)網絡對大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
1.網絡文化利于改善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網絡文化給大學生提供了溝通與交流場所和機會,使大學生能夠真實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開闊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實現異地的廣泛交往,豐富了大學生交友渠道。在現實生活中,網絡上實現了平等交友,淡化了身份意識,交流都是以交心討論式,各種觀點和情感的交流都具有直接性和真實性。
2.網絡為大學生提供便利學習場所提高學習效率網絡打破了課堂書本的制約,擺脫了課堂思維的羈絆,能夠及時獲取世界各地,各行各業最新和最有價值的學習信息、資料及最新的觀念,充分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網上傳播的巨大時效性,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目前,一個新聞網站更新信息的速度快,無論什么事件發生后一分鐘之內能夠將其快速報道發布。 3.網絡文化拓展了現代大學生的知識視野以及思想空間網絡文化形成共享局勢,豐富了學生的思想,增強了判斷能力。為大學生提供廣闊知識空間和遼闊的視野。網絡資源的廣闊領域讓大學生如虎添翼,圖書館中的電子閱覽室是讀者接觸網絡文化的一個重要場所。網絡文化的全球性和超越時空性,有利于大學生開拓視野,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在家中一日千里,縱覽天下奇觀。 4.網絡文化豐富了現代大學生的業余生活網絡豐富的內容,環境開放,傳播快捷,覆蓋面廣的特點,為學生帶來便利條件。網絡文化沒有存在時間的.限制,為大學生提供了業余時間的便利條件,縮短了閑暇寂寞時空,有利于陶冶情操。
(二)網絡文化對現代大學生的消極影響
1.網絡文化導致現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取向混亂現代網絡文化的渠道寬、接觸面廣、接觸觀點多等特點,對現代大學生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沖突。調查所知,將近75%的學生有上網成癮的傾向,不少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都喜歡在網絡中尋求邂逅。
2.網絡文化致使現代大學生道德意識模棱兩可化由于網絡可以虛擬身份在網上參與活動,任意選擇信息,隨意發表言論,網上行為的自由度大,遠遠超過現實社會,而且網絡中暗藏大量不健康信息資源。另外加上現在網絡法律法規不健全、技術支撐力度不夠、管理懈怠,極度容易導致少數大學生道德水準的下降。
三、消除網絡文化消極影響的對策一切的事物都有一個雙面性,有利也有弊。
網絡文化也是如此,網絡文化使大學生和世界更加密切的聯系在一起,其影響力越來越大,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教育引導方式,充分發揮網絡積極方面的影響,使現代大學生成為網絡中的受益者。
。ㄒ唬┘訌娋W絡道德規范的教育提高現代大學生的道德認知力和意識,減少網絡不道德行為,發展現代大學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判斷能力、選擇能力等。伴隨著網絡文化的無孔不入,學校應該把網絡道德教育作為一個日常德育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網絡道德規范的教育,普及網絡道德知識,健全學生網絡道德行為規范。
(二)高度重視建設校園網絡文化應該全面的認識建設校園網絡文化的重要性,通過網絡法律手段,春風化雨式的教育方法,滲透到各項校園的活動中,以達到教化育人的最終目的,能夠讓學生在多元化的價值體系下學會選擇和分辨。
(三)加強管理并監督網上信息一定要加強完善監控網絡的體系,安裝先進的健康實用軟件,務必過濾掉不良的信息資源,加強對網絡行業的管理與監督,建立并且完善網絡規章制度的嚴謹性。以防為主,以杜絕不良網絡信息為最終的要求。加強管理網絡信息,切斷一切有害信息的滋生與蔓延,營造有底蘊的網絡校園環境。
(四)引導現代大學生科學并合理利用網絡文化資源學校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性,并有意識地去引導和關愛現代大學生端正網絡態度,合理地利用現代網絡資源。利用豐富的網絡文化資源,推動文化素質教育,使現代大學生充分了解網絡的價值所在,培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以及判斷信息良銹的能力,能夠在現在網絡資源中得游刃有余的自我學習、自我完善。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2
近些年來,作者在對蒙古族教育的調查中發現,在當前蒙古族的現代教育中,沒有做好蒙古族文化的傳承工作,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沒有有效的應用于現代教育中,導致蒙古族現代教育與民族文化嚴重脫節,對蒙古族教育的發展也將造成極大的影響,對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積極的傳承蒙古族的傳統文化,以不斷的推進蒙古族現代教育的發展,進一步提高蒙古族現代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促進蒙古族的長遠發展。該文主要對蒙古族傳統文化對現代教育的影響進行分析。
1蒙古族傳統文化對現代教育的影響
在蒙古族快速發展中,蒙古族教育也發展非常迅速,在此其中,蒙古族的傳統文化對教育帶來的影響較大,由于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的精華,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并且能夠給現代教育以啟迪,明確現代教育的發展方向,提高現代教育的質量,F進行詳細的探討與研究。
1.1蒙古族傳統生活方式對現代教育的影響
蒙古族傳統文化傳承多年,其中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對現代教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是蒙古族傳統的生活方式,對精神文明以及物質文明具有較高的需求,并且真正的融入到現代經濟市場發展中,而受到這方面的影響,蒙古族的現代教育發展也非常迅速[1]。例如,從蒙古族傳統生活方式上來看,蒙古族注重農耕、放牧的生活,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堅韌的品格,對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具有較大的渴望和追求,進而該種生活方式對現代教育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也推動了蒙古族現代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1.2蒙古族傳統生產方式對現代教育的影響
眾所周知,現代教育主要是結合當今社會的發展形勢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所進行的教育,從某個角度上來講,現代教育主要是讓人們了解當前經濟市場以及科技的發展,并學會如何將其運用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從現階段蒙古族現代教育的實際調查中發現,其非常注重對民族文化的傳承,進而也推動了蒙古族教育的發展。例如,現代教育從蒙古族傳統生產方式上獲得啟迪,勇于創新,積極利用科技等。例如,蒙古族在進行農業發展中,積極創新生產方式,滿足了現代經濟社會生產的需求,并且對文化知識具有較大的渴望和追求等,從而促進了蒙古族的發展,也對蒙古族現代教育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在實際的教育中,也不斷的追求創新,追求效率,進而提高了蒙古族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1.3蒙古族民俗習慣的對現代教育的影響
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民俗習慣,包括蒙古族也是如此。蒙古族一些優秀民俗習慣對現代教育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3]。另外,蒙古族的民俗習慣也在潛移默化的起到主導作用,因此,在現代教育中應該汲取蒙古族民族習慣中的精華,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例如,蒙古族民俗習慣中存在的思進取,勇追求的思想;敢于突破枷鎖、勇于創新;注重團結合作,積極發揮集體的力量等等,這些都是民俗習慣中的.精華部分,應該對其進行有效的傳承,以不斷的促進蒙古族現代教育的發展。
2如何利用蒙古族傳統文化發展現代教育
結合以上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在蒙古族現代教育中,應該積極的做好文化傳承工作,并且積極的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開展現代教育,以不斷的提高現代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促進蒙古族教育的快速發展。
2.1將傳統文化中的“解放思想”理念應用于現代教育中,樹立現代教育意識
在蒙古族的傳統文化中,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解放思想”,作者認為應解放思想樹立現代教育意識,這樣才能夠促進蒙古族教育的發展。首先,在進行現代教育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嚴格貫徹并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以及民族政策,加強對民族教育,樹立現代教育意識,積極改變蒙古族傳統生活方式,提升其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追求,推動民族思想觀念的革新,不斷的向著現代文明方向發展。其次,在進行現代教育的過程中,應緊密的與蒙古族民族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聯系,并在此基礎上勇于創新敢于實驗,這樣才能切實有效的提升蒙古族現代教育質量,充分做到服務社會、發展民族經濟,從而推動蒙古族教育的發展。
2.2打開門戶,引進現代科學技術以及優秀文化成果
在現代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同時,應打開門戶引進現代科學技術以及優秀文化成果,從而推動蒙古族的快速發展。首先,對蒙古族的現代教育應加強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進,不斷的用先進技術手段來武裝自己,這樣才能根據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形勢來促進教育的發展。其次,應通過現代教育手段使蒙古族人民現代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現代技術來繁榮發展民族經濟,而且,蒙古族作為一個優秀的民族,通過勤勞和智慧,再加上現代科技的結合,對推動民族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
2.3大膽嘗試,激發民族學習競爭意識
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蒙古族的民族學習意識、競爭意識較高,勇于去嘗試新的觀念、新的理論、新的科技,從而提高了蒙古族的現代教育質量,為此,作者認為,對蒙古族的現代教育應大膽的去嘗試,不斷的激發民族學習競爭意識。首先,應通過現代教育的方式來增強蒙古族人們的責任心,要將民族富強、民族發展作為積極的工作,應全心全意為民族振興、民族繁榮服務,全面提升蒙古族人們的責任意識,提升現代教學效率,推動蒙古族的快速發展。其次,現代教育中應注重對蒙古族人們的學習生存觀念培養,并不斷的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來激發民族的競爭意識,這樣才能保證蒙古族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以及快速發展的文化、教育等格局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對推動蒙古族的教育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民族發展中需要高度的重視現代教育,并且在現代教育中還應該做好民族文化的傳承工作,積極的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然而,通過以上對蒙古族傳統文化對現代教育的影響分析,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主要對蒙古族現代教育受到傳統文化的積極影響進行剖析,同時,該研究者也提出了如何利用傳統文化來發展現代教育,如,解放思想,樹立現代教育意識;打開門戶,引進現代科學技術以及優秀文化成果;大膽嘗試,激發民族學習競爭意識等,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進一步促進蒙古族現代教育的發展,進一步提高蒙古族現代教育的質量,實現蒙古族的振興和繁榮。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3
船政文化與高職院校管理文化的研究
一、高職院校管理文化的現狀
高職院校管理文化由學校理念、管理制度和相關行為組成,當前高職院校面臨著轉型,其管理方式中很多地方已經不適應當前高職教育的發展需要,必須加以改進。說到底,管理方式是管理文化的折射,正是高職院校以學校管理者追求政績的理念為中心的管理文化導致了其管理過程中的諸多問題,這也是需要改革的地方。
(一)管理方式行政化
