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素養教育論文
一、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素養教育問題凸顯
1.網絡道德素養教育存在問題
第一是網絡道德素養教育缺乏較強的針對性與應用性,F階段學校的教育重心仍圍繞傳統的教育方法與教學內容展開,網絡道德素養教育對高校而言仍是一個新的領域,且現階段的網絡道德素養教育主要采用傳統的講授方式,對學生而言可接受度不高。第二是網絡道德素養教育與現實道德素養教育脫節。網絡逐漸滲透并融入到高校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進一步影響其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及行為習慣,但網絡不等同于現實社會,其人際交往、行為模式等各方面與現實社會均有較大的差異,部分學生在網絡社會中道德認識及判斷標準受到不斷侵蝕,網絡道德認知缺失。第三是高校缺乏成熟的網絡道德素養教育理論體系,需長期的探索。高校的網絡道德素養教育尚在探索階段,未形成明確的規范要求與理論指導,此外高校過度追求網絡技術應用與研究也忽略了網絡道德素養教育的重視程度,缺乏相應的課程體系與校級支持,使得高校教師在道德素養教育方面頗受局限。
2.網絡道德素養教育問題成因
第一是高校學生自身因素。高校大學生尚處于學習接受外在思想階段,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未形成成熟體系,且現階段網絡道德缺乏相應的制約制度,大學生極易受網絡上西方價值觀、消極思想的侵蝕,對道德行為的判斷能力差,容易憑主觀意志和感情行事。第二是網絡自身的特點。網絡具有豐富的資源,其自身具有自主性、虛擬性與開放性,使得高校大學生在利用網絡溝通交流學習時可以隨心所欲表達自身的想法,但缺乏社會道德約束,易憑主觀意志和感情用事,給自身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第三是社會輿論方面。目前高校及社會網絡教育重心放在網絡的普及及傳播方面,而對網絡基礎建設及網絡道德素養教育重視程度不足,現階段社會輿論的關注焦點側重于網絡的負面影響,忽視原有的引導作用,在另一程度上也影響的網絡道德素養教育的發展。
二、提高大學生網絡道德素養教育對策
1.加強教育,創新網絡道德素養教育模式
現階段,針對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素養的教育內容并沒有專門制定的教材與課程,主要教育模式包含:系統道德認知灌輸、教育者榜樣示范、行為規范訓練,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等。這對高校大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目前的網絡道德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與適應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探索構建和諧科學的網絡道德素養教育模式十分迫切。高校應積極開拓新的網絡道德教育渠道,利用網絡資源,建設網絡校園文化,利用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活動、比賽,將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中,使大學生變被動接受式教育為主動參與式教育。在開展教育時有針對性的、有意識地創造大學生自主教育的條件與機遇,提高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識;要注重啟發大學生的道德思維,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避免灌輸式教育。
2.注重引導,引導大學生自主建立自律機制
積極引導大學生提升網絡的自律意識,是網絡道德素養教育的根本。網絡在其開放性、多媒體性以及私密性等特性的影響下,傳統的道德約束機制逐漸薄弱,社會輿論等他律手段的監督作用大大減少,一定程度上甚至失去了約束力量。同時,由于網絡的不確定性和多元化,易造成高校大學生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弱化、道德意識模糊,不利于其網絡道德素養的提升。高校作為一個相對自由與獨立的環境,使得現代大學生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與自尊心,善思考,思維活躍。因此高校在開展網絡道德素養教育時,要充分依靠大學生自身,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網絡道德素養教育的學習,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其在網絡中的自我教育能力;啟發大學生在網絡中規范自己的言行,自我監督,自我管理與自我控制,提高判斷信息和選擇信息的水平;幫扶大學生自主構建正確的網絡道德機制,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利用網絡與他人進行良性互動,形成良好社會關系,從而保護自身的身心健康。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意識,把網絡作為知識的來源和學習的手段,而不是作為獲取不良信息的途徑。
3.積極宣傳,營造文明和諧網絡道德氛圍
高校網絡道德的氛圍是大學生網絡道德素養教育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應利用校內豐富的宣傳資源與活動載體,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的宣傳力度,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以此強化大學生對網絡道德的重視,引導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養朝著積極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自覺規范自身言行,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高校文明和諧的網絡道德氛圍。
4.重視實踐,培養良好網絡道德習慣
在高校大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教育過程中,道德實踐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加強道德基礎建設的重要途徑。高校在積極開拓新的網絡道德教育渠道同時,應注重強化實踐類活動,使大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思想道德素養受到正面的熏陶與感染,掌握網絡道德的基本規范,提高網絡誠信意識,自覺要求提高自身素養。網絡道德實踐的開展一方面促使大學生增強大學生道德體驗,養成良好的網絡道德習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共同的道德關注和道德意識,以及共同的道德體驗。讓大學生體會自己既為網絡道德建設的參與者,又是網絡道德建設成果的受益者,從而積極參與網絡道德建設,通過參與網絡道德實踐,陶冶道德情感,充實道德生活,提升道德境界。
5.建立有效網絡約束機制,凈化網絡道德環境
網絡的開放性決定了網絡文化的優劣參雜。高校大學生是網絡的主要使用群體之一,其引導了網絡未來的趨向。作為即將踏入社會工作崗位的群體,他們的網絡道德水準亦會直接影響未來社會的道德面貌。因此,建立有效的網絡約束機制,規范網絡信息的傳播,約束網絡行為的規范,保證網絡環境的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小結
高校大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的培養,一方面依靠高校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也必須依托網絡約束機制與規范,為大學生網絡行為管理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減少大學生接收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品質與網絡法律意識。因此,我國應制定相關的正式的網絡法律,將網絡行為主體的權利、義務、責任以及網絡犯罪行為的處罰等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確的規定,確立網絡行為的評價標準、行為規范與行為導向,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
【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素養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改進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現狀的思考的論文12-11
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弊端與路徑論文03-15
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探討01-18
對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1-18
高校師范生信息素養教育論文03-16
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思考論文03-16
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形勢與對策01-18
- 相關推薦