管理文化中包含的方面非常多,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便是管理方式。當審視一個高職院校的管理文化時,首先就要從其管理方式入手來判斷,因為一個院校的管理方式能夠生動地體現出其管理文化,給人直觀的印象。管理文化是當今經常提起的一個詞匯,從國家到企業都比較推崇管理文化的作用,現在學校也非常重視管理文化的凝聚力作用。高職院校的管理是對學校老師和學生的管理,其管理模式無論如何變化都不應該改變以老師和學生為中心的特點,這也是所有教育機構的共性。
從中國的高職院校來看,行政權力使用過度是最常見的問題。高職院校是教育機構,是進行科研和教學傳道授業的場所,這里的一切管理都是圍繞著學生和教學展開,在管理方面也應該是由熟悉學校事務的教師或其他人員負責。但是中國的高職院校卻不是按照學校該有的思路來進行管理的,是用行政方式來進行管理。具體來說,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的目標是完成政績,管理手段是行政方式方法,在管理的過程中不重視追求學術價值和作用,也不重視教師和學生的作用,最后就導致學校的管理以追求政績為核心,失去了以師生為中心的原則,高職院校的管理被異化了。
。ǘ┕芾砝砟钗谋净
在管理文化中,管理理念是最重要的部分,“對于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來說,其表現在外的是具體的規范和制度,而隱含的決定性的部分則是其管理理念。”很多高職院校是由中專學校發展而來的,因此在其管理方式之中至今仍舊保留著濃郁的中專院校的特點。中專學校更加重視向學生傳授知識,不重視幫助學生培養其實踐技能,這一特點在很多高職院校中保留了下來,導致很多高職院校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與其本身的目標背道而馳。高職院校與一般的高等院校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培養學生是以促進就業為目標的,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必然要加強跟其所設專業有關的行業的`聯系,也就是說高職院校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走出校門,更多的與社會力量相結合來辦學。但是,中國很多高職院校并不合格,尤其在管理和建設方面,很多時候只是應付上級的檢查,沒有進行更深刻的管理改革,導致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的管理效率和教育質量低下,難以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這些高職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根本原因都與其管理理念不正確有關。意識到管理理念對于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所以現在我國高職院校開始了新一輪以管理理念為中心的內涵建設。
。ㄈ┕芾砟J奖馄交
當前中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具體的管理方式上都是實行院系兩級方式,而且在管理上是以學院為中心進行的。這種管理方式過分重視學院的作用,在管理上也是以學院管理為主,不重視系部的管理。而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育教學的主體是系部,不是學院,對老師和學生進行具體的管理活動的也是系部,也就是說系部才是最熟悉學校的管理工作的。但是因為系部沒有足夠的管理權限,導致其管理工作沒有辦法有效開展,所以高職院校的管理受此制約較大,管理效率比較低下。想要提高高職院校的管理效率,必須給予系部充分的管理權限,發展其綜合管理功能。
二、船政文化對高職院校管理的豐富與發展
中國當前高職院校的管理可以從船政文化中汲取許多經驗,重點要學習其創新和重視實踐的特點,尤其是船政文化中的管理文化更是具有豐富的內涵,而且非常適合當今中國高職院校的管理方式。
船政文化的精神內涵是非常寶貴的財富,歸納起來就是重視創新,敢想敢干和重視人的作用,這些都是有利于當今高職院校管理文化建設的方面。首先,高職院校在新一輪教育教學管理方式改革中要充分重視創新的價值和作用,要善于在既有的管理方式基礎上進行改革,突破原來的束縛,追求更有成效的管理;其次,高職院校的新一輪內涵建設要重視發揮人的作用,只有充分調動全校師生的力量,群策群力,才能逐漸摸索到最適合的管理方式;最后,改革必然會觸動部分人的利益,會引起其強烈的反抗,在高職院校管理改革的過程中,也將會遭受來自不同方面的阻力,這就要充分發揮船政文化中敢作敢當的精神,不向任何黑暗勢力低頭。
三、船政文化對高職院校管理文化建設的啟示
。ㄒ唬┐龠M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權力的平衡
在管理的過程中,高等院校必須重視學術管理的重要作用。當前中國的高等院校過于追求所謂的政績,使得學術管理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也使得大部分高職院校逐漸失去了正確的管理價值觀,這是高職院校管理方面需要首先改進的地方。打破舊有的、根深蒂固的行政管理理念的束縛,需要一定的大無畏的精神和力量,這可以從船政文化中汲取。
船政文化非常重視人的使命感和敢為人先的精神,在高職院校改革的過程中吸取這些精神方面的精華,大膽突破原有的不合理的管理體制,不再以追求校領導的政績為學院的目標,而是以學院老師和學生的進步為目標,促使全校師生都參與到院校的管理改革中來,強調學術管理的重要性和價值,推崇取得學術方面的進步,爭取培養更多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才是高職院校管理文化所應該強調的內容。
(二)重視并加強高職院校內涵建設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目標是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所以要了解市場對于各類人才的需求程度,以市場為導向來培養最受市場歡迎的專業人才,避免培養的學生與市場需求格格不入。此外,高職院校還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辦學力量和教學質量,以較高的師資力量來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想要實現上述目標,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和重視其內涵建設,尤其要發展學校自己的核心特長。具體來說,院校要注重開發本校最具競爭力和特色的專業和課程,通過科學的管理和重視創新,促進院校的全面發展。除了學術方面的特長,高職院校也要重視其培養學生的方式和方法,重視其專業服務質量的提升,通過建立多個具有知名度的特長或品牌,促進自身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ㄈ┙o予系部充分的自主管理的權限
當前中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采取院系二級管理的方式,盡管系部乃是教學和管理的主體,但是真正的管理權又被束縛在學院處,系部在管理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權限,導致管理工作無法有效開展。為了更好地進行高職院校的管理文化建設,就需要充分發揮系部的作用,給予系部足夠的管理權限,促進院校管理模式的良性發展和改革。
四、結語
船政文化是非常富有特色的傳統文化,其強調實踐、勇氣、創新和人的作用,其中的許多精粹非常適合用于當今的高職院校的管理中去。尤其是在管理和組織的制度和文化方面,高職教育應該多向船政文化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相信必能推動高職教育管理方式的改良。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4
1對傳授者素質的挑戰
網絡時代是開放條件下的知識和技術的更新信息,應該及時掌握和更新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是新事物的易感人群,新事物的領導者,支持者和實踐者,是各大論壇,社區,聊天室的主力,思想政治教育傳授者,為了及時準確地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內心世界,在互聯網文化的背景下,傳授者要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利用網絡一定的可預測性,靈敏性和網絡的心理學知識,到網絡中,并制定學生之間的共同語言,得到他們的信任。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文化背景下的機遇
2.1內容更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鑒國內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這也可以激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思維。
2.2方式進一步創新。虛擬網絡的獨特的模式操作,如開放性,互動式,徹底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過去的單向、垂直性向大學生的灌輸,通過生動形象的創新使用,一個現實的多媒體互動形式和各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從抽象到具體,枯燥變得有趣,時事緊密結合,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一個寬松的氛圍。
2.3針對性進一步增強。由于網絡支持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多種交流模式,甚至是騰訊最近推出了一個十幾人同時都視頻聊天QQ,平等和隱蔽性的特點,這些已成為當今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主要場所。學生享受網上表達意見的自由,敞開心扉說實話,道真理,直言不諱和激烈的討論,在互聯網上的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的網絡窗口,更廣泛,更準確地了解教育對象的思想動態,價值觀和要求,了解自己,做更側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行為指導,提高教育效果。
3、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3.1充分利用網絡“因材施教”。積極主動并綜合網絡道德教育的教學資源,利用現有的網絡平臺,在線教育學生。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生活和在線生活,在線教育傳統教育兩手都要抓。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網絡輿論,指導他們和虛擬世界的人際關系,合理及正確的思想和態度的網絡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來提高個人的關系,樹立正確的網戀,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當今社會,網絡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西方資本主義有針對性的軟入侵已經慢慢滲透到當代青年的心,妄圖改變他們的生活觀,價值觀,世界觀。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和自我判斷。
3.2從自身出發,緊跟時代步伐。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網絡文明,還需要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共同進步,與他們的科學和技術知識,利用這種“時髦”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隨著高層次的`政治理論開展,建設一個高水平的思想教育能力教育平臺,培養有高層次的網絡能力傳授者,使用新的“三高”的教育工作者隊伍迫在眉睫。當然,關于人才隊伍的建設,除了要符合網絡思想教育的總體要求以外,也應探索網絡思想教育的新觀念,在新的質量和文化背景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培養相應的創新意識,要做到從自身實際出發,從學生出發,在緊跟時代步伐的同時與時俱進。傳授者要很熟練的利用的網絡對話,充分吸引學生的思維對話模式,勇于嘗試,建立更具創新性的在線教育。
總之,網絡,作為新時代的產物,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描述為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所謂的機遇,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多渠道,多角度的條件下完成思想教育工作;并且和所謂的挑戰(由網絡引起的陰暗面)作斗爭,并找出相關的對策解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網絡文化背景的新形勢下,注意面對機遇跟挑戰的方式是否是對的,主動和正確應對網絡文化的影響,但也是大學教育工作者在黑暗中前行,體驗進步。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5
一、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就當前的社會環境而言,我國是將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價值體系視為政治指導理論。要一直針對我國的核心政治理論、思想,進一步強化這方面的學習和教育,這樣才可以將社會發展需要的“四有”新人很好地培養出來。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對自身的價值觀念進行很好地改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積極的指向作用?紤]到我國目前的局勢,就很有必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這樣才有助于實現社會主義經濟的持久發展和旺盛的生命力。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已經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逐漸得以完善,且得到了逐步的深化。我國目前的局勢,必須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便為經濟發展打好堅實的思想基礎,要努力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繼承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傳統,這樣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才有可能實現長遠的發展目標。我國正在進行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改變了相關的教育環境,我們必須努力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涵繼承下來,對教育形式進行靈活的選擇,才能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充分發揮出來,以便更好地為企業的文化建設服務,這樣也有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強,以及確保社會主義經濟的持久活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1。有助于具有企業特色價值體系的確立
價值觀作為企業文化中最根本的內容,要將其確立下來,才能讓企業發展壯大、枝繁葉茂,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好地指導,這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維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動力。然而,建起了企業自己的價值觀并不容易,還需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來慢慢地影響。要想使企業員工更好地理解價值觀內容,就不得不對其認知教育和政治宣傳教育進行強化,這樣才能積極采取相應對策,促使企業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價值觀體系,那么企業的`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設也就有了不竭的動力。這樣的價值觀念一旦形成并逐步深入人心,那么企業的價值目標就會更加明確,相關工作的開展也有了明確的方向,這將有助于企業員工更加團結一致,為企業理想、目標的實現共同努力。實際上這就實現了企業的價值到每一位員工的價值的轉化。在促使這一價值理想化的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發揮尤為關鍵的影響作用,它對于認識的加深和思想的統一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此過程中,還能極大地調動起企業員工的進取心,這將有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占有一席之地。
2。有助于企業更好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社會在發展、前進的同時,也會伴隨著一定的負面問題,若是措施采取得不到位,就會造成物質損害、道德淪喪等后果的產生。企業的發展過程,也會伴隨著一定的正、負向價值,受到原本思維的影響,人們固守著“自私、懶惰、利己”等思想。要想正面地轉化這些思想,就不得不使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增強。過去的企業發展,一直過分看中經濟效益,乃至于影響到了社會、生態等方方面面,如此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就會缺乏正確的導向。企業切不可因為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效益,必須將二者并重,才會形成正確的社會導向,那么企業的發展也就相應起到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作用。我國擁有公平、開發和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企業在重視創新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誠信,從而做到位社會和法律負責,如此也順應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但這一目標的達成還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業和自己的員工對這個道理真正理解透徹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才會指日可待,也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更好地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
3。有助于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
人際文化占據了企業文化中大部分內容,不論是企業哪方面的交流都是需要人來執行的,企業運行最根本的就是要實現人和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入的市場經濟促使企業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更新人際關系觀念,過去視人為機器,為工作工具,因而不曾考慮過深入理解人的思想感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常常是伴隨著一定的矛盾和喜惡的,要正視和正確分析這些現象,才能促進人的長遠發展。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高新技術企業和服務產業等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只有營造和諧的企業人際關系,才能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如今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已經較為成熟,所以企業文化建設的更好完善,必然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促進作用,這樣就可以將相應的人際關系適時地解決好,使企業的團結協作能力更強,也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價值得以實現,如此就能對企業的文化建設及其長遠發展產生很好地促進作用。
三、結語
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對企業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進行了重點分析,試圖進一步強化人們的認知水平,并在此基礎上論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對企業文化建設所產生的影響。希望有助于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水平進一步提升,從而促使企業的文化建設實現長遠發展。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6
摘要:籃球文化在我國高校文化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設籃球文化有利于提升高校辦學品位和層次。本文在對國內外文獻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籃球文化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影響、目前高校籃球教學存在問題、高等院;@球文化構建策略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籃球文化;高校體育;體育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綜合國力提升、經濟發展,人民對于體育活動的要求日益提高,這為體育事業發展特別是籃球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契機。高校作為籃球文化的重要發展場所,有義務、有能力為籃球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籃球作為國人喜愛的一項運動,入門門檻低,場地易尋,所需費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很多地方從小學,就有很多的籃球愛好者,這為高;@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比較好的基礎。但是,從中小學的體育教學狀況的調研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校期間并沒有受到比較系統的籃球文化熏染,很多人沒有能更好地利用籃球文化,籃球事業所擁有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籃球愛好者沒有能更好地從籃球愛好中獲得更多的收益。這就要求高校在高中學生進入高校后,能對籃球的發展策略進行規劃,讓籃球事業與高校體育教育進行深度融合,通過籃球文化建設,提升學校辦學層次和品位,豐富學生在高校的文化生活,讓學生和學校產生更好的情感聯系,從而對學生在其他方面的發展起到積極影響。但是如何認識籃球文化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作用,如何建設合適的籃球文化,國內學界并無定論,本文將就以上幾個主題談下自己的看法,不對地方,敬請批評指正。
一、籃球文化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
作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運動,由于籃球運動對于場地的專業化程度要求不是太高,費用和時間的限制較少,開展籃球運動能鍛煉學生體質,培養他們的靈活思維和協調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減少網絡對學生的負面影響,高等院校普遍開展籃球教學,受到學生普遍的歡迎。這也決定了籃球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是,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學校只是提供籃球場地、提供籃球教學課程,沒有對籃球事業進行統籌安排,從建設籃球文化的視野考慮問題,因此時籃球教學顯得比較單調,沒有從更高的角度看待籃球文化的發展,一定程度限制了籃球文化的發展。
二、營造籃球文化的相關對策
籃球文化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但是由于種種客觀主觀因素的影響,包括籃球文化在內的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整體狀況不容樂觀、教育教學質量不高,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學校管理層進行統籌安排,協調各方面力量,不揣淺陋,作者就發展籃球文化的策略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
。ㄒ唬┨嵘咝w育教學的重視程度
老大難,老大難,領導重視就不難。發展籃球文化確實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齊心協力,加強籃球事業重要性的認識。重視籃球文化,不僅要在宣傳上體現出來,還要撥付必要的發展經費、政策支持,在課時安排上,考慮到學生的參與程度,從細節上考慮,重在落實。
(二)增添籃球運動的開展模式
目前在高等院校,籃球文化的發展手段比較單一,一些學校只是會組織一些籃球比賽或者進行籃球視頻教學,這些手段雖然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能進一步豐富籃球運動的開展模式的話,積極開發籃球活動的開展形式,提升籃球運動的參與度,效果會更好;@球運動的開展模式的設計要主要考慮參與者的舒適度,進行專家咨詢,設置不同層次的發展規劃,要有明確的目標,吸引不同層次的
(三)提升當代我國高;@球教師團隊素質
籃球文化建設的關鍵在高;@球教師團體,籃球教師的'素質決定了籃球文化建設的實際效果,學校在規劃籃球事業發展的前期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采取必要措施去提升籃球教師的專業能力、專業知識,讓他們能多參與一些活動的組織,積累經驗。當然籃球教師也要自加壓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畢竟在事業單位的改革的大背景下,自身的能力才能讓自己擁有更自信的現在。
三、結語
總之,大學教育作為當代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鑒于大學生年齡階段與心理階段,不斷提升高;@球的教育變得十分關鍵與重要。筆者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以其不斷提升我國高校籃球教學質量,發揮高;@球文化在體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提升高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其次增添籃球運動的開展模式,最后提升當代我國高;@球教師團隊素質。
參考文獻:
[1]許奮奮.體育文化和校園文化的融合與發展——探析籃球文化在校園文化發展中的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xx(07).
[2]戶蘊情,孔維東.發展我國籃球“和諧”文化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xx(01).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7
摘要:大學生是我國的高精尖人才,肩負著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任,因此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良好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由于網絡時代的到來,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中的微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通過簡要論述目前微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進而提出了微文化背景下,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策略。
【關鍵詞】微文化;沖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網絡新媒體發展的作用下,近年來以“微小說”、“微電影”、“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微文化新生事物逐漸在整個社會中擴展開來,并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和喜愛,對人們的生活、娛樂、工作甚至是思維方式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其中就包含了大學生群體,可以說基于大學生群體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個性化特點明顯的特征,無論是在當前還是今后大學生群體是網絡微事物的主要受用者。為此,我們有必要就微文化對當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提起高度的重視,將微文化因素納入到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體系當中去,在對社會微文化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大學生思想特點,不斷探究微文化沖擊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之路,以實現新時期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展,促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以提升。
1微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大學生作為重要的網絡用戶,非常容易受到網絡中各種思想和文化的影響。目前,網絡中的微文化逐漸流行起來,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本文總結和分析了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影響
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由于微文化的發展,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微文化對社會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文化對于人們思想道德素質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是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容易被人們察覺。目前,微文化已經對社會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社會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相關的技術環境影響,由于目前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微文化的逐漸流行。而新的網絡技術或者相關技術的發展,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僅豐富了教育工作的手段,而且能夠對教育工作的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
1.2微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
大學生本身對新鮮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這一時期的學術對一些高新技術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因此大學生成為了微文化的主要使用者和傳播者,所以可以說微文化對大學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微文化對大學生的生活習慣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目前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是通過微文化來獲取相關的生活和娛樂信息,然后也會利用微文化進行交流;可以看出微文化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在過去,大學生主要是通過查閱書籍來獲取相關的知識,但是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大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和各種工具來獲取知識,并且及時地與其他同學進行溝通和分享;第三,微文化對大學生的價值觀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是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微文化能夠使得大學生產生平等和自由的理念,在一個開放的網絡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另一方面,微文化中有一些消極的方面,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1.3微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目前,微文化開始進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于大學生的工作和學習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微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微文化的發展進一步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師能夠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中,而且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第二,進一步弱化了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在過去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處于較為重要的領導地位;但是,目前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相關信息的獲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同時也能夠體現出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不足;第三,增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賦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更加多、過程也更加復雜,需要解決的困難和面臨的挑戰也在不斷地增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的難度,也促進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發展。
2微文化沖擊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論述可知,微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多個方面的影響,其中包括一些消極的影響和積極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接微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的機遇和挑戰,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策略:
2.1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雖然在微文化的影響下,傳統教師的權威性受到了挑戰,但是教師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因此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背景下開展相關的教育工作,必須要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夠更好的帶來教育工作的改革和發展。為此,可以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高教師隊伍對于微文化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的背景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對微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夠對其有著全方位的認識,才能夠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利用微文化的優勢,摒棄微文化的劣勢;第二,要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包括相應的教學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通過對自身各方面素質的不斷提高,能夠有效的抵制消極文化的影響,更好的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著積極的方向開展。
2.2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和教育
對于高校來講,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促進其身心的健康成長,能夠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才,是高校肩負的重要責任。所以,需要在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和教育,使其能夠積極的面對微文化對生活和學習的影響。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和教育,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這也是大學生成才和成人的必要素質,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能夠更好的指導大學生對人生的選擇,同時能夠更好的指導大學生應對網絡或者微文化的影響;第二,對大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為了更好的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僅僅依靠壓制性的打壓是行不通的,必須要對其進行引導和教育,幫助大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微文化,從而能夠有效的規避微文化的消極影響;第三,促進大學生正確利用各種微工具,微文化促進了各種微工具的產生,這些工具使得學生獲取和分享知識變得更加快捷,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各種微工具的使用,使得學生能夠通過這些工具,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3營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
為了更好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應對微文化的影響,必須要營造相關的教育環境:一方面,要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課程進行合理設置,使得課程的內容能夠與專業課程相輔相成;同時,也需要注重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課時之間的比例,要從根本上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相關的高等院校應該積極開展相關的活動,能夠幫助大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的方式,更好的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課程運用到實踐當中;同時,能夠進一步調動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興趣,進一步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2.4要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
微文化沖擊下,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對相關的教育工作進行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要豐富教學的手段,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第一,高等院校可以建設相關的網絡平臺,能夠通過網絡平臺的方式,對大學生開展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平臺中要積極對相關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進行宣傳,同時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到平臺中來,與其他同學和教師產生互動;第二,要充分利用各種微工具,微文化的背景下,各種微工具的產生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所以,可以積極使用這些微工具,進一步促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更加容易的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8
摘要:中國茶文化精神植根于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之中,其中所具體蘊含及展現的文化精神中,讓我們系統化感受到了茶文化的深厚影響力。這一精神理念為當前學前教育活動的結構再塑,內涵完善提供了實質性影響。本文擬從當前學前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不足認知入手,結合中國茶文化精神的理念內涵認知,結合學前教育活動的創新發展的具體訴求認知,從而探究中國茶文化精神對學前教育活動的具體影響和融入機制。
關鍵詞:中國茶文化精神;理念驅動;學前教育;教育模式;影響理念
在當前學前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進程中,我們看到由于缺乏必要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思維,從而影響了整個學前教育的優化實施,因此,挖掘中國茶文化精神的本質內涵,并且將其與學前教學活動的改革創新相結合,從而實現學前教育活動的理想效果。
1當前學前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不足認知
學前教育活動是一項綜合化、系統化的活動,其中所包含和彰顯的內容是全面的,除了基礎知識外,還需要將學生的興趣引導和習慣融入整個教學活動之中。特別是在當前學生培養理念日益成熟的時代背景下,其對學前教學活動的具體開展提出了全新要求,比如:其需要引導學生在掌握相應知識內容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學習精神和興趣內涵和必要的文化素養等。尤其是在教學理念日益豐富的今天,以正確的心態來開展學前教育活動就至關重要。學前教育活動指的是家長和幼兒教師通過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借助具體的教學元素來對學前兒童的智力進行有效開發,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有效培養,乃至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引導,從而使得幼兒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得以全面提升,并且在該過程中,實現學生終身培養的理想實施。
我們必須對學前教育活動的價值形成深層次認知和理解,特別是通過完善融入必要的文化元素,從而實現該教學活動的理想實施。隨著我們對學生教育認知不斷深化,我們如今能夠以科學視角、人文化視角來對學前教育活動形成全面認知和理解,特別是對于學前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而言,科學合理、正確得當的教學模式正是激發兒童學習思維的重要訴求。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學前教育階段中,其存在教學活動的.特殊性,尤其是多數兒童的心理素質尚不成熟,加上這些幼兒學生普遍未能對整個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形成層次化認知和理解,從而使得學前教育活動很難達到理想教學目標。此外,當前整個學前教育活動在整體實施過程中,我們未能形成層次化、成熟化認知,無論是具體的教學模式,還是其中所應該包含和詮釋的內容,都沒有得以全面認知。
事實上在整個教學體系創新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學前教學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極為多樣,所以需要我們在豐富學前教育理論認知的前提下,充分注重結合學前教學活動的實施內涵,調整教學思維,選擇合適的文化內涵融入其中,就發展成為我們更好開展學前教學的關鍵所在。
2中國茶文化精神的理念內涵認知
茶文化精神理念中詮釋的是人文思維和禮儀文化,尤其是茶文化形成于品茶活動之中,所以通過品味茶文化,我們能夠具體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茶的口感和味道,更是能夠層次化感知茶文化精神中所詮釋的精神引導。在我國茶文化精神的詮釋時,其通過具體的思維方式來優化展現、層次表達。對于中國茶文化精神理念的展現與表達來說,其中通過對茶文化元素的內涵所在,進行層次化感知,從而實現精神詮釋與文化融入的理想效果。茶文化精神實質上就是中華精神,其中所向我們表達的,正是當前我們對傳統文化,形成成熟認知的關鍵所在。在我國茶文化不斷發展進程中,其通過融入諸如佛儒道精神理念,優化文化應用機制,從而實現該文化精神的豐富詮釋與生動展現。
3學前教育活動的創新發展的具體訴求認知
對于當前整個學前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來說,優化教學體系,豐富篩選合適的文化內涵融入其中,其將實現整個學前教學活動的理想效果。結合學前教育活動的價值訴求和實施內涵看,其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也需要通過豐富文化內涵,創新教育機制,通過立足學前階段兒童的基本特點,從而滿足該教學活動的最大價值。當然,將茶文化精神融入到學前教育活動的重要過程,不僅有效培養學前學生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內容,同時也是基于學生培養理念深化發展下的再完善。就學前教育活動中,多數學生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和相應的興趣內涵,尤其是很多學生未能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念內涵形成層次化認知。所以,將中國茶文化精神融入該教學活動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以創新理念、時代發展內涵為前提的學前教學創新。學前教學的對象是兒童,其理解能力較為有限,其參與學習的熱情相對有限。所以在開展學前教育活動時,要以改革創新,推動學生對具體教育內容形成突出認知。從另外角度看,隨著當前我們對整個學前教育活動的價值認知日益成熟,如今在幼兒學生具體培養時,要立足學前學生培養的綜合訴求,通過融入中國茶文化精神理念內涵,從而在具體豐富學前教學內容的關鍵前提下,從而實現學前教學活動的全面提升。
4中國茶文化精神對學前教育活動的具體影響和融入機制
對于學前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來說,傳統茶文化精神對學生思考問題,構建成熟的文化觀有著無可替代的價值影響力,所以,中國茶文化精神所詮釋的精神思維,對我們當前開展學前教學活動發揮了有效引導力。
4.1中國茶文化精神對學前教育活動的具體影響分析
客觀地看,將中國茶文化精神融入到整個學前教育活動之中,這將是一種動態、發展的全新觀點。融入該精神理念,優化學前教育活動過程中,不僅豐富了學前教學的內容,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全新的教學特點。不僅如此,我們也應該看到傳統文化精神在當前應用與展現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傳播途徑和渠道,學前教學階段是學生文化觀念和精神理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將茶文化精神融入其中的過程,更是實現學前教育活動創新優化的核心“因子”。客觀上看,這也是為傳統茶文化體系優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的關鍵。當然,茶文化精神中所展示的人文理念和精神思維,也為學生自身思維理念的深化融入和有效塑造,提供了實質性指引。
4.2融入中國茶文化精神實施學前教育活動的具體機制
系統化的學前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能夠將我國茶文化精神與具體的學前教學相結合,其必然能夠為學前教學的創新優化與合理實施提供本質性支撐,對于學前教學來說,融入該精神,優化教育活動時,其需要充分注重做到:首先,弄清整個教學活動的實質所在,注重引導學生形成成熟、完善的教學認知,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自身對茶文化的理解與認知。對于當前所具體實施的學前教育活動來說,其中最大的不足在于未能對傳統文化形成必要融入,所以將該文化理念與具體的學前教學活動相結合,從而在發揮茶文化精神的引導力基礎上,讓學前兒童在具體的茶文化傳播過程中,感知傳統文化。其次,要注重構建極具特殊性的學前教育機制,在充分詮釋學前教學獨特特點的和本質前提下,使學前教學活動能夠實現理想效果。事實上,對于學前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來說,其中所需要具體詮釋的,不只是客觀知識內容的學習與理解,同時也要注重文化內涵和精神理念的層次化融入。最后,通過具體認知學前教學活動的本質特點,我們看到該教學活動作為文化知識和精神理念融入的統一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極其復雜,特別是精神理念的重要性,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引導學生參與學前教學時,在適當引導學生形成相應知識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樂觀的精神思維。
5結語
事實上,在引導學生參與學前教學活動中,通常存在諸多不可控的問題,只有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精神態度,加上必要的文化習慣,才能實現整個學前教育活動的全面創新。結合我國茶文化精神的本質內涵看,其中所向我們具體表達的內容,不僅是一種成熟的文化思維,同時更是成熟的精神理念,所以理性認知該精神的價值內涵,并且使其與具體的學前教學活動相結合,從而實現學前教育的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昊涵,林建生.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研究的新發展———《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發展———基于武陵山片區的實證研究》評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12):127-129.
[2]秦翠紅.國學經典教育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品德培養的途徑及策略研究———以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16):255-258.
[3]虞永平,劉穎.留住漸行漸遠的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北京市東城區崇文回民幼兒園“活”起來[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11):311-315.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9
作為近年來國內聲樂發展史領域舉足輕重的作品,李超先生于20xx年出版的《聲樂藝術發展史》一書自出版以來就廣受學界好評。該書重點關注的是聲樂文化背景與傳播對聲樂教育的影響和熏陶。在我國,聲樂教育已頗具規模,學習和研究聲樂教育的學者不在少數,特別是聲樂初級教育和高等院校聲樂教育對于聲樂教育的發展意義重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聲樂教育更有時效性、發揮更大的教育價值是較為迫切的工作。
統觀李超老師的《聲樂藝術發展史》一書,對于整個西方和中國音樂發展的譜系進行了系統地闡述,就歐洲部分來說,重點介紹了從西方文明源頭希臘羅馬起到20世紀初各個歷史階段聲樂的發展概況,其中包括聲樂現象、體裁以及各個時期的演唱風格、重要聲樂理論等一系列的內容,脈絡是清晰的、系統的,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習聲樂的學生了解聲樂的基本發展歷程,明晰當下的聲樂藝術從,從更為宏大的歷史時空坐標上去認知聲樂,以更為深厚的“內功”實現自身聲樂藝術的個體價值。聲樂教育要注重聲音技巧的訓練,更要強調聲樂歷史和文化的基礎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均衡發展。
聲樂教育要突出聲樂在各國的發展歷程、藝術家們在投身聲樂事業時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以及探索聲樂藝術在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通過這樣的聲樂教育,放寬學生的視野,夯實基礎,為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打下基礎。在《聲樂藝術發展史》第一章第二節中談到古希臘悲劇時,詳細介紹了古希臘悲劇的結構,闡述了序詞、登場歌、插話、退場詞等形式,這對于學生整體感知古希臘悲劇有切實幫助。
聲樂文化背景和傳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科人文情懷,學生可以了解學科的基本發展歷史,領悟學科的獨特魅力,深刻感受貝多芬等一大批藝術家們獻身聲樂藝術、自強不息的高貴品質,為自身的藝術生涯找到理想的參照物,以大師們精益求精的藝術品質作為自身學習的楷模。值得一提的是,閱讀《聲樂藝術發展史》一書,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追求敘述科學性的同時也在突出行文語言的`可讀性,如本書一開始就寫道:“縱觀人類社會音樂歷史的發展進程,歐洲音樂藝術的發展較早且獨領風騷,其光輝燦爛的藝術成就構成了一幅絢麗完整的歷史畫卷!闭Z言準確生動,可讀性強,體現了作者的語言功底,也保證了文本在傳播過程中效益的最大化。聲樂文化與傳播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踐行素質教育的必然之路。
素質教育相對于傳統的應試教育,不再僅以成績論英雄,不再僅以考試論英雄,更注重的是學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掘和培養,加大基礎文化課程的重視程度,讓學生系統了解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注重學科文化和學科歷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相關部門要加大頂層設計,致力于優秀教材建設,鼓勵和引導相關學者編寫內涵豐富、適合學生閱讀的作品,讓這些作品豐富學生的素養,并感受到獨特的學科特色,《聲樂藝術發展史》就是不錯的范例。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10
手機媒介文化是以手機為傳播載體,移動互聯網為傳播平臺,實現影視、雜志、新聞、廣告、BBS 等多種交流互動業務。手機媒介文化包含在以互聯網、廣告、電視、電影、電臺、微博等新媒體為傳播平臺的主旨文化,是一種有別于依靠傳統的報紙、書籍等作為傳播方式的媒體文化。
一、手機媒介文化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國內對于手機媒介文化的研究較多,但手機媒體的飛速發展,幾乎日新月異,研究的內容遠遠未達到預期的目標。隨著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手機開始成為最常用的通訊工具以及媒體終端,國內外很多學者以及一些通訊公司的研究人員開始著手對手機從諸多角度進行調查與研究,國外的研究主要以實證研究為主,主要針對手機的主要用戶群體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行為影響研究,也有很多研究人員從社會學角度對手機媒介文化進行研究。而國內學者的研究比較多元化,手機媒介文化研究的數量與主題也有所不同。
二、手機媒介文化的發展與應用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影響及意義
隨著互聯網和現代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媒體文化也日新月異地呈現在大眾面前,而手機作為新媒體傳播方式的代表,具有便利性和普遍性,其已成為高校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瀏覽和學習知識的便利。然而,隨著手機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手機作為媒介文化的傳播載體在應用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形成了障礙。目前,手機媒介文化在高校校園已然成為大學生活的主流文化,面對不同文化意識形態的沖擊,要把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放在高校大學生品行教育的首位,全面避免手機媒介文化的不良影響,并充分利用手機作為新載體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以融合,不斷提高工作的實效性。手機作為新媒體文化主要的傳播載體,其趨勢化的發展一方面給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媒體文化研究視角,另一方面,針對高校目前普遍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目標,手機媒介文化的發展對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因此,充分認識并積極利用手機媒介文化的優越性,趨利避害,探索高校德育工作開展的新途徑,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三、手機媒介文化所帶來的利弊影響分析
在手機媒介文化風靡高校校園的背景下,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對其工作形成嚴峻的挑戰:一是手機新媒體文化對高校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二是高校教育工作人員在學生管理方面所面臨的新媒介文化所形成的挑戰。
( 一) 手機媒介文化的積極影響。
手機作為網絡新媒體文化的傳播載體與延伸,其基本特征是媒體信息的數字化,具有網絡新媒體的基本特性,如互動性強、獲取信息快捷、傳播快、更新快、可跨地域傳播等,實現了媒體傳播的大融合。其積極影響一是表現在新媒介文化載體應用的普遍性與大眾化。在高校課堂授課、教務信息、學籍信息、網絡圖書管理等工作中采用這種信息化、新穎的工作管理方式,很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并且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二是手機作為新媒介文化的主流傳播平臺,具有良好的溝通功能,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帶來了創新條件。手機作為新媒介信息平臺,因其特有的交流方式,使得高校管理人員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情感溝通變得更加方便與快捷,這就為高校管理人員的工作開展方式提供了創新機遇,實現工作途徑的轉變。學校可以將網絡課程授課內容、學生學籍信息、教務信息、圖書信息等通過手機媒體有組織、快捷地進行傳播,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促使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 二) 手機媒介文化引起的弊端。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主要包括學校職能部門黨政干部和工作人員,管理隊伍在工作開展中面臨的挑戰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手機在教學課堂上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尤其是在一些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上,學生聽課的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如上網聊天、玩游戲、看網絡小說、發微博、聽音樂、看電影等等,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二是手機作為新媒介文化的主流傳播平臺過程中,具有不可控性的特點,給高校管理人員帶來諸多工作方面的挑戰。由于手機載體傳播的媒介文化具有開放性、方便快捷、無區域性等特點,一些虛假與不良信息、有悖社會倫理的思想、不良文化等信息均能通過手機載體加以傳播,這些垃圾信息的傳播過程中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現在很多學校地處繁華的城市之中,其社會環境比以往更加復雜,很多大學生的思想還是比較單純的,思想政治信仰很容易受到部分不良文化的鼓動而動搖。諸如西方社會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人權自由”論、“民主自由”論等不良思想與文化,甚至傳播極端宗教主義、分裂主義、恐怖主義等有毒信息,這些都有可能使當代的大學生改變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以及信仰。三是手機媒介文化作為目前高校的主流媒體文化,沖擊了現代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手機媒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迅速,得益于以手機作為主流通訊工具的迅猛發展,由于只是近時期才形成和發展的主流媒體文化,國家尚未制訂有效的管理政策與規范,自主空間較大,難于監管。四是手機媒介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具有時效性、虛擬性、互動性的特點,與高校德育課程授課內容的滯后性產生了矛盾。手機媒介文化的傳播快捷、互動性良好,獲取信息量也非常大,能及時在交流平臺進行溝通與學習,而目前部分德育課程的授課信息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量非常有限。五是手機的部分功能被大學生扭曲使用,利用手機進行考試作弊,導致誠信缺失現象嚴重,形成不良的校風,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增添工作負擔。
四、發揮手機媒介文化的積極作用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針對手機媒介文化所帶來的良好機遇與巨大挑戰,如何發揮手機媒介文化的積極作用和迎接其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消極影響而制定相應的對策措施是要解決的首要任務。
( 一) 重視手機作為主流
新媒介文化傳播載體的創新與傳承,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手機媒介文化是現代高校的一種校園主流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氛圍。在高校信息管理等工作中采用以手機載體作為傳播平臺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要加以創新與傳承。因此,要切實有效地將優秀的校園手機媒介文化中的思想教育功能發揮出來,并將建設優秀手機媒介文化氛圍與凝聚力、塑造人格以及職場培訓教育等高校教育工作目標作為核心內容,使其主流文化價值真正地體現出來。
( 二) 建立面向手機媒介
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對教育內容、教育的方法手段和教育環境進行組合的方式。在教育內容方面,要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需求熱點,對課堂授課內容進行重新修訂,使教學內容和方法迎合學生當前的思想狀況和思想傾向。在教育方法和手段方面,反對單純的“教與學”單向形式的教學方法,提倡在課堂教學環節中主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道德判斷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實踐能力,課后可以利用手機作為交流平臺,對教學內容、作業、課外知識等進行交流學習,以適應手機媒介文化的潮流。在教育環境方面,上課前教師要帶頭并提醒學生關閉手機,學校要制定一些合適的管理機制,引導學生使用手機的媒介功能,在校期間要以學習為主,娛樂為輔,以理智的態度對待手機和形成良好的使用習慣,不能沉迷于手機聊天、手機閱讀、手機游戲等。
( 三) 重視手機媒介文化
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內容與手機媒介文化相融合。由于手機媒介文化傳播具有良好的便攜性、快捷性、即時性、互動性和內容豐富的優勢,因此必須重視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重視手機媒介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對學生思想動態、個人行為的影響,切實有效地推廣校園手機媒介文化。與此同時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內容融合在一起,使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內容從傳統的文字表述走向立體的互聯網信息化,在傳播載體上實現師生互動,從而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
( 四) 建設面向手機媒介
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題工作隊伍。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在面對手機主流媒介文化環境下的處事應對能力,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和目標能否順利實施和落實的關鍵。一個優秀的教師會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以及為人處事的方式等傳授給學生,傳承優良文化。高校還應注重培育工作隊伍的識別能力、專業技能、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能力、控制能力和規劃能力。由于很多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無控制性、無計劃和盲目性,加之手機網絡文化的逐流,很容易使他們的大學生涯得以扭曲。因此,管理隊伍應該及時加以引導,根據個人情況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形成學習目標,大學校園學習生活才更有意義。
( 五) 加強疏導,必要時尋求技術支持
對課堂上不認真聽課而迷戀手機的同學要加以疏導,了解其消極學習的原因,杜絕手機沉迷現象。教師要引導同學之間相互監督,學校要加強課堂教學秩序的管理,必要時要尋求技術支持,比如一些比較枯燥的課程教學或考試期間,采取教室屏蔽或分時段上網等技術,限制一些不良現象的發生。
五、結語
堅持對校園手機媒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將校園優良文化、社會核心價值內容灌輸于手機媒體,引導手機媒介文化的瀏覽、內容傳輸與控制,以及建設好高校管理隊伍和機制管理,利用手機作為校園新媒體的主流載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活動。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11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凝聚起來的,其主體是儒家文化,是內涵豐富的倫理道德。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對倫理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年學生倫理道德教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青年學生的倫理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資源和理論基礎。
一、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年倫理道德教育的積極影響
在對青年學生的倫理道德教育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資源。
。ㄒ唬﹥炐愕膫鹘y文化是青年學生倫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質特征而言屬于道德文化,注重培養人的道德情感體系。如今,青年學生的價值追求和價值觀念呈多元發展,出現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現象,因此,青年學生的倫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尋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化資源,以此來弘揚中國的傳統美德,規范青年學生的倫理道德教育。
(二)優秀的傳統文化是青年倫理道德教育的內容源泉
教育的價值取向是歷史的、具體的、發展的。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教育資源可以作為青年學生倫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農業社會中“仁學”的內涵,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為青年學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時通過提煉、轉化,可以將其合理因素滲透到青年學生的倫理道德教育中,進而構建青年學生的倫理道德體系。
二、不符合青年倫理道德教育的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
文化作為農業社會的政治附庸,中國傳統文化也表現出較強的農業社會特征,傳統文化中部分倫理道德內容也趨向于對封建禮法的學習和對個性的消彌。因此,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與青年倫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內容,如誠信觀念、禮讓觀念、敬老愛幼觀念、尊師重道觀念、團結友善觀念等,也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沖突的內容,如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等級觀念和以“三從”“四德”為中心的.男尊女卑觀念等。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青年的倫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別傳統文化中符合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的教育內容,并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和內涵。另一方面,要甄別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內容,對于傳統文化中激進、落后、阻礙當今社會與人發展的糟粕,則應摒棄和改進,以適應當代青年學生的倫理道德教育。
三、發揮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青年學生倫理道德教育的積極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倫理道德色彩,在對青年學生進行道德倫理教育的過程中,要從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使其成為青年學生倫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資源。
。ㄒ唬⿶蹏髁x精神的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中始終貫穿著一種從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出發,先公后私、重義輕利的思想,并滲透著“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現出為國家、為民族、為整體的利益不息奮斗的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種胸懷天下的情懷也正是青年倫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倫理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引青年學生以前人為榜樣,培養學生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并從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樹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構建愛國家、愛民族、愛人民的道德品質,強化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ǘ┲t虛禮讓精神的延續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中國人自古講究謙恭禮讓,謙虛禮讓也成為中國倫理道德的民族特色!疤摷赫哌M德之基”“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等,都將謙虛作為自我修養的原動力。面對當代青年學生,可以培養青年學生“孝敬父母、尊重師長”的道德規范,培養其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謙虛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品質,也是形成和諧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范,面對青年學生,謙虛禮讓也可以表現在對待學習、知識技能的態度上,激勵青年學生不斷追求,不恥下問,克已讓人,寬容待人,并以此來踐行青年學生倫理道德的行為規范。
。ㄈ┱\實守信精神的發揚
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將誠實守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员匦牛斜毓,“以誠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當代青年學生倫理道德教育、誠信教育的內容。挖掘這一傳統文化資源,對于大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協調各種人際關系及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都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錢穆。中國文化叢談[M]。北京:九州出版社,20xx。
[2]吳新穎。當代青年價值觀的構建[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20xx:171。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12
科學發展觀是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謀劃軍事基礎教育創新重要指導方針。用科學發展觀統籌軍事基礎教育創新,體現了軍事教育中先進的戰略思想和科學的管理理念,對于解決軍隊教育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推進我軍教育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軍事創新教育,可以克服傳統文化對軍事基礎教育創新的負面影響
(一)從克服傳統的人生觀念去理解
個性不但對于生命個體來說是重要的,對于一支軍隊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長期以來,中國人養成了封閉保守的心理特征,不重視信息交流,相信自己的經驗感覺,不愿與他人交流、探討,一些連隊也往往過于強調集體,強調思維統一,忽視個體存在和獨立思考。這些都嚴重地限制了個體的性格、能力及主體性的自由發展,最后也制約了部隊戰斗力的增長。
(二)從克服傳統的教育觀念去理解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軍事基礎教育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而保守的舊教育對國家發展卻起著阻礙作用。受傳統教育的影響,現代部分人的教育觀還是把順從、聽話、老實看作好學生的標準。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下,受教育者缺乏強烈的主人翁思想、創新欲望和競爭意識的培養。具體到當前的軍事教育教學,就是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創新能力培養,結果是造成部分人員理論知識豐富但不善于變通和創新。因而,在開展軍事基礎教育創新時,學員需要一種開放的、寬松的氛圍,實現自我探索,主動學習,經歷一個完全的求知的實踐過程。
。ㄈ⿵目朔䝼鹘y的創新觀念去理解
目前,一些單位受傳統創新觀念的影響,仍過于看重理論上的創新,在一些研究成果尚未經過實踐檢驗時,就急于向外推出,結果常常是有名無實,帶不來什么實際效益,而且對軍事教育和學術科研的風氣產生不好的影響。這種為理論創新而創新的做法,不但不能對軍事基礎教育創新以有力的指導,而且還會將軍事基礎教育創新活動引向歧途。
二、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軍事創新教育,可以推進新型軍事人才的全面發展
目前,越來越多的院校和部隊等開始大力推行創新教育,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優秀軍事人才。應當說,這是軍事變革不斷深化的產物,是軍事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由于對科學發展觀指導軍事創新教育的意義以及軍事創新教育本質的理解不夠深入,容易使人走入了一些軍事創新教育誤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軍事創新教育,可以使人們克服這些錯誤思想。
軍事基礎教育創新旨在釋放人類的潛能,強調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發潛能要同培養人的優秀心理品質和積極人生態度相結合,注意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耐挫折性,提倡奉獻精神、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創業精神,推進新型軍事人才的全面發展。[1]我軍軍事基礎教育創新不僅始終以部隊的任務為任務,以推進部隊全面建設為己任,而且十分重視提高官兵素質,從革命戰爭時期開展的文化補習活動,到新時期培養“四有”軍人,都說明了這一點。
三、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軍事創新教育,可以把促進部隊全面建設和促進官兵全面發展有機統一起來
首先,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軍事創新教育的目標不再是追求傳統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灌輸”、“充電”和“加油”等作用,而是要起“引爆”的作用,旨在釋放人類的潛能。軍事創新教育不單是智慧覺悟的教育,它強調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發潛能要同培養人的優秀心理品質和積極人生態度相結合,注意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耐挫折性,提倡奉獻精神、探索精神和創業精神,推進新型軍事人才的全面發展。
其次,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軍事創新教育,推進部隊全面建設和促進官兵全面發展,歷來是我軍教育的著力點。長期以來,我軍軍事創新教育不僅始終以部隊的任務為任務,以推進部隊全面建設為己任,而且十分重視提高官兵素質,從革命戰爭時期開展的文化補習活動,到新時期培養“四有”軍人,都說明了這一點。同時,強調軍事創新教育要“促進官兵的全面發展”,還列出許多專條對促進官兵全面發展的工作進行了規范,充分體現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以人為本的精神。
第三,軍事基礎教育創新依靠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眼促進部隊全面建設,把提高官兵素質、促進官兵成才統一起來。要深入研究新時期部隊官兵思想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改進軍事基礎教育創新的方法,創新現代教育的手段,增強軍事基礎教育創新工作的時代感和主動性、針對性、有效性。認真貫徹“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的要求,尊重官兵的人格,解決官兵的實際問題,滿足官兵的合理需求,維護官兵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官兵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1]
總之,全面培養現代軍人的創造性品格、人生態度、思維能力和從事創造活動的技能,這不單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軍事基礎教育創新要努力實現的目標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13
摘要:茶文化是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對現代美術教育有著重大影響,特別是其中的茶畫藝術。本文基于大量文獻資料,從當前美術教育實施現狀入手,簡要分析了茶文化內涵及其對美術及教育的影響,并提出了美術教育與茶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以期借助茶文化補充美術教育不足,培育優秀的美術專業人才。
關鍵詞:美術教育;茶文化;融合措施;影響
在素質教育下,美術教育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內容。開展有效的美術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情調,還要培育優秀的美術專業人才,滿足于社會相關行業的發展需求,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活動。茶文化是我國歷經幾千年發展時間的優秀文化,沉淀、融合了諸多文化精華,對當代美術教育勢必能產生積極的影響。介于此,對美術教育中的茶文化影響進行分析是有必要的,利于找到二者之間的關聯點并加強融合,進一步提高美術教育水平,改善當前美術教育現狀。
1當前美術教育實施現狀
目前,從當前美術教育課堂活動情況來看,基本能夠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尊重不同學生之前的個性化差異。其實每一位學生個體不同,對美術的理性認識、感性認識也會有所差異,自身的美術功底、技能自然會千差萬別。倘若課堂上做到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可以開展高效的教育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獲。另外,很多美術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基本一致,差別不大,很難達到理想的美術教育效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審美能力及繪畫技巧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課堂上呈現出兩種極端表現。一種是學生繪畫基礎好,熱愛美術,積極參與美術課堂上的每一個教學活動,并在這過程中學習相應的美術知識,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而且課堂之下也能自覺開展學習活動,夯實課上學到的繪畫技巧;另一種是學生美術基礎較差,認為課堂學習是自己的負擔,課下也很少自主學習。這使得這一類學生很難以積極心態參與到美術教育活動,形成片面的學習觀點。因此,教師必須認清以上兩種學生群體的情況,包括學習心態、美術功底等,以此為基礎組織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除了教學模式創新不足外,教學活動缺乏文化性元素也是一個突出問題。美術教育是一門藝術化課程,關系著學生審美素質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具體的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融入藝術化元素,注重分析學生的學習訴求,有意識的培育學生審美能力。然而就目前教學現狀而言,美術教育目的與學生訴求、人文藝術內涵之間的結合不夠緊密,不能推動美術教學理念深層轉換,影響了美術教育效果優化。特別是美術教育融合的人文元素不足,一味開展技能教學,忽略文化教學,學生的繪畫技能盡管有所提升,但卻不了解美術文化,人文素質缺乏,不能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美術教育想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既要融入豐富的藝術素材,也要融合文化內涵,富有整個教育活動文化內涵,注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育,這樣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2茶文化內涵及其對美術教育的影響
2.1茶文化內涵
茶文化在我國有著一千年多年發展歷史,其起源于西晉,至唐宋達到鼎盛。唐朝陸羽的《茶經》系統了闡述了種茶、采茶、制茶、煮茶、泡茶及茶藝、茶禮等陳內容,此后茶文化才逐漸形成了一個體系。從文化內涵角度看,茶文化不僅是一種關于茶的傳統文化,更是人文心態與哲學理念相結合的文化,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深刻的哲學思想。茶文化的元素諸多,茶禮、茶藝、茶畫、茶舞、茶歌等都是茶文化元素的具體體現。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有茶文化對情感、價值觀的合理詮釋,也有一些令人深省的哲學思想,內涵的多樣性、豐富性有著重大作用。直至今日,這種作用依然存在,不僅影響著人們的思想、精神,對人們的行為也有一定導向作用。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其與其他領域的文化藝術高度的融合,形成了諸多與茶相關的藝術,如茶畫、茶藝等,這些茶文化元素不僅體現了茶文化內涵,傳播了茶文化精髓,還為茶文化增添了更多的藝術價值和魅力,使茶文化本身更具生命力。茶文化融合發展過程中,其內涵日益豐富、深邃。茶文化具有的藝術性及精神內涵是現代社會文明發展不能缺失的重要內涵,對各個領域的藝術發展的影響重大。
2.2茶文化素質對美術教育的影響
經過一千多年的融合發展,當下的茶文化已經形成體系化、內涵化的文化機制,是一個系統化的文化體系。對茶文化體系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茶文化主要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與茶相關的物質文化,如茶具、茶室、茶葉、茶藝等,這部分元素可以直接作為學生繪畫創作的素材;第二,與茶相關的精神文化,如茶禮、茶畫、茶舞、茶道及茶相關的文學作品等,這些可以成為學生美術創作的靈感源泉。由此可見,茶文化內容相當豐富,其所包含的文化元素都是學生美術創作中不可多得的素材,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而且,茶文化的精神文化部分包含著豐富的價值理念,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茶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它的發展與傳承可以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保障。茶文化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的融入,是美術教育理念的創新,當然這也是一種完善。大量事實證明,美術教學過程中倘若一直講解美術作品,教授繪畫技巧,而不融入相應的文化元素,很難實現美術教育目標,亦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而茶文化作為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其在美術教育過程中的融入可以豐富教學素材,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整美術教育活動的價值。當然,具體應用過程中應當注意兩點:第一,美術教育與茶文化的融合要使繪畫藝術情感更豐滿,利用茶文化為繪畫提供豐富的情感、思維認識,開拓學生的繪畫創作思維;第二,美術教育與茶文化的融合是茶文化發展的一種外延形式,對茶文化的.傳承、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3美術教育與茶文化素質的融合措施
3.1確定美術教育目標,結合學生特點
美術教育與茶文化融合的前提條件是確定美術教育目標,充分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結合學生特點組織安排茶文化教學活動,這是實現二者有效融合、實現美術教育目標的關鍵。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分析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發展規律、學習水平等,以此為依據確定美術教學目標。教育目標的確定不是教師主觀意識所決定的,而是由學生的實際情況所定。因此,確定美術教育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化差異,把學生學習訴求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確定美術教育目標基礎上,以目標為導向,有針對性的融合茶文化,如茶畫、茶道、茶禮等,豐富學生繪畫創作素材。同時,通過茶文化內涵的宣傳、講解,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帶動學生開展高效的學習活動。
3.2明晰結合思路,制定美術教育規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為使茶文化有效的融入美術教育活動中,應清晰美術教育與茶文化的融合思路,編制科學合理的教育規劃。分析學生特點和茶文化內容,結合教學目標融合適合的茶文化內容,發揮茶文化素材對學生審美意識、繪畫技巧提升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根據美術教育目標、內容等編制美術教育規劃,形成科學完善的美術教育觀念,實施有效的教學活動。
3.3把控美術教育活動,培育學生的美術創作技能
美術教育活動以培養學生的美術創作技能、審美意識等為主要目標,茶文化的融入也要服務于這一目標實現。為此,美術教育與茶文化融合過程中要立足于教育目標,全程把控美術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對美術教與學的活動形成正確認識。如,以茶文化為背景,教師結合個人的實踐經驗講解美術教育學科,增進學生對學科目標、內容的認知,形成創新求變的學習觀念。同時,以茶畫為素材引導學生學習中國繪畫的創作技巧、理念等,夯實已有的美術創作技能,以便學生更好的開展美術創作活動。
4結論
綜上所述,茶文化在美術教育中的融入利于完善美術教育理念,彌補傳統美術教育文化性不足缺陷,促進學生的人文素質、美術創作技能全面發展,成為綜合性的美術專業人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劉會瑜.茶文化與中國美術教育的互通性研究———以專業人才的職業培養為例[J].福建茶葉,20xx,39(02):204-205.
[2]高艷慧,張建敏.美術教育中茶文化素養的思考[J].福建茶葉,20xx,39(07):279-280.
[3]周瑩.茶文化背景下高校美術教育人才培養研究[J].福建茶葉,20xx,40(01):121-122.
[4]王琳琳,胡毅.中國茶元素在廣西美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茶葉,20xx,40(04):228.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06-14
茶文化對美術教育的影響論文02-14
淺談校園文化的教育影響的論文03-09
籃球文化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影響論文03-13
茶文化對小學教學管理的影響的教育學論文03-13
中國文化對中國村鎮文化的影響論文03-13
民族文化對服飾文化的影響研究論文01-11
文化差異對商務溝通的影響的論文05-14
傳統文化對現代營銷的影響論文03-1